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談加強產學合作的實務面

國內的做硬體的公司,在過去這幾年不斷在摸索方向,很辛苦。要從硬體設計、代工轉型成有能力制定高階系統規格、軟硬體統合設計的公司,更是困難重重。除了欠缺具備核心競爭技術能力的工程師之外,管理階層過去所懷抱的代工、做老二的心態還是滿濃厚,缺乏遠見。就算是找學校談合作,很多都是帶著撿現成便宜的想法、丟一點小錢想在一年內得到一堆實質的收穫。這些事碰過一些之後,我也就懶得和廠商玩這種短線操作的遊戲。

拜託,業界的長官,您以為一年一百萬的研究經費很多嗎?我們研究生的智慧財產就那麼不值錢嗎?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情可能連半個有能力做研究工程師都雇不到。當然,這個行情有其歷史背景,如果業界的長官說學界做的東西不大能用,給這些錢已經是佛心來著,那我能理解,因為那是不少人的經驗談。然而,在今天這種不搞創新、不提昇研究能量就可能被淘汰的競爭壓力下,業界必須重視與加強產學合作,否則你很可能殺不出一條活路

要加強產學合作,廠商絕對要主動積極,不能光是貼一則CFP (Call for Participation),或者來學校辦個說明會就算了。老實說,我的東西如果很有價值,在大部分廠商所提供經費額度都不高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寫proposal,還要跟一堆人一起去爭取這一點點錢呢?誰知道你心中的尺度,或者你有沒有內定人選?更何況,我做你的計畫能產出論文嗎?做出的東西通通歸你的要保密不給發表,我還要寫論文升等呢!

有些廠商覺得公開徵詢太麻煩,就透過學界大老去找人,或者直接捐一筆錢給學校說要做某某研究,這樣其實也不大有效率。這種分包式的作法,很多大老本身是不做事的,要看大老找到什麼人來做事。這些研究經費,經過一層一層的轉包,實際做事的人拿到多少資源?有些大老身經百戰,很會做表面工夫,實際到底給你多少東西?

以上這些實務問題,是台灣產學合作的障礙。

最近有位在某電機系任教的老同學,他對我抱怨說系上大老掌控產學資源,產業界搞合作要的是學生的廉價勞力,或者是爭取好學生未來到公司工作,因此大老就像是人力仲介,只要招牌響亮,廠商和學生趨之若騖。他即便是在系上將近十年,也分不到一杯羹。他舉了一些例子,說他設計的東西明明比較好,可是廠商就是愛用大老的東西。他也很好奇,我的一些產學合作案,是怎麼辦到的?

我說,我可能只是運氣好,我從高中開始(30年前)接觸個人電腦和嵌入式系統實務,博士研究(20年前)恭逢平行電腦的鼎盛時期,在好幾台超級電腦上做的東西也還算務實,十年前到一個在業界頗富盛名的SUN做高階實務技術研發的團隊增廣不少見聞,而且回國之後,我的專長和系上其他老師重疊的不多,而且嵌入式系統、多核心系統、雲端系統正好是熱門題目(附帶一提,很多人都說他們在做這些熱門題目,真正會做的有多少人?),所以我們可以互相合作,把餅做大,我也很感謝這些長官的提拔。因此我雖然沒有遊走於廠商之間,但是我的學生做出一些好東西,或是參加比賽得獎,或者學生就業之後給廠商好印象,慢慢的我們團隊的能見度變高,廠商也比較會主動來找。

以上的例子,是略述在台灣學界做產學合作的辛苦。當然,做任何工作都有其辛苦之處,我只是指出,在時效上面,如果沿襲傳統的分包方式,在給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以產學合作提昇產業的競爭力,很可能是緩不濟急的,難道要看運氣和長官的態度?

今天業界大談創新,但看來看去,做些表面工夫(UI, Apps)居多,在扎根的基本功夫做不深。我不是說做些表面工夫不能夠賺錢,而是說能賺到幾時?記得當初個人電腦剛出來的時候,一大堆軟體公司,後來剩不到幾家。現在,我們一般人在PC上會用到多少Apps,有幾個UI?這不是叫你不要學最新的UI和Apps,事實上我一天到晚找新鮮的產品來把玩和研究,所以我覺得這些要懂。我是很擔憂一群人投入到這些時下熱門的項目,學了一些花拳繡腿,竟以為很滿足了,反而忽視了現在這個做系統整合研發的大好機會。我有幾位學生,很有創意,想做一些手機和雲端應用,我說好啊,把你們的想法端出來。創意是有的,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建出一個完整、有效、容錯、安全的系統,因此而得獎,我想學生很明白,光是有創意,沒有技術門檻的話,是很難為產品創造高價值。

最近剛好也在一件談教育的問題,為什麼有錢人念學費比較便宜的公立大學,沒錢人念比較貴的私立大學? 我的看法是,光是改制度是不夠的,要靠有識有為的人士和民間團體,去關懷弱勢族群,從小開始提攜窮人家的小孩。如上所述,產學合作也面對類似問題,根本解決之道也差不多。

在制度面上,學校的評鑑制度對於做產學合作的教授並不友善,如果升等的主要考量是論文的數量,那麼資淺教授能有多少時間花費在產學合作上?等到升完等之後再來做產學合作嗎?不重視產學,那學生在研究所做的研究有多少與產學有關?不累積產學實力,產學合作能夠作多深?等到升等之後再做產學,屆時很可能已成為分包體制的一環,而不是實際做事的人。所以,業界願意捐款蓋新大樓,買新設備,甚至願意提供特聘教授的薪資,為什麼沒有一個願景,是去支持資淺的教授全力做產學合作研究所需的資源?在要求教育部、國科會、學校檢討目前的評鑑制度的同時,業界除了繳稅之外,能不能多投入經費去影響整個產學的生態

因此,我呼籲產業界的有識之士,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只是想著個人撿現成便宜。過去那個單打獨鬥的美好年代,不一定會延續下去。現在的台灣是需要以技術的整合度和深度為基礎,以優質的前瞻研究人才作為手段,以創新和創意作為導向的品牌價值和產品設計。這些都需要積極的投入資源,否則光是靠學界的自覺和政府的資源,是很難提供業界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深度

現在有好幾家公司開始朝這方向走,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應該還可以做更好。趨勢和台達電捐款給台大設置雲端學程,聯發科和宏達電等公司主動找教授做產學合作,這些我覺得滿好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更多公司來做更多更大的改進不然,你們業界一天到晚說沒人才沒技術,我只能說,問題都寫在這裡,你要等誰來解決?有些事情,韓國做得到,我們為什麼不能?

8 則留言:

  1. 台灣公司都搶著做美國人的奴才攥眼前財,拿著人家的方案就想抄抄改改攥錢,最後還是永遠仰人鼻息,不光是錢攥不到,還被美國IT firms當做次等代工奴.公司的管理階層當是自私自利的,壓榨下面攥股票,自己好官我自為之,吃相難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不少」公司這樣,我個人是不願意去這種公司的。我告訴學生,你們不想去這種公司的話,就多學一些本事,讓自己的出路變廣。

      刪除
    2. 教授您應該建議您的學生出國看看,看看人家如開發展軟體系統,如何實踐軟體工程實務,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體會理論及實務合一

      刪除
    3. 喔,我一直都鼓勵學生出國... 我們跟IBM Research合作,暑期我的博士班學生要去IBM Research Lab at Austin作幾個月intern。還有,今年有兩位跟我做專題,很不錯的大四學生,一位已經出國半年當交換學生,兩位一年後都要出國。

      無論如何,培育人才還是國家中興之本

      刪除
  2. 業界願意捐款蓋新大樓,買新設備,甚至願意提供特聘教授的薪資,為什麼沒有一個願景,是去支持資淺的教授全力做產學合作研究所需的資源?
    >因為樓上會刻一個"百里樓",支持教授做研究,又不會有什麼願景,留名,只要有人問起那是某某捐的,只要台大不倒,百年後還是可留名的
    至少留名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裡的問句並不是真的問句,只是一種感慨... 我想業界是不懂學校的生態,所以不知道資淺的教授和清寒學生在積極進取上有類似的境遇。至於願意蓋大樓留名的,留下來的是英名還是惡名,等著瞧吧。

      刪除
  3. 像美國許多大學都會捐獻給大學做"研究",也是希望大學能做出好的研究進而回饋給企業創造雙贏,如 Microsoft, oracle , hp, ibm, intel , google , ....都有自己的研究單位,其都了解research & innovation 才能創造真正的利潤,反觀台灣公司如, foxconn, qualcomm , compal, wistron , acer, asus , ... 代工已二十多年了,但未有研發單位,所以高下立見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過去二十多年有多少創新,大家心知肚明。問題是現在:1. 非創新不可,否則遲早會被淘汰 2. 有創新的機會,產官學該好好把握,不要空談 3. 該如何真正做好產學合作? 上面這些是大家該正視的問題,現在不好好做,或許又要空轉許多年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