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研究所訓練的價值

實驗室聚餐,兩年前拿到博士在業界工作的學生對我說了一大串話,說他看到業界很多人沒有能力做高階的研發、很多公司靠政府補助在和稀泥、他算是公司中少數有戰力的人、「終於」了解到我們實驗室做的東西以及他這些年在實驗室所受到的訓練的價值。

我有點哭笑不得,不過還是很欣慰,他「終於」理解了!

我想,很多事情大概要「眼見為憑」吧?我們做的研究,又不是一般人可以拿來街頭賣藝的東西,也不是台灣短視近利的公司能賞識的技術,這些國外頂尖公司裡面的大內高手做的職缺和計畫,大部分都是靠人脈去找來的,難怪學生做來做去,一直「看」不到自己和實驗室的重要價值...

回到家裡,看到一位剛被我的學長挖去某美國頂尖公司公司在對岸的研發中心工作的博班生在實驗室的臉書上留言說:

「好了,上了一個多星期的班。終於比較了解這邊的單位在忙些什麼。
然後我可以跟大家說,我們實驗室做的研究題目,在這邊都是非常有價值,也很被重視的方向!!!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啊~
(限於保密規定,就不詳細說了)」

我留了一個言,說:「你如果把博士班唸完,應該會更有價值」。

嘿,我一直說,只要有本事,業界機會多得不得了,這些我說了很多,但學生要怎麼才肯信?上學期找幾位卓越的業界前輩、學長來跟學生講,不少同學們還是將信就疑,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台灣這個大環境...

莫非要我掛保證不可?我已經在做賠本生意了,開不起保證班...如果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學生要「眼見為憑」才肯信,那我自己是不是得去找個大公司幹個年薪比現在高五倍的工作,學生才肯信?:)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也有自己的緣法,我講話只點到為止,修行在個人。信我道而入我門,不信我道而入我門,因入我門而信我道,各種學生都有。教學相長,順增上緣,這樣的工作,很充實。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翻譯文章的問題

最近朋友傳了有篇翻譯文章,我看了一下,發現這篇的原文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被翻譯過,登載在在另一個網站,而且我還評論過。我想,翻譯文章固然應該是件好事,但大家的時間最好不要浪費在重複的翻譯工作,除非是前譯實在太差。

最近這篇叫作「不是你念的科系沒用,而是現有經濟體系下我們的價值正在喪失」
http://buzzorange.com/2014/05/23/surviving-the-post-employment-economy/

之前翻譯的文章原本叫作「政治學者: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譯者聽到我的評論後,改為「作家: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780)

哪篇翻譯得比較好?大家自己判定吧。要批評,應該先看過原文,我當時看了,現在忘了 :) 同一篇文章,除非是經典,否則我不喜歡看第二遍。所以新譯的那篇,我沒有細讀,無法評論;舊譯的那篇,譯者很專業和謙虛地回應我的評論,雖然我沒再確認(因為我又不是在審論文),但我想這個媒體至少是負責認真的。

附上我當時在Facebook上的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posts/705208302854994

有些年輕朋友看到這篇「政治學者: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780),嚇了一大跳。紛紛問道,即便是資工,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嗎

我想嚴肅地提醒大家:「不要隨便相信你所讀到的」。為了譁眾取寵,不只是台灣,很多國外的媒體也喜歡走偏鋒。即便是學術刊物,也不能盡信。每次學生找非頂尖會議的論文出來報告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抓出一堆漏洞和言過其實的內容。

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最好是懂得用理智和工具去判斷資訊的可信度,才不會背人家呼弄了

話說我們討論的這篇,標題聳動,內容引經據典,看似國外名家手筆,其實問題很多。讀這種東西要小心... 

第一,看看作者是誰?原作者是"writer who studies politics and media",竟然被翻譯成政治學者,「作家」跟「學者」在身分認定上是有很大差別的,兩類人士的寫作風格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第二,看看原文刊登在哪裡?這篇原本是作為opinion(意見論壇)刊載於aljazeera.com這個阿拉伯世界出版的英文雜誌,刊載時特別說這不代表雜誌的意見。

第三,翻譯文章說「熱門科系全失靈 - 以美國來說,9%的資訊工程系學生是處在無業的狀態... 」,這段非常聳動。但如果我們看原文,會發現原文是"People devalued",怎麼會翻譯成熱門科系全失靈呢?翻譯者喜歡加油添醬,是台灣媒體和譯者的壞習慣。

第四,查閱她所引用的9%數據的源頭,是一篇登載USA Today的報導(http://www.usatoday.com/story/money/personalfinance/2013/07/30/tech-job-unemployment/2595669/),「報導」的可信度通常比「意見」高一點,但我們最好看看報導說些什麼…

第五,USA Today的報導引用Georgetown University的研究報告,其中對9%有特別的解釋:"They're not computer scientists or programmers or people who understand the innards of computers; they're people who use computer information at their job," such as workers at a bank's customer service desk. 換句話說,失業的是那些只會「操作」電腦的人,並不是程式師或是電腦研發人員。

第六,這些年資工一直是很搶手的,職缺一大堆,按常理想,就知道這篇文章是在牽拖。看起來作者並不清楚資工這個領域,只看到那個9%的數據就拿來借題發揮。扎扎實實學好資工的人,這些年一直是很搶手的,不可能在那個9%之內,不用驚慌。

第七,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這篇翻譯文章為了突顯個人意見,往往用上激烈的言詞,同時過度推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嚴格批評的話,這篇表達個人意見的文章,有其強烈的個人立場,但更糟糕的是翻譯者的過度詮釋和加油添醬。

第八,翻譯這篇文章的網站是「地球圖輯隊」,這個網站的立意良好,但我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必須指出,選文章和翻譯的水準還必須要加強,錯譯文章,會誤導讀者、貽笑大方的。

第九,我建議年輕朋友在念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要多練習邏輯思考的訓練,也最好能多看原文資料,才不會被這類錯誤很多的翻譯文章所誤導。

最後的第十點,的確,這世界的工作大環境逐漸變糟,但風水輪流轉,很難說一定會一直壞下去或是會變好。所謂的中流砥柱,就是不管好日子還是壞日子,都能夠處之泰然,這是需要修煉的。老是過好日子,怎麼修煉?壞日子是用來修煉的,所以說「否極泰來」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詮釋。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沒有稅收便無法照顧弱勢?

這篇引張善政部長的話,說「當經濟不好,政府沒有稅收,便無法照顧弱勢,經濟發展和社會正義必須同步進行」(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689587.shtml#104)。我覺得很有趣,怎麼最近幾位當部長的人,講話都怪怪的。

衣食足而知榮辱,原則上是對的,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去做一些好大喜功的事,先務實做事再說。科技部有魄力的話,就全面自我檢討過去這些年政府以廣設大學作為政績,學校靠論文數量衝排名,教授必須比SCI論文數量升等,很多研究生被作為生產論文工具,因而實質科技研發能力不足的現況。

但部長難道沒聽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嗎?,維護社會正義這等大事,國家沒錢的時候更要做,怎麼能說出「沒有稅收,還說要照顧社會正義,我覺得那都是假的。」這種話?要不要檢討一下,這十多年來,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做公共建設和補助產業,有成功提昇老百姓們的薪資水準嗎?有的話,今天根本不必談這些。

把好大喜功的政策和維護社會正義相提並論,思路混淆。正是因為政府這些年做了太多互相矛盾的決策,資源濫投,才會始終在原地踏步。原本只是無能,搞到現在失去公信力,絕對不是溝通不良所致,而是政府做了太多掩耳盜鈴、令人不齒的事情。這個政府到了今天還一直「溝通不良」作為失去民心的藉口,一再用文宣往自己臉上貼金,足見其想法與民眾脫節甚多,而且缺乏反省能力。

政府該多反省,想辦法多做點務實的事,不要再多做無謂宣傳和口水戰了。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選系選校

看到這個消息「朱經武效應 滿級分生選金大」(http://ppt.cc/MIbC),有些台大電機的系友立即指出這位同學去念資工跟朱經武的超導中心有什麼關係?似乎帶著一點酸意和調侃,然而我倒不這麼想。

首先,恭喜金門大學得英才而教之,也恭喜這位同學立定志向和安排好求學的道路。

我想,在人生中能夠有機會和時間好好求學,無論身在何處,都是極大的幸福。今天線上資訊與資訊課程極為普遍,只要身邊有幾位好老師指導,網路上多找些良師益友,雖然身在金門,也沒有太多差別。

因此,我雖然私心希望這位同學來台大資訊系就讀,但從學生個人的觀點來看,我覺得他做了聰明的選擇。坦白說,他來台大,是績優學生群的一員,但在金大,如果求學路線明確,他也有機會能學得更多、看得更遠。

單純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教育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採用能力分級的方式,不斷篩選人才,在過程中不厭其煩的念書考試,即便到了大學,還要把一群成績優秀的學生放在一起拼個你死我活,因為將來研究所推甄要比名次,把學生的創意、求學樂趣、實作經驗剝奪了不少,因此我一直想改變這樣的現象。

台灣有很多好大學、好老師,但是長久以來在爭排名的情況下,文人相輕,失去很多合作的機會。要突破台灣今天的人才荒,我們需要想辦法讓各大學發揮功能,鼓勵學生在大學不只學習專業,還要培養團隊合作和組織領導能力,而不是不斷篩選和淘汰。

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走得通的,都是好路。我認識一位在家自學電腦的十三歲小孩,修習國外線上課程已達大二的程度,這是拜現代科技之賜。

我們身處於這個各行各業快速採用軟體作為核心技術的時代,不要老是停留在舊思維。歐美各大國家實驗室都需要高階軟體人才,過去我念博班時跟電機、機械、環工的人都合作過跨領域研究。誰說超導中心不需要軟體人才?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中道之行

上個月翻譯的文章剛好碰上郭董吵著要買華為設備的時事,媒體想用我那篇作為題材,甚至幫我寫好一篇措詞較強烈的稿件,將標題定為『郭董!英國十年前引進華為悔不當初!』,然後徵詢我的意見。

我回覆說:

1. 請在標題中把「郭董」二字拿掉。我沒有想跟郭董對話的意思,與郭董對話是政府的責任。(沒明講的是:點閱率是你家的事,我這篇對事不對人,不想用郭董來炒作。)

2. 坦白說,我一貫對於媒體訂殺人式的標題以及渲染式的內容很反感,所以不希望那樣做。我仍然希望鼓勵對話,不想擴大對立,我認為陳述事實和客觀論證而非情緒性批評,文章才有公信力,這點煩請體諒

由於我的堅持以及改寫,這篇得以回到其原來面目。文章刊在:
http://ppt.cc/T20T

我當然明白,沒有灑狗血的理性論述,可能沒有大量的點閱率,也不會激發熱烈的討論。但我始終認為,如果這個社會需要用灑狗血才能推動些什麼,那這社會大概已淪落到一個我無法認同和溝通的層次,也就沒什麼話好講了。

可以理解我的意思嗎?我們可以不同意對方的意見,甚至堅持將自己的理念化為行動,但如果在對立的過程中,論述、想法、手段上墮落到與自己所批判的對方在同一低劣的層次,這樣的對立,大概只會造成更大的對立和墮落,這是個人至今所堅持的信念。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AMD捐贈HSA機器

AMD捐贈十台以HSA (heterogeneous system architecture)處理器的機器,算是與我們結個善緣。如果業界認為我們能做出好東西,或是希望我們做出好東西,歡迎主動提供一些好用的資源。

不要以為五年五百億有多偉大,分到這麼多人手上之後只剩一點點。要跟國外在科技業競爭,不能土法煉鋼。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郭董、華為、NCC、服貿、資安

這篇說「不准用華為設備,郭台銘槓NCC揚言拒繳稅」,可以看到大商人的霸氣,但是我這裡不想談郭董。

我想講的是我在四月初快速翻譯的英國政府在2013年6月的國會報告「外國廠商參與關鍵國家基礎建設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有趣的是,我在四月初快速翻譯這報告,是因為NCC對於服貿協議中開放資通訊網路服務的範圍和資安風險評估管理制度,根本說不清楚,所以想讓大家參考一下國外是怎麼做的。現在NCC被郭董罵,如果NCC之前沒看過這個報告,或許這時候可以拿過來參考一下,說明像英國這樣的國家,是怎麼看待採購「華為」設備的議題,或者乾脆引用澳洲的例子,不准華為參與國家寬頻網路的建置。

我翻譯的內容和個人意見收錄在:「外國廠商參與資通訊產業的國安議題」,我建議且歡迎NCC使用我翻譯的文字來回應郭董,堅持為了國家安全必須慎重行事,也希望NCC正視服貿協議中資通訊服務開放所造成的國安問題。NCC不妨摘錄該報告中以下片段回應之:
  • 英國國安局(Security Service)說,理論上,這些華為的設備提供中國很誘人的滲透諜報機會,而且情報聯席會(JIC)也警告過,透過這些機會所進行的有敵意的攻擊,是非常難以偵測和預防的,而且也讓中國能夠秘密攔截和擾亂英國的資訊網路。
  • 在這些通訊器材裡的軟體包含超過一百萬行程式碼,GCHQ(等同於NCC的英國政府機構)根本無力查證,裡面總是有潛在危險,重點是要如何管理和防堵這些危險。GCHQ雖然有要求華為配合,以提高可信度的作法,但是也承認華為並不見得很積極。
  • 政府要有適當的程序來評估這些風險,以及管理風險,而且關鍵是,這個程序必須完完全全與制度整合,無論是在簽約前或是簽約後,絕對不是附帶品。
剩下的官樣文章,NCC應該很擅長,不需要我多嘴了。

巨量資料很厲害?能搞定一個應用再說...

這篇「海量資料萬歲?請三思!」(http://pansci.tw/archives/42114)值得讀一下。我以下講的是相關的題外話。

Big Data的重點在於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處理技術,但不是萬靈丹;正如同雲端運算的重點在於為大型資訊服務提出新的內部架構和運作管理機制,並非取代原有技術。

雖然把這些技術當成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成功開發新應用的機會,但是這類當紅的高風險、高報酬的高科技業,最怕的進到就是那種短視、只會跟風、又缺乏實力的研發團隊,比人家晚半拍做出比人家差的東西。

台灣幾年前一些搞雲端的公司,把問題看得太容易了,投入的資源不夠,台灣本身的軟體人才也不足,卻想在短期間賺錢,所以起不來。

軟體工程的人才,不是短期間就訓練得出來的。先天上,軟體比硬體複雜許多,規格和測試都難很多,急於土法煉鋼的結果,做出來的軟體誰敢用?

現在很多人趕著搭Big Data的列車,彷彿學了幾門資料課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應用。我們實驗室研究Big Data幾年,仍然在學習模式,不大敢說我們會做些什麼應用。

要知道,每個應用都有其獨特性,如果是玩真的,一定會不斷針對應用去優化,因此對於應用的特性必須瞭如指掌,除了domain knowledge之外,也要做好workload characterization。拿Google做過的東西套在自己的應用上,不見得好,所以開發者應該先抱著「一次搞定一個應用」的態度,才能做好實務工作。

二十年前,我們在U of Michigan的一個平行處理實驗室裡面,七、八位Ph.D.學生,花了幾年的時間一起來想辦法搞定「一個應用」。

或許在台灣的產業、學術界眼中,扎扎實實作研發已漸漸成為天方夜譚,因為這個體系不只不鼓勵,反而處罰扎實作事的人。多年來短視近利、只看到數字的作法,搞得大家成天疲於奔命,很多時候,不是設法賺一些蠅頭小利,就是用花拳繡腿唬人,但是真正知道要跑去哪裡的人好像不多。似乎每個人在跟在某個人後面跑的同時,還不斷在問:「明天要跑去哪裡?」

你知道你自己明天要跑去哪裡嗎?要問自己還是問別人?

趕著搭Big Data的列車

這篇「海量資料萬歲?請三思!」(http://pansci.tw/archives/42114)值得讀一下。我以下講的是相關的題外話。

Big Data的重點在於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處理技術,但不是萬靈丹;正如同雲端運算的重點在於為大型資訊服務提出新的內部架構和運作管理機制,並非取代原有技術。

雖然把這些技術當成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成功開發新應用的機會,但是這類當紅的高風險、高報酬的高科技業,最怕的進到就是那種短視、只會跟風、又缺乏實力的研發團隊,比人家晚半拍做出比人家差的東西。

台灣幾年前一些搞雲端的公司,把問題看得太容易了,投入的資源不夠,台灣本身的軟體人才也不足,卻想在短期間賺錢,所以起不來。

軟體工程的人才,不是短期間就訓練得出來的。先天上,軟體比硬體複雜許多,規格和測試都難很多,急於土法煉鋼的結果,做出來的軟體誰敢用?

現在很多人趕著搭Big Data的列車,彷彿學了幾門資料課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應用。我們實驗室研究Big Data幾年,仍然在學習模式,不大敢說我們會做些什麼應用。

要知道,每個應用都有其獨特性,如果是玩真的,一定會不斷針對應用去優化,因此對於應用的特性必須瞭如指掌,除了domain knowledge之外,也要做好workload characterization。拿Google做過的東西套在自己的應用上,不見得好,所以開發者應該先抱著「一次搞定一個應用」的態度,才能做好實務工作。

二十年前,我們在U of Michigan的一個平行處理實驗室裡面,七、八位Ph.D.學生,花了幾年的時間一起來想辦法搞定「一個應用」。

或許在台灣的產業、學術界眼中,扎扎實實作研發已漸漸成為天方夜譚,因為這個體系不只不鼓勵,反而處罰扎實作事的人。多年來短視近利、只看到數字的作法,搞得大家成天疲於奔命,很多時候,不是設法賺一些蠅頭小利,就是用花拳繡腿唬人,但是真正知道要跑去哪裡的人好像不多。似乎每個人在跟在某個人後面跑的同時,還不斷在問:「明天要跑去哪裡?」

你知道你自己明天要跑去哪裡嗎?要問自己還是問別人?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臺大電機系 vs 臺大資訊系

有高中生在討論串中認為「電機修資工的課比資工修電機的課容易」,系上的林軒田教授看了覺得有點納悶,在Facebook上詢問大家的意見,我見獵心喜,以此作為引子,寫了以下這大段。

以我二十多年前在臺大電機系唸書,在臺大電機系學資訊課程,以及出國主修資訊工程,在矽谷做過五年系統研發工程師,還有在臺大資訊教過數位電子學,參與臺大電機/電子所口試等經驗,我覺得電機系的很多必修課程對於專攻資訊的同學是多餘的,而現在資訊系的課程雖然已經夠豐富,但學生自我設限的情況還頗嚴重的,兩者都有過猶不及的感覺。學問做到了深處,才知道沒有兼具博學和專精是不行的,沒有研究環境和明師指導,不大可能做出什麼好東西,但如何在廣博與專精中找到適性適才的道路,才是重點。

話說當年被逼著修那些課(電路學、電磁學、工程數學、實驗課等)以及多選一的課(半導體元件、控制系統、電力系統等),現在看起來大概只能算是與資訊工程較為相關的通識課程 -- 知道這些是什麼,但是在大部份的時候是派不上用場的。所以我不認為一個希望專攻資訊的同學應該去念電機系,當年明知對電腦有興趣,但昧於聯考分數而選擇電機系的同學還不少,其實是繞了一些遠路...

當然,有些人可以舉出一些電機系畢業後在資訊領域有成就的個案,但是不要忘了,以前的電腦相對簡單,優秀的學生可以一路靠著自修就可以搞懂當時的軟硬體,但電腦的進展速度太快,現在即便在資訊系都有許多次領域需要分門專精,豈有念電機之後來修資訊系的進階課程能夠輕鬆愉快的道理?

然而,傳統電機系的課程逼著學生在兩年內把許多的基礎課程修完,其實是很操的。如果要一位資訊系的學生自己願意來修這些必修課,是相當的強人所難。因為很多電機系同學自己都不想修這麼多的必修課了,所以,原命題中資訊系修電機系的課比較難這個說法,應該有不少心理層面的成份。

電機系這樣的課程設計好不好?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或許因為很多電機系的教授和同學都比我優秀,認為必須修好這樣駁雜繁重的課程才算是打好基礎。但我個人認為現在不比從前,電機系似乎可考慮把必修科目改為精簡一點;而要專攻資訊的同學,還是來資訊系就讀比較好啦... 雖然我的確見過不少電機系的同學,能夠在本系繁重的學程之外,修習多門資訊系的課程,但如果這樣的學生能夠專心致志、一門深入,或許有更好的成就也說不定。

最近,我們資訊系把數位電子學改爲選修,就是依循上述的精神。舊課程的安排,往往造成貪多嚼不爛,學生喪失學習樂趣的窘境。現在多一些選課的彈性,應該讓學生多負擔一些自主學習和生涯規劃的責任,但多數高中生還停留在爲升學而讀書的處境,這是我們需要設法改變的狀況。

「神級程式設計師」與「寫作」

讀了這篇「想成為神級程式設計師,先練寫作讓思考更上一層樓吧」(http://ppt.cc/H4Ed),我想來釐清一下觀念。

我想,無論是否想成為神級程式設計師,「練寫作讓思考更上一層樓」都是一項法門,但未必是不二法門。所以文中有些觀點雖然可以參考,但在基調上不應該被混淆。

要挑剔一點的話,這篇文章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因為神級程式設計師未必都是寫作高手,作者的過度演繹,混淆了因果關係。

其實,神級程式設計師應該具備卓越與縝密的邏輯思考分析與表達能力,因此對於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往往能夠做出合理的論證,寫出很讚的文章。(能力是因,文章是果)

至於這「卓越與縝密的邏輯思考分析與表達能力」從何而來?我想,一部分當然是來自於程式寫作的訓練,這是我提倡從小學習寫程式的原因。另一部分,神級程式設計師往往在解決專業問題的廣度和深度上,遠遠超過庸庸碌碌的程式設計師相較,由此獲得進階的訓練。

至於寫作,我想一個感知力和創造力有真正被開發的人,每天寫些東西,應該是家常便飯,但重點在於其文章的意義與價值。既然是「神級程式設計師」,其實寫文章已經不是為了工作飯碗,而是一種思考和創作的延伸和訓練,或是對於現實世界的關懷,作為自我實現的途徑。

假使反過來,在邏輯思考分析還沒有開發足夠之前,就急於寫一大堆網路文章,以此作為訓練,以目前網路的生態和氛圍,成為名嘴可以,但我想是不足以成為「神級程式設計師」的。

一般的程式設計師,在基本的邏輯論述上是游刃有餘的,但對於複雜事務的洞察力,並非終日在普通的程式設計領域所能養成的。在中學、大學、研究所、職場上,如果能不斷增加解決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是個提升能力可行的途徑。學習撰寫研究論文,也是好方法,是念研究所的同學可以從一個好的指導教授身上學習和好好訓練自己的部份。但要更上層樓,最終還是得接受現實世界的考驗。

一個能自我成長的程式設計師,有機會可身兼科學、工程、文創、社會、人文等修養,所以學資訊的同學們,不妨多學一點,把自己看高一點。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只有軟硬整合企業能活下去?!

類似這篇【未來沒有「網路公司」也沒有「硬體大廠」,只有軟硬整合企業能活下去】(http://techorange.com/2014/05/02/software-vs-hardware/)所講的,我的實驗室做軟硬體整合的行動雲端框架x巨量資料平台x資訊安全機制研究,並不是單單只看「硬體」「軟體」「網路」。在國內,這樣的研究路線並不討喜,一則論文難做難發,一則過去大多數公司只要專司一職的員工,研究生學了十八般武藝之後,到公司被派去當小兵猛操,三年後學校學的也無關緊要了。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得花很多時間告訴學生什麼是軟硬體整合,以及相關的機會。

還記得,九年前有位科技大學的教授聽了我提的課程改進建議之後,當眾對我說,他覺得根本不必教什麼進階的東西,學生只要會寫USB的驅動程式,業界就搶著要。我聽了感觸良多,一來是體認到當時國內3C產業當紅,但技術層次不高;二來是尋思國內一大堆大學,到底都教些什麼?這個經驗,促使我後來關切教育政策。

很諷刺的,我看到一些需要軟硬體整合人才的公司,缺人缺得很,找不到architect,有即戰力的工程師也很難找。好幾年前我剛回國教書,就看出這個問題:業界自身只顧著拼短線,大企業內部忙著搞人事鬥爭和掏空資源,學界教授汲汲於論文和獎章,學生則是找眼前能賺錢的大廠,許多研究生畢業的工作和專長大幅脫節... 只能用「亂」字來形容,那時我就知道台灣科技業的前景堪慮。

很多時候,一些人嘴上的願景,只是政治語言,最好是你幫我生產人才,我付最低薪水。實際運作上就是叢林法則 -- 大家在一個封閉的、半遮半掩的場域裡面,各顯神通、優勝劣敗。殊不知,十多年下來,與外面的世界越差越多。

以台灣目前的狀況,要搞軟硬體整合,還是有機會,但是絕對不能跟以前一樣每家公司、每個實驗室關起門來各搞各的,也不要還有那種台灣是「電腦大國」的夜郎自大情結。電腦科技,可學可做的很多,豈止是軟硬體整合而已。

電腦愈來愈強大,你如果停下來,你就落後了,因此作為一個電腦工程師,多少也得懂得研究和自學,這是心態的問題。所以好的電腦工程師和新進的電腦工程師,在知識和能力上,可以差上十萬八千里。國內有不少千里馬的良才,只是缺乏伯樂而已;國外倒是有一堆願意做伯樂的人,是千里馬的,不怕沒有機會。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禮失求諸野的台灣

讀了這篇「經濟學人:台灣的未來可能會在街頭決定」。

現在的狀況讓我想起孔子說「禮失求諸野」這句話。禮怎麼會失呢?因為廟堂之上的在位者無德無能,人心盡失,無法令人信服,還在抱殘守缺,罔顧民意,人民只好到其他地方去找依歸。

如今,禮已失,包括產官學的所作所為,包括各政黨的信譽,已經令人失望多年。所以人民知道,產官學的嚴重失能,廟堂之上沒多少會做事的人物,訴諸於在「野」黨,大概也沒什麼用。

那麼求諸野,就是訴諸於街頭運動嗎?我想,在目前這過渡時期是如此,但終究必須從田野之間找到和發展經世濟民的人才和方法,利用這個資訊發達的環境,迅速提升人民的素養,有效遂行治國之道。否則任由各式各樣的街頭抗爭毫無節制和隨心所欲的發生,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透過運動讓人民覺醒到了某種程度之後,人才組織、策略論述、解決方案都必須從「野」中產生。這個是考驗人民智慧的嚴肅議題,也是讓民主成熟落實的重要過程。每個運動的發起,或許應該多思考如何啟發和造就有意義的微革命,而非一昧的鬥爭。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Mobric來台大演講

Mobric是今天來台大演講,在地做Big-Data處理軟體的技術研發團隊。我覺得公司的企圖心和經營方針還蠻不錯的,難得有台灣公司願意積極從事軟體技術的研發,總經理是台大資訊畢業的,應該要支持一下。

演講人之一的工程師,是哲學系畢業的,22歲之後才自行學電腦,言談之中對於系統硬軟體都很熟,完全看不出是非本科系畢業的,可見得「熱情」和「清晰的思維」是學習電腦的憑藉,早點開始可增加創業機會,晚點開始也不會太晚

http://mobric.com/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再談基礎資訊教育

有朋友指名要我談談這篇「歐巴馬呼籲美國年輕人學寫程式,台灣的教育鼓勵我們學什麼?」(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8632/),所以我讀了。類似的文章和報導,我這兩年讀了不少,自己也寫了不少。知道和流傳的人越來越多,我就不用常常出來呼籲。大家不知道,還以為我寫文章很輕鬆,其實我最討厭重複寫同樣的東西,尤其是對牛彈琴,真是累。

為何「對牛彈琴」?講了半天,主政者還是無法有所作為,我們只好少講多做。例如去年提的課綱修改建議,沒有奏效,這篇「資訊科技未列小學必修 學者:可惜」(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0382)大致描述了這件事,不過我對於「奧林匹亞競賽」一直沒什麼好感,我也不鼓勵所有學資訊科技的人都去搞這個。那麼應該搞些什麼呢?我們一直在規劃中,這就是「做」的部份。

我們希望資訊教育進入到十二年國教中,目的是及早訓練小孩的思路邏輯以及動手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於實際世界的能力。試問,今天有哪一門科目能夠做到?數學,往往流於機械式地背誦公式和解題方法,沒什麼機會讓學生培養創造力;自然科學,也是多以理解知識為主,缺乏應用導向的思維訓練,而且受限於數學能力,十二年國教所學到的自然科學,根本無法做什麼開創性的應用,連設計電路的能力都沒有。

我們在大學,發現很多年輕人很聰明、樂於學習,但是也有很多年輕人是只會吸收老師整理好、雙手捧到他前面的知識,缺乏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難題的能力。隨手Google得到很多知識,網上有很多高品質的免費教學課程,但很多學生還是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因為一向走的都是安排好的道路,因為長輩要求拿到學位再說,沒有把求學和生命經驗編織連結在一起。

這不是批判年輕人,只是點出當前的問題。其實中老年人普遍更糟糕,而且有些老人家還沒有自知之明。幾十年前的年代,研發一個小電路、寫個小程式就可以拿到碩士、申請專利、甚至在資通訊產業中賺大錢,因為當年很發達的諸多代工產業,並不需要自主研發的能力。現在呢?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研發所需的門檻大大提高了。所以我欣見「李家同:自己的設備自己做 我們夠不夠厲害?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42557.shtml#ixzz30Q78Sq2N)這篇文章所指出的盲點和困境。

我想,一方面老人家們應該搞清楚當年「努力讀書就能成功」這件事,其實有頗多「時勢造英雄」的機運在其中。如果今天還要讓學生不斷重複當年他們「念書-考試」的過程,養出一堆只會聽話照著做的好學生,讓不服從體制的學生走上街頭,那就完完全全是個失敗的教育。很不幸的,這些年的教育,正是如此,但主事者和大多數老師家長仍然缺乏反省和共識。

講難聽一點,台灣當時最厲害的,是進口昂貴的機器來生產人家設計出來的東西,所以不需要很多高階人才來做代工。後來進步一點,進口設計工具來設計人家要拿出去賣的產品,做所謂的「代設計」,需要多一些高階人才。台灣至今,仍然不是科技發達的國家,我一直認為國家不應該把資源放在哪些「打腫臉充胖子」的項目上,而應該致力於提昇人民的素質和生產力,這也應該是教育的宗旨。更不要整天呼口號要人家苦幹實幹,而是想辦法透過各種教育管道,提供一些提高個人生產力的途徑。

另一方面,學生們要有「自救救國」的意識。我對國中二年級的小孩講這個,他覺得很奇怪,也不大懂,但我想這是遲早必須面對的。天天有抗爭活動,佔領議會、道路,奇怪的並不是出來抗爭的人,而是這國家社會的結構和政策。這是大問題,我不期待國中生能夠理解,但我們不能用簡單的說法,像是「這些是暴民」或是「馬英九很爛」一句話就回應他們的疑問,而是讓他們慢慢去思索這類問題。「喔,不,這會讓他們沒辦法專心在學業上」-- 如果您這樣想的話,或許您該先設法解決自己從小被養成的「科舉情結」,不然教育再怎麼改,您心中還是「唯有學位高」,那您家小孩也自然如此想。

將資訊教育導入十二年國教,應該有機會改變我們年輕一代的思維和能力。我們從許多例證中可以看出,十三歲的小孩,可以透過線上學習,成為資訊高手。二十歲的大學生,可以夥同三五好友集體創業,造就Apple, Microsoft, SUN, Google, Facebook這些大公司。有了這些例證,還有歐美積極推動資訊教育的作法,政府當局如果還是無動於衷,各位家長如果還是汲汲營營於搞懂考試升學的遊戲規則和競爭策略,那我們也只能以個人或團體的方式繼續去推動資訊教育,「大規模改變」的期待,大概得寄託在未來「痛定思痛」的年輕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