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自由軟體暨嵌入式系統績優計畫獎





2012.08.31
跑一趟國科會去領這個,還好騎腳踏車十分鐘就到,其他四位主持人就比較辛苦些。自由軟體計劃不好做,要真的做東西出來給人用,多虧有柏勳的努力,還有先前文隆 威廷的耕耘。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暑期課程: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of Software Systems


今年我跟大家一起來做暑期進修,共同來欣賞MIT的開放式課程"Performance Engineering of Software Systems"的影片
http://ocw.mit.edu/courses/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6-172-performance-engineering-of-software-systems-fall-2010/

根據課程裡的老師們說,it is a fun course! 總共有24堂課,大部分課程都是70分鐘左右,估計利用八月的時間把這個課程看完。我們已經向系上借了104教室,從八月一日開始,每周一到週五早上十點到十二 點,一邊看教學影片,一邊發問和討論。

在炎熱酷暑下,來清涼的教室,看世界頂尖的教授演講先進且實用的技術, 費用全免。雖然說你可以在家自己看,但是自己看很無聊吧? 實驗室同學請盡量參加,增進學習和討論的風氣。有事不能來,在家裡下載影片來看,想辦法跟上進度。

2012.08.01


今天上午和同學一起看MIT的課程。人家的知識寶庫公開在那裏,下載過來聽懂後就是你的。如果不懂學習的話,出國去也沒甚麼用。原本只想坐著和學生一起欣賞,結果一大半學生聽不懂斯里蘭卡腔調英文,我只好講解起來了,要立刻看懂後馬上講,比自己上課還累!上完一堂課了,還有22堂!大家加油!

2012.08.03



今天上Lecture 2: Bit Hacks。像是在做頭腦體操,中間還有魔術表演,很有趣。MacBook Pro Retina可以外接兩個顯示器,剛好派上用場。

2012.08.06



今天上到Lecture 3。你寫的程式效能很差,有甚麼方法可以改進呢? 所謂的Bas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就是談這些基本的技能。然而,這些【基礎】的東西,國內有多少是資訊學門畢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了解的? 有多少是在業界打拼的軟體工程師所熟知的呢? 基於我個人粗淺的認知,懂得performance programming的人不多,有系統且完整地學習這些基礎的人更少。我想,這個部份很值得推廣。




Lecture 3 最後很好的 summary slide。雖然說是 bas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該知道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2012.08.07

Lecture 4: 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要在30分鐘之內粗略了解Computer Architecture和效能的關係,這份投影片應該夠用了。另外30分鐘講profiling,15分鐘舉例說明,作為效能工程的入門。至於profiling工具的使用,在Lecture 5由助教講。台灣業界用過profiling tools的人不知道多不多?


抗老化權威林育誼為何輕生?

讀了這篇報導: 抗老化權威林育誼為何輕生?

雖然原因還是不詳,我認為這件事情遲早應該要有個交代。至於這篇有一段寫道: 【付了「贖金」之後 「人質」未被善待】 這種事情在學術界屢見不鮮,看到連醫學界的朋友都過得這麼辛苦,不勝唏噓。

要當好老師就很難當科學家,要當好科學家幾乎沒辦法當好老師。只不過學術評鑑可以打馬虎眼,反正研究卓越的學者就一定是偉大的教授,反正教得好不好誰知道呢? 又不會死人的。所以我們有很多偉大的教授,又會做研究,又會教書。結果現在有些國家型計劃強調研究成果要有產學效益,搞得大家人仰馬翻。產學效益這件事比較難打混,沒有好東西,廠商不賣帳,除非你跟他交情匪淺。你看到一堆工作不斷加到學校和教授身上,有些長官交辦的案子,你又不得不接,如果學生不爭氣的話,就得自己動手擦屁股。我手上才幾個案子,就已經很累了,如果接十幾個案子,豈不是超人? 大概連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的時間都沒有,生活的品質應該很糟糕吧。外人眼中的學術前途無量,有時卻是研究者最大的悲哀。

在醫界的同學看了我的感想,說道: 「同學,你的分析非常接近他的死因了」。

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 還要政府補助?

翟本喬兄寫了一篇好文,在此與大家分享:
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 還要政府補助? 門兒都沒有!

我完全同意翟兄的觀點,但我想補充我的看法。我認為:

(一)台灣有不少不錯的高階軟體研發工程師,但是數量還是不夠(或者說本土研發團隊很難聚集到足夠的人才,去和國際競爭)。

(二)台灣缺的是能夠帶領這些不錯的高階軟體研發工程師更上層樓的人物,例如翟兄這種人才。坦白說,國內的環境,很難自行培養出這種人,也很難吸引到國外人才。我所看到的一些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個特殊個人理念,或是家庭因素,才選擇回到國內。打個比方,沒有洋將,國內籃球棒球怎麼會進步?

(三)台灣要的不止是想辦法吸引足夠的頂尖人才,而是要給他們環境和支持去規劃台灣本土產業未來的研發方向。因此,外商設研發中心,有助吸引人才,但政府和國內產業要能夠加碼把人才爭取過來,而不是補助外商和本土產業競爭。

(四)幸好有翟兄的發言,才避免官員亂搞。但政府官員亂搞,產業專撿現成便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比須有更多的頂尖(頭腦清楚)專業(經驗豐富)敬業(負責認真)廉潔(不同流合汙)的人才出來領導,才能突破現況,真正面對國際競爭。

(五)政府官員有好有壞,我看過很不錯的,也有很爛的。歷史法則告訴我們,到了緊要關頭,能幹且勇於任事的人有更多機會出頭。至於現在是不是緊要關頭,則是見仁見智,到頭來救不救得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談台灣的大學教授的待遇和人才培育

這篇新聞說【大學教授薪資 台星差3.6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319237.shtml

有這麼嚴重嗎? 關於文章的內容,我不見得同意,也不予置評。我有興趣的是那張星、港、日、韓、美、台的大學教授薪資的數據。

關於台灣的大學教授的待遇,很多人不清楚,問過我一些問題,趁今天假日沒事,把我常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我給的短答案整理如下:

FAQ1: 五年五百億的錢你們不是拿很多嗎?
A: 依規定不能付教授薪資。
FAQ2: 你不是主持好幾個國科會計畫嗎?
A: 不管主持幾個國科會計畫,國科會只會付一份一個月一萬元的主持人費。
FAQ3: 全國教授薪資都一樣嗎?
A: 是的,不管學校在哪裡,薪資都一樣,根據等級和年資計算。
FAQ4: 不是可以超鐘點賺鐘點費嗎?
A: 公定的鐘點費很低,在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人願意超鐘點。
FAQ5: 可是你們工作穩定啊?
A: 現在跟以前很不同,許多學校有八年條款,助理教授八年內未升等,可能被解聘。即使當到教授,每隔幾年要接受評估,評估未達標準,也可能被解聘。
FAQ6: 聽說很多人兼業界的研究案,或是去外頭講課,收入還不錯啊?
A: 業界案子傷腦筋不好做,去外頭講課耗體力,還得在學校工作之外抽出時間,都是辛苦血汗錢,賺也賺不多。
FAQ7: 那在台北大安區教書,要怎麼在附近買房子?
A: 很難,除非有富爸爸或是找個好親家,不然要辛苦存很久。
FAQ8: 學校不是有給宿舍嗎?
A: 宿舍供給有限,通常優先提供給年資較長的教授和職員,資淺者要等很久(十年以上)。
FAQ9: 這樣誰會願意從國外回來從助理教授幹起?
A: 主要有兩種人: 不計較錢的人,以及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FAQ10: 願意從國外回來幹助理教授的人多嗎?
A: 除了申請者越來越少之外,也有一些回來後對於環境不滿意而離開的人。
FAQ11: 你怎麼不說有超好的十八趴?
A: 十八趴早就沒有了。
FAQ12: 公教人員的福利還不錯啊?
A: 大學教授一年一聘,跟一般公教不同,沒有國民旅遊卡喔。每月扣全民健保費,去台大看病沒有優待,我不知道公教有甚麼重要的福利。
FAQ14: 至少你們有寒暑假,又可以常出國?
A: 聽過責任制嗎? 有辦法研究教學卓越的話,平時要不去上班也行;不然寒暑假還是有一大堆事要做。
FAQ15: 就算收入沒國外多,還是比很多人多啊,你們鬼叫些甚麼?
A: 請不要模糊焦點。在科技界,畢業學生常常比老師賺的錢多很多。真正問題在於,大家希不希望有一流的老師? 不給錢,要給甚麼?
FAQ16: 不給錢,給名啊? 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不是很高嗎?
A: 眾多汙名化教授的社會事件,在笑貧不笑娼的社會,現在窮酸教授的社會地位會很高嗎?

另外,順便附上對於相關議題的模擬對話,一樣是盡量給短答案。

Q1: 難道國內就沒有一流人才嗎?
A1: 國內有,但在某些科技產業領域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數量還是不足。
Q2: 教育部不是投資很多錢打造頂尖大學,怎麼還說人才不夠?
A2: 很抱歉,這個我沒有短答案,大家應該要教育部說明清楚。
Q3: 產業界一直說缺人才,他們做了些甚麼?
A3: 台灣產業界算盤打得精,希望喊一喊,政府馬上就為他們張羅他們要的人才。
Q4: 除了喊話之外,產業界能做些甚麼?
A4: 給錢辦好專業教育,提高薪資吸引人才。
Q5: 可是現在產業界很困難,怎麼有辦法出錢呢?
A5: 嗯,大家現在都很困難,一般民眾也不想出這個錢。
Q6: 所以科技產業也不是非救不可的吧?
A6: 對阿,大家何必工作到過勞死。
Q7: 那經濟可是會倒退的呢?
A7: 嗯,我覺得二十年前大家過的日子也不錯。
Q8: 不好吧,台灣人的面子往哪裡擺?
A8: 我們不是有很多台灣之光嗎?
Q9: 不只是面子,國力差,怎麼面對中國?
A9: 你說到重點了。政府用這招讓大家當乖乖牌幾十年了,所以老百姓認命耐操,為圖生存。
Q10: 所以砸錢幫助產業,是勢在必行的吧?
A10: 看目前這種態勢,應該是會做。
Q11: 可是政府過去花了這麼多資源都沒做好,這次如何會成功?
A11: 不能只砸錢,除了要有好的領導人,還要好好規劃和執行才行。
Q12: 台灣有能夠好好領導、規劃和執行的人才嗎?
A12: 有足夠的人才的話,我們就不需要談這些問題了
Q13: 這好像變成了循環的問題了,那要從哪裡開始解決呢?
A13: 一堆人爭論不休,像是辯論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辯不完。癥結在於,沒有突變,也就是大魄力的改革,不會出現會生蛋的雞,也不會出現會生雞的蛋。
Q14: 那要如何才會突變呢?
A14: 奇蹟。
Q15: 那要如何才會出現奇蹟呢?
A15: 我不知道,但我選擇相信奇蹟的存在。

我先前有冗長地寫過一些討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參考部落格上其他文章。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問題不在人才,而是產業?

這篇立報的社論,可以看一看:
問題不在人才,而是產業

我說,這個問題,本來就是產業的問題,政府長年用全民買單的方式來補貼產業,實質上肥了某些政商關係良好的老闆,而那些要靠實力創業的公司,必須靠運氣才能闖出一片天。所以,如果不算那些騙錢的公司,產業大致上有兩種:(1)靠資本、政商關係、廉價勞工存活的,以及(2)靠人才、技術、研發存活的。多年來,你說是(1)還是(2)比較多?我想 (1)佔大多數。現在不景氣,政府沒錢,這種產業只能靠著壓低勞工成本來繼續苟延慘喘。該補助的對象是(2),才會有所改變。相對於經營者的另外一邊是勞工,勞工願意讓老闆予取予求,沒辦法挺身而出,要誰來幫你的忙?

追到底的話,就是文化的問題了,這可以寫很多很多。所以,產業該負責自己的成敗,不該長期仰賴政府和全民的挹注,靠實力和努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要不然就收攤不做,我想人民也要有那種guts,不要被這些產業挾持,一個個變成奴工。那你說生活怎麼辦? 對不少人來說,現在這種工時長壓力大的日子,持續像是溫水煮青蛙,有比較好嗎? 台灣絕對不是沒有人才,現在面對的,是結構性的問題。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產業和人才,大家打太極拳!


產業不景氣,人才難尋,政府、產業、學術界紛紛打太極拳,從自身觀點看去,都是別的單位不努力。產業大老們願意反省嗎?這裡可看到一點端倪...
張忠謀論人才:不缺台清交 缺創意人


領導人要開始反省,思維要改,政策才會管用。但是反省不夠徹底,是沒有用的。

【反省之一】 施振榮表示,現在社會都講「一代不如一代」,但這並不符邏輯,對年輕人也不公平;當今社會沒有提供舞台給年輕人,也不願投資,把舞台越做越小,「今天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評論】到底是誰的責任,講清楚說明白,不然大家繼續推拖。

【反省之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說,台灣不缺台清交成的碩博士生,也不缺基層人才,但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更缺少把科技轉換為經濟價值的人才。

【評論】如何培養「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 請提出具體可行的辦法。

【反省之三】施振榮說,齊頭式文化讓人才沒辦法有效發揮,若要解決短期內的學用落差,民間企業可結合學校資源,聯手設計「客製化」培訓計畫,加上政府提供企業誘因,應該可以儘快解決人才「代溝」。

【評論】民間企業早就有在做培訓課程,只是政府不支持,學校不鼓勵(學校不抽成就不錯了),教授沒空。

【總評】以上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大官和大老講的話,沒有比較有智慧,只是象徵問題已經嚴重到大官和大老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但是該怎麼做呢? 在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的窘境之下,恐怕一時之間,也提不出甚麼有創意的方案。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台灣人才斷層


朱敬一:台灣人才斷層再無作為 死狀甚慘


用【死狀甚慘】是否危言聳聽? 我幾年前就說國內的教育學術環境,和許多其他公共領域一樣,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鎖起國家搞民粹搞內鬥,嘴巴裡追求卓越,實際上消極地不作為,結果就是倒退。我們看到朱敬一在吶喊,但是政府其他單位和民間有積極呼應嗎?

要起死回生,不是只靠朱主委一個人就能做到。人才斷層難道是今年才看到的嗎? 試問之前的幾任官員都在幹甚麼? 無論朱主委能否力挽狂瀾,至少對他敢在檯面前講這些話,我認為還算有擔當。

為什麼朱敬一特別講【出國留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難道在國內念書的人都不是人才? 這個話卻是有些爭議。教育和學術,難道就是一定要以強化國家競爭力為前提去論成敗?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體委會該徹底檢討,為什麼奧運拿不到幾面獎牌? 我想朱主委的意思不是這樣。這裡談的是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以這些方面來看,為國家找到一條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競爭的道路,的確很重要。出國留學的年輕人,只是一個指標,重要的是國內能否【培育、善用、善待】能夠提升產業水準的人才!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我想你們先不用想太多。在不少國立大學裡,有很多好老師,重點在於你自己是不是能好好學習。對於研究者來說,現在網路發達,資訊公開,可以下載各大名校的課程下來自學,只要資質佳、肯用功,不用怕成為不了人才。當然,要多方尋訪善知識,增廣見聞閱歷,也是必要的。

對於資質優異的同學,我想你們更應該覺得出國留學是讓你學養更上一層的途徑。物以稀為貴,既然人才有斷層,那麼有可能是奇貨可居。相形之下,我們這代有一大堆人出國留學,國家不聞不問,反而是看到企業主、各界大老把人才當奴才用的窘境,現在卻說國家缺乏競爭力,實在是個很大的諷刺!

所以,我說大環境的問題,是大夥兒的共業,禍福難料,盡人事聽天命。至於同學們,能夠把自己變成人才,退則可以自保(反正各國搶著要),進則可以造福鄉里人群。所以要不要好好練功呢?練什麼功?要練到什麼境界呢?這些都是自己該好好想想的問題,而且不要期待一般大人或專家能給你絕對正確的建議,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看不準 :) 年輕人還是要學習為你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