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晨泳之後騎車回家路上,腦海中突然浮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原來是肚子餓了所聯想到的 :) 這些日子希望減重,一直想Stay Hungry,但說得容易,真的是不容易做到啊!我從小三不五時會做一些別人覺得奇怪不能理解的事情,或者有些莫名其妙的堅持,所以Stay Foolish這件事,好像一點一滴地在做:)

這句話如果要看字面上的解釋可以參考google到的網頁,說中譯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但我認為翻譯成八股的中文,還不如不要翻譯,仔細去體會原文的意境會更為雋永。人家明明就用白話英文來表達一種對人性的洞見,何必硬要代入一種會聯想到一大堆傳統儒道文化的體裁呢?

我想分享的是,就我個人所感受到的,這句話裡的"Stay"這個字是真正的關鍵字!要如何長久stay呢?那就是功夫了,也就是所謂的修練,所謂的道。

Hungry談的是對慾念,Stay Hungry談的是對慾念的感知、控制、轉化和提昇,利用慾念去昇華個人生命的境界。

Foolish談的是生命的遊戲,Stay Foolish是設法去解脫世俗的束縛、發揮與創造屬於個人獨特的生命力。

塔羅牌裡面有張很有趣的牌,叫做The Fool,有點像撲克牌裡的Joker,但似乎更為莫測高深一點。

餓著肚子寫這些跟工作和賺錢無關的事情,也是一種hungry & foolish的行為吧?是一種修練。比對一下孟子所說的話: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講的雖然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同樣都提到 hungry & foolish。

很多時候,修練之道,古今中外是一致的,因為都是基於對人性的洞察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需要跨部會的人才培育規劃

看到這篇【曾志朗:人才培育 部會別各做各的】的感想。

我在教育部主導的人才培育白皮書規畫會議上跟他聊了一會,曾志朗講的話我很同意,問題主要是在執行面上。我對他說,教育部科員缺乏企圖心和執行力,他說這就是問題,很多人一進到公務體系,就變成那個樣子。

現在,很多問題大家早就在踢皮球,如果沒有統一跨部會的統籌負責單位,現在請一堆專家學者在各部會所辦的會議上談半天,搞得(一)專家學者要跑好幾個會議,不累嗎?(二)各部會還是沒有協調 (三)訂出來的辦法,還是各部會自己執行,(四)到最後驗收成果時,大家還是推卸責任。

我們在大學裡已經看到這個現象。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最近都有一些新的提昇產業相關的計畫,還沒有協調整合,對於提計畫、審計畫、執行計畫、評鑑計畫成效來說,有不少效率上的問題。

所以我echo曾志朗講的話:其實「很多問題我們早已知道,但是沒有執行」。


應該要行政院長指派政務委員設立專責小組負責這種跨部會的任務,至少各單位的首長必須鳥他,至於各單位中實際任事的科長科員就很難說了。我在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規畫會議上聽到「列席」的科長科員在專家學者提供意見的同時竊竊私語,說這個不是他們單獨可以做的,那個卡在某個法規,要在目前困境中想出創新的作法的難度很高,所以這些人提出的作法大都是應付長官燃眉之急的「安全牌」:有事情可做、執行容易、沒有違法的疑慮、不會踩進別的部會的領域、有可預期的業績可交差,至於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就以後再說了,反正到時候他們還是在,不倚賴他們來解決問題要找誰?總之,這就是我們國家機器目前的窘境,沒有執行(execution)。

這不能光怪科員,長久以來,上面的長官們一天到晚做錯誤的示範,民粹導向、不重專業、朝令夕改、不負責任,怎麼有辦法光是用喊的就讓辦事的人動起來呢?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培養有靈魂、有氣魄的新生代

父母要如何才能培養出有靈魂、有氣魄的小孩?學校要如何才能培養出有靈魂、有氣魄的學生? 國家要如何才能培養出有靈魂、有氣魄的棟樑之才?

父母、師長、首長光是用講的沒有用。身教重於言教,給年輕人一些好榜樣吧!子女會成為怎樣的人,絕大部份不是因為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你是怎樣的人。

做好一個人,是最好的教育工作。挺身出來,堅持做對的事,抗拒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可以做下一代的好榜樣。

很多人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會選擇忍氣吞聲,會選擇繞路,甚至會選擇站到施暴者的那一邊。這樣做很合乎人性,也許是很聰明的作法,我沒有譴責的意思。事實上,我偶爾也會這樣做。

問題是,如果你這樣做,或許你就不該期待下一代會從你身上學到靈魂和氣魄。聽到很多人盼望下一代比他們更有出息,但我從某些人身上看到的,卻是一堆的無奈。
  • 面對新的十二年國教,很多父母感到恐慌,看到大家都有補習,只好天天送小孩去補習。
  • 面對不恰當的評鑑方式,很多學校主管選擇配合上級竭力於製造業績,扭曲學術專業,罔顧教育與國家發展。
  • 面對險峻的國際情勢、兩岸關係和國內產經環境,很多政客和官員只顧著私利,完全沒有為人民謀福利的情操。
怎麼,覺得很無奈嗎?這無奈是出自於何處?是莫名的恐懼?還是真的無能為力?是已經做了卻沒有用?還是連嘗試都不敢?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大家都知道「智、仁、勇」是傳統中國文化中所謂的三達德。平常我在台灣社會生活中所看到的,大抵談的都是一些小智、小仁、小勇,是不是因為大家智慧不足,急功近利?是不是因為大家私心太重,無暇利他?是不是因為大家習於聽命行事了,不敢特立獨行?無論如何,我感覺到台灣的社會不大注重個人的修養,我認為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弱智的,或許是因為人民缺乏修養的關係請參考我這篇「為什麼我認為我們的社會是弱智的?」。

因為我深深覺得國民教育沒做好,是目前這種弱智、沒有靈魂、沒有氣魄的社會的根源,所以現在我想來談談國民教育。

很多小孩到了七年級會適應不良,因為一下子從無憂無慮的小學,換成了每天有功課,每次段考成績都會被拿出來檢視的狀況,落差的確很大。想想三十多年前,我上國中時也算是適應不良,因為實在不知道要背那多東西、做那麼多練習來準備小考、月考、聯考,對於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當然,長輩說來說去萬變不離其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當時一方面有體罰,另一方面反正也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就姑且信之了,不然又能如何?

相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現在的小孩,其實有很多選項。可是我看到大多數台北市(別稱天龍國)的父母,還是要求小孩把「念好書」當成是第一優先的項目,學校則是把升學率放在第一位。有趣的是,跟我們以前不一樣,一方面不能體罰,另一方面小孩課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樣要如何要求小孩把「念好書」呢?我發現,大多數父母所使用的,大致上就是這三個方式:

1. 幫小孩找個好學校念,目標是進到下一階段的好學校
2. 要求老師無論如何要把小孩教好
3. 補習

所以,當校長很辛苦,有業績壓力;當老師很辛苦,有家長和校長的壓力;當補習班名師很辛苦,但是有很多錢賺。我倘若在這個時代當學生,日子還是很辛苦,因為還是搞不懂為什麼要念這麼多東西,而且我想我應該就不會認真念書,因為有很多更有趣、更值得追求的目標,不必浪費時間在提昇成績(從八十分到九十分)這件事上面。如果這個假設中的我運氣好,或許可以有比較大的機會成為現在的我想成為的我;即便運氣普通,我想也差不到哪裡去,以我從小就喜歡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加上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的解題、推理、邏輯、自學能力,在體制外應該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這個弱智社會的主流文化,把小孩的發展空間看得太小了,課程中拼命灌輸一些長大後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光是這點就大大壓縮小孩自我發展的空間。社會似乎不認為中學生有能力獨立思考,也沒有大量給予真正獨立思考的機會。有一部分人,覺得學生念書比較重要,想那麼多幹嘛?甚至覺得想越多越痛苦,這個社會的問題,裝做看不到就算了。有不少人反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行為,即便是大學生。

舉個例子,我以前很討厭國文,尤其是背書、背註釋、背作者資料。我現在很喜歡看一些國學經典,但是我一點都不感謝過去的那些要大家死背教材的作法,因為那些作法讓我對於國學經典倒足了胃口,以致於上大學之後的二十年根本不想碰。一直到我七八年前偶然的機緣,才讓我有辦法欣賞這些古人的智慧。

再舉個現在的例子,我小孩的班級家長很關心數學的教育,對於這位資深數學老師的教法有意見。我和小孩聊過,他覺得有很多同學在上課時不專心,可能是老師講課時比較枯燥,同學們不愛聽,甚至有不少同學會利用數學課時間準備下一堂其他課的考試。和現在年輕老師的教法相比,資深老師的教育方式當然比較不討喜,然而時下流行的教法是否真的比較好?我認為值得商榷。例如補習班裡的名師,很懂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成效好,不可否認。如果一兩科遇到學習障礙,為了跟上進度去補習,無可厚非,但是很多人什麼都補,搞到連僅剩下的一點點自我發展的空間都沒了。

我們在大學裡看到許多補習上來的同學,不大會勉強自己去學習較艱難的課程內容,甚至把學不好當作是老師的責任,這是我看到目前國民教育的通病。我不大了解為什麼現代的父母要做一些揠苗助長的事,造成教育次序的問題。在以前,讓小孩念國立大學,早點念完大學就業幫助家計,在經濟上還頗重要。但現在把小孩一路補到大學,就要花大把的補習費用,念完書之後小孩也不見得會幫助家計,為什麼很多父母還不願放手,讓小孩早點獨立?

我的疑惑似乎太多了,還好,我不是那種想越多越痛苦的人 :)

或許,父母本身修養要夠充分,才有辦法不隨波逐流,我認為關鍵還是在個人的修養。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現在社會才知道學研扭曲發展嗎?

現在主流媒體都在罵高等教育和產業脫節,就像其他教育改革一樣,我看來看去像是一場鬧劇... 我懷疑,是不是人和文化的關係...

這篇【論文、獎牌當目標 學研扭曲發展】的報導,幾乎讓我噴飯!

為什麼一堆長官和大人物好像是今天醒來才知道「大學已經走火入魔」的現象呢?誰該為這個現象負責呢?(過去八年的教育部長?)

我的同學許尚文醫師說,評鑑豈止干擾研究,醫院跟醫師護理同仁都被搞死了!

我想,該為這現象負起政治責任的人有一堆,雖然歷任總統、行政院長、國科會主委、教育部長、中研院院長等等,大部分已經被有識之士罵得體無完膚,追究還是必要的,希望未來不要重蹈覆轍。

還有更多的人,必須負起道德責任。包括歷任的校長、院長,規劃評鑑制度以及推波助瀾的人員,即使我們不去指名道姓譴責他們,在他們的心中難道不覺得愧疚吧? 不覺得愧疚的那些人,我也懶得去譴責你們了。

在這篇【缺實作能力 李家同:教授應向工程師學】報導中,李家同資政說: 「台灣的教授只會照著書上教學生,沒有實作能力,畢業生當然不受到工業界歡迎。他建議教授們多跟工程師學習,才能把技術與經驗還有理論都傳授給學生。」

教授缺乏實作能力的這件事,不只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在國外,業界和學術界不只是互動,人員的流動也頗為頻繁。在國內,問題多了,李資政除了指導期許身陷其中的教授要立即洗心革面向下紮根之外,能幫忙解決這些問題嗎?

我個人從國外業界回國任教,想好好貢獻所學,這些年來卻被許多長官要求要想辦法「適應」國內學術環境,被朋友鼓勵要努力多寫  SCI論文升等,堅持個人風格的下場就是評鑑不過、留校查看,七年多來沒有聽見長官公開大力譴責評鑑制度... 李資政這段話如果早幾年講出來,那我舉大拇指稱讚您,但是現在才講,不是馬後砲嗎?

 不客氣講一聲,把國家搞成這樣,政府和企業裡面一大堆人,何止很多檯面上的人物應該下台,老百姓難道不必自我檢討? 如果不是上下交相賊的話,怎麼現在文化會這麼糟糕? 昨天的國家科技會議裡,施振榮講了一些反省的話(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概念),是真的反省嗎? 他還是佔著位置拿著麥克風不走,其他參加會議的人講的話有幾句被報出來呢? 完全沒有。李資政這幾年又出書又演講,動輒引發迴響和批評,可是他講歸講,請問有哪個重要問題被解決或減輕呢? 我沒有看到。

政客、名嘴、以及所謂的媒體輿論就更是等而下之,人民為什麼要眼睜睜看一大堆不入流的戲碼呢? 許多人習慣透過報紙電視新聞來了解社會狀況,這些年在不知不覺中受了多少操弄? 何不好好清算,檢驗那些領導人、以及媒體炒作出來所謂的名人、專家的歷歷言行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真有智慧? 何不拒看爛媒體、拒絕讓那些譁眾取寵、言行失德、錯誤百出的人繼續佔據舞台?

突然想到,或許我們該來建立一個客觀中立的雲端平台,持續紀錄這些檯面上人物的言行,讓大眾隨時聽其言、觀其行、評其人,讓政府和媒體知道民眾真正的意見以及民眾相信誰的為人,根除政黨、財團、媒體本身炒作和偽造民意的機制。我想,現在財團染指壟斷媒體、媒體自大的狀況,正好讓我們大家來唾棄這些媒體,砍掉重練。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資訊科技可以很容易提供一個客觀中立的雲端平台,或許這是目前台灣最迫切需要的東西。我可以想見這裏面所需要開發的一些科技,可以利用台灣的環境作為極佳的試驗場,如果連台灣的亂象都能夠解決,應該可以推展到海外。這些Domain Knowledge的價值可能比辛苦跟人家硬碰硬拚的軟硬體技術來得有價值多了... 期待真正【民主科技】的到來。

另外,這篇文章論述為什麼臨床醫師「做研究、發表SCI papers、念博士、升教授及辦理評鑑作業」反而會加速「醫療崩壞」。我認為,從資源將會嚴重短缺的觀點來看,的確是一種有趣的批判「巨塔」的角度,我雖不完全同意內文的意見,但我喜歡作者靈台清明,把個人看法條理分明論述的方式。

我個人批判SCI導向的學術評鑑制度已經很久了,打從進到台灣的學術系統到現在,快8年了。我嘗試用各種角度去檢視SCI導向的學術評鑑制度所造成的結果,除了提升學校的排名之外,真的乏善可陳,反而造成許多副作用。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台灣這麼多頭腦很好的人,卻看不到國家的高教資源,在這十多年來,就在這些莫名其妙、無可奈何聲中虛耗掉了。幕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 這是我個人好有興趣想去搞清楚的。

我之所以不完全同意做作者的意見,是因為作者的論述中經常犯了不夠精確和過度廣義化(over-generation)的通病。作者說: 「(學校和教授要通過評鑑)最快的捷徑,就是大量招收碩博士班研究生。但是產業沒有因而跟著發展起來,都沒有要聘用博士員工。」難道,「所有」產業沒有因而跟著發展起來嗎?「所有公司」都沒有要聘用博士員工嗎?答案是「否」,因為我看到一些公司有達到國際水準,也需要博士級的人才。

這個大而化之(不夠精確和過度廣義化)的通病,也是華人文化的通病,常常是政府沒有研擬好政策的根源。哪些產業比較重要,比較可能有前途?學術研究需不需要配合那些產業?這些政府可能有做初步規劃,但是在具體規劃和真正執行的時候,承辦人員往往為了方便,大而化之,胡搞一通。(這兩天青輔會出的紕漏,就是一個例子,不知道的,請自行google)。

大家都知道學術專業領域這麼多,怎麼能用單一標準(SCI)去評鑑呢?政府也知道,但就是推說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找一個掌握學術權力者公認的遊戲規則,就像考試升學一樣,好像沒有一個客觀量化標準,大家就沒辦法決定孰優孰劣?後面原因很多,怕有些長官不會評鑑、怕花時間、怕不公平、怕關說... 搞了這麼多年,我們的學術界就還停滯在「考試成績」「業績數字」,而不努力去解決幕後的那些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弱智的表現。

如果無法根除這種會造成弱智現象的文化,那麼無論如何高喊提高競爭力或是學術卓越,包括製造博士和教授在內,也不過就是這個社會在多方面以威脅利誘等方式訓練出在「特定方面」生產力較高的勞工而已。悲哀的是,某些特定方面的生產力,如果對於社會沒什麼用處,搞到最後不就是一場空嗎?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為什麼我認為我們的社會是弱智的?


我感覺到,我們目前的社會,是弱智的。我個人,曾經是弱智的,現在也沒高明到哪裡去,但至少我清楚知道自己曾經是弱智的,以及弱智的原因,所謂【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一個弱智的個人或群體,無法深刻思辨,只會迷信權威和讒言;不窮究生命的意義,只會追逐慾望和臣服於權力;不能高瞻遠矚,只會自我設限在小框架裡爭功逐利和坐井觀天。

沒有搞清楚和根除弱智的病因,很難改變現況,很可能只是從一個錯誤走到另一個錯誤。現在不少人在探討問題時,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似乎不知道甚麼是灰色,甚麼是彩色(多元價值)? 光是觀察討論問題的方式,大概可以知道這個社會開化的程度。目前政府、媒體、民眾看事情都非常兩極化,不是對就是錯、不是藍就是綠、不是統就是獨,不是好就是壞,能說不弱智嗎?

我們社會尊重與重視多元價值嗎? 我不認為有,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從中學開始,學生只有兩種: 好學生和壞學生,評量標準只有一個: 考試成績,教育目標也只有一個: 提高成績,其他的東西都只是口號,不被重視。在這個弱智的系統裡,像軍隊一樣,只有長官重視的指標,才是真正重要的,多元價值是做給外人看的。

有人會說台灣社會很【多元】啊? 我想,很多所謂的多元,實質上是分裂,並非我所樂見的那種彼此尊重且能夠互相交流激盪醞釀出新氣象的多元文化。在目前的分裂文化裡,我看到的是次文化中的【自我感覺良好】和【打壓異己】,以至於次文化族群間彼此的不信任。看看最近發生的新聞,有哪一件事情在族群之間是能夠好好溝通協調的?

弱智化的社會,是封建社會諸多教條和所謂的倫理的遺毒。這些教條,讓封建社會的人民不需要想太多,方便君王統治國家。我們雖然已經建立民主國家百年多了,許多遺毒和教條還存在社會中。威權雖已遠離,但政府和媒體仍然在弱智化民眾,只是人民的角色,由昔日的農奴變成今天的工奴罷了。

如果民眾甘願被弱智化,只聽得進特定名人講的話,那社會大概就會停留在這個層次。所謂【要拚才會贏】,大家要拚的,不只是跟人家比吃苦耐勞,真正要拚的,是去提升人民文化和智慧的境界,擺脫目前的弱智環境。

歡迎提供具體作法與建議。我想到的一些作法舉例如下:

- 拒看弱智的媒體,除非有意識地當作是娛樂消遣
- 逐一檢視、闡明與過濾文化中的教條
- 培養蒐集正確資料的能力
- 培養判斷分析的邏輯能力
- 培養吸收理解其他文化的胸襟與能力
- 運用思辨能力理性陳述個人意見與參與公共討論
- 多與良師益友交換意見

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

為人師長者,多多啟發年輕人,給他們機會去思考,而不是看不慣他們的做法想法,動輒就跳出來批評他們,告訴他們該做甚麼。父母擔憂子女的前途是天經地義,但是不去注重獨立思考,只要求子女成績表現,甚至竭盡心思幫他們把道路和方向都安排好好的,是下一代弱智化的源頭。

難是難,【雖千萬人吾往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文,有沒有那個氣魄在生活中去實現? 以下這段狄更斯的名言,很多人都讀過,但是否能體驗其中的深意?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昧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時季,那是黑暗的時季;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有著一切,我們的前途什麼也沒有;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佛曾說在太安逸的地方成不了佛,反倒是在我們這個苦難不斷的娑婆世界才是修練成佛的絕佳地點,參不參得透其中玄機?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略談科技創新與發展


綜合這幾天所見所聞的心得。

朱敬一:科技創新 3箭齊發
http://m.udn.com/xhtml/HistoryArt?articleid=3065947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28)日表示,台灣科技業尋求創新要符合「市場第1名、破壞性創新、企業規模大」3個特性...

什麼是「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這是當今普遍在商業和科技評論上用來形容科技界重要技術進步的名詞。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sruptive_innovation:
"The term is used 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to describe innovations that improve a product or service in ways that the market does not expect, typically first by designing for a different set of consumers in the new market and later by lowering prices in the existing market".

這是個很有趣的定義,但問題來了,既然disruptive innovation是market does not expect,那光是靠業界本身市場主流派人士是根本看不到的。所以朱主委用心良苦,但是如果業界和政府做科技研發的本位心態不改,談了半天還是白搭。

要有disruptive innovation的話,要靠一些獨具慧眼、有熱情、有能力、有毅力的怪才,長期耕耘他們有興趣但是主流派覺得賺不了錢的領域,絕對不是某個組織說要做馬上就能夠有感覺的台灣在世界disruptive innovation的舞台上,一向扮演的是後來者,"later by lowering prices in the existing market"角色也很重要,但目前逐漸被中國大陸所取代。

台灣要做破壞性創新,要先去除短視近利的心態,否則一大堆人都跑來誆你跟你騙錢。我們實驗室有一些有可能產生disruptive innovation的研究,但廠商聽到時只關心是否馬上可以用來賺錢,國科會只關心發了多少論文、技轉金額多少,就連孔祥重院士覺得做得還不錯的研究計畫都不願意長期支持,台灣的大環境還沒有準備好,朱敬一主委要推動改革的地方還很多呢。

軟體產業很適合搞破壞性創新和持續性創新,但是國人短視近利的心態,到目前為止連扎根都扎不穩,根本還談不上有什麼真正重要的創新。

張善政說台灣不會做複雜軟體,我很同意。我看過國外怎麼研發複雜軟體和系統,我知道國內為什麼做不出來。國內幾個單位搞雲端,當做人才培育的搖籃還可以,在短期間之內很難真正搞出什麼名堂;慣於硬體代工的業界,整體在軟體方面既不重視也沒有遠見,不然「資訊系」早就應該跟隨國外的趨勢水漲船高。以在下之見,在國內至少應該與電機系平起平坐,但一般長輩在沒有看到軟體產業大賺其錢之前,大部分還是不敢鼓勵學子把資訊擺在電機之前。

要想做好複雜軟體,最好先能夠搞懂複雜的系統;要搞懂複雜的系統之前,最好先搞清楚現有的複雜系統是如何建立的。實際系統的運作,即便是單機,都遠比作業系統所涵蓋的基礎軟體系統架構和計算機結構介紹的基礎硬體系統架構來得複雜許多,即便修過高等作業系統和高等計算機結構,還是差很遠,沒有多年的實務經驗是很難搞清楚的。所以光靠學校努力是不夠的,要有像樣的業界,還要有緊密的產學互動,還要有足夠的時間,才會產生會做複雜軟體的高階人才

台灣究竟能不能做複雜軟體和系統呢?我認為可以,但是要全力以赴,不然半調子的東西是沒有人要用的。如果政府和業界到現在還搞不清楚要怎麼有效推動軟體產業,產學界在推動的時候還是沒有搞清楚努力的方向,還是以分享資源的方式在玩,我覺得前途堪慮,不如把錢省下來,免得浪費民脂民膏。最近駁回了幾個業界申請政府研究經費補助案,就有這樣的感覺。

有長官提到資訊系本科生畢業竟然不會寫程式,我想應該是特例,我覺得影響不大。我比較擔心的是「得少為足」,有不少本科生以為自己夠厲害,其實還差很遠。這幾天跟幾位長官出國參加MICRO-45,看到國外的狀況,聊到國內學生的學習態度。我一向不認為社會苛責學生的態度是正確的,因為社會沒有給年輕人良好的環境和示範,但是學生或許該有自求多福的覺悟。我年紀也有一把了,經常都還在學習,惟恐不懂最近的新技術,深怕教給學生的是舊的技術;反倒是一堆同學讀書做研究非常被動,不然就只在乎成績、名次、學位,似乎不知道這年頭學位值不了多少錢,做人態度和做事能力比較重要。

參加MICRO-45感想:國外現在有很多優秀的研究團隊,包括學生和工程師,願意花時間研發模擬器和效能分析工具,例如MARSSx86, GPGPUsim, GEM5, QEMU, Multi2sim,... 有些模擬器和效能分析工具越做越複雜,應該歸類為複雜軟體系統研究,把這些東西搞清楚、會使用來做研究、甚至能改進這些東西,就是不錯的訓練。這是我們實驗室這五年一直在做的東西,也是我們在教學和研究能夠帶給同學一些幫助的地方,但是同學本身要願意學,而且肯不厭其煩努力學,不然老師講破嘴也沒有用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馬英九是笨蛋嗎?

知名國際期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今天(17日)出現一篇分類在「台灣政治」(Taiwan Politics)下的文章,標題大大寫著:「Ma the bumbler」(笨蛋馬英九) (蘋果日報中文連結,翻譯不佳,建議各位看原文)

讀了之後,我給了四字評語:「惡名遠播」。

誰造的惡?當總統的沒辦法領導統御,光說不練,政策搖擺,這篇講的話,句句有所本,讓國人丟臉丟到國外。相較之下,年前新加坡說台灣鎖國,還算客氣的了。

此時此刻,或許有一大堆台灣民眾已經不在乎面子問題,反倒是希望國外的人一起來加入這個「罵局」,看看會不會把這個政府的臉罵紅一點。

很不幸的,總統府只簡單回應16字真言:「持續檢討、積極改進、上緊發條、全力以赴」。這政府的臉皮,實在是又厚又黑,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來罵,他的臉也不會紅。

我想,馬總統對於自己怎麼被罵笨蛋,可能是一頭霧水。

讓我們來看看馬總統今天講的話馬英九勉數理菁英:不要一拿到博士就急著回來):「台灣學生如果在國外拿到博士,政府很歡迎這些博士回國,但卻不一定要,一拿到學位就急著回來,也許可利用國外更好的環境,留在自己領域內發展,等「更好的時機」再回國... 在國外還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不論是研究或實用,有更好的機會也不是壞事,因為某些領域,可能要在拿到博士後的10年、15年才會達高峰,至少到那時再回國服務,貢獻可能會更大。」

好天真的說法。除非你心理建設很夠,不在乎物質困境和升等壓力,還有幸能得到家人的諒解,否則有多少人會「拿到博士後的10年、15年再回國服務」?闖出字號的專家學者,為什麼要回國淌這趟渾水,嘗試適應國內低薪資和一堆莫名其妙的遊戲規則?在業界實戰的人,沒待在實驗室發論文,得從助理教授幹起,誰願意?環顧四周,實在沒看到有幾個像我這樣工作七年再回國從頭幹起的傻瓜。馬總統知道時機不好,沒有設法鼓勵大家回國共體時艱,或是改善環境,好歹多幾個傻瓜回國做做事也不錯,卻說等「更好的時機」再回國?您這種心態,好像只要再國外等,國家就會變更好?

您知不知道以色列的環境有多惡劣,但是有多少猶太人願意去賣命?台灣二三十年前時機沒有很好,還是有人願意回國效力,您現在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身分來講這些話,既非政治正確,又毫無邏輯,是否天真過度了?

唉,我雖然傻,還懂得這些;馬先生您一天到晚講這些天真的話,難怪會被人家罵笨蛋... 總統的講話,不能隨便亂來。你日理萬機,更需要幕僚好好幫你搞清楚狀況,總統府幕僚這麼多,寫一些既政治正確、又能夠振奮人心的演講稿有那麼難嗎?可能很難吧,因為他周邊還是一堆無能的笨蛋。

執政黨是笨蛋就算了,反對黨能夠做什麼嗎?《經濟學人》最後這段點出現今台灣政治可悲之處:"But the next election is four years away, and presidential hopefuls will not try to oust or even outshine Mr Ma anytime soon. After all, they will not want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blems". (下次大選仍在4年之外,所以可能的參選人不會趕走馬英九,甚至連跳出來表現都不願意。因為,沒有人想為了台灣目前的經濟問題負責任)

是啊,想登大位的人,現在積極布局就好,誰要現在出來做事沾惹一身腥?惡性循環之下,難怪馬總統找不到將才出來做事;再過兩年,國民黨內罵馬和與馬切割的人會更多,政府很可能會更爛;四年後,對手躺著選就上了。

因此,《經濟學人》最後一句話說:"Nothing suggests Mr Ma’s main policies will change (or that they should), but his credibility is draining by the day".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馬英九的主要政策會改變,或者他們覺得要改,但他的可信度與日遽減。)

徹底被看穿看扁了,你總統府把那16字真言當經文掛在嘴上念,又有何用?我們光是罵,又有何用?

其實,《經濟學人》這篇隱含而未明講的是:台灣掌握資源的人裡面,有太多無能的笨蛋!

作為領導者,要想辦法突破這個困境,應該兌現當初改革的承諾,鼓勵年輕人上進貢獻,而不是叫年輕人「等好時機再回來」;應該透過明確的政策,幫助產業經營者確立方向,而不是朝令夕改,原地踏步;應該訂定公平正義的遊戲規則,提供專業人士能夠一展長才的舞台,而不是讓既有勢力繼續獨佔資源,劣幣驅逐良幣。

最近二十年的制度改革,包括健保、教改、稅制、社福等等,充斥著民粹的幌子、政黨的妥協和分贓、行政機關的因循苟且和方便行事、幕後利益團體的影子,以致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越改越糟。關於這點,主政者不是同流合污(前兩位總統),就是視若無睹自命清高(馬總統),都不是能夠打破惡性循環的起點:黑金和民粹政治。以超高的民意基礎當選,無力推動改革,竟然落到動輒得咎的窘境,可謂無能之至。

要潔身自愛,不必來選總統。又不是選好人好事代表,你出來選總統時可是許下一大堆承諾的,不是你整天唱高調就能兌現的。縱容下屬逐利枉法,不能滿足人民期許,承諾無法兌現,是為無能背信心胸、視野、企圖心、謀略的格局和智慧都太小了,從上馬的第一天到現在,往往都是以其個人和市長的思維在看問題,所以他能找來做事的人,要不然格局就更小,要不然就見容不下。四年多了,都還沒「醒」, 也就是說格局和智慧都還沒能放大,如何能期待下去?

他不笨,只是不應該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在春秋時代,管仲不要鮑叔牙當他的接班人,認為鮑雖是君子,為人近乎完美,但過於清白而容不得一絲醜惡,不適合做丞相。鮑叔牙有自知之明,知道管仲是為他和為國家好。想想當初推馬英九出來的都是哪些傢伙?是何居心?

經過這一次,大家好像上了一堂課,一堂非常非常昂貴的課。誰說民主很容易?真正該醒來的是「人民」,該對於「公民與道德」的內容有所省思,而不是拿來考試、演講、騙人、騙自己用的。民主和法治健全運作的基礎,是高水準的公民;文明發達、國家富強的機制,是人民努力學習、各司其職、能團結合作;文化提昇和社會和諧的關鍵,在於道德和政治,所以佛經上說,聖人和聖王要出世,是希有難得的大事,由這個角度看過去,馬英九做不出什麼大事,也不足為奇。重點是,我們接下來該如何監督這個政府?該如何推選下一個領導者?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將才都去了哪裡?


一個高科技公司要能夠成功,要殺出一條血路,除了有人才之外,還要有將才。現今台灣缺的不是人才,真正缺的是將才。政府沒有將才,民間企業也短缺將才。缺乏將才的窘境,是掌握資源的人,【長期】忽視人才,甚至把人才奴役化的結果。

這個長期的結果,是早年代工賺錢的後遺症。早些年靠代工、開工廠、炒地皮賺錢的人,不需要尖端的技術和創新的企圖心,靠著努力和機運發跡。然而,發跡之後,手中握著資本,還是繼續用舊思維賺錢。一九九零年代,連上班族和家庭主婦都可以猛炒股票和地皮,國家的錢就在那裏轉來轉去,國家的人力資源就那麼揮霍掉了。對很多身在其中的人來說,時間殺掉了,人變得更市儈,知識和思考能力卻沒有長進。這其間,有多少人才被平庸化了?有多少將才被埋沒了?

中國一直以來的教育制度,學校根本不是設計來培養將才的地方,而是打壓將才的地方。早些年,出國的人多,到人家的地方茁長成為將才的人多一些。1995年後,出國的人少,將才的供給出現斷層。國內的政府機構和一般產業,根本延攬不到人才,更不用說培養將才,國內的高科技代工產業,把人才當奴才,沒甚麼機會培養將才,而且也容不下將才。

那將才都去了哪裡?如我上面所述,很多不是被平庸化,就是被埋沒了。馬總統是不是將才?馬總統周遭有沒有將才?出得了頭的都是那些人?大家心裡有數。檯面上多的是有背景的、會說話的、會騙人的、精通厚黑學的。會做大事的人少到讓大家【望穿秋水】。

政府的問題多的很,讓我們來專注在看業界的問題。很多科技公司的老闆搞不懂高科技的脈絡,又沒有識人之明,不懂拔擢將才,怎麼辦?常見的作法:

(1)只想做穩賺不賠的生意。然而,要下屬找出穩賺不賠的企劃案很容易嗎?你給我這點薪水,如果我能規畫出穩賺不賠的方案,我怎麼不自己出來開公司?要拿這點薪水的人想辦法,很多時候只能東拼西湊、人云亦云,結果每家公司作法大同小異,只好想辦法壓低成本,要大家共體時艱,但是老闆還是得賺錢,就配合(用獎勵拉攏)管理階層用各種說法安撫(哄騙)員工。

(2)好高騖遠。有錢人的錢不隨便給,但是你有辦法說得動他的話,願意給的錢可是很多的。要說得動大老闆,必須要提出一個遠大且淺顯易懂的目標,再加入一堆莫測高深的專有技術名詞,拉扯一些名人進來拉抬聲勢。這其實跟賣健康食品差不多,差一點的跟金光黨差不多,誰叫老闆不懂高科技又想不勞而獲呢?

(3)靠政府。經濟部有一堆的補助案,坊間有教導如寫申請計畫書的課程。政府單位和國營企業有一堆工程,看你政商關係良不良好。賺錢多不多?看你政商關係有多好,看你心夠不夠黑,看你會不會打點到關鍵人物,不然被騙的機會也很大。

(4)努力有成。這種公司是存在的,頻臨絕種,理論上需要保護和栽培,但實際上得不到關愛眼神。

如果要當老闆的話,你要當哪一種老闆?
如果要找工作的話,你要去哪一種公司?

這是生涯規劃的大哉問。沒有人能幫你回答。能夠透徹回答這類型的問題,或許距離了解自己的程度近了一些。

在台灣的外商公司又如何呢?

我聽過一個對外商充滿敵意的老闆說,外國人很賊,刻意用錢挖走我們的人才,削弱本土產業的競爭力。

但是,從個人的角度去看,如果外商待遇好,制度好,研發的東西夠水準,為什麼不去?走出台灣,放眼世界,國外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當然有。

靠學校幫你培養將才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了。壟斷資源不讓真正的將才有舞台發揮,勢必會難以為繼。難以為繼的結果已經浮現,那就是連人才都留不住。

改革迫在眉梢。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不見黃河心不死嗎?聯發科 vs 宏達電

看看這篇【聯發科砸30億 攻高階處理器】的報導。
http://udn.com/NEWS/STOCK/STO3/7443822.shtml

市場傳出,耕耘低價智慧手機有成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計劃投資至少二、三十億元投入發展中高階的應用處理器,並與宏達電華碩宏碁等品牌廠取得合作默契,共同投入新產品開發與測試。

我兩年前幫聯發科做研究計畫的時候,就問他們高階長官說,為什麼不跟HTC合作?長官苦笑說,他也不知道,大概老闆們互相看不對眼,或者是HTC可能嫌聯發科晶片太低階。

半年多前,HTC主動找我談研究案的時候,我也問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跟聯發科合作?長官也是苦笑,沒有正面回答。七月時研究案快簽下去的時候,HTC拉警報,計畫就突然沒了,我樂得清閒。

我曾在fb上說過,政府應該介入,積極鼓勵,或是用政府的籌碼迫使兩家公司合作,否則HTC/MTK單獨作戰,絕對打不過Apple和Samsung。我也曾經批判過HTC來台大call-for-proposal時的心態不對,後來我也懶得理他們了。

言猶在耳,該來的總是要來,HTC產品缺乏新意,股票跌成不像樣。原因很簡單,所有硬體規格操控在人家手上,大部分重要的核心系統軟體技術都是別人家的,請問你要如何打贏Apple/Samsung?沒有眾多廉價的研發人員和廣大的內銷市場做基礎,請問你要怎麼打贏大陸、美國、韓國?

2005年回台灣,第一支手機就是當初還叫做Dopod的HTC做的,做得很出色。這些年來HTC研發部門還是一副代工廠的心態,談過了幾次,我始終幫不了他們。

眼看著他樓起了,眼看他樓塌了一半。

跟聯發科合作是否能重回往日光景還難說,但應該會起死回生 -- 在還剩下的半棟大樓上加蓋新閣樓。

後記:(與fb友人對話)


為了要做實驗,我買過太多台HTC手機。我一直不喜歡Sense介面,Samsung的UI也不怎麼樣,對於常換機的我來說,ADW Launcher還比較實用。拿掉這雞肋的Sense介面之後,One X 有甚麼傲人之處?同樣雞肋、用來唬人和騙錢的Beats Audio,光環已經消退,HTC花大錢買到空殼子。 剩下來的讓人想不起來也說不出有甚麼特長。這樣作為一般國民機可以,做旗艦機就差遠了。

我雖沒買Galaxy S3(因為我覺得Note2比較厲害),但S3螢幕好,外觀好,比較吸睛是事實。因為家住附近,我常經過公館台大附近的手機行,問問就知道。就外型來說,我納悶,HTC難道是一堆人關在研發War Rooms裡面設計的嗎?Galaxy系列的造型,從Galaxy S打下名號之後,造型差不了太多,但是喜歡的人絡繹不絕。HTC第一代的Android手機還算有型,從Desire系列外觀開始就不行了,而且還不一致,是機海戰術造成的影響嗎?大概是的。

Samsung花很多人力在做高階系統研發,研發的VP十月的時候到芬蘭ESWEEK的頂尖學術會議給Keynote Speech,講Samsung致力於開發Tizen,還親切跟我們握手。上週去美國IBM某研究單位,看到包括Samsung在內的韓國企業積極出錢送第一年開始念Ph.D.的博士生去該單位做實習研究,光是這單位,一口氣就收了十位!

再回頭看看HTC來台大給一點點計畫經費,就只想要得到物超所值的研究成果,怎能不說它是代工廠的心態呢?HTC要搞清楚自己是甚麼,你要當代工廠就當吧,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那些旗艦機種也不必再出了,廣告費也省省了,慢慢淡出市場吧,因為你很難打得過人家中國的華為、小米手機。要玩真的,跟Apple/Samsung競爭的話,就得拿出全力放在長期的研發上,搞清楚甚麼領域是你要做研究的。好吧,先說到這裡,免得被人說是不愛國貨又打落水狗。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大學學費、教育品質與大學生出路

關於大學調漲學費的議題,我想了一下,民眾的邏輯似乎是這樣的:

1.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牢騷一堆,但至少大學大家都念得起、由你玩四年
2.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只有富人念得起,窮人負擔不了,私立大學學位值這個錢嗎?
3.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就算窮,借錢也要念大學,國外如此,早年台灣父母都這樣做
4.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頂尖國立大學的明星科系,唸到賺到!

所以,學費提高的影響,似乎對於目前私立大學的學生最重,對頂尖國立大學的學生還好。學費提高,會加速某些私立學校的退場,也會讓大學、家長、學子們重新思考,大學裡教的東西,到底有沒有那個價值?而不是像現在有些地方這樣,反正你來玩,我隨便教,家長只在乎學位有沒有拿到,大家過得去就好。

如果薪資結構能調整,漲學費的影響應該有限但政府很奇怪,經濟好的時候,薪資和學費都不漲,現在經濟很糟,才來調漲學費?政府的邏輯,真是很有趣,以前為了騙選票和討好企業主,該漲而不漲的,現在一古腦都說要漲了,只有薪資還是不漲。

政府的邏輯,到底怎麼來的?

從業界和政府的觀點,邏輯或許是如此:

(1)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低技術層次的企業主高興,經濟好時政府樂於撒錢補助
(2)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一般企業主覺得沒差,經濟差時政府沒錢補助不得不如此
(3)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目前只有高水準高科技的產業才負擔得起
(4) 學費、畢業後工作薪水 --> 特例,只能當做樣板,不能普遍化,不能永續經營

我的觀察和想法:

a. 目前是(1),但是經濟不好,所以政府想從(1)轉成(2)
b. 一直停滯在(1),把教育品質搞爛,學位弄得不值錢,是病態。
c. 政府想轉成(2)的真正原因是付不出錢,講甚麼其他的目標,只是攏絡學者和誆騙大眾。
d. 少數大學能有(4)的感覺,是來自於學生素質、學校名聲、地點、政府五年五百億補助。
e. 要讓產業升級,遲早必須得走(3)這條路,不能一直走(4)這條路,但是要產業出些錢。
f. 現有的問題在於(1)(4)的大學都有,相差懸殊;將來(2)(4)的差距更大。

我的意見是:

A. 政府不要想便宜行事,魚目混珠
B. 先提高教育素質,再來談提高學費
C. 廣設大學是場災難,先收拾善後再說
D. 教育部應打破學位迷思,提倡技職教育
E. 產業應該負擔人才培育的成本,請協調經濟部
F. 國立大學有資格,也應該酌量漲學費
G. 應考慮引進國外大學

我的評論:

負責高尚的教育使命的體系,從上到下充滿了銅臭味,卻忌諱談錢。長久下來,有如入鮑魚之肆,體系中人已不聞其臭。表面高尚的教育圈,其中有許多檯面下的思維和惡習。

君不見,各級中小學教育裡,從圖書教材選定採購、午餐供應、教師聘用升遷、校長任命、競賽、補習等等,幕後都是一堆的錢,基於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整個教育產業大賺其錢,長久身在教育產業的人,嘴巴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過的是扭曲的日子,有多少人有真正把教育搞好的心? 這個體制教出來是什麼樣的學生?

到了高等教育,情況更複雜了。教育部只管設學校、發文憑、撒經費、衝排名,是否有注重教育的本質和目標? 有些大老說了就算,是否有考量各校各地區的狀況? 長久以來,我們的高等教育是吃大鍋飯的體制,教授薪水遠較國外為低,教育部用各種方式給補助和獎勵,大家在國內搶來搶去,搞出許多問題。如何永續經營,才是教育部應該探索的重點。絕對不是因為因為財政困難,才來談提高學費,其他問題都坐視不管,這不是負責任的作法。

產業不該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斃。低人才需求的產業,所需的人才,真的需要大學來培育嗎?有些企業主看不起大學生,大學生看不起一些低薪工作,根本上是供需不搭調的問題。高級人才需求的產業,需要的,是特定方面的專業人才,不是什麼都會的通才。有多少學校能夠培育這種人才?明眼人心裡有數。產業多捐些錢跟學校合作,專款專用於特定專長的學程,是目前能夠擺脫教育體制吃大鍋飯、分贓式的利用資源、造成牽絆的方式。

後話:

其實我很同情三、四年級這批現在五、六十歲當權的人,他們當初在艱難困苦的經濟環境中求生存,加上政治教條的壓迫,以現在的標準來看,能夠有多少人能在身心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到了經濟好的時候,他們似乎只知道繼續搞錢、累積財富,除了拼經濟和教導晚輩拼命賺錢,對於如何提昇教育文化,如何建立健康的社會,並沒有一套大戰略。好比一個暴發戶,靠祖先土地突然賺了一大筆錢,接下來就不知道該怎麼好好經營下去。

我想,我們接下來這幾代,能否提昇我們自己,才是未來的關鍵。指出和批判前人的錯誤,其目的在於從這些錯誤中學習,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並不是讓我們懷憂喪志。我們絕對還沒有到那種「衣食不足、不知榮辱」的階段,沒有必要臣服於這些居上位者的威脅利誘哄騙之下,更是不必犧牲我們這些年來難得培養出來的獨立思考和自由意志。俗語說的好:「人窮,志不窮」。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弱智且不義的政府 - 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篇

台灣現在所謂的民主,往往等同於多數暴力。年月好的時候,結黨營私;年月不好的時候,欺壓弱勢。君不見,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十八趴算甚麼;日子難過的時候,企業主壓迫勞工,勞工怨氣發洩不了,只好來欺負無還手之力的老人家,政府還美其名為公平正義,真是難看!

這一世代的政商人物,敗壞了上一代辛苦打造的基業,不只債留子孫,還蠶食鯨吞老人家的錢,甚麼德行?

好比一對敗家的夫妻,天天喝酒打架,不務正業,卻告訴小孩日子難過,讓小孩當童工攢生活費還不夠,再帶著小孩一起去找老人家要錢。這就是馬總統對正義的認知嗎? 建議馬總統再回哈佛修一次【正義】這門課。無智無能也就算了,現在連義理道德都分不清楚,真正糟糕。

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和十八趴這些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十幾年下來一直避談,現政府在不是就情理法去好好協調,而是要挑撥利用民間的怨氣,去快速解決,讓人民有感。問題是,這是什麼感覺?

如果說國家真的缺錢,大家可以坐下來談,或許政府可以一部分先欠著、給點債券,想辦法日後經濟好時再給。怎麼會說「你們這些人昧著良心領很多了錢了,把國家吃垮了,我今天以後不再給你了」。

假設你中了彩卷,我可以說你缺錢用不想發給你嗎? 不給錢的同時,我搧動旁邊缺錢用的鄉民一起去抹黑鬥臭你,好讓我名正言順地不給錢。這種作法,簡直是無賴土匪。我很難想像,經天台灣的民主社會,可以容忍這樣的土匪行徑。

這件事情,要談【情】談【理】,大家各有各立場和背景,慢慢去溝通,但是政府幾乎一面倒地想減少支出,把不義之名加諸於退休軍公教人員身上,政府早有預設立場,根本沒想談甚麼情理。看輕政府嘴臉也好,那就好好地談【法】吧? 去把法條研究清楚,如果年終慰問金依法無據,就全數取消,政府再針對個案補助其生活,或者是另訂條款,讓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立法委員們領同樣可能依法無據的高額津貼,應該一併討論。行政部門幹嘛跳出來決定錢該發給誰? 簡直是白癡。

現在行政部門為什麼笨到不可思議呢?是官員們被人罵太多了,更怕被人罵,所以一見風吹草動,先是手足無措,然後大小官員怕沉下去淹死,胡亂抓根浮木,嘴巴上還能夠出言粉飾太平,以為可以掩人耳目。這種掩耳盜鈴,以為大家都不知道嗎? 想靠這樣騙選票,以為民眾都是白癡嗎?

要讓人民高興,是真的去做出好的政績,讓靠著資本和剝削勞工致富的富商多納一些稅,而不是一天到晚想辦法徵小老百姓的稅。除了多數暴力之外,台灣也是多金暴力,政治搞來搞去總是為金主服務,政府怎麼敢在金主太歲頭上動土?所以才會越搞越糟糕。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再談學位迷思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思索自己和國家的未來,這是好現象。當然,不少人會有很強的挫折感,在擔憂個人前途之餘,覺得國家無望,痛恨政治腐敗,甚至覺得這個社會上有一大堆不合理的制度。

年輕人能有反思,不隨波逐流,是很好的事情。我看到實驗室同學玩電玩、上網ptt,我都懶得講什麼。同學們念到研究所了,如果還不知道能夠進一所資源豐富的大學有多麼幸運,還搞不清楚到學校的目的,那是誰的責任?等而下之的是,凡事就跟人家比爛,尋找以最低標準拿到學位的方式,被以較高標準要求就認為老師在壓榨,這種同學我就更懶得理會。

回想當初在國內念大學時,我很清楚我想學什麼,但是因為台灣資訊業剛起步,師資缺乏,只好自己看書學東西。現在國內師資和資訊都很充足,直追國外名校,但不努力學習的學生很多。

現在的大學和研究所都有甄試入學的管道,每年看了幾十本甄試生交上來「學習計畫」,一個比一個對專業有熱情,一個比一個有規劃。可是,每年也看到不少學生失去對於專業的熱情,只想混個學位。

我們的社會大眾,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陷落在科舉考試學位功名的迷思當中。在古代以農業立國的社會,只要社會安定,讀書人沒什麼偉大的貢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同樣的觀念,用於現代民主化、工業化、國際化競爭的社會,問題可大了。當政府官員不是當皇帝的手下去管治地的人民,而是必須有一技之長為人民服務。國家有多少錢可以供養純學術理論研究的學者?要國家富強,不是一大堆人在國內你爭我奪,寫寫文章就行的。要跟國際競爭,不是固步自封,只在偶爾有人在國外獲得出人意外的表現時,大喊台灣之光就算了。

我想,台灣現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學位迷思所造成的,一方面更嚴重地暴露出學位的不值錢。上一代還陷落於學位迷思的人,哪天才會猛然覺醒,知道自己錯了多久?誠如作者文末所說『爸媽不會跟你說這件事,而他們會認為我在傳邪道。』的確,我們的長輩如此,但當我們自己在小孩面對教改和十二年國教,又是怎麼想的?很難。當我看到現在台北有八成以上的國中生去補習的時候,我知道文化很難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看到這個社會上有一大堆不合理的制度,在大加韃伐之前,不妨先去了解這些制度為什麼會出現。學位迷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會一天驟然消失。除非國家富強,否則你爭我奪是免不了的,這是人們求生存發展的本能。說穿了,學位是華人世界普遍的遊戲規則,把這條規則拿掉,遊戲要怎麼玩得下去?取代學位的規則是什麼?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政府為什麼弱智? 去除學位迷思,是件好事

雖然某些政治理念不同,但我對於【人才】議題的看法,跟南方朔這裡講的是一致的。只不過呢,我想強調一點,高學歷但不會做事,在中國歷史上一向如此,但每次出現黨爭的時候,不辦事卻扯後腿的情況就更普遍,大小官員無心於政事,只關心政爭。

不要迷信學位,給他一個機會,看看他到底會做甚麼!唯有如此,才能讓高等教育進入正軌。念博士的同學,該想想接受這個博士訓練,到底有甚麼用?去除學位的光環,你學習的成果,是否真的比你更會做事?

請不要因此而貶低所有的博士,過去高等教育的思維,是讓博士去擔任學術工作,例如大學教授。因此,從早年很多大學教授沒有碩博士學歷,教授的名片上要特別強調Ph.D.,到現在大學裡博士比比皆是。能夠拿到博士的,不管在哪裡拿的,資質應該算是優秀的。

問題在於,這樣針對學術工作訓練出來的博士,把他們放到政治環境,能做事嗎?如果政治環境OK,沒有黨爭,以他們的學習能力,原本是可以培養出做事的能力。所以過去國民黨專政時期,我們看到政府有會做事的人。但是在藍綠惡鬥的情況下,很多人的學習能力,用在跟政爭相關的事情上,於是這二十年政府培養不出什麼會做事的人才,嚴重到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明明有一堆高學歷的人在政府、在智庫裡,卻是怎麼也做不出什麼大事業!

我也完全贊同南方朔說:「台灣未來應該在科技業、製造業。」台灣的科技業,在過去做代工的時期,不需要很多的博士,然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雖未必得要博士不可,但的確需要能夠做事、具開創性的高級人才。在業界,我看過一些怪才、鬼才,靠自己鑽研出來自己的一套;在學校呢?就要看學生個人和指導教授了。

在學校沒學到什麼實務技能的博士,到業界從頭學起,並非不可能,但是頗為辛苦;在學校做實務研究的博士生,在目前的學術環境下,過程通常比較辛苦,但是到業界之後比較可能如魚得水。

去除迷信,是件好事。

不然,翻看每天的電子報,都可以看到弱智政府的新案例。比如說今天(2012.10.17)有個案例:
Ju Chun Ko 是一位我很欣賞的年輕朋友,幾年前我看他在系上做行動App做得非常出色,是我上面講的那種有實務技能博士,他寫的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
政府的無能被年輕人看破到這種程度,真是難看之極! 無能不是一天造成的,這些年來的政治領導人物都要為此負責任! 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文化,年輕人才有好的路走,才不會也被國家機器同化成為無能之人。

我的好朋友施吉昇教授在我的fb板上留言說:
  • 今天早上才和大學部同學分享去瑞士的心得。瑞士的中學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念高中和大學, 其他的學生都是念職業學校. 但是,他們的國民所得卻是台灣的四倍. 技術才是重點.
大家不妨想想瑞士為什麼可以這樣?

的確,在進步的國家中,大家比較不迷信學位,在乎的是學校教的東西有沒有用,所以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通常,這些國家的大學學費都很貴,資質好的人有獎學金可拿,不然就得付高額學費。所以,學生和家長在做選擇的時候,比較不會跟自己的錢包開玩笑。有些人覺得,如果付幾百萬,玩四年、六年出來,沒學到甚麼有用的東西,不如拿這幾百萬去做生意。

台灣的低學費政策,造成完全不同的思維。學生覺得上大學是權利,家長覺得有學位是保障,社會覺得廣設大學是進步,結果呢?怪老師、學校、怪政府沒教好學生、沒保障就業、沒提升產業水準。講難聽一點,這是土法煉鋼的下場。我們會笑中共在五零年代搞大躍進,這十多年來我們對於高等教育所做的事情,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然而,我必須說一句公道話,懂事的年輕朋友,如果有機會進台灣的好大學,要惜福。縱然台灣有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一流大學裏面有很多好老師,就看你有沒有心想學。如果你把握機會,念台灣這些好大學是超划算的

有位在台灣念博班的朋友,最近去英國短期留學,付出一堆學費,發現人家願意上她去上課,卻不願安排教授一對一指導他做研究。國外教授的時間多寶貴?我們的研究生,有時偷懶,躲指導老師,損失多少學習機會?這種啼笑皆非的事,多的很,為什麼?

因為迷信學位。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奪得電競世界冠軍又如何?

最近看到不少年輕朋友對於TPA奪得世界冠軍這件事感到非常興奮,身為一個業餘的玩家,我也能理解和感受到。不過,一看今天的報紙之後,就傻眼了。

首先,台灣之光又跑出來了,然後一堆的遊戲業者趁機會提倡電玩,甚至要求政府要獎勵和提供就業保障。我擔心,最糟糕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就是政府鼓吹幾件個案,加上些許的獎勵,讓一群學子覺得這是一條好走的路,卻在幾年之後嘗到被騙的滋味。

以台灣的職業運動營運的狀況作為借鏡,再看看台灣業界目前的規模,業界能否長期且優渥的支持職業電競選手? 很難吧。話說回來,美國為什麼可以? 因為他的國力比較強,國民失業也有救濟。韓國為什麼行? 當業界夠大,賺錢夠多,要扶植幾個樣板應該不難吧。

至於台灣能否走這條路? 我不知道。但或許很多人更想問的,是台灣有甚麼路可以容易走? (可惜,我沒有答案)

對於靠自己的力量走得好、跑得快的人,我給百分之兩百的敬意。但是,如果你認為參加比賽的到冠軍,政府就該讓你衣食無虞,那我的敬意將會大打折扣。

社會上有很多人,非常認真辛苦工作,對社會有很多貢獻,國家要不要照顧他們?以台灣的現況,很難照顧到所有人。哪些人該被照顧呢?是政治問題。

下面這張圖(來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8314236854159&set=a.104658186219768.9527.100000267618030&type=1&theater,若不願意轉貼,請告知。)很清楚點出台灣政治上的問題,這發生在各個領域,不只是競技,很多現象,包括學術教育都如此。在國力強盛、政治清明之前,大家不要對於政府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



台大資工畢業的Arnie Yuan,在facebook上留言說:就我觀察,不少家長可能認為靠補習讀所明星高中,再補習考進一流大學,最後繼續補習混張唬人的碩士文憑後,靠它騙吃騙喝個五年十年,是他們眼中最容易走的路

Arnie說得好。所以,我很不客氣地講一句,很多所謂一流名校畢業的朋友,都走的是最容易走的路,那麼到了中年之後再回頭看,人生有甚麼成就? 學到多少智慧? 對人群有多少貢獻? 鍛鍊出甚麼勇氣? 包括我自己在內,智仁勇都不及格的人是很多的。因此,我說給百分之兩百的敬意,是實話,因為這些人做到我所做不到的,跟是不是台灣之光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且,看到一堆騙吃騙喝的人,在那邊耀武揚威,許多父母只得面對現實,讓子女也成為騙吃騙喝的一員,總好過於被人家騙... 這種基本心態不改,要談甚麼教學正常化,根本是緣木求魚。要如何改呢? 在這裡不是唱高調,做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真的該多懺悔,多感恩,多奉獻,多做對的事情

上週在芬蘭開會,對於芬蘭人的教養普遍之良好,印象非常深刻。一個高度進步的國家,必須先有高素質的人民,不是光顧著獎勵跑在前面的人,而是多去關懷弱勢,不讓任何人落在後面

反觀一天到晚用台灣之光的口號來對人民洗腦的台灣政治文化,抄捷徑要進入百大的學術文化,相對於剝削人民勞力果實的企業財團這個理念矛盾卻又運作良好的國家機器,距離崩壞還有一大段距離,距離理想的國度還非常遙遠。要脫離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況,只有靠不斷提升人民素質,這個是長久的事。


資安與系統 - 評李家同教授令我不解的言論


今天中午看到最令我傻眼的報紙新聞,就是這篇李家同教授投書在聯合報上的意見【美加防華為 台應科技自主】(http://udn.com/NEWS/OPINION/X1/7430265.shtml)。

以我們做系統研究的本位來看,我很歡迎政府採納李家同教授的意見,【有決心且有野心】地支持我們打造台灣專用的處理機、作業系統。但是,本諸於學術和專業良心,我很難贊同李教授的意見。我猜政府大概是一笑置之。

說這是今天讓我看了最傻眼的新聞,還算客氣,我真的很難相信這些話來自於一位幾年前在整桌台大教授前高談闊論、但仍然受人敬重的長者。當時他講的話,聽起來雖然有爭議,但多少還有些道理。前一陣子他關於雲端技術的發言,已經突顯出某些傲慢與偏見;現在所講的這席話,可能比較適合去寫科幻小說。

要搞資訊安全,並不是像李教授想像的那樣,作業系統和處理機並不需要自行設計。所謂家賊難防,你找人自己做就安全嗎? 現在的趨勢,是採用開放原始碼的系統,然後在系統當中加入一些安全措施,例如規定政府機關在某個層級以上,必須採用某層級的安全規範,在美國稱之為FIPS,但絕對不是單純的說要自製電腦。

美國一直認為大陸是必須防備的對手,我當初在SUN研究過資訊安全,因為我是台灣人,所以可以。來自大陸的同事,按規定就不能從事資訊安全相關的工作。因此會提防華為和中興,也是意料中事。然而,人家的東西便宜,不買不行啊? 所以美國人一邊提警告,一邊還是會加強防禦,FIPS這東西是會隨科技進步而修訂的。

美國政府的安全防範嚴格,預算高,當然不必買華為和中興的產品,但是非政府機關的採購,則非如此。民間的資訊,也有可能成為敵對國家的目標。反過來說,國內應該要建自己的雲,現在我們很多人的email和個人資料,使用gmail, dropbox, facebook,都在美國人的掌控之下。不只是這些資料有很大的價值,哪天美國人把這些服務斷掉,我們就很慘了。大陸官方的想法大致也是如此,誰知道哪一天不會有經貿糾紛、領土糾紛?這陣子釣魚台的緊張,就是一個例子。

然而,真正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要不要自製電腦,而在於政府單位有沒有足夠懂資訊安全的人? 政府這幾年大搞資訊安全,在北中南設了幾個資安中心,應該很有成效才行吧? 至少論文發表很多。台灣業界如果能好好研究如何把資安的機制整合到系統內部,不只可滿足國內政府需求,還可以輸出到需要的國家,這才是大氣魄的作法。拜託,千萬不要關起門來搞。


關起門來搞,中國人多勢眾,或許可以,台灣則不行。這些年,中國和台灣一直在研發自己的CPU,但就算拚了老命把效能拉到跟Intel差不多,軟體技術還差很大一截。中國最近買MIPS正好可以利用MIPS的硬軟體技術,從embedded到supercomputer,正好補上去,對於要自成一格掌控全局,作為不受制於外國,將來希望輸出國外賣錢的中國,我想,這比先前從零開始搞全新的系統聰明多了(當然,前提是真正能接收到技術)。相形之下,台灣本土的CPU,由於本土市場規模太小,競爭又太激烈,像Andes這樣的公司,生存困難。因此,中國購入MIPS,對於台灣和聯發科來說,可能是未來強勁的對手。

關於CPU的故事,說來話長(有興趣的,可以修計算機結構,或是找我做研究),讓我試著長話短說好了...

RISC陣營的架構先天上比x86有效率,但後天上敵不過Wintel的聯軍,所以紛紛轉進去打專用市場。CPU要做好並不容易,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在高階市場上碩果僅存的兩位,SPARC靠著系統設計和軟體優化撐了很久,現在就看Oracle要怎麼來用;Power靠著IBM這位富爸爸當靠山,可以擔任硬體鎖的任務吃定客戶。在低階市場上,MIPS在Android一役潰不成軍,原本無望向上進攻,但若完成與中國的聯姻,或許在中國廣大人民的支持下可以另闢一片天。另一方面,ARM穩坐手機平板的天下,覬覦Intel的伺服器市場,反過來,Intel也企圖侵略行動市場,勝敗難料。此外,還有GPU和FPGA虎視眈眈,有道是,沒有三兩三,誰敢上梁山!雖然看了幾十年,還是不愁沒好戲看!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天下的高等教育診斷白皮書?

最近看到天下雜誌這一系列的報導,感覺有點啼笑皆非 - 怎麼天下雜誌這種以專業報導自居的媒體,刊出來的東西也這麼膚淺。看到所謂的調查,一堆的統計數字,只有自以為是的批判,卻沒有深度的解讀。看到所謂的個案,也只是訪問一下案主的感受,再發出一些提問。要做這種膚淺的報導也不是不行,但是這幾篇訂出聳動的標題的文章:


都有明顯的預設立場,用聳動的標題,拿一些個案和統計數字,寫一些膚淺的報導,嘗試去引導民意。在過程中,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希望這類文章中明顯指出,有六成的教授為什麼認為教育制度有助提昇素質?有哪些領域的博士容易謀求出路?身為專業媒體,應該要平衡報導,除了告訴我們某些找不到工作的案例,應該去探索有哪些方面亟需人才,要如何培育人才?尤其是現在大家早就在開始檢討教育的問題,再去報導有那些問題,要不是記者看法膚淺,要不就只是一種泛政治化的批判,順著民意普遍對於政府不滿的情緒,見縫插針,卻在過程中抹黑了許多在教育界奉獻的教授

這樣的膚淺的報導多了,結果只是助長政黨互鬥,並無助於實際解決問題。我個人對於高等教育有很多意見,寫在我的部落格上,我想有很多問題,短期之內是很難解決的。所以我近來已經懶得去批判了,反倒是鼓勵有能力有機會學以致用的年輕人,盡可能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人才。我本人也是在自己能夠幫忙的場合,把好東西分享給大家,把學過的技能傳給同學。在無力解決大環境問題的同時。

我想說的是,還是有不少需要人才的行業,也有許多比我更厲害、更努力的教授可以求法,肯努力向上的同學們,或許應該多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未來,睜大眼睛找尋適合自己的明師

政府無能,該罵還是要罵,搞清楚政府為什麼無能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整天跟著這些記者去罵政府,等著政府安排好學校、好老師、好工作、好老板給你,也是緣木求魚

面對目前的教育和人才問題,或許在拿一些負面的案例大罵政府之餘,大家應該換個角度想想,有沒有哪些高等教育成功的範例?我看到不少案例,有成功,有失敗的,因素錯綜複雜,跟案主本人的志趣、性格、專長領域、學力、境遇、師長、朋友、大環境等等都有關係。光是看這幾篇囫圇吞棗式的報導,無助於大家去深入了解現況。

舉個例子,我今天在芬蘭參加國際會議,有位加拿大的教授,看到我們幾位台灣教授的研究成果,非常積極地詢問是否有學生願意去他們那裏做研究。(有沒有對於LLVM binary translation或是QEMU dynamic instrumentation相關技術有兩把刷子的同學?)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們實驗室畢業,正在聯發科工作的同學,告訴我們聯發科正在找尋系統軟體相關人才。(有沒有熟悉 Linux、ARM SoC 、網路的同學?)

還有我上一篇網誌提到最近在美國大力鼓勵年輕人投入資訊科技的報導,多方收集分析資料,是讓我們能夠客觀理性,較為全面去看事情的方式

然後呢?問問自己到學校念書是為什麼?

在業界,不管你是碩士還是博士,只要你有某公司非常需要的技術和才能,你就會受重用。有博士學位又如何?我當初在SUN工作的時候,盡可能不去提到我的學位,人家也不會來問我的學位,我覺得那才是正常的。在台灣某些公司主管喜歡拿學歷壓人,要人家稱呼他為『X博士』,那對於公司和個人都並不是見好事情。

放下博士的身段,即是放下包袱。文中這提到有位台大博士(不知是那個領域?)說:「我花七年接受訓練,結果是社會並不需要,在社會又找不到立足之處,那該怎麼辦?這是不是被學位綁住了?有誰告訴他『書中自有黃金屋』?照理說,國家社會還有他的家人,也栽培他很多年了,他是不是應該想想有什麼方式可以回饋這個社會?似乎想堅持繼續做他要去教書的好夢之餘,還頗有怨言,難道是社會在栽培他之餘,還虧欠他一個好工作?

我會建議這些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參考一下『為自己出征』這本書,為自己負些責任。我要求我的小孩,從小要學習為自己負責。找到解脫之路,唯有自己能為!不要因為自己的無能,去怪責父母和師長。

我知道我上面這句話說得很重!的確,不容否認的,時下的年輕人,面對的是苦。然而,不容否認的,上一代的很多人,當初也是辛苦地想要為下一代建立良好的環境,只是方法不盡然正確,歷史文化包袱,眼高手低,內憂外患,搞成現在這樣子,以動機論來說,多數人新存良善,因此我不願去苛責上一代的努力,只能說他們沒有做好,在繼續去探究的話,應該去批判做決策的那些人,以及整個錯誤的執行過程。

然而,我認為,除非是做了絕對不應該做的錯事,沒有人應該為任何一個人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想要好好做的話,唯有先從充實自己做起,逐漸去改變這個文化。

我絕對不會去否認或忽視年輕人目前所經歷的『苦』,事實上,我自己也經歷過自己所謂的苦,也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和體會目前年輕人的苦。我深深覺得,這些苦和上一代所經歷的苦,是完全不同的苦,所以上一代的人很難理解,以致於動不動就指責年輕人不夠努力、不願吃苦耐勞。過去和現在有許多在上位的人,沒有經歷過苦,不知道苦人所苦,更不懂真正的仁民愛物,只知道好官我自為之,才會有今天的窘境

各位年輕的朋友,可能沒有機會感受到我們上一代的大時代悲劇。國破家亡的時候,叫誰來負責任?我絕對不是說不要去檢討近年來政府的施政,我只是看到我們目前有許多的年輕人,跟著媒體謾罵,心境上也直接或間接被媒體和社會風氣所牽動,未必是件好事。不夠翔實平衡的報導,造成許多人以偏概全、因咽廢食的狀況,反倒是令人憂心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各項團隊,能否走上國際舞台,與其他國際團隊合作和競爭,謀取全體國民的福利,這樣雖然人多,大家也能吃飽。國家沒有宏觀和大戰略,過去的鎖國和內鬥,造成政府、產業和人民弱智化、情緒化,即便你打敗國內一堆人,那又如何?只不過是在國內搶奪到比較多的資源,看著失敗的一方唉聲嘆氣。政界如此,產業界如此,學術界更是如此。我個人現在,希望的是有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夠走出去,不要被內鬥和失敗主義所影響

大部分朋友應該都看過 The Matrix這部電影吧?即便是當Neo成為救世主(the One)之後,又能夠做些什麼呢?再看看歷史上,即便是佛陀、耶穌、孔子等聖人出世,也難以在當世撥亂反正,歷史自有其運作法則,人們自有其對於生命歷程和當代文化的詮釋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美國短缺科技人才


New York Times有一篇有趣的報導值得參考

Fostering Tech Talent in Schools
http://www.nytimes.com/2012/10/01/technology/microsoft-sends-engineers-to-schools-to-encourage-the-next-generation.html?_r=1

微軟這麼大的公司還得叫工程師去高中鼓勵學生念資訊學門,ACM預估到2020年前,每年有150,000個工作機會出來,但去年美國大學只培養了14,000位大學畢業生! (我沒有打錯字,數字差超過十倍!) 所以微軟的人說“People can’t get jobs, and we have jobs that can’t be filled” ...

台灣的公司又是在那邊窮叫沒人才,又是挑三揀四的嫌人才不聽話不耐操,又是等著政府和學校培養你們要的人才。而政府和學校呢? 到處來是吃大鍋飯的心態,資源還是得各個領域兼顧,不能獨厚特定領域。媒體呢? 反正就亂報一些危言聳聽的言論,說失業率偏高,說博士找不到工作,哄騙一般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搞得人心惶惶,看到一些年輕人,甚至還沒入社會,就開始憤世嫉俗。

我說的人心惶惶,指的是媒體搞得那些為人父母的,或者是正在念書的,每天看到失業率攀升的報導,就擔心得要命。念資訊工程的學生,看到媒體說博士找不到工作,也不去仔細了解狀況,就趕緊去找金飯碗。但是我剛畢業的一位博士班學生,大家搶著要,卻又是甚麼狀況?譬如說一位碩一的研究生,看到上面這則新聞,「似乎」美國很缺資訊人才,如果覺得有興趣探究下去的話,接下來應該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是去找更多的佐證和相關資料。尤其是文中提到的ACM和CRA的分析報告;
其次,到一些獵人頭(head hunter)的網站上,看看現在美國資訊業者需要的是甚麼專長?
還有,到一些將來有興趣加入的公司,看看他他做些甚麼研發、缺甚麼樣的人?
然後,可以找老師和專家談談;
最後,再去網路上跟朋友和其他人交換意見。

可是,現在大家都怎麼做呢?有多少人先做足功課才去參與討論呢?連所謂專業的記者都亂報了,何況是一般的討論串呢?(言不及義就算了,灑狗血罵街的大有人在。要找個能夠愉快地做有意義討論的地方,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所以我說同學們,要有國際觀,出國也是一條不錯的道路。搞清楚狀況,把自己訓練成人才,自然會有好出路。(到美國當科技勞工,應該是比去澳洲當屠夫來得學以致用。)我告訴我的小孩的要訣是,面對這個動盪變遷的社會,心情起伏是被然的,但心態上大體要穩住,內心要清明,要有判斷力,不要隨便聽信媒體,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這樣你將來應該不會有太多的遺憾。當然如果你要走別的路也行,我也希望你考慮清楚,不要留下什麼大遺憾。

失控的文化?


每次看著書店裡滿書架的勵志和心靈成長的書籍,翻來翻去很多東西寫得差不多,我往往很納悶這樣的文化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這本新書「失控的正向思考」,看來頗有看不下去這種鼓勵人們「正向思考」潮流的橫行。(其實我對於書名的翻譯有點意見,因為忠實的翻譯應該是「一面倒的正向思考如何讓美國變得更差」,不過如果書名是那樣的話,那我不知道在台灣的我們,有多少人會去看。)



【誠品書店十月選書】芭芭拉.艾倫瑞克《失控的正向思考》(左岸文化出版)

芭芭拉.艾倫瑞克繼《我在底層的生活》後最新力作!

樂觀本來是一種健康的態度。但近年來由於各類勵志叢書、演講、企業文化的風行,正向思考成為一種新興宗教。熱切的信徒都在自我審查,強迫自己排除負面的念頭。更嚴重的問題是,勵志書不勸人擔心社會經濟現況,反而鼓勵大家去實現物質渴望,因此全民舉債的風氣高居不下。 

作者認為,這種思想風氣源美國的新教倫理。上層階級一廂情願地認為,人會貧窮是咎由自取的,是懶惰和其他壞習慣造成的,更甚者,是心裡不願變成有錢人。他們鼓勵青年人領取低薪,說是培養企業精神,正向思考儼然成為企業的打手。不過,近年經濟崩盤,失業率不斷飆升,這些論調已證明是謊言。

作者並不反對探索內在與自我成長,但強調要能面對社會的真實境況,世界上並沒有無盡的財富,貧富不均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問題。世界不會自動變好,我們應該尋找對策、相互幫助。更重要的,幸福不是來自一味寄望於結果,審慎評估風險、務實規劃工作,努力的過程就是最大的收穫。


我粗淺地以控制理論來看,由於念大學時常常做音響,對於高速高增益擴大器(high-bandwidth high-gain amp)又愛又恨,用得好的話,音響好聽,用得不好,電路很容易起震盪(oscillation)。網路時代提供高頻寬的傳播管道,正如同高速擴大器,知識(訊號)傳遞速度大大地加快了,但迴授(feedback)控制機制仍必須透過人對於資訊的消化,速度慢多了,因此失控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

以此觀之,《失控的正向思考》,可比擬為高速擴大器(媒體)和正迴授(媒體御用打手)所造成的,快速影響這社會,在有識之士還來不及反應前,就已經讓普羅大眾進入到單一極大值的文化思維;必須要相當大的負迴授(反對力量,往往來自於悲劇)才有辦法扭轉結果。但也正由於高速擴大器,也極易造成過度的補償,進而造成大幅度的震盪。有有甚者,根據所處場域的不同,文化震盪的不同步,造成不同地區和不同社群的拉扯甚至撕裂。

所以,除了正向思考失控之外,還有多少文化的面相是失控的呢?如果失控的正向思考都能夠造成一堆的問題,那麼失控的偏差思考,又會造成什麼影響?繼續推論下去,與其讓一堆人胡思亂想,是否提倡正向思考也是政治上一種思想控制的方式?

以上是我個人的隨興思考,有空到書店翻看這本書,看看作者這麼看 :)

台灣產業與研發


台灣有好的工程師,但是老闆和主管們的心態上,往往不能有效支持員工做高階的研發。這個跟做me too的生意取向有關...因為過去做me too有不錯的機會賺錢,只要賺到了錢,工程師爆肝或是做低階的研發也甘願,不是嗎?所以一路走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形成先前的局面,其實並不能怪誰。

然而,現在繼續這樣幹,產業還能夠賺夠錢嗎?學校只教學生做純理論,出去找工作碰壁,要怪老師沒教?還是怪學生沒長眼?我的博士班學生今年畢業,大家搶著要,為什麼有一堆博士找不到工作?我講這些,不是要去指責誰,而是說現在情勢變了,大家也要跟著變,而不是(企業)只想讓國家來支持你,(畢業生)只想讓大環境來配合你。

我想,以台灣目前的師資和學生素質,再加上在國內外一流產業的工程師,只要能夠群策群力,「好好地」把資源投注在幾個「重點」領域,當然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些世界一流的研發成果。問題是,上句話中加上引號的部份,都是扯不清楚的關鍵議題,尤其是從每個人的本位出發,很難找到把事情做好的共識。

我想,台灣業界整體來說,還沒有學會怎麼支持前瞻研究。老闆覺得有繳稅,政府和學校該發展技術和培養人才,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問題是,以目前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學校爭排名的研發思維,能夠培養出業界想要用的人才嗎?不如直接捐款給特定單位,專款專用,這就是幾個趨勢和台達電願意捐款給台大成立雲端學程的用心,值得嘉許。我認為應該有更多大企業集體和主動捐款給學校做研發和人才培育,才是能夠提昇產業研究的好手段。只靠政府的經費和力量是不夠的。

話說回來,我有一篇評論hTC的,主要是感嘆hTC雖有心想突破,卻還是受到大環境的限制。我對事不對人,hTC的主管們,或許有他們的考量,但我看到的是,即使有心想做前瞻研究,也是一邊做,一邊在算計能不能從研究中獲利。以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要這樣算計,當然是合情合理,但是我原本對於hTC有較高的期待,並沒有出現。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游泳、健身、修身養性。

2012.08.03

猜猜看,以下這張圖的數字在說什麼呢?



答案:
            月/日   重量

慢慢減重中,這篇是我在此過程中的的雜錄與心得


2012.09.03


昨天開始今暑第二階段減重程序。第一階段在八月,透過飲食控制和游泳,減輕3.5kg。上週回復正常飲食,調濟身心之後,又産生一股力量支持我進行第二階段,決定每天晨泳一千公尺,傍晚運動出汗至少一小時。支持我關切身體的最大原因:希望四十年後能身心健康地看到親人和世界。

(摘錄我在facebook上與朋友的對話)
曾經有段時間,覺得過勞死在職場上也是一種美學,現在想法變了。現在這種時勢,鞠躬盡瘁又如何?把希望寄託在較為遙遠的未來,比較實際。是阿,希望老的時候還能神智清楚、能動能聽能看,或許能夠等到了無遺憾、看膩或是看煩了一切,再好好地走。

同學,我想,忠於工作是對的,鞠躬盡瘁就不必了... 您在醫界救人夠辛苦的了,對於俗務,就看開點;現在這種態勢,想做事難免會惹一身腥,不如保存實力,將來時機成熟時或許能有更多貢獻。


2012.09.22


減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八月減輕3.5kg之後,遇到撞牆期,有一週左右,不大減得下來。當時盡量保持平常心,正常飲食,調濟身心之後,再慢慢繼續下去。這陣子開始晨泳,剛好天氣冷下來,晨泳變得比較過癮,一千公尺大概35分鐘,游完後到辦公室還不到八點。感覺體力有變好,大前天中午收到學生交給我的稿件,趕deadline不眠不休改到隔天早上,這點讓我自己也感到有點意外。膝蓋比較不痛了,週末打排球的狀況也好點了。有朋友問我減重的秘訣,我的心得是,有個真誠為長久健康而努力的願望,保持樂觀正向的態度,持續做運動提昇體力,食物份量不要過多過油,體重慢慢會下降。這樣說好了,體力好,才有辦法同時餓肚子和燃燒脂肪,對不對?偶而參加聚會吃吃也無所謂,例如上週二晚上吃大餐,週四中午慶生餐會照吃不誤,體重還是會下來。

現在的BMI是23.7,目標是慢慢降到72kg (BMI=22.2),同時把過去這幾年犧牲掉的健康救回來。

相片: 減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八月減輕3.5kg之後,遇到撞牆期,有一週左右,不大減得下來。當時盡量保持平常心,正常飲食,調濟身心之後,再慢慢繼續下去。這陣子開始晨泳,剛好天氣冷下來,晨泳變得比較過癮,一千公尺大概35分鐘,游完後到辦公室還不到八點。感覺體力有變好,大前天中午收到學生交給我的稿件,趕deadline不眠不休改到隔天早上,這點讓我自己也感到有點意外。膝蓋比較不痛了,週末打排球的狀況也好點了。有朋友問我減重的秘訣,我的心得是,有個真誠為長久健康而努力的願望,保持樂觀正向的態度,持續做運動提昇體力,食物份量不要過多過油,體重慢慢會下降。這樣說好了,體力好,才有辦法同時餓肚子和燃燒脂肪,對不對?偶而參加聚會吃吃也無所謂,例如上週二晚上吃大餐,週四中午慶生餐會照吃不誤,體重還是會下來。

現在的BMI是23.7,目標是慢慢降到72kg (BMI=22.2),同時把過去這幾年犧牲掉的健康救回來。


2012.09.28

早上下雨,游泳池人少,一個人用一個水道,真清爽!一個月不到,已經游了21次,第一次把台大「鵑的卡」的額度用完,感覺有賺到。其實早泳很不錯,人不多的話,一邊游一邊放鬆冥想,游完剛好上班。說難不難,關鍵在於能否起床和出門:)今天開始增加每天里程,設定為50分鐘或是1500公尺,順便修身養性。

2012.10.03

減重最大的敵人是來自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必須請人家客,或者是人家請客不得不去的場合,看到滿桌食物,想想幾個月前吃到12分飽的那種痛快的感覺,真是難以抗拒啊! 只好說服自己,吃到八分飽就好,明天運動量增加50%,多餓一餐就行了 :) 可是呢,一周連續來個五次餐會,怎麼辦啊?講真的,這時很容易萌生放棄減重的念頭。上週就是如此,就當作是個實驗吧,我每個餐會都盡興吃到八分飽,每天早上游泳增長到1500公尺,週六日打球、搬家具,其他餐就少吃些。結果呢?比十天前輕了半公斤。我想,這實驗結果或許是告訴我,減重期間也可以享受美食,只是要有節制。



十月初要去芬蘭發表在ESWEEK上的論文 A Real-Time, Energy-Efficient System Software Suite for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Platforms

https://www.dropbox.com/s/ya4q5997i9sjwpv/CODESISSS2012.pdf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iTunes Match


使用iTunes Match,把手上一些有專輯上傳,3517首歌當中,1973首可以match成功,56%的比率,還不錯。距離目前25000的上限,還很遠,有空一邊整理音樂,繼續傳上去。Match到的華語流行音樂也不少,例如周杰倫的大部分都ok。這個一年NT$690的服務,對我很划算。幾台電腦 + 手機 + 平板 + Apple TV,都可以使用放上去的音樂,所以現在音樂不必到處擺。

不是做廣告,只是寫下心得和分享對我好用的東西給大家:

- 手機突然空出一大堆空間,以後需要買64G空間的手機嗎?省下的錢,可以定好幾年的iTunes Match。

- US$99的Apple TV突然變成了好用的點歌機,隨便擺哪裡,家裡、學校、甚至放一台在老家,只要接無線網路和電視,就可以聽歌,方便!

- 我可以依Apple的規定,把我的帳號總用在十台裝置上,我想除了方便,這樣用他的服務和服務費,對我來說很OK的。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博班指導老師


今天(2012.09.20)下午,忽然間就收了一位博士班學生。剛畢業掉一位,今年收了三位,現在總共有五位現役博班生。其實我真的是認為,念博士班是有用的。拿我自己來說,講一句不客氣的話,我不用去聽課就已經比很多人厲害了,當初念博班好像只是為了學位,但是到完成學業後才知道,我的博班指導老師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真的很深遠,而且那些收穫是怎麼看書、修課都得不到的東西。

本來心血來潮想查一下老師有沒有facebook帳號,要去點幾個讚,沒找到之餘,卻找到一個別人幫他做了一個Wikipedia專頁,順手放在這裡算是點個讚 :)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S._Davidson

話說回來,學生從我這邊能夠得到什麼東西?值不值得花這些時間和精力?我不知道。我盡心盡力好好教他們,其他的事就留給學生自己去想想了。學生和老師,不知道前世是何種緣份?不管如何,學生本身的態度很重要。很多時候,態度決定了高度。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指導教授的基本責任


以下這段彭教授在這篇文章ˊ中說的話,我倒是很贊同,我的指導教授如此,我也盡可能如此做。學界的朋友和同學可參考一下,共勉之。

一般來說,指導教授的基本責任包括:
(1)跟學生討論出一個研究的子題和方向,
(2)建議相關文獻 (但是把它讀懂是學生的事,指導教授不是家教老師,頂多只需提醒重點),
(3)協助學生釐定研究範圍與焦點,
(4)跟學生定期討論研究進度,對研究瓶頸提供突破的建議、策略或方向( 指導教授的建議必須有合理的專業依據,不是天馬行空或酒後失言,但不負成敗責任;學生要盡快去發展看走不走得通,走不通得趕快回來跟老師討論),
(5)指出學生研究過程的弱點、偏頗、疏失,提出改進的要求(或具體建議),
(6)觀察學生的研究能力與態度,必要時向學校提出學生「能力不足」的報告,以便請學生提前離校,不需要進一步浪費時間(在劍橋這被認為是對學生的「善意」,而非整人),
(7)在學生完成滿足畢業水準的研究後,指導學生撰寫學位論文(指出缺點要求改進,而不是替學生改錯字,當作文家教老師)。

至於文章其他的部份,我持保留態度。留英的、留美的、留日的、留德的學者都個有優點,不必幫人家扣大帽子。至於台灣嘛,由於注重論文發表數量,造成某些血汗工廠的狀況,未必是學自於美國。

彭教授的本位主義相當重,我在讀他的文章時,都會自動稀釋掉他的一些斷語。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規劃新課程: System software for multicore platforms


我受上級長官交代,要在一年半之內研發一門新課程: System software for multicore platforms,長官希望能培育一些能夠幫多核心硬體平台(包括嵌入式系統、手機、平板、以及種種智慧型裝置) 研發系統軟體的人才,搭配國內外日益普遍的多核心硬體平台,讓國內將來有辦法設計出優質先進的多核心系統。

不知道各位先進、賢達、朋友,可否提供一些建議? 這門一學期三學分的高年級/研究所課該教些甚麼? 尤其是在業界的朋友,可否說一下你們最希望新進人員有那些關於多核心的專長? 有沒有覺得很不錯的參考資料? 有沒有覺得很好用的多核心平台?

列出一些相關的topics,一學期要教完,要有所取捨...
- Multicore architecture
- Task management software on multicore systems
- Inter-core communication software on multicore systems
- Memory management software on multicore systems
- Software support for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systems
- Development tools for multicore systems
- Performance modeling and tuning for software on multicore systems
- Reconfigurable multicore systems
- Virtualization for multicore systems
- Programming models for embedded multi-core systems
- Applications on embedded multi-core systems
- Real-time system designs for embedded multi-core environments
-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framework
- Linux on multicore systems

hTC 來台大 call for research proposal


今天參加 hTC 來台大 call for research proposal 的會議,很失望。感覺 hTC 現在的研究部門主管非常好高騖遠 -- 主管說,想要一兩年做出甚麼能夠救亡圖存的前瞻性的研究。這點讓我非常訝異。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你如果研發出一大堆看起來很炫的花拳繡腿,我也不會覺得很奇怪。

在台灣,目前業界跟學校做研發的現況有幾種: (1)以廉價的學生勞力,作一些預期能在短期做出來的工作。(2)以合作的形式,希望選拔或是吸引優秀學生將來進公司。(3)透過合作取得學校研究團隊公司想要的現成的技術。(4)比照在美國做產學合作研究的那套,研發出頂尖創新又有用的技術。(5)其他非技術理由,例如打好關係以便爭取政府補助經費。

看來,hTC想做的是(1)(2)(3),但嘴巴上卻說是要做(4)。我如果是總經理的話,要嘛,就去做(1)(2)(3),不然就真正去做(4),切莫講一套做一套。

要做到(4),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公司本身在某領域已具備一流的研發能力,或是弄清楚要研究的問題,或者願意花時間、精力、經費跟學校合作。以hTC的規模和在某些領域長期的耕耘,不是不能做(4),但從hTC今天的提案裡,我感覺不到他的合作誠意,因為他們根本不講自己在做些甚麼;我更不認為他們目前從研發方面去救亡圖存的執行方法是對的,因為有一些讓手機更好用所應該做的研發工作,他們連提都不提,讓我覺得很納悶,hTC到底想往哪裡走?

手機廠的本業是甚麼? 是不是該先把手機設計好,系統效能調好,再來講怎樣附加一堆花俏的功能? 是不是該先建構好雲端服務的基礎架構,再來談怎麼處理大量資料? 搞應用研究的人,可以假設系統都建置得好好的;但是幫公司做研發,不知道抑或不理會公司在系統架構和系統軟體的薄弱,只顧著軟體要酷炫? 對此,我幫不上忙,我只能說: Good luck!

後記(2012-10-05):


這篇只是反應我個人對hTC此次CFP的期待,期待越高,自然有所失落,但並非說hTC如何如何,請大家不要過分解讀。台灣資訊產業在做前瞻研發的經驗還很淺,需要多加強,我只是提問題,也不是在罵人 :) 說真的,我還是很想幫hTC做些事情的,不少之前指導過的學生在hTC做事,hTC工程部門幾個月前也來深談過,手機系統愈來越複雜,對手越來越強,需要有更有效的系統研究方法和設計評估工具。

我想,台灣業界整體來說,還沒有學會怎麼支持前瞻研究。老闆覺得有繳稅,政府和學校該發展技術和培養人才,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問題是,以目前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學校爭排名的研發思維,能夠培養出業界想要用的人才嗎?不如直接捐款給特定單位,專款專用,這就是幾個趨勢和台達電願意捐款給台大成立雲端學程的用心,值得嘉許。我認為應該有更多大企業集體和主動捐款給學校做研發和人才培育,才是能夠提昇產業研究的好手段。只靠政府的經費和力量是不夠的。

話說回來,我這篇講的,主要是感嘆hTC雖有心想突破,卻還是受到大環境的限制。我對事不對人,hTC的主管們,或許有他們的考量,但我看到的是,即使有心想做前瞻研究,也是一邊做,一邊在算計能不能從研究中獲利。以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要這樣算計,當然是合情合理,但是我原本對於hTC有較高的期待,並沒有出現。

執著於現有的成功經驗,不敢跨出去,是台灣業界普遍的心態。我沒有說哪家公司一定要做前瞻的研發,你選擇不做也行,要做的話,希望是能夠朝向長遠的利益去做。

有人說台灣能做的東西不多,那是因為看不遠、看不廣。做前瞻研究就是為了要能夠比人家看得遠、看得廣。在美國,一年有150000個computing job openings(請參考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6610.html),工作機會從哪裡來的?美國這些年來從硬體設備製造轉型到軟體研發和服務,轉得很成功。IBM是一個很好的典範,Apple是一個超越典範的特例。Apple 沒有早期在Newton的研發,也不容易把iPod的成功延續到iPhone。這些東西,不只是累積工程師的技術,而且是培育管理階層的經驗和眼光。台灣的產業大多還一直是硬體廠訂單至上的思維,用在軟體研發,並非很恰當。

台灣有好的工程師,但是老闆和主管們的心態上,往往不能有效支持員工做高階的研發。這個跟做me too的生意取向有關...因為過去做me too有不錯的機會賺錢,只要賺到了錢,工程師爆肝或是做低階的研發也甘願,不是嗎?所以一路走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形成先前的局面,其實並不能怪誰。

然而,現在繼續這樣幹,產業還能夠賺夠錢嗎?學校只教學生做純理論,出去找工作碰壁,要怪老師沒教?還是怪學生沒長眼?我的博士班學生今年畢業,大家搶著要,為什麼有一堆博士找不到工作?我講這些,不是要去指責誰,而是說現在情勢變了,大家也要跟著變,而不是(企業)只想讓國家來支持你,(畢業生)只想讓大環境來配合你。

我想,以台灣目前的師資和學生素質,再加上在國內外一流產業的工程師,只要能夠群策群力,「好好地」把資源投注在幾個「重點」領域,當然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些世界一流的研發成果。問題是,上句話中加上引號的部份,都是扯不清楚的關鍵議題,尤其是從每個人的本位出發,很難找到把事情做好的共識。

要怎麼才能夠讓老闆、主管有遠見?我想這是目前台灣業界的當務之急。累積深厚的研究基礎和人才,則是台灣的產官學要共同努力的事。大家都知道,過去這些年產官學做得並不是很好,原因很多,在此我無法詳述,請參考我部落格的其他文章。

再次聲明,我對事不對人,我也不是罵人,只是希望台灣能做得更好,我自己也一本從業界回國教書的初衷,盡量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引介給大家,也希望可以幫朋友們解決問題。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2012 雲端計算專題構想(2) - Big Data Analytics with the Cloud


Instructor
Shih-Hao Hung

Contact
hungsh@csie.ntu.edu.tw

Project title
Big Data Analytics with the Cloud

Project description
Big data analysis is a hot topic. To make use of big data, we are looking the following three important layers in the system:

(1) Application domain: Smart ideas to produce, analyze, and use big data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and then implement the ideas with the right cloud infrastructure.This is best done by someone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e application domain.

(2) Cloud Middleware: This is for someone who would like to look deeper into the cloud. Cloud middleware is very critical to big data analytics. People keep develop middleware to make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easier and more efficient. What are the tricks behind those middleware?

(3) Cloud Architecture: How would you store big data? How would you connect the machines?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you would ask if you are setting up your own cloud for big data applications.

In our lab, we are working with the industry for all three layers. We think that the best way for you to learn about big data analytics is to do a team project and work with others.

Project deliverable
(1) New system enhancing techniques with implementation, or
(2) New collaborative Android applications based our framework.

Prerequisites
The prospective participa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Part (1) of this project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parallel programming,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Part (2)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UNIX system programming, operating system, and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Part (3)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operating system, and computer architecture.

Number of students required.
1~4 students

Meeting schedule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eet with all project members at least once every two weeks.

Progress repor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file progress report using a Google document.

Grading criteria
Survey of existing work 25%
Innovation 25%
Implementation 25%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5%

2012 雲端計算專題構想(1) - Virtualization of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in the Cloud


Instructor
Shih-Hao Hung

Contact
hungsh@csie.ntu.edu.tw

Project title
Virtualization of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in the Cloud

Project description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popular, but are limited by the computing power and storage capacity in the smartphone devices. To make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more useful and powerful, one may consider running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in the cloud, or offloading portions of application workload to the cloud.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the cloud “transparent” to the user, i.e. the user does not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cloud, or, at least, the user does not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this mobile-cloud collaboration.

In our lab, we have built a prototype to virtualize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to the cloud. We would invite students to join th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We are interested in two directions, and you are welcome to pick one or both:

(1) Further enhance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is virtualization framework. This is related to systems research, and you will learn about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perofomance engineering.

(2) Develop collaborative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based on our prototype. You will think about the so-called mobile-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of the future. You are no longer limited by mobile or cloud. You can use your imagination to create applications that are really innovative.

Project deliverable
(1) New system enhancing techniques with implementation, or
(2) New collaborative Android applications based our framework.

Prerequisites
The prospective participa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Part (1) of this project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UNIX system programming, operating system, and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Part (2)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Android programm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Number of students required.
1~4 students

Meeting schedule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eet with all project members at least once every two weeks.

Progress repor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file progress report using a Google document.

Grading criteria
Survey of existing work 25%
Innovation 25%
Implementation 25%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5%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經濟部「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


偶然,看到經濟部99年核定的這份「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規劃以 5 年共 240 億元經費,目標達成雲端服務應用體驗 1,000 萬人次、帶動企業研發投資 127 億,促成投資(含製造、服務)1,000 億、新增就業人口 5 萬、雲端運算產值累計達 1 兆。讓台灣以運用雲端新科技,創造智慧好生活,朝科技強國之路,邁開大步。

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如何?這裡有篇報導(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736/122012031500102.html)說:在2013年帶動台灣整體雲端產值達到3,900億元規模,以2011年的雲端產值才124億元來看,近2年的雲端發展將跳躍爆發成長。

有趣!即使去年沒有達到規劃應該有的200億元,政府官員還是可以很正面地思考,說將跳躍爆發成長。

另外,這份99年所提出的方案中,對於人才的著墨甚少。彷彿只要有資策會和工研院,再加上雲端業者,每年投幾十億元進去,就可以帶動企業研發。喔,對不起,經濟部不負責人才培育。那教育部呢?我也不知道教育部有特別指示或是提供資源請各大學開設雲端課程。還好台大有趨勢和台達的捐贈。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自由軟體暨嵌入式系統績優計畫獎





2012.08.31
跑一趟國科會去領這個,還好騎腳踏車十分鐘就到,其他四位主持人就比較辛苦些。自由軟體計劃不好做,要真的做東西出來給人用,多虧有柏勳的努力,還有先前文隆 威廷的耕耘。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暑期課程: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of Software Systems


今年我跟大家一起來做暑期進修,共同來欣賞MIT的開放式課程"Performance Engineering of Software Systems"的影片
http://ocw.mit.edu/courses/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6-172-performance-engineering-of-software-systems-fall-2010/

根據課程裡的老師們說,it is a fun course! 總共有24堂課,大部分課程都是70分鐘左右,估計利用八月的時間把這個課程看完。我們已經向系上借了104教室,從八月一日開始,每周一到週五早上十點到十二 點,一邊看教學影片,一邊發問和討論。

在炎熱酷暑下,來清涼的教室,看世界頂尖的教授演講先進且實用的技術, 費用全免。雖然說你可以在家自己看,但是自己看很無聊吧? 實驗室同學請盡量參加,增進學習和討論的風氣。有事不能來,在家裡下載影片來看,想辦法跟上進度。

2012.08.01


今天上午和同學一起看MIT的課程。人家的知識寶庫公開在那裏,下載過來聽懂後就是你的。如果不懂學習的話,出國去也沒甚麼用。原本只想坐著和學生一起欣賞,結果一大半學生聽不懂斯里蘭卡腔調英文,我只好講解起來了,要立刻看懂後馬上講,比自己上課還累!上完一堂課了,還有22堂!大家加油!

2012.08.03



今天上Lecture 2: Bit Hacks。像是在做頭腦體操,中間還有魔術表演,很有趣。MacBook Pro Retina可以外接兩個顯示器,剛好派上用場。

2012.08.06



今天上到Lecture 3。你寫的程式效能很差,有甚麼方法可以改進呢? 所謂的Bas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就是談這些基本的技能。然而,這些【基礎】的東西,國內有多少是資訊學門畢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了解的? 有多少是在業界打拼的軟體工程師所熟知的呢? 基於我個人粗淺的認知,懂得performance programming的人不多,有系統且完整地學習這些基礎的人更少。我想,這個部份很值得推廣。




Lecture 3 最後很好的 summary slide。雖然說是 bas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該知道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2012.08.07

Lecture 4: 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要在30分鐘之內粗略了解Computer Architecture和效能的關係,這份投影片應該夠用了。另外30分鐘講profiling,15分鐘舉例說明,作為效能工程的入門。至於profiling工具的使用,在Lecture 5由助教講。台灣業界用過profiling tools的人不知道多不多?


抗老化權威林育誼為何輕生?

讀了這篇報導: 抗老化權威林育誼為何輕生?

雖然原因還是不詳,我認為這件事情遲早應該要有個交代。至於這篇有一段寫道: 【付了「贖金」之後 「人質」未被善待】 這種事情在學術界屢見不鮮,看到連醫學界的朋友都過得這麼辛苦,不勝唏噓。

要當好老師就很難當科學家,要當好科學家幾乎沒辦法當好老師。只不過學術評鑑可以打馬虎眼,反正研究卓越的學者就一定是偉大的教授,反正教得好不好誰知道呢? 又不會死人的。所以我們有很多偉大的教授,又會做研究,又會教書。結果現在有些國家型計劃強調研究成果要有產學效益,搞得大家人仰馬翻。產學效益這件事比較難打混,沒有好東西,廠商不賣帳,除非你跟他交情匪淺。你看到一堆工作不斷加到學校和教授身上,有些長官交辦的案子,你又不得不接,如果學生不爭氣的話,就得自己動手擦屁股。我手上才幾個案子,就已經很累了,如果接十幾個案子,豈不是超人? 大概連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的時間都沒有,生活的品質應該很糟糕吧。外人眼中的學術前途無量,有時卻是研究者最大的悲哀。

在醫界的同學看了我的感想,說道: 「同學,你的分析非常接近他的死因了」。

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 還要政府補助?

翟本喬兄寫了一篇好文,在此與大家分享:
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 還要政府補助? 門兒都沒有!

我完全同意翟兄的觀點,但我想補充我的看法。我認為:

(一)台灣有不少不錯的高階軟體研發工程師,但是數量還是不夠(或者說本土研發團隊很難聚集到足夠的人才,去和國際競爭)。

(二)台灣缺的是能夠帶領這些不錯的高階軟體研發工程師更上層樓的人物,例如翟兄這種人才。坦白說,國內的環境,很難自行培養出這種人,也很難吸引到國外人才。我所看到的一些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個特殊個人理念,或是家庭因素,才選擇回到國內。打個比方,沒有洋將,國內籃球棒球怎麼會進步?

(三)台灣要的不止是想辦法吸引足夠的頂尖人才,而是要給他們環境和支持去規劃台灣本土產業未來的研發方向。因此,外商設研發中心,有助吸引人才,但政府和國內產業要能夠加碼把人才爭取過來,而不是補助外商和本土產業競爭。

(四)幸好有翟兄的發言,才避免官員亂搞。但政府官員亂搞,產業專撿現成便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比須有更多的頂尖(頭腦清楚)專業(經驗豐富)敬業(負責認真)廉潔(不同流合汙)的人才出來領導,才能突破現況,真正面對國際競爭。

(五)政府官員有好有壞,我看過很不錯的,也有很爛的。歷史法則告訴我們,到了緊要關頭,能幹且勇於任事的人有更多機會出頭。至於現在是不是緊要關頭,則是見仁見智,到頭來救不救得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談台灣的大學教授的待遇和人才培育

這篇新聞說【大學教授薪資 台星差3.6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319237.shtml

有這麼嚴重嗎? 關於文章的內容,我不見得同意,也不予置評。我有興趣的是那張星、港、日、韓、美、台的大學教授薪資的數據。

關於台灣的大學教授的待遇,很多人不清楚,問過我一些問題,趁今天假日沒事,把我常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我給的短答案整理如下:

FAQ1: 五年五百億的錢你們不是拿很多嗎?
A: 依規定不能付教授薪資。
FAQ2: 你不是主持好幾個國科會計畫嗎?
A: 不管主持幾個國科會計畫,國科會只會付一份一個月一萬元的主持人費。
FAQ3: 全國教授薪資都一樣嗎?
A: 是的,不管學校在哪裡,薪資都一樣,根據等級和年資計算。
FAQ4: 不是可以超鐘點賺鐘點費嗎?
A: 公定的鐘點費很低,在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人願意超鐘點。
FAQ5: 可是你們工作穩定啊?
A: 現在跟以前很不同,許多學校有八年條款,助理教授八年內未升等,可能被解聘。即使當到教授,每隔幾年要接受評估,評估未達標準,也可能被解聘。
FAQ6: 聽說很多人兼業界的研究案,或是去外頭講課,收入還不錯啊?
A: 業界案子傷腦筋不好做,去外頭講課耗體力,還得在學校工作之外抽出時間,都是辛苦血汗錢,賺也賺不多。
FAQ7: 那在台北大安區教書,要怎麼在附近買房子?
A: 很難,除非有富爸爸或是找個好親家,不然要辛苦存很久。
FAQ8: 學校不是有給宿舍嗎?
A: 宿舍供給有限,通常優先提供給年資較長的教授和職員,資淺者要等很久(十年以上)。
FAQ9: 這樣誰會願意從國外回來從助理教授幹起?
A: 主要有兩種人: 不計較錢的人,以及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FAQ10: 願意從國外回來幹助理教授的人多嗎?
A: 除了申請者越來越少之外,也有一些回來後對於環境不滿意而離開的人。
FAQ11: 你怎麼不說有超好的十八趴?
A: 十八趴早就沒有了。
FAQ12: 公教人員的福利還不錯啊?
A: 大學教授一年一聘,跟一般公教不同,沒有國民旅遊卡喔。每月扣全民健保費,去台大看病沒有優待,我不知道公教有甚麼重要的福利。
FAQ14: 至少你們有寒暑假,又可以常出國?
A: 聽過責任制嗎? 有辦法研究教學卓越的話,平時要不去上班也行;不然寒暑假還是有一大堆事要做。
FAQ15: 就算收入沒國外多,還是比很多人多啊,你們鬼叫些甚麼?
A: 請不要模糊焦點。在科技界,畢業學生常常比老師賺的錢多很多。真正問題在於,大家希不希望有一流的老師? 不給錢,要給甚麼?
FAQ16: 不給錢,給名啊? 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不是很高嗎?
A: 眾多汙名化教授的社會事件,在笑貧不笑娼的社會,現在窮酸教授的社會地位會很高嗎?

另外,順便附上對於相關議題的模擬對話,一樣是盡量給短答案。

Q1: 難道國內就沒有一流人才嗎?
A1: 國內有,但在某些科技產業領域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數量還是不足。
Q2: 教育部不是投資很多錢打造頂尖大學,怎麼還說人才不夠?
A2: 很抱歉,這個我沒有短答案,大家應該要教育部說明清楚。
Q3: 產業界一直說缺人才,他們做了些甚麼?
A3: 台灣產業界算盤打得精,希望喊一喊,政府馬上就為他們張羅他們要的人才。
Q4: 除了喊話之外,產業界能做些甚麼?
A4: 給錢辦好專業教育,提高薪資吸引人才。
Q5: 可是現在產業界很困難,怎麼有辦法出錢呢?
A5: 嗯,大家現在都很困難,一般民眾也不想出這個錢。
Q6: 所以科技產業也不是非救不可的吧?
A6: 對阿,大家何必工作到過勞死。
Q7: 那經濟可是會倒退的呢?
A7: 嗯,我覺得二十年前大家過的日子也不錯。
Q8: 不好吧,台灣人的面子往哪裡擺?
A8: 我們不是有很多台灣之光嗎?
Q9: 不只是面子,國力差,怎麼面對中國?
A9: 你說到重點了。政府用這招讓大家當乖乖牌幾十年了,所以老百姓認命耐操,為圖生存。
Q10: 所以砸錢幫助產業,是勢在必行的吧?
A10: 看目前這種態勢,應該是會做。
Q11: 可是政府過去花了這麼多資源都沒做好,這次如何會成功?
A11: 不能只砸錢,除了要有好的領導人,還要好好規劃和執行才行。
Q12: 台灣有能夠好好領導、規劃和執行的人才嗎?
A12: 有足夠的人才的話,我們就不需要談這些問題了
Q13: 這好像變成了循環的問題了,那要從哪裡開始解決呢?
A13: 一堆人爭論不休,像是辯論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辯不完。癥結在於,沒有突變,也就是大魄力的改革,不會出現會生蛋的雞,也不會出現會生雞的蛋。
Q14: 那要如何才會突變呢?
A14: 奇蹟。
Q15: 那要如何才會出現奇蹟呢?
A15: 我不知道,但我選擇相信奇蹟的存在。

我先前有冗長地寫過一些討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參考部落格上其他文章。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問題不在人才,而是產業?

這篇立報的社論,可以看一看:
問題不在人才,而是產業

我說,這個問題,本來就是產業的問題,政府長年用全民買單的方式來補貼產業,實質上肥了某些政商關係良好的老闆,而那些要靠實力創業的公司,必須靠運氣才能闖出一片天。所以,如果不算那些騙錢的公司,產業大致上有兩種:(1)靠資本、政商關係、廉價勞工存活的,以及(2)靠人才、技術、研發存活的。多年來,你說是(1)還是(2)比較多?我想 (1)佔大多數。現在不景氣,政府沒錢,這種產業只能靠著壓低勞工成本來繼續苟延慘喘。該補助的對象是(2),才會有所改變。相對於經營者的另外一邊是勞工,勞工願意讓老闆予取予求,沒辦法挺身而出,要誰來幫你的忙?

追到底的話,就是文化的問題了,這可以寫很多很多。所以,產業該負責自己的成敗,不該長期仰賴政府和全民的挹注,靠實力和努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要不然就收攤不做,我想人民也要有那種guts,不要被這些產業挾持,一個個變成奴工。那你說生活怎麼辦? 對不少人來說,現在這種工時長壓力大的日子,持續像是溫水煮青蛙,有比較好嗎? 台灣絕對不是沒有人才,現在面對的,是結構性的問題。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產業和人才,大家打太極拳!


產業不景氣,人才難尋,政府、產業、學術界紛紛打太極拳,從自身觀點看去,都是別的單位不努力。產業大老們願意反省嗎?這裡可看到一點端倪...
張忠謀論人才:不缺台清交 缺創意人


領導人要開始反省,思維要改,政策才會管用。但是反省不夠徹底,是沒有用的。

【反省之一】 施振榮表示,現在社會都講「一代不如一代」,但這並不符邏輯,對年輕人也不公平;當今社會沒有提供舞台給年輕人,也不願投資,把舞台越做越小,「今天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評論】到底是誰的責任,講清楚說明白,不然大家繼續推拖。

【反省之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說,台灣不缺台清交成的碩博士生,也不缺基層人才,但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更缺少把科技轉換為經濟價值的人才。

【評論】如何培養「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 請提出具體可行的辦法。

【反省之三】施振榮說,齊頭式文化讓人才沒辦法有效發揮,若要解決短期內的學用落差,民間企業可結合學校資源,聯手設計「客製化」培訓計畫,加上政府提供企業誘因,應該可以儘快解決人才「代溝」。

【評論】民間企業早就有在做培訓課程,只是政府不支持,學校不鼓勵(學校不抽成就不錯了),教授沒空。

【總評】以上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大官和大老講的話,沒有比較有智慧,只是象徵問題已經嚴重到大官和大老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但是該怎麼做呢? 在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的窘境之下,恐怕一時之間,也提不出甚麼有創意的方案。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台灣人才斷層


朱敬一:台灣人才斷層再無作為 死狀甚慘


用【死狀甚慘】是否危言聳聽? 我幾年前就說國內的教育學術環境,和許多其他公共領域一樣,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鎖起國家搞民粹搞內鬥,嘴巴裡追求卓越,實際上消極地不作為,結果就是倒退。我們看到朱敬一在吶喊,但是政府其他單位和民間有積極呼應嗎?

要起死回生,不是只靠朱主委一個人就能做到。人才斷層難道是今年才看到的嗎? 試問之前的幾任官員都在幹甚麼? 無論朱主委能否力挽狂瀾,至少對他敢在檯面前講這些話,我認為還算有擔當。

為什麼朱敬一特別講【出國留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難道在國內念書的人都不是人才? 這個話卻是有些爭議。教育和學術,難道就是一定要以強化國家競爭力為前提去論成敗?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體委會該徹底檢討,為什麼奧運拿不到幾面獎牌? 我想朱主委的意思不是這樣。這裡談的是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以這些方面來看,為國家找到一條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競爭的道路,的確很重要。出國留學的年輕人,只是一個指標,重要的是國內能否【培育、善用、善待】能夠提升產業水準的人才!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我想你們先不用想太多。在不少國立大學裡,有很多好老師,重點在於你自己是不是能好好學習。對於研究者來說,現在網路發達,資訊公開,可以下載各大名校的課程下來自學,只要資質佳、肯用功,不用怕成為不了人才。當然,要多方尋訪善知識,增廣見聞閱歷,也是必要的。

對於資質優異的同學,我想你們更應該覺得出國留學是讓你學養更上一層的途徑。物以稀為貴,既然人才有斷層,那麼有可能是奇貨可居。相形之下,我們這代有一大堆人出國留學,國家不聞不問,反而是看到企業主、各界大老把人才當奴才用的窘境,現在卻說國家缺乏競爭力,實在是個很大的諷刺!

所以,我說大環境的問題,是大夥兒的共業,禍福難料,盡人事聽天命。至於同學們,能夠把自己變成人才,退則可以自保(反正各國搶著要),進則可以造福鄉里人群。所以要不要好好練功呢?練什麼功?要練到什麼境界呢?這些都是自己該好好想想的問題,而且不要期待一般大人或專家能給你絕對正確的建議,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看不準 :) 年輕人還是要學習為你自己的人生負責。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這是遲來的正義嗎? 國科會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我反對SCI指標,拒寫期刊論文多年,迫不得已這兩年在長官要求之下,生產出一堆SCI論文,現在國科會終於說要改了: (全文轉貼在下面)

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我想,這段話講的很含糊、很含蓄。

甚麼叫做【階段性意義】? 這是幫前任主事者和共謀的學者開脫,但是你有沒有幫被科研指標打壓的學者平反冤屈? 我看到一些懷抱理想從國外業界返國教書的朋友們,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學界,我看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朋友們被SSCI壓得喘不過氣,我看到堅守立場的學者首長官的責難,我聽聞許多拚SCI指標拚到過勞死、躁鬱症、婚姻破裂的教授。究竟為了這所謂階段性的意義,折損了多少學界菁英,產生了多少學閥? 其意義何在?

甚麼叫做【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 這是幫目前的學界臉上貼金、摸摸頭說你們很聽話做了不少事,但是到底有多進步? 實質上台灣的學術距離真正尖端還差多少? 如果不以科研指標去評比,台灣的大學在世界舞台上有多優秀? 為什麼最近一些高中生情願出國念書呢?

甚麼叫做【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就是要改遊戲規則,從單一指標變成多元化指標,但是找誰來評審? 還是學界原有的這些人,遊戲規則改得掉嗎? 還是像教改一樣,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資深的教授,每年幫國科會審查多少案子? 每件案子花多少時間? 你真的能找到專家客觀公正來審案子嗎? 

所以,這一段話中,包含多少歷史的共業、當下的窘境、未來的挑戰? 明眼人看得出,這段輕描淡寫要「轉進」的宣示如同台灣的許多問題,現行制度已到達真的是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才會有轉機。我希望台灣其他很多的問題,也能有所改變。


無論如何,至少國科會願意改變,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如何執行這樣的改變,才是主委所面對的真正考驗。

如我所一再強調的,上梁不正下梁歪。錯誤的高教政策,等同於扼殺教改的成效。單一科研指標不僅將中小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多元化能力束諸高閣,更是嚴重影響中小學教育者與學子的學習態度。現在高教如果真的有所改革,似乎讓我看到中小學教改的一線曙光。

至於我自己,在SCI指標的壓力下,我這兩年學到如何大量產出SCI論文,並沒有荒廢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也算是一項收穫。台灣的學術風氣是不是真的能提升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國科會加油!


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2012-06-25 中國時報 【朱敬一、賀陳弘、牟中原、孫以瀚】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2500384.html

     最近若干年,國內學術界各種個人獎項或大學排名的評比,幾乎都與若干科研「指標」脫不了干係。這些指標有粗有細;粗者只是將期刊分類,例如發表期刊「有被SCI收錄是一類、未被SCI收錄是另一類」,而細者則進一步再將期刊以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予以加權、甚至以公式對所有發表算出加權平均值,冠之以RPI(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的名稱。

     各種科研指標在台灣科研社群使用已十分普遍,但學界也產生許多反彈聲。有人說,真正一流大學如哈佛、史丹福者,從來就沒聽說去計算教授論文的IF加總值或RPI的。也有人說,各種科研指標會錯誤誘使學研社群去拚指標而非追求學術卓越。此外,由於國科會的評鑑判準經常受各大學延用於其校內之升等或評獎,故我們的任何指標評鑑設計,都得考慮到種種後遺症。

     在此,我們要對科研指標提出以下看法;這些看法不見得全然正確,但相信對許多科研社群朋友而言,有它的參考價值:

     一、所有的指標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學術研究的目的,不外乎發掘真理、突破創新、批判呈現。某人研究做得好,其著作就自然會出現引用次數多、RPI數字大、IF指標高等現象。但是,在學術研究上,應該是研究卓越為因、指標亮眼是果;我們不能倒果為因,把追逐科研指標當成學術研究的目的。尤有甚者,盲目追求科研指標,有時反而會使科研單位或個人「為拉高指標而做研究或投稿」,喪失追求學術卓越的動力與熱誠

     二、科研指標究竟有什麼功能呢?指標固非學研目的,但並不表示指標全無作用。例如,資淺研究者往往還沒有能力判定自己研究的好壞;這時候較資深的學者當然會鼓勵他們多投稿「好期刊」,除了能多在IF頂尖的刊物上與評審互動,同時研究成果也較能廣為全球學界所見。因此,學研指標本身雖然不是目的,但它確實彙集了某些與學術卓越高度相關的資訊。我們切忌將這些資訊做扭曲的、目的性的詮釋,但也不必因噎廢食,全然否認這些資訊本身的價值。

     三、許多當年鼓吹學研指標的台灣學界朋友,都強調這些指標具有「分辨魚目與珠」的功能。例如,有些研究者只能在三流期刊發表些三流文章,卻經常在外指鹿為馬,硬說他發表在三流期刊的文章與IF很高的期刊文章一樣好。學術社群就逐漸產生「以各種客觀科研指標予以反制」的聲浪。據我們的了解,台灣有些領域引進使用科研指標,都有這種以評比指標驅逐論文平頭假平等的背景。

     四、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五、也許學界朋友會擔心,若是不強制呈現科研指標,會不會使評審者對申請案無所評價?對此,我們有以下的補充說明。(一)國科會一定會繼續尋找夠資格的評審。對夠格的評審而言,即使不告知期刊的IF,他們也絕對不會無法分辨期刊的好壞或文章的好壞。(二)從今以後,大凡國科會重要獎項的評審,我們都會要求學術處長提附一封cover letter,向評審說明他們所期待的評審準則。(三)各學術處爾後會強化複審會議的功能,用比較細膩的討論過程,來取代以往用呆板指標簡化學術判斷的流弊。(四)在少數特殊情況下,學術處長如果認為某個領域的某個學研指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還是可以向評審提出來,但那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某種錯置手段與目標的學界慣性。

     六、以上所談,都是著重於理工、生物等科學領域。人文社會研究有相當的地域性,其發表形式也不限於期刊論文。科研指標在人文社會的應用與侷限,有相當不一樣的邏輯。國科會當然尊重這樣的邏輯與差異性。

     總之,僵硬的指標判準,容易使學界的某些領域產生一元化、規格化的流弊,反而不利於創新突破。自今年七月起,我們希望國科會的評鑑能超越指標的束縛,邁向一個真正能提升學術卓越的境界。這封信,揭示我們的信念,也開啟一個追求學術卓越的希望。

     (朱敬一為國科會主委、另三人為副主委)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談加強產學合作的實務面

國內的做硬體的公司,在過去這幾年不斷在摸索方向,很辛苦。要從硬體設計、代工轉型成有能力制定高階系統規格、軟硬體統合設計的公司,更是困難重重。除了欠缺具備核心競爭技術能力的工程師之外,管理階層過去所懷抱的代工、做老二的心態還是滿濃厚,缺乏遠見。就算是找學校談合作,很多都是帶著撿現成便宜的想法、丟一點小錢想在一年內得到一堆實質的收穫。這些事碰過一些之後,我也就懶得和廠商玩這種短線操作的遊戲。

拜託,業界的長官,您以為一年一百萬的研究經費很多嗎?我們研究生的智慧財產就那麼不值錢嗎?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情可能連半個有能力做研究工程師都雇不到。當然,這個行情有其歷史背景,如果業界的長官說學界做的東西不大能用,給這些錢已經是佛心來著,那我能理解,因為那是不少人的經驗談。然而,在今天這種不搞創新、不提昇研究能量就可能被淘汰的競爭壓力下,業界必須重視與加強產學合作,否則你很可能殺不出一條活路

要加強產學合作,廠商絕對要主動積極,不能光是貼一則CFP (Call for Participation),或者來學校辦個說明會就算了。老實說,我的東西如果很有價值,在大部分廠商所提供經費額度都不高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寫proposal,還要跟一堆人一起去爭取這一點點錢呢?誰知道你心中的尺度,或者你有沒有內定人選?更何況,我做你的計畫能產出論文嗎?做出的東西通通歸你的要保密不給發表,我還要寫論文升等呢!

有些廠商覺得公開徵詢太麻煩,就透過學界大老去找人,或者直接捐一筆錢給學校說要做某某研究,這樣其實也不大有效率。這種分包式的作法,很多大老本身是不做事的,要看大老找到什麼人來做事。這些研究經費,經過一層一層的轉包,實際做事的人拿到多少資源?有些大老身經百戰,很會做表面工夫,實際到底給你多少東西?

以上這些實務問題,是台灣產學合作的障礙。

最近有位在某電機系任教的老同學,他對我抱怨說系上大老掌控產學資源,產業界搞合作要的是學生的廉價勞力,或者是爭取好學生未來到公司工作,因此大老就像是人力仲介,只要招牌響亮,廠商和學生趨之若騖。他即便是在系上將近十年,也分不到一杯羹。他舉了一些例子,說他設計的東西明明比較好,可是廠商就是愛用大老的東西。他也很好奇,我的一些產學合作案,是怎麼辦到的?

我說,我可能只是運氣好,我從高中開始(30年前)接觸個人電腦和嵌入式系統實務,博士研究(20年前)恭逢平行電腦的鼎盛時期,在好幾台超級電腦上做的東西也還算務實,十年前到一個在業界頗富盛名的SUN做高階實務技術研發的團隊增廣不少見聞,而且回國之後,我的專長和系上其他老師重疊的不多,而且嵌入式系統、多核心系統、雲端系統正好是熱門題目(附帶一提,很多人都說他們在做這些熱門題目,真正會做的有多少人?),所以我們可以互相合作,把餅做大,我也很感謝這些長官的提拔。因此我雖然沒有遊走於廠商之間,但是我的學生做出一些好東西,或是參加比賽得獎,或者學生就業之後給廠商好印象,慢慢的我們團隊的能見度變高,廠商也比較會主動來找。

以上的例子,是略述在台灣學界做產學合作的辛苦。當然,做任何工作都有其辛苦之處,我只是指出,在時效上面,如果沿襲傳統的分包方式,在給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以產學合作提昇產業的競爭力,很可能是緩不濟急的,難道要看運氣和長官的態度?

今天業界大談創新,但看來看去,做些表面工夫(UI, Apps)居多,在扎根的基本功夫做不深。我不是說做些表面工夫不能夠賺錢,而是說能賺到幾時?記得當初個人電腦剛出來的時候,一大堆軟體公司,後來剩不到幾家。現在,我們一般人在PC上會用到多少Apps,有幾個UI?這不是叫你不要學最新的UI和Apps,事實上我一天到晚找新鮮的產品來把玩和研究,所以我覺得這些要懂。我是很擔憂一群人投入到這些時下熱門的項目,學了一些花拳繡腿,竟以為很滿足了,反而忽視了現在這個做系統整合研發的大好機會。我有幾位學生,很有創意,想做一些手機和雲端應用,我說好啊,把你們的想法端出來。創意是有的,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建出一個完整、有效、容錯、安全的系統,因此而得獎,我想學生很明白,光是有創意,沒有技術門檻的話,是很難為產品創造高價值。

最近剛好也在一件談教育的問題,為什麼有錢人念學費比較便宜的公立大學,沒錢人念比較貴的私立大學? 我的看法是,光是改制度是不夠的,要靠有識有為的人士和民間團體,去關懷弱勢族群,從小開始提攜窮人家的小孩。如上所述,產學合作也面對類似問題,根本解決之道也差不多。

在制度面上,學校的評鑑制度對於做產學合作的教授並不友善,如果升等的主要考量是論文的數量,那麼資淺教授能有多少時間花費在產學合作上?等到升完等之後再來做產學合作嗎?不重視產學,那學生在研究所做的研究有多少與產學有關?不累積產學實力,產學合作能夠作多深?等到升等之後再做產學,屆時很可能已成為分包體制的一環,而不是實際做事的人。所以,業界願意捐款蓋新大樓,買新設備,甚至願意提供特聘教授的薪資,為什麼沒有一個願景,是去支持資淺的教授全力做產學合作研究所需的資源?在要求教育部、國科會、學校檢討目前的評鑑制度的同時,業界除了繳稅之外,能不能多投入經費去影響整個產學的生態

因此,我呼籲產業界的有識之士,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只是想著個人撿現成便宜。過去那個單打獨鬥的美好年代,不一定會延續下去。現在的台灣是需要以技術的整合度和深度為基礎,以優質的前瞻研究人才作為手段,以創新和創意作為導向的品牌價值和產品設計。這些都需要積極的投入資源,否則光是靠學界的自覺和政府的資源,是很難提供業界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深度

現在有好幾家公司開始朝這方向走,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應該還可以做更好。趨勢和台達電捐款給台大設置雲端學程,聯發科和宏達電等公司主動找教授做產學合作,這些我覺得滿好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更多公司來做更多更大的改進不然,你們業界一天到晚說沒人才沒技術,我只能說,問題都寫在這裡,你要等誰來解決?有些事情,韓國做得到,我們為什麼不能?

不支持微軟的絕地大反攻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用在商業領域是對的。如果沒有Apple和Android,微軟大概還是老神在在地不斷更新作業系統版本,隨意加入一些有的沒有的功能讓Windows越變越大。最近看到微軟和PC廠商絕地大反攻,倒是推出不少佳作,讓人刮目相看。(1, 2, 3


不過,我實在很不想支持這個靠著獨佔壟斷,長期霸占舞台,在過去十多年乏善可陳的公司。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用Windows XP, Office 97? 其實這些十多年前出來的東西對我來說就很夠用了,而微軟在這十多年來所做的,很多是利用所謂的新功能,去製造和新版與舊版的不相容性,強迫大家「升級」到新版,而升級的過程,又逼迫大家去購買最新的電腦。


相對而言,Apple面對被邊緣化的壓力不斷創新尋求出路,軟硬體又盡可能做到相容,讓舊版的硬體可以免費或廉價升級到新版的作業系統,這點是消費者覺得很窩心的地方。我對於微軟很不滿的是,Mac版本的Office,比Windows版本推出的慢,穩定性又非常糟糕。而iPad版和Android版的Office又遲遲不出,造成我非得使用Windows電腦的窘境。


對於這麼一個讓我覺得難受的公司,我卻不得不長期使用它的產品以及支付使用費,是什麼道理?這個道理似乎和政府處處向我們抽稅,卻提供不怎麼樣的服務一樣。


對於微軟,我想說:現在靠你家大業大以及掌握獨佔軟體的優勢,去維持你壟斷市場的優勢,過去這麼久,你收了這麼多錢,到底做了什麼好事?


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沒必要的話,不要把文件存成最新版的Office格式,少用一些Windows的獨家軟體(Outlook, Note);作為開發者的朋友們,多多使用行動裝置和雲端開發新的應用。現在應該是讓微軟這個Evil Empire臣服於消費者的時候,最好不要去買它相關的產品。HTC這次沒有隨波逐流,我覺得很好。PC產業會繼續委縮,而新一代的人機介面,真的不必是Windows。


題外話,相較於微軟,雖然Intel也得到所謂Wintel生態系的好處,但是我覺得Intel算是一個非常有長進的公司,因為一直有個AMD在那邊追著他,現在還有個ARM來搶生意,在硬體的戰場上必須拿出真功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