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40 歲的哀愁 - 以本事論英雄?


這篇報導「40 歲的哀愁:拼不過新鮮的肝靈活的腦,工程師面臨中年危機」,除了標題訂的浮誇一點,內容頗值得參考。依我到高科技業驚濤駭浪的五年浮浮沈沈的經驗,高科技工程師所承受的壓力,的確是不小。

文章最後說:「大學應及早告知工程學類的學生,技術人的職業生涯樣貌。在校園內先行揭露殘忍的一面,讓他們為前方艱險提前準備」。(這是史丹佛大學教授的建議)

同學們聽見了嗎?我平常告訴你們要好好在學校裡學東西,不然你到職場後就知道了,這不是危言聳聽喔... 等到你步入中年,沒辦法跟年輕人拼耐力和反應速度,要靠什麼呢?

除了參考Prof. Vivek Wadhwa的建議之外,我有些基於個人經驗的建議,可以給大家參考。

我的建議是 -- 想辦法開發你的大腦。一個經過開發的大腦,即使到了四十多歲還能夠學習,甚至比年輕時還靈光,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如果學到吸收知識和建構知識體系的方法,學到如何隨時讓大腦對當前的問題感興趣、學會分析複雜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志力,那麼大腦可以一直保持靈光,甚至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如果一直做長時間、重複、耗心神又沒學新東西的工作,那腦袋有可能會慢慢糊掉

我在兩週前為了趕一篇論文截稿日,在開了一天的會之後,連續寫了將近18小時,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因為我更早的時候,應該是做不到這件事。反觀課堂上有些同學,專注力持續不了多久,其實很多是缺乏訓練的關係。

四十多歲了,必要的時候,腦袋還可以這樣用,我想,關鍵之一,是平常讓腦袋保持在運作狀態,隨時在思考新鮮的事;關鍵之二,是平日不要讓腦袋過於操勞,尤其不要太憂鬱;此外,正常的休閒運動是應該要多做的

話都講到這樣了,如果聽到這段話同學們還是整天掛在網路上聊些言不及義的八卦、心神耗損在那些沒營養的遊戲和影片上,而不好好訓練自己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課堂外蒐集整理知識的能力,利用專題強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話,那到了40 歲時腦袋生鏽,面對中年危機時,請不要怪老師。

其實念博士,就是一種訓練自我學習和開發腦力的過程,如果沒有學到這些,博士學位也只能在重視學位的地方騙吃騙喝。到業界,誰給你考試和分數? 到了四十歲,沒有出眾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博士學位拿出來也沒有用。是的,高科技業是殘忍的,但也是以本事論英雄的世界。想要有鐵飯碗,還是去考公職吧。

以上這段話,我跟十三歲的小孩說過,開發腦力,應該是十二年國教的重要目標,從小循序漸進。我們教育的迷思,在於迷信考試。考試考得好,只代表腦力不錯,不代表腦力有被好好開發。所以我要求他多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和分析能力,課本都讀懂了,成績分數不必刻意去求。

我不反對考試,只是不同意以考試作為單一的評量標準。我三十多年前很桀傲不馴,覺得書本東西看懂就好了,書本之外的東西那麼多,所謂學海無涯,何必在準備平時大小考和聯招考試上面投入過多的時間呢?我當時的策略是,自己平常看一堆閒書和研究課外的興趣嗜好,等到國三下和高三下再衝刺,現在回想起來,有點開始發腦力的味道。

我不大喜歡現在的推甄升學制度,我覺得它是半調子,把許多好學生的時間都耗損在平時的考試成績上,也讓許多學生從小養成補習的習慣。一堆學生帶著這些習慣,到了大學還斤斤計較考試和作業成績,上補習班補研究所考試,有時候我看到也只能苦笑。

以上這些話主要是講給一些有志將來想從事高科技研發的同學聽的。我們看到有不少在高科技業的人,靠著自我學習,做出一番成就

接下來談談高科技的學術界。眾所皆知,資訊電子產業是近五十年成長最快的高科技業,當業界在講40歲的哀愁時,在這個學術領域的我們,如何幹到六七十歲?當高科技工程師,其實有不少機會在40歲之前大賺幾筆後退休轉做其他行業,在學術界可不行吧?這其中問題還頗大的。

我的博士班指導老師,十多年前把我送走後就退休了,他當時年紀一大把了,但言談中還是充滿了智慧,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頭腦依舊靈光的例子。有趣的是,我發現國外的教授大都如此,但國內不少在這些領域教授朋友,還不到五十多歲,就開始說老了、累了、拼不起來了。我想,國內教授可能因為工作勞碌、壓力沈重、缺乏休閒運動等因素,比較快「走下坡」

我認為,教育界如果不正視這個事情的話,會造成將來很多的問題。薪水拿的跟其他領域教授一樣多就算了,日子反正還過得去;但是教學時數長、要做一大堆耗費心神卻有缺乏建設性的雜事、被逼著寫期刊論文在一些地方鑽牛角尖,都是有損腦力的事了。

讀者可能會說,真的嗎?那麼你怎麼還有時間寫這些有的沒的?

各位,我上週去了三趟新竹,耗掉了三個下午。每日勉強抽出時間寫這些和把玩一些科技產品,是讓我腦袋能夠脫離上述那些繁瑣的事的「儀式」,維持對這世界的新鮮感的作法。發表意見和評論,套句孟子的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把渾沌轉變為台灣的強項?

有一篇三年前寫的網誌,當時想等寫完整之後再發,後來一直沒時間補完... 剛剛不小心看到,想說乾脆就把它發出去,當成是一項個人歷史的紀錄。(這個網誌比較像抒情文,沒有引經據典的論述,請專業學者多包涵)。

那篇網誌談的是: 社會和人民所需要的改變
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1/09/blog-post.html

以下算是三年後的現在補上的序文吧...

當時,2010年九月,很多事情在我周邊發生。我因為早先拒絕配合寫SCI論文,被上級檢討;因此,我除了積極生產點數之外,花了不少時間嘗試看清楚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嘗試發掘現象背後的原因。

對我來說,科技,是一項興趣;哲學,是研究事物的態度;人文,則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藉由這些書寫,藉由人我的互動交流,能把個人的思維更透澈地整合,這是我的希望。

兩年多來,看看周邊,微小的改變不斷發生,有人美其名為【微革命】,我想文化的變遷很多時候是這樣來的,沒辦法一下子改朝換代,除非是破壞性的大革命。以台灣的現況,我想崩壞和大革命是還不至於發生的,只是說要如何止跌回升,還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和付出代價。

然而,有些事情前進兩步退一步,也不是辦法。政府拿不出令人民滿意的房地產政策,在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時候瞻前顧後,在這些例子裡,改革只做了半套,實在也不大好。我們似乎處於一個很渾沌的時代,要釐清所謂的民意不容易,要脫離既有利益者的掌控更不容易。但我寧可相信,如果我們把渾沌和物理或資訊上的【熵】連在一起看的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隱藏著高度能量和智慧的社會組成,而這可以轉變為台灣的強項

要如何轉變? 在個人層次上,社會亂象正是個人修煉、轉識為智的好機會放大到國家的層次,台灣的社會和人民所需要先改變一些固有的想法和做法,尤其是一些教條式的思想,那其實是當時我寫這篇東西想去挑戰的東西。我還是覺得它只能讓人表面上奉公守法,但每個人內心世界裡都在思想,很多時候想著如何做些檯面下的事。

教條,在古代是穩定社會秩序極重要的工具,只要大多數人(村夫村婦)按著教條去做,除非鬧飢荒,否則大家不會出來鬧革命。對古代想做官的知識分子來說,只要能用教條作文通過考試後能當官就行了。我們自小讀了一些四書五經的句子,也都是拿來考試用的,根本不懂其中的微言大義,中年之後有機會再回顧,才看懂古人的智慧。如同范國光先生在Facebook上所回應我的,【大家在各自的領域就都已經要耗費很多心力,除非是某種機緣才得以開啟另一扇門】。對於那些古人的至理名言,對很多人來說,一輩子還是教條。

但是到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算知識分子吧? 這時候,教條不但沒辦法阻止那些所謂的(半調子)知識分子思考如何繞過教條去貪贓枉法,還在教育體系中,搭配著考試制度,箝制著青少年思想和創意的發展,我覺得是很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對教條在現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有很大質疑的。

我們在教書的時候發現,硬塞給學生的東西,成效不彰,陽奉陰違的情況很多。今天跟年輕人講四書五經,他們往往覺得無趣,是被硬塞的過程嚇到了。要了解古文之美,例如我沒事喜歡翻閱莊子和佛經,讀起來覺得比時下小說有趣多了,恐怕是真的要有機緣。我們不能怪年輕人草莓不懂事,要怪就怪我們的教育體制,仍舊築基於舊時代(八股、封建)的文化,我想部分原因是為了政治上的教化,部分是被一些舊思維所限制住了,而部分則是因為教育者跟不上時代、無法融會古今

至於如何融合各家思想、貫通中西文化? 我跟很多人一樣,還在摸索... 不過,我應該把【學習方法的改變】補列入文中,正好下學期要開一門數位學習與工程教育 (e-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ineering),可以有系統的來探索學習方法。現在的社會面相有很多值得觀察和學習,而透過網路與討論可以看到一些書本所碰觸不到的知識的世界。當然,數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還是很重要的,很多的經典古籍,都是知識的寶藏。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談我對於研究生到業界實習的一些看法

我想我們談實習的話,必須先想辦法在同一個層次上談,其次再談薪水。我比較關心的是,好的公司(制度好、技術好、能讓實習生和員工學得到東西) 以及好的學生(有基礎、有目標、想學東西)這樣的層次組合。這兩個要能搭配的好,實際上並不容易,需要大家花時間來做。至於那些魚目混珠的公司或是態度不正確的學生的各種組合,大概不在我想討論的範圍。

理想上,是應該要有「詳盡的實習計劃」,但在高科技界,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即便有實習計劃,等到實習生到了,要人的單位可能都不見了。這幾年下來,從我的角度看過去,我比較在意的是研究生到業界研發單位的實習機會,但是去過幾間大公司實習的學生,沒學到什麼好東西,只是去打打雜。帶實習生不算業績,工程師都很忙,誰有空教小朋友學東西呢?除非公司真正重視實習制度,要求部門主管把實習生真正當成一回事來培育,甚至當做是社會責任的一環;而且如果是研發單位的話,最好是跟學校老師談合作,藉由實習,引進學生在學校方面的研究專長,和業界互補,不然在實際運作上做起來是很難的

公司願意信任實習生,主動教他東西;還是把實習生當打雜的工讀生來用,那是公司方面的態度問題... 如果沒有計畫,要學生像學徒般去在打雜中學東西,那麼以現在學生的思維,是很難接受的。這是目前很實際的問題,除非你的公司的口碑好到不得了,或者是付合理薪資,你才有那個資格說要學生在打雜中學東西的這種話... 至少對我們現在的學生來說是如此。要如何做好規劃,是公司方面要多想想的事情,如果說不知道學生能力如何,可以多和學校老師合作,一起來規劃。

從老師的觀點,大學教育絕對不止於職業訓練和確保工作機會。在談實習的時候,老師和業界都必須對學生有相當的尊重,因為【尊重】也是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一件重要的事,他們要得到尊重,才會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舊時代的人,往往以長者自居,對學徒頤指氣使,認為學生應該這樣才會學到所謂正確的態度,那在今天,是一種倒行逆施。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我可以嚴格要求學生認真主動學習和做該做的事,這跟那種不主動教,卻要求學徒自己在職場張大眼睛看、偷學招數的學徒文化,是有很大差別的。

舉個實例,我有位第二年博士生,他不會OpenCL,但有心想學東西,去年暑假我推薦他去美國德州IBM Austin Research Center做三個月intern。對方事先由我得知學生狀況,給他很多學習機會,每月給他五千美金,我在過程中越洋Skype幫他一點忙,最後他做出了IBM要的OpenCL程式,還共同發了一篇論文。後來,學生一直說有機會還想去,就算不領薪水也行人家在IBM領高薪的工程師願意花時間帶,在國內的工程師卻沒時間理實習生,這不是業界的問題,是甚麼?

當然了,台灣這些年各界都有很多事情沒做好,我在幾年前開始用fb寫網誌時就開始反省和批判,有些同事甚至會覺得我把一些家醜都講出去了,不大好。但是我說,不早點做些改變的話,將來大家都會變成過街老鼠,讓人家隨便罵

果然,近來國人的罵聲連連,罵台大教授更是蔚為風氣,庶民百姓乃至於專業人士,人人皆可對教授指指點點,下指導棋;所以我坐計程車時絕對不說我在教書,尤其避免在討論版上戰網友,反正這年頭做教授的好像都有問題,每個教授都似乎拿很多計畫賺錢、對學生頤指氣使、和產業脫節、教課隨便教、做些沒實用價值只能發學術論文的研究,甚至在網上發言還被虧說有時間上網玩fb... 被指責是常有的事,要出來做點事,除了有心,臉皮也要夠厚

是的,學校的確要多檢討,我看到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教授們都在想辦法改變一些舊的校園文化,但是做得很辛苦。年輕教授們本身就是被壓迫的一族,但是有多少人幫他們講話?每個年輕教授都累個半死,賺得比美國、新加坡、香港少太多了,還要被酸說沒做好。但是憑良心講,事情沒做好的企業把矛頭指向學校,才是更沒有道理的事情。我和翟本喬學長去參加教育部的人才培育計畫時,就當面告訴那些長官,產業要為今天的狀況付最大責任,找不到人才,不要把責任推到學校

今天業界已經把學生的心,搞到這麼浮動,有些同學對自己的未來徬徨失措。我們當老師的看在眼裡,除了幫助和勉勵他們加緊學習之外,幫他們找好的業界實習機會,灌輸他們創新創業的重要性,難道要我們把他們推下海去?今天的創業環境有很好嗎? 業界有帶頭搞創業嗎? 拿誰的搞創投? 有錢的老闆會很爽快投資嗎? 當然,我們正在提倡創新和創業,例如最近有個臺大創意創業學程,但是這創新和創業是種文化,不是學校教、業界等著採收就行的

我原本不想批業界的,因為在談實習制度時,我真的希望業界、學校、學生能夠達成三贏,而不是互相算計和互相指責。在不清楚國內環境的情況下,拿差很多的國外經驗來批判國內,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本來就沒有人要求公司一定得要提供實習的機會啊? 這是供需的問題不是嗎? 你想要真正好的人才來幫你工作,你願意花時間安排一個好的實習機會,吸引好學生上門,那是你公司的決定。我們固然希望學校在這些方面能幫得上忙,但是不要搞錯主客關係了。業界這個主人,端不出好菜,客人不想上門,罵客人挑嘴,罵客人的老師沒教好? 奇也怪哉

延伸閱讀: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新課程: 數位學習與工程教育

今天向系上提出下學期的新課程【數位學習與工程教育】(e-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ineering),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出來為台灣的教育多做點事。這個課程主要是由 葉丙成教授、 Dominik Seifert博士生 和我發起,有不少老師和學生也熱心提供了一些意見。我想,華人世界的教育文化,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固然要參考國外先進國家做的東西,也要面對我們文化的特殊問題做點研究。Dominik在這門課的規劃上,盡了很大的心力,是促使我來提出這門課的重要原動力。想想一個來自德國的學生,在台大資訊念了大學和碩士班,了解了一些我們的文化,對我們的課程和教育的改進有很多熱切的想法,衝著他這股熱血,我覺得非做點事情不可。葉丙成教授這幾年一直「不務正業」,一古腦想者怎麼用資訊科技和發展課程設計技巧來幫助教學,跟我多次談到他的教學理想,讓我想朝這方向他多學點東西。因此,這門課會由我們三個人來發揮,希望將來有更多對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和同學,一起來這個雖說是課堂,其實比較像工作坊(workshop)的地方來學習和討論。

課程概述如下:

數位學習和遠距教學是資訊化時代的趨勢,但並非僅是將課程上網讓學生下載就算了,重要的是,如何設計與建構良好的課程,啟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按照個人的興趣和程度,從事個人化的學習;在過程中,老師如何妥善運用資訊科技評鑑學生的學習程度、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尤其是在工程科目的學習和教學,是因應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中,非常重要的課題,許多頂尖大學均對上述課題進行研究。

本課程帶領修課學生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最新的資訊科技和研究教學方法,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以及構思更好的教學內容。我們在課程中,首先將由了解目前的數位學習的技術與工具開始,例如網路資源、線上課程、遠距教學等,探討其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改進之道;在另一方面,我們由教學者的角度,來探索如何用教學技巧與資訊科技提供更好的教學內容,以及啟發和激勵學生,包括教學內容、作業、實驗的設計、成績的計算、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賽等;在課程期間,我們邀請教學優良以及從事教育研究的教授們來分享教學與研究經驗,並且邀請有意願改進課程的教授提供個案供本課程研討;學生將運用所學,進行專題研究,在期末提供心得報告。

在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著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解題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修課學生本身必須能夠主動學習以及對教學有濃厚的興趣,要能主動蒐集與閱讀資料,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並且能藉由溝通,實際瞭解學生在進行數位學習時所可能出現的障礙,以及老師在設計課程和教學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並且透過團隊合作來尋求解答。修課成績將考量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發現的問題、解答問題的創意、解答的完整度。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什麼是big data研究?

Big data的商機,我在前一篇網誌『Big Data技術是台灣的未來?是有機會的,但是不要編神話好嗎?』談過,翟本喬學長也發了一篇談『IoT 和 Big Data 商機的迷思』的網誌。

這裡來分享我目前對於big data研究的認知。

嚴格來講,big data applications, big data analytics, big data platforms, 還有所謂的data science,這些名詞的重點不同,有微妙、但頗重要的差別的。搞懂這些名詞,大概就對於big data研究的現況,有些粗淺的認識。(那也就是我的現況)

- Big data applications: 利用big data做出有用的、有人想要的結果,應用可以包山包海,你可以不擇手段使用data,沒有人說要用到多少data,只要能做出有效的結果就行了。一個完整應用,可能有資料收集、儲存、管理、處理、呈現、隱私控管、商業模式等環節,每個環節可能都不容易,需要有專家和專門技術。
  • 收集:IoT可以是蒐集big data的手段之一
  • 儲存:Hadoop可以是儲存big data的方法之一
  • 管理:目前有很多針對不同應用的Cloud database可以管理big data
  • 處理:MapReducece、SPSS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用來處理big data
  • 呈現:怎麼讓「人」很快地看得到未經處理或處理後big data的意義?
  • 隱私控管:如何界定資料擁有者和使用者的權利義務?
  • 商業模式:如何合情合理合法蒐集big data以及由big data獲利?
- Big data analytics: 用什麼方法來分析big data幕後代表的意義和智慧?傳統學術界在資料分析上,有很多學門學派,方法不大一樣,各有重點應用領域,學術殿堂不同,產業也不同,往往井水不犯河水。例如統計學,雖然廣泛用於各種領域,但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統計方法,和用於工程的,有很大差別。做data mining的人,希望做出能夠用電腦自動發現data幕後意義的系統,和搞統計的人,亦敵亦友。但所謂的分析,也不限於統計數字和科學領域,當人類在電腦虛擬世界的活動變得更頻繁了,在虛擬世界裡面所產生和留下來的資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這些資料在分析和組合之後,又創造出新的資料,這個循環又能夠孕育出什麼好東西呢?

- Big data platforms:要處理big data,沒有平台,什麼都免談。跟很多其他computer science的研究不同,你把演算法、程式都寫好了,做一個小案例出來,做big data的人可能不大理你。所以,做big data的進入門檻很高,要先有平台,包括:設備、軟體、營運。這裡面學問很多,但我們要問的是,做big data用的平台技術,和做個人電腦、商用伺服器、高效能計算(超級電腦)、雲端服務等等相比較,這些領域裡面有哪些現有的技術,是big data的重點?有哪些重要的不同?有哪些新的需求?做為一個樂衷於電腦系統設計和效能表現的學習者,我們除了研發新技術去滿足因應big data applications所出現的新需求之外,我們還可以探究如何好好的整合現有的技術。因為是big data,資料處理的時間和運算資源通常很龐大,幫這些大型應用節省時間或資源,即便是省下10%,也是很重要的工程。如果每個環節上都能夠省一點,甚至打通特定的關節,總和起來就比別人快或是省很多。平行和分散式處理,是big data研究開發者的好朋友,在各個硬軟體層上,都有很多平行或分散式的處理方式,包括:
  • ASIC/FPGA for application-specific processing
  • Vector/SIMD processing
  • Multicore processors
  •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CPU+GPU+DSP+IOP)
  • Dataflow and data parallel programming
  • Programming for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systems
各種不同的big data應用,有不同的需求,是用的技術也不同,這是從事「平行和分散式處理」實務研究好玩的地方,但是很奇怪,很多人不懂。有幾次,台灣和中國的業界來找我談合作,這些來談的人,總是想知道我們有沒有「獨門絕招」或是「武林秘籍」,可以快速改善他們的應用平台的效能。我說,你要我唬弄你(和你的老闆)嗎?在沒有實際看到你的系統和應用之前,我怎麼有那個神通力,提出具體的建議,或是打包票說可以讓你的系統變成2倍快?有幾個政府相關的案子,特別是如此。還沒有真正做下去,就要先提KPI,真正的系統又不給碰,怎麼做?

- Data science:這是數理學界比較喜歡的用語。如果你是應用數學家、物理學家,乃至於在醫學、經濟等學門做big data的研究,你總不想跟人家說,我在開發Big data applications、做Big data analytics。數理學界真的願意擁抱big data嗎?就現況而言,某些有看到成果的領域是比較積極的,但是要科學家走出象牙塔去面對巨量的資料,想想也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不是嗎?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Big Data技術是台灣的未來?是有機會的,但是不要編神話好嗎?

「XXX技術產業是台灣的未來」,這種話在這些年講了很多次了,可是怎麼跟馬政府的施政很一致,話講得頭頭是道,但就是做不出什麼成績?

看到有篇標題定為『代工廠的轉型機會就在這把』的文章,講發展Big Data的重要性,我對內容沒多大意見,但這神來一筆的標題,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發展 Big Data 技術,距離代工廠所會的東西,實在太遙遠了,請問要怎麼轉型啊?不要這樣唬弄人吧。

老實說,我們在台大,雖然對於Big Data 技術非常有興趣,也很積極在學習,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和先進一流團隊差很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搞,必須有跨領域的結合才行。所以我現在幫IBM、聯發科、台大醫院做點事情,看看自己能不能多學一些東西,看看學生能不能朝Big Data這方向做點東西。

如果業界以代工廠短線投資的心態去搞Big Data,我想門都沒有。趨勢科技張董,幾個月前有來台大談教學合作,他知道不找學術界一起搞Big Data,是搞不出什麼名堂的;但同時他也知道,如果以學術界只顧論文發表的心態,也做不出什麼可以賣錢的好東西。上週五台積電IT部門來演講,跟我聊了一會,和我們有志一同,對於Big Data Security有很大的興趣,或許有機會談合作。

我不想澆冷水,但是請不要把「發展 Big Data 技術」搞成全民運動… 要有長程的策略規劃和人才培育

八年前剛回國的時候,看到台灣學術界一堆人的研究題目掛上「多核心」這幾個字,心裡頭好興奮,想說有個好環境可以好好發揮,結果還頗令人失望的;一堆人搞「嵌入式系統」研究,並沒有真的在建構出什麼厲害的系統;一堆人搭「雲端」便車,不知道搭到哪裡去了;「系統晶片」計畫一堆,實用又創新的系統晶片有幾個?

當然,我也搞不出什麼好東西,沒什麼雄才大略,只會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一點一滴慢慢累積一些實作成果。我國軟體技術落後國外很多年,缺乏產業的大手筆支持,只希望不要跟世界頂尖的實驗室差太遠,就不錯了。關於Big Data 技術,我們默默研究了一年多,靠著學生的努力,勉強捉到一點影子。

以下是幾個我們有興趣的研究方向:
- Heterogeneous computer systems for big data applications (keywords: parallel programming, cloud database, virtualiz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dynamic optimization, medical applications)
-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big data applications (keywords: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runtime system, performance tool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 Security applications with big data analytics in a mobile-cloud environment

這些跨領域的研究,題目太多了,學生要學的也多,可以發揮的空間也多,很適合好學上進的學生 -- 要會自己學東西,要學會找到好的研究題目,要會把東西做出來,要會把做的東西表達出來。學會以上這些,會怕找不到好工作嗎?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公司的效率和個人的價值觀

看了這篇「為什麼不能有點效率?大老闆不知道的事」,雖然舉例誇張點,但講的很直白,中學生都看得懂,值得年輕朋友們參考。但是,真正的問題來了:
  1. 目前情況有多嚴重?有多少公司和主管是如此?
  2. 如果自認是人才, 要不要去這樣沒效率的公司?是機會,還是腐爛的開始?
  3. 如果去了一家沒效率的公司,如何自處?是隨波逐流,還是想辦法出淤泥而不染,找更好的地方?
  4. 有哪些公司是有效率的?我想htc和聯發科還有不錯的競爭力,眾所皆知。但是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要如何 獲悉某家公司的內部文化?
  5. 承上題,看一家公司是否有效率,可能不如看特定的研發團隊的主管是否夠厲害,要怎麼知道研發團隊的主管 又厲害又是「好人」?
  6. 如果你是有能力者,被挖角到某效率不彰的公司,想要有一番作為,你該怎麼辦?
  7. 念一堆管理的學問,是否足以面對上述的問題?念了MBA,卻看到一堆沒效率的現象,又是難以撼動的結構性問題,情何以堪?
我的想法是:

  • 上述的問題,顯然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個人的價值和能力有關。但所謂 「態度決定高度」,或許我們面對這些問題 所採取的態度,決定了我們人格和事業的高度,值得深思。
  • 在台灣要建立厲害的團隊,必須面對一堆狗屁倒灶的事,如果不是這些官僚文化爛到老闆無法無視,有能力的人很難出頭;但是一堆既有勢力隨時在旁扯後腿,往往比商場上的敵人還像敵人。
  • 這種文化的東西,歷史上有很多資料可作為借鏡。從長遠來看,興盛和腐敗是一直在循環的; 但身在其中,難免被環境牽著走。是否在為個人信念奮力一搏時,仍然有辦法在更高的層次上保有心境的澄澈清明,靈光不昧?明哲保身,等待機會,是一種作法;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哲學;三顧茅廬而出,鞠躬盡瘁,是另一種哲學;能夠品味和欣賞屢次與逆境搏鬥 的人生,也是一種美學。

談無為而治的團隊管理方式

Ben學長這篇「我在 Google 的第 i 課: 團隊管理方式」記錄了他的管理經驗:

下屬說:『"翟博, 我覺得在這個團隊一年多, 學到的東西比我前面十幾年還要多!"  為什麼呢?  "過去都是主管交待所有的事, 我就照著做, 有六十分就好了.  可是你不一樣.  你給一個大方向, 其他讓我自己去想.  我覺得這是我自己的東西, 我就會日思夜想, 一定要把它做到一百二十分.  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會自己去找很多東西來學."』

我認為Ben學長給的建議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項:
習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人一定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那如果在團隊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怎麼辦? 如果你是建立一個新創團隊的核心, 這樣的人就不要讓他進來嘛!

在台灣目前的業界生態,有資格說這種話的業界團隊不多 :) 知名度高的外資公司,例如Google,有內部文化來支持他們在台灣做這種事;賺錢的本土公司,例如聯發科,或許有資格講這種話。其他在台灣的公司呢?大家應該常聽到大公司老闆抱怨人才不足嗎?

公司的文化?

我跟台灣業界接觸的經驗告訴我,目前業界裡面「中階主管」的文化是很糟糕的程度或許沒有這篇 (http://shukaiyang.myweb.hinet.net/articles/inefficiency.htm)講的那麼糟糕,但是我看 到很多中階主管,要麼就是跟著文化一起擺爛,在現況中能撈多少就撈多少;不然就是有很大的挫折感和無力感,覺得沒甚麼好地方可以去。

對於擺爛的中階主管,我也沒甚麼話想對他們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見到面還是互相客氣一番。對於有能力想做事卻無力的中階主管,我想問: 『真的是沒甚麼好地方可去嗎?』

所謂「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或許在一個無法允許業界繼續打混擺爛的時間點,有能力者會得到重用。我覺得這個「時間點」即將到來,到時候在背水一戰的情況,會需要一群有能力者來救亡圖存。在時間點到來之前,多加強實力,持其志,無暴其氣。
 
話說學術界呢?

在多年前曾經有位資深教授對我說過一項「不讓一粒屎壞一鍋粥」個原則,因此他自行採用考試的方式來篩選那些已經考取的碩士生,只讓「有本事」的研究生進入他的實驗室,同時要博士生簽 下合約,接受他訂的畢業條件(刊登x篇期刊論文)。這樣一來,實驗室不會有害群之馬,他也可以無為而治。就我所見,這個方法,似乎很有效。很多資深教授都有類似做法,為了方便,有些系所乾脆訂定「點數」制度,作為博班畢業標準。

不過我認為教育這種向下紮根的工作,不能太短視功利。誰不想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紮根的工作誰做?我心中始終希望能夠做到「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不想篩選。事實上,很多菜鳥教授根本沒得選,因此要建構優秀的研究團隊,格外辛苦。

學術界裡某些「資深人士」的文化,跟業界比起來,並不遜色。同樣是台灣人嘛!
上述對「中階主管文化」的描述,大都可以適用,所以我就不再重複了。同樣的,我也希望「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這句話,適用於台灣的學術界。

年輕人的未來?

我認識一些菁英團隊和一些優秀的個人工作室,在台灣應該還是有不少,只是年輕的朋友們一則不見得知道這些地方在哪裡,二則很多人傾向於選擇「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地方,失去一些積極進取的機會。對於年輕人,我想說:

1. 如果狀況允許的話,眼光放遠一點
2. 今天的自我學習環境已經很好,很多學習可以靠自己。
3. 習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話,將來是進不了真正好的團隊的。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留不住人才又如何?台灣真正的Identity是甚麼?

讀到一篇文章【臺灣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從台電大樓對面的星巴克說起…】,作者提到一些個人所見所聞,大家有興趣可以一讀;裡面有一些個案,引發我想分享以下我的個人看法

經營者和組織的文化當然是個問題,但是「人才」本身被這個文化所馴化,缺乏全面的視野、缺乏走出國界的勇氣、缺乏對抗制度的魄力,是更嚴重的問題。如同身處封建制度下,即便苛政猛如虎,除非日子過不下去了,有飯可吃的中產階級不敢直接挑戰政權,也不願移居他國,只能自掃門前雪。

目前雖然號稱是民主時代,但是一般大眾多半只敢在遠處做些狗吠火車的事情,有位置的人怕失去位置,有權力的人怕失去權力,而這社會掌控資源分配和人事安排 的權力構建出一個有次序有階層的封閉系統,即是封建體制,並且長期在教育訓練的思維和吸納人才的做法上,發展出很多巧妙的手法與機制,去持續支持這個封建 體制

美其名為民主,實際上如果主導的力量並不在民,也不讓真正會做事的菁英人才有發揮的空間來主導創新和改革的話,就變成一個人人喊打,卻沒人對他有辦法的狀 況。當然所有的民主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只是台灣這個華人世界最民主的國家,在上述的問題上,因華人文化而與包括日、韓、新加坡在內的他國,產生非常大的差異性。

有這些現象,長期來看,並不是件壞事。如果大家能搞清楚,然後找到方法去超越這些,那可以是作為未來台灣真正的Identity和文化優勢的地方。 短期間留不住人才,一陣子錢賺少一點,只要有辦法孕育出積極進取、勇於突破、追求公義的新文化,那現在的一切,甚至包括上一代的苦難,或許都值得了。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評論者的修養

看到彭教授這篇「吳寶春上學記」的真假新聞(http://mhperng.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2.html),我必須說,寫得真的很糟糕。以此警惕自己,文章不可不慎,尤其是評論他人之時。

彭教授在文中大罵記者、中時和旺報。他這樣說: 「現在竟然是記者自己(或奉命?)捏造新聞,那更是遠超過「惡劣」所能形容。」

他如此說的原因是:「我為何寧可相信《天下》總主筆李雪莉的說詞而不相信中時(旺報)的王瑞瑤?主要是因為信任另一個現任總主筆何榮幸(據李雪莉說,她是跟何榮幸一起報導吳寶春事件的)。何榮幸過去的新聞稿與評論我看過不少,因而對這人能信任。 第二個理由是李雪莉有出據吳寶春自己在臉書上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EMBA初試。事實俱在,賴不掉。第三個理由是:王瑞瑤那篇專訪新聞的連結已經失效!原因大概是中時知道自己錯了,或無法繼續惡搞下去了。」

彭教授以前的文筆以理性、科學著稱,說理辯論講究證據,寫給一般人看的一篇部落格文章可以附上十多個參考資料。今天在做非常嚴重的人身攻擊的時候,竟然只憑著三點「個人觀感」「片面之詞」「臆測」,就可以下一個這麼重的結論!我覺得很可笑:(我不認識任何人,我只是想說公道話)

1. 你相信何榮幸,就可以說他的同事李雪莉是對的,而跟李雪莉報導不同的王瑞瑤是捏造新聞的?

2. 李雪莉的「證據」是吳寶春自己在「臉書」上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EMBA初試,能證明吳寶春有申請國內的EMBA?

3. 第三個理由裡面有「大概」和「或」,請問用這樣的臆測推導出肯定的結論,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嗎?

4. 彭教授一方面大罵中時和旺報,一方面又稱讚「聯合報這個大保守派好像還守著媒體的守舊風格啊。」彭教授個人選擇在「聯合報」上發表文章,也藉由聯合報系的「聯經出版社」出新書,可謂與「聯合報」交情匪淺。既然如此,作為立場超然清高的學者,不是應該謹守分際,不要輕易介入報系之間的糾葛?

5. 我很失望和痛心,難道彭教授在成為媒體寵兒之後,有時間和業績壓力,必須在不經查證之下,如此疾速斷然表達他的寶貴意見嗎?其結果,不是跟他在痛罵的媒體落入一樣窠臼嗎?

在不解之餘,我搜索「王瑞瑤」,在幾分鐘的時間,我看到王瑞瑤的原文和她的說法: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13/03/24/6653867.html

大家可以自由心證,但是,事關記者的清譽,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下,我絕對不會做如此嚴厲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