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
像我這樣一個未經人事的年輕人,如何知道未來會面對什麼?從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輩種種出自於善意和他們個人經驗的教誨和提醒,是否適用於我個人和我的未來?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我心目中理想的羅馬,究竟是什麼?
首先,在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各方的資訊時,現在的我,最需要的是分析和整合資訊的能力,沒有這樣的能力,我如何能夠獨立思考,發掘屬於自己的道路呢?而這樣的能力,應該也是我在面對未來的世界時所應該具備的能力。
同時,我覺得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對什麼有興趣,擅長些什麼,適合做那些事情,喜歡過怎樣的日子。沒有認識自己的能力,就算很成功的依照書本、長輩的話一路發展,我將來也不見得會快樂。
想要具備上述兩件能力,我應該要把握時間好好學習和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應該要明辨是非。然而,我們中小學的課程中,並沒有教我們如何思考:數理課著重於利用公式解題,文社課強調記憶和背誦,都沒有給我們足以養成思考習慣的空間。
閱卷老師看到這裡,應該會覺得我的思路與其他考生不同。的確,我的思考訓練並非來自於一般課程:我自幼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從事課外活動,因為我熱愛學習和思考,不過我很討厭正規課程中為了準備考試所必須的反覆背誦、熟記標準答案。因此我從來不是老師心目中的模範生,但我相信唯有建立起上述兩種能力,才是對自己負責,為自己而活,真正為未來做準備。
英國的Ken Robinson爵士在TED上的經典演講上闡述了學校如何扼殺了創意,與我的個人經驗對照,我非常同意他的說法。在我持續發展我個人基本能力的同時,我希望不斷突破自己、發揮創意、結識良師益友、多方深刻探索這個世界,運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這個社會,這樣或許能夠不枉此生。
==============
官方公布的範本
我的評語是:「寫得中規中矩,無可批評。』
以我當年的作文能力和寫字的工整度,寫這樣的文章是家常便飯。這樣的能力,現在偶爾幫長官們寫稿時,還是用得上的。但是,當年的作文訓練,現在寫官樣文章,都有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心情一點都不好。能夠對於主題有所感應,下筆時隨意揮灑,內容言之有物,才真的有創作的快感。
同場加映 (1):
官方公布的第二份範本: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605/364767.htm)
我的評語是:內容強調多元思考和創新,但斧鑿痕跡很深,動不動就說「我必須」(文中出現四次),如果真的多元思考的話,怎麼會一直用「我必須」把自己綁得死死的呢?『必須有更高的視野,更開闊的胸襟,更高人一等的能力』,似乎就是人生目標,那就算後面強調要多元思考,真正要如何超脫和超越,恐怕還是得接受生命經驗的指引。
同場加映 (2):
出自於「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手筆的作文範本(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14562),令我很失望,比以上的範本還糟糕。
光是第一段我就讀得很辛苦,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刻意修飾到了矯情的程度,沒有真感情。套用再高階的詞彙,寫得再風花雪月,也只能賺取分數,無法感動人。至於文章內容,大多拾人牙慧,言之無物,也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文章。
多看一些這類文章,才知道唐代的韓愈為什麼「文以載道」、反對詞藻華麗的駢體文,五四和新文化運動為何要反對讓思想僵化的八股文。或許這是我個人的喜好,寫自己想寫的,淺顯易懂,不賣弄,言之有物。
不過我不是國文老師,不保證按照我的方式寫會得高分就是了,我的文章只能當做參考。
what:
回覆刪除1. 接收、分析和整合資訊的能力
2. 認識自己的能力
how:
1. 把握時間好好學習和思考
2. 大量閱讀課外讀物、
3. 從事課外活動,
4. 熱愛學習和思考,
5. 不為了準備考試反覆背誦、熟記標準答案。
Conclusion:
突破自己、
發揮創意、
結識良師益友、
多方深刻探索這個世界,
改善這個社會,
--------------------------------------------------
Score: 10 級分
--------------------------------------------------
直接保送:任何高中、大學科系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