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教改要怎麼改?

在這篇文(註)中,羅賓森很精要地在哲理上講了教育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跟我的想法頗為類似。基本上,羅賓森和我都認為,在這個人人幾乎都是知識份子的時代,人民本身應該要為教育負最大的責任,不只是抱怨和監督,而且該實際行動去改善教育系統。

以下我借用羅賓森的話,以問答的方式,討論一些關心教改者可能會問的問題:

Q1: 教改的問題不是領導者無能所造成的嗎?

A2: 羅賓森說:『看到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在進行教育改革,可是其中不少卻是由根本不懂孩子該怎麼學習、好學校該怎麼運作的外行人主導,還將政治權力和商業利益列為優先考量,更是讓我擔心得不得了。』『現有教改不但沒有解決原本宣稱會解決的問題,反而讓它們更加惡化。』

所以,教改越改越糟,不是台灣特有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當然,不是說教育部長不需要負責任,而是說這個問題不是光換部長就能解決的。何況,領導者無能,也是教育系統的問題。

Q2: 全世界的問題?那麼是為什麼呢?

A2: 羅賓森:『因為系統本身才是造成問題的主因,所以只要系統不變,不管其他方面再怎麼努力,產生的效果都很有限。』

Q3: 什麼系統不系統的,我不懂,那為什麼以前沒問題,現在有問題?

A3: 羅賓森:『簡單的說,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公共教育系統依然和十九世紀中葉時差不多。這些教育系統原本只是為了滿足工業革命後的大量勞工需求,而設計架構則以「大量製造」為基本原則。後來的標準運動更是以加強這些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為目標。問題是,這些老舊的教育系統早就不適合截然不同的二十一世紀的環境了。』

有些人覺得教改越改越糟,要求改回到教改之前,但要知道,現在和三十年前是截然不同的環境。

標準運動,指的是幫教育制定標準教材,為教育成果制定評量標準,再用標準的指標來評鑑教師和教育機構。

Q4: 標準不就很客觀公平嗎?不是也造就出很多英才嗎?

A4: 羅賓森:『許許多多人能適應這個系統,而且表現傑出。如果刻意去扭曲這一點,未免太過可笑。但是更多人在漫長的教育路途上卻只是虛擲時光,並沒有得到教育應該給他們的好處。為了少數在這個系統中表現傑出的佼佼者,卻犧牲了大多數人,這樣昂貴的代價真的值得嗎?』

我想,這是真正的人本情懷,每個人所關心的,不只是自家小孩的成績,而是有餘力去關心多數人。當然,我們的社會離這個境界還頗遠的,但我會用這個角度去看教改的方向。

Q5: 沒有標準的話還得了?學生要怎麼證明自己優秀?老師不知道要教什麼?家長要怎麼督促孩子用功?教育部要如何評鑑學校?

A5: 羅賓森:『我所提倡的教育革命是以和標準運動完全不同的原則為基礎。它推崇個人價值、保留自行判斷的權利,相信人人都有進化和發展充實人生的潛力,同時強調公民責任和尊重他人的重要。對我來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世界和自身的天份,以幫助他們擁有充實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

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人,不妨先想一想自身從小大接受了多少的框架。有些成功者可能會將成功歸因於師長的鞭策,但請回去看Q3-4和A3-4,想想當年那些同學,是否有些會因為不適應教育環境而鬱鬱寡歡,甚至厭惡人生?

Q6: 那該怎麼辦?我們不就只有這點教育資源嗎?

A6: 羅賓森:『我們必須做的是找出一條完全不同路。教育系統需要的不是修正微調,而是徹底改變。』『現今,有了現代科技的幫助,加上自身的創意,我們比以前任何時代的人都有機會彌補這個遺憾。現在的我們不但有無數機會去激發年輕人的想像力,甚至還有能力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教學模式。』

這也就是我這些年為什麼推崇數位學習、適性學習、自我學習。

Q7: 真的是這樣嗎?要怎麼找出一條完全不同路呢?

A7: 我想,『找出一條完全不同路』,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社會得要有能接受失敗的勇氣和毅力,不斷去找,一直到找到為止。誠然,學生不是實驗品,但教育工作者也不是完人,如果不願接受大幅改革現有的系統時所可能出現的某些弊端,那大幅改革很難出現,也就不可能找出一條完全不同路。

什麼樣的人適合來帶領教改?羅賓森說:『我對教育承受的巨大政治壓力非常清楚。面對這些壓力,政治決策者必須接受挑戰,做出改變。一直以來,我都主張政治決策者要勇於面對急劇變化的改變需求,但革命不會為等待法律修正而停下腳步。第一線的人開始動手之後,力量就會團結起來。』

Q8: 那除了希望有正確的人來帶領教改之外,我們平民還能做什麼?

A8: 羅賓森說:『教育並不發生在立法機關的會議室裡,也不藏身於政客的華麗辭藻中。教育只存在於真正的學校裡,只存在於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中。如果你是老師,對學生來說,你就是教育系統。如果你是校長,對你的社區來說,你就是教育系統。如果你是政治決策者,對所有你負責的學校,你就是教育系統。』

我想,他的意思是說,每個人所在之處,皆可作為教改的道場。所以,在抱怨和哀傷各種社會亂象的同時,我們可以設法讓自己和周遭的人變得更健康,這才是真正完整的教育改革。

Q9: 真的要改嗎?未來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A9: 試想,當機器人可以取代大量藍領和白領階級的時候,人能夠做什麼?人應該做什麼?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知道現有的教育系統有很大部分已經不適合那樣的世界。我想,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創新,所以拉著所有人去搞創新也不是答案,如Q5/A5所言。

如A7所言,完全不同路,是需要去找的。悲觀的人或許不認為這條路存在,還是學習「認命」比較快... 但我可能比較樂觀一些。我想,人到這個世界上來,可能就是來學習和探索的,即便是「認命」,也有各種方式的,也是要學的。

(註)「世界的教育部長」:教改是一場注定由下而上的革命,

http://udn.com/news/story/7063/133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