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幫Facebook來台大徵才的朋友,首先強調台灣學生找國外公司求職時犯的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不會製作合乎規格的履歷表,在第一關就被人資部門刷掉了。
很多台灣的大學生、研究生,以為求職的履歷表,應該寫上性別、出生年月日、血型、身高、體重、籍貫、父母姓名,甚至還附上個人自傳、家庭簡介等「個人資料」。
美國法律規定,除非與工作相關,否則公司不能根據上述個人狀況而歧視求職者,因此公司反而不希望收到含有個資的履歷表,免得挨告。
台灣雖然有個人資料法和就業服務法(分別在2012、2013上路),但實際上大部分機關行號都還是動不動就要求職者填一大堆個人資料,像是在做身家調查,有時候到了侵犯隱私權的程度。政府還帶頭做這些事,甚至連發個演講費、出席費,也得要填上身分證號碼、戶籍地址,有的還要身分證影本。(我當然知道這是報稅所需,但可不可以提供簡便的方法?)
好幾次看到國外來的講者被要求填上個資和影印護照以便請領演講費,所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甚至寧可不領錢,我都在想,何時我們才能跟上時代? 雇主和政府單位,還是沒改變辦事的方法,還沒意識到拿到個資之後,必須擔保不洩漏,反而是一項負擔。解決方法很多,要動腦筋想,才會進步。
留言中有朋友提到勞動部有在呼籲: http://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jobwanted/docDetail.aspx?uid=248&docid=25218,但很顯然,這件事需要大家一起來推動。
順便幫我去年畢業的學生打廣告:他們兩位在NTU Garage的新創公司,可以免費幫大家產生又美觀、又合乎歐美規格的履歷表,歡迎大家多加利用。這免費服務的網址在:https://www.himelight.com/
從2010.03寫到現在,我只是想寫 -- 把我對社會、人文、科技、產業、教育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每次寫出當下所思所想,似乎腦袋可以清淨一點、心靈可以輕爽些。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從電子業的興衰看文化
電子業出問題,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看到有人趁機落井下石,鼓吹人才出走,也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人才有腳,自己會找出路。全世界都在找人才,其實一點不意外。光是這一週(2015.05.12~18)來,每天都遇到好幾件與人才和高科技研發相關的事,舉例如下:
1. 一位朋友從Facebook來台大資工系徵才,希望找人去矽谷工作。
2. 一位在中國與大企業合作的台商,正在規劃研發下一代的雲端平台技術,希望在接下來多一些合作。
3. 一位八年前從我實驗室畢業的學生,拿著大陸的資金,想在台大設研發據點,看看能否創業,覺得台灣的人才C/P值很高。
4. 一位在某外商電腦公司工作的年輕朋友,想轉換跑道,詢問來學校擔任一年研究助理的可能性,說薪資從150K降到35K不是問題,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好。
5. 一位資工系大二的學生,想改行當警察或牙醫,找我簽休學意願書,我和他談了一會,贊同他深思熟慮的決定。
6. 一位在外商擔任研發主管的學長,被派去上海工作一年後,想回台灣,但回不來了,因為他認為台灣能給他的薪資和發展機會遠不如上海。
7. 一份Apple的工程部門的訊息,問有沒有台大學生想去美國做GPU相關的實習工作。
這些年來,我有很多類似上述這些的第一手資訊。每一個都是有趣的個案,但我在此不想單獨討論 -- 把這些個案放在一起的目的,是告訴大家,很多改變正在發生,都有脈絡可循,而且最好是全面綜合去探討,才不會以偏概全。因此,我基於我在台灣和國外的求學、工作、教書經驗,以及某些個人的理念,藉由討論台灣近年來日益複雜的產學問題,希望年輕人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
話說,有幾位日子一直過得不錯的朋友,最近突然開始不約而同說起「權力者怎麼這樣蠻橫、低能、無恥」這類通常是酸民、魯蛇才會說的話。這似乎意味著,擴展中的社會問題,已經波及到他們了。這好比,附近貧民窟失火的時候,說人家沒有做好防火措施,等到自己的房子被想「都更」的黑道釘上,才開始感同身受。所以說,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到頭來誤了自己,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年來,我看了太多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個人,我不願多加批評,因為我自己何嘗不是這種人?我們這一代的人,如果願意多反省的話,或許會看到自己身上和這個社會充滿了醜陋的習氣,或許會理解這些年為什麼會把國家,乃至於教育機構,搞得像是好大喜功、爭權奪利的戰場。
我希望下一代有更多年輕人同時具備關懷社會、獨立思考、勇於突破的態度與能力,同時記取我們這一代的教訓,或許就不會重蹈覆轍。這也是我這些年不厭其煩重覆在說一些話的原因,但要能夠產生改變,我想還是得靠年輕人自己才行 -- 這代的年輕人必須設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這代的思維和作法。
例如,李遠哲最近說「鼓勵年輕人要站出來,不要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其實我講這類話講很久了,我從來就不大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包括李遠哲的話在內。但是「不相信老年人的決定」這件事,不應該是年少叛逆式的反射動作,應該是基於理性、良知、自信、自覺的判斷。在批評時,要搞清楚前人的決定出了什麼問題,否則只能說不信,卻拿不出理由和對策。
以我所見,多數前人的決定,出發點是良善的,甚至權力者本身也有良善的意圖,只是昧於他們自身眼光、能力、性格上的盲點,而無法做好。如果年輕人不假思索,缺乏能力,只顧著批評,那難保不走上老路。
以資訊電子業的工作來說,如果這一代的年輕人眼光中只看到前人走過的老路,那的確會對於前途有不少憂慮:電子業利潤逐年降低,中國電子業崛起,台灣軟體產業基礎不夠扎實,缺乏軟體人才,人才流失國外... 所以老路以後走不通了,該怎麼辦?
我們在多年前就說軟體技術是未來重要的產業,但社會上沒有多少人相信。或許每個人都覺得這樣的宣傳是為了自己,或許每個教授都相信自己的研究領域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權力者只顧著推動與自己相關的事務,或許掌握話語權的媒體和名人只顧著自己的市場性去討好和娛樂一般大眾。換句話說,大家多半是自掃門前雪,也用這種心態看人。
我想,老路走不通,反而是件好事,可以讓大家多思考新路在哪裡。但是我想提出幾點警告:切莫把主導思考、決定路線的權力交給了無法跳脫舊時代框架的權力者;切莫因為恐懼未知而選擇短視近利的作法,把自己的未來交給殺雞取卵的經營者;切莫因為思考不周,而莫名聽信誑語者、異語者。
從這個「好事」的角度看,我倒是很羨慕在這個節骨眼上從事高科技研究的年輕人,能夠有這麼多的機會 -- 前提是願意把眼光放寬放遠,搞清楚自己想走的路,知道如何讓自己成為世界需要的人才。基本上,不要隨便聽信媒體、名人的話,要培養綜合判斷的能力,也要多關心公共事務,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
現代的社會形態改變太快,已經很難確保些什麼,學位也不能保障什麼,公家、大機構的工作也不能保障什麼,規律的工作會越來越少,小確幸越來越小,深厚的專業能力或是快速應變的能力,才是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尤其是高科技業。我們每天在學校裡學東西,當然應該知道學這些有什麼用,但更重要的是掌握住學習的方法。電子業紅了三十年,又如何?賺了錢,除了炒股買房,又如何?
科技業保證獲利的機會,已漸漸消逝,現在不是找些舊時代成功的老人去帶隊做快老二就可以輕鬆賺到錢的,因為對岸有更多的快老二。如果只會做快老二、還在緬懷過去的榮光,是缺乏深謀遠慮。業界真的要做前瞻研發,主事者要眼光犀利、善待人才、長期深耕,還要有充沛的資金,不是像過去台灣業界的玩法,文化要改變。
沒能力帶領轉型的業者,要有自知之明,早點交棒。不要一方面老愛說年輕人不夠努力,一方面死抱著權力不給年輕人機會。我想鄭重對國內業界說,我們在學校看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而且有很多優秀的研發團隊,只是一般業界基於成本考量,無法善用學界的資源去提昇其技術水準,反倒是國外業界比國內對我們的人才和研發內容更有興趣。
因此,就工作而言,培養國際的視野、自學的能力,才是深謀遠慮。如果不喜歡高科技業,早點改行,如同我大二的導生重考去學牙醫,也算深謀遠慮。眼光放遠,道路是多元、寬廣的。台灣幅員小、人口稠,要永續發展的話,必須放眼國際,但同時保有文化的根源。由科技島淪落為鬼島,還不能讓大人們認真去反省這些年不斷上演的荒謬鬧劇嗎?
在我的想法裡,文化是活的,不是意識型態。文化的根源,不是會說台語,不是強調古文,不是死背歷史,不是讓人留在國內,更不是為了讓下一代認同自己而設一堆框架,而是深入去思索、解構自身文化的由來,繼而反芻、重構,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以此,才會對文化有深刻雋永的關懷,這也是一種遠慮。
1. 一位朋友從Facebook來台大資工系徵才,希望找人去矽谷工作。
2. 一位在中國與大企業合作的台商,正在規劃研發下一代的雲端平台技術,希望在接下來多一些合作。
3. 一位八年前從我實驗室畢業的學生,拿著大陸的資金,想在台大設研發據點,看看能否創業,覺得台灣的人才C/P值很高。
4. 一位在某外商電腦公司工作的年輕朋友,想轉換跑道,詢問來學校擔任一年研究助理的可能性,說薪資從150K降到35K不是問題,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好。
5. 一位資工系大二的學生,想改行當警察或牙醫,找我簽休學意願書,我和他談了一會,贊同他深思熟慮的決定。
6. 一位在外商擔任研發主管的學長,被派去上海工作一年後,想回台灣,但回不來了,因為他認為台灣能給他的薪資和發展機會遠不如上海。
7. 一份Apple的工程部門的訊息,問有沒有台大學生想去美國做GPU相關的實習工作。
這些年來,我有很多類似上述這些的第一手資訊。每一個都是有趣的個案,但我在此不想單獨討論 -- 把這些個案放在一起的目的,是告訴大家,很多改變正在發生,都有脈絡可循,而且最好是全面綜合去探討,才不會以偏概全。因此,我基於我在台灣和國外的求學、工作、教書經驗,以及某些個人的理念,藉由討論台灣近年來日益複雜的產學問題,希望年輕人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
話說,有幾位日子一直過得不錯的朋友,最近突然開始不約而同說起「權力者怎麼這樣蠻橫、低能、無恥」這類通常是酸民、魯蛇才會說的話。這似乎意味著,擴展中的社會問題,已經波及到他們了。這好比,附近貧民窟失火的時候,說人家沒有做好防火措施,等到自己的房子被想「都更」的黑道釘上,才開始感同身受。所以說,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到頭來誤了自己,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年來,我看了太多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個人,我不願多加批評,因為我自己何嘗不是這種人?我們這一代的人,如果願意多反省的話,或許會看到自己身上和這個社會充滿了醜陋的習氣,或許會理解這些年為什麼會把國家,乃至於教育機構,搞得像是好大喜功、爭權奪利的戰場。
我希望下一代有更多年輕人同時具備關懷社會、獨立思考、勇於突破的態度與能力,同時記取我們這一代的教訓,或許就不會重蹈覆轍。這也是我這些年不厭其煩重覆在說一些話的原因,但要能夠產生改變,我想還是得靠年輕人自己才行 -- 這代的年輕人必須設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這代的思維和作法。
例如,李遠哲最近說「鼓勵年輕人要站出來,不要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其實我講這類話講很久了,我從來就不大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包括李遠哲的話在內。但是「不相信老年人的決定」這件事,不應該是年少叛逆式的反射動作,應該是基於理性、良知、自信、自覺的判斷。在批評時,要搞清楚前人的決定出了什麼問題,否則只能說不信,卻拿不出理由和對策。
以我所見,多數前人的決定,出發點是良善的,甚至權力者本身也有良善的意圖,只是昧於他們自身眼光、能力、性格上的盲點,而無法做好。如果年輕人不假思索,缺乏能力,只顧著批評,那難保不走上老路。
以資訊電子業的工作來說,如果這一代的年輕人眼光中只看到前人走過的老路,那的確會對於前途有不少憂慮:電子業利潤逐年降低,中國電子業崛起,台灣軟體產業基礎不夠扎實,缺乏軟體人才,人才流失國外... 所以老路以後走不通了,該怎麼辦?
我們在多年前就說軟體技術是未來重要的產業,但社會上沒有多少人相信。或許每個人都覺得這樣的宣傳是為了自己,或許每個教授都相信自己的研究領域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權力者只顧著推動與自己相關的事務,或許掌握話語權的媒體和名人只顧著自己的市場性去討好和娛樂一般大眾。換句話說,大家多半是自掃門前雪,也用這種心態看人。
我想,老路走不通,反而是件好事,可以讓大家多思考新路在哪裡。但是我想提出幾點警告:切莫把主導思考、決定路線的權力交給了無法跳脫舊時代框架的權力者;切莫因為恐懼未知而選擇短視近利的作法,把自己的未來交給殺雞取卵的經營者;切莫因為思考不周,而莫名聽信誑語者、異語者。
從這個「好事」的角度看,我倒是很羨慕在這個節骨眼上從事高科技研究的年輕人,能夠有這麼多的機會 -- 前提是願意把眼光放寬放遠,搞清楚自己想走的路,知道如何讓自己成為世界需要的人才。基本上,不要隨便聽信媒體、名人的話,要培養綜合判斷的能力,也要多關心公共事務,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
現代的社會形態改變太快,已經很難確保些什麼,學位也不能保障什麼,公家、大機構的工作也不能保障什麼,規律的工作會越來越少,小確幸越來越小,深厚的專業能力或是快速應變的能力,才是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尤其是高科技業。我們每天在學校裡學東西,當然應該知道學這些有什麼用,但更重要的是掌握住學習的方法。電子業紅了三十年,又如何?賺了錢,除了炒股買房,又如何?
科技業保證獲利的機會,已漸漸消逝,現在不是找些舊時代成功的老人去帶隊做快老二就可以輕鬆賺到錢的,因為對岸有更多的快老二。如果只會做快老二、還在緬懷過去的榮光,是缺乏深謀遠慮。業界真的要做前瞻研發,主事者要眼光犀利、善待人才、長期深耕,還要有充沛的資金,不是像過去台灣業界的玩法,文化要改變。
沒能力帶領轉型的業者,要有自知之明,早點交棒。不要一方面老愛說年輕人不夠努力,一方面死抱著權力不給年輕人機會。我想鄭重對國內業界說,我們在學校看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而且有很多優秀的研發團隊,只是一般業界基於成本考量,無法善用學界的資源去提昇其技術水準,反倒是國外業界比國內對我們的人才和研發內容更有興趣。
因此,就工作而言,培養國際的視野、自學的能力,才是深謀遠慮。如果不喜歡高科技業,早點改行,如同我大二的導生重考去學牙醫,也算深謀遠慮。眼光放遠,道路是多元、寬廣的。台灣幅員小、人口稠,要永續發展的話,必須放眼國際,但同時保有文化的根源。由科技島淪落為鬼島,還不能讓大人們認真去反省這些年不斷上演的荒謬鬧劇嗎?
在我的想法裡,文化是活的,不是意識型態。文化的根源,不是會說台語,不是強調古文,不是死背歷史,不是讓人留在國內,更不是為了讓下一代認同自己而設一堆框架,而是深入去思索、解構自身文化的由來,繼而反芻、重構,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以此,才會對文化有深刻雋永的關懷,這也是一種遠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