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hTC 來台大 call for research proposal


今天參加 hTC 來台大 call for research proposal 的會議,很失望。感覺 hTC 現在的研究部門主管非常好高騖遠 -- 主管說,想要一兩年做出甚麼能夠救亡圖存的前瞻性的研究。這點讓我非常訝異。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你如果研發出一大堆看起來很炫的花拳繡腿,我也不會覺得很奇怪。

在台灣,目前業界跟學校做研發的現況有幾種: (1)以廉價的學生勞力,作一些預期能在短期做出來的工作。(2)以合作的形式,希望選拔或是吸引優秀學生將來進公司。(3)透過合作取得學校研究團隊公司想要的現成的技術。(4)比照在美國做產學合作研究的那套,研發出頂尖創新又有用的技術。(5)其他非技術理由,例如打好關係以便爭取政府補助經費。

看來,hTC想做的是(1)(2)(3),但嘴巴上卻說是要做(4)。我如果是總經理的話,要嘛,就去做(1)(2)(3),不然就真正去做(4),切莫講一套做一套。

要做到(4),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公司本身在某領域已具備一流的研發能力,或是弄清楚要研究的問題,或者願意花時間、精力、經費跟學校合作。以hTC的規模和在某些領域長期的耕耘,不是不能做(4),但從hTC今天的提案裡,我感覺不到他的合作誠意,因為他們根本不講自己在做些甚麼;我更不認為他們目前從研發方面去救亡圖存的執行方法是對的,因為有一些讓手機更好用所應該做的研發工作,他們連提都不提,讓我覺得很納悶,hTC到底想往哪裡走?

手機廠的本業是甚麼? 是不是該先把手機設計好,系統效能調好,再來講怎樣附加一堆花俏的功能? 是不是該先建構好雲端服務的基礎架構,再來談怎麼處理大量資料? 搞應用研究的人,可以假設系統都建置得好好的;但是幫公司做研發,不知道抑或不理會公司在系統架構和系統軟體的薄弱,只顧著軟體要酷炫? 對此,我幫不上忙,我只能說: Good luck!

後記(2012-10-05):


這篇只是反應我個人對hTC此次CFP的期待,期待越高,自然有所失落,但並非說hTC如何如何,請大家不要過分解讀。台灣資訊產業在做前瞻研發的經驗還很淺,需要多加強,我只是提問題,也不是在罵人 :) 說真的,我還是很想幫hTC做些事情的,不少之前指導過的學生在hTC做事,hTC工程部門幾個月前也來深談過,手機系統愈來越複雜,對手越來越強,需要有更有效的系統研究方法和設計評估工具。

我想,台灣業界整體來說,還沒有學會怎麼支持前瞻研究。老闆覺得有繳稅,政府和學校該發展技術和培養人才,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問題是,以目前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學校爭排名的研發思維,能夠培養出業界想要用的人才嗎?不如直接捐款給特定單位,專款專用,這就是幾個趨勢和台達電願意捐款給台大成立雲端學程的用心,值得嘉許。我認為應該有更多大企業集體和主動捐款給學校做研發和人才培育,才是能夠提昇產業研究的好手段。只靠政府的經費和力量是不夠的。

話說回來,我這篇講的,主要是感嘆hTC雖有心想突破,卻還是受到大環境的限制。我對事不對人,hTC的主管們,或許有他們的考量,但我看到的是,即使有心想做前瞻研究,也是一邊做,一邊在算計能不能從研究中獲利。以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要這樣算計,當然是合情合理,但是我原本對於hTC有較高的期待,並沒有出現。

執著於現有的成功經驗,不敢跨出去,是台灣業界普遍的心態。我沒有說哪家公司一定要做前瞻的研發,你選擇不做也行,要做的話,希望是能夠朝向長遠的利益去做。

有人說台灣能做的東西不多,那是因為看不遠、看不廣。做前瞻研究就是為了要能夠比人家看得遠、看得廣。在美國,一年有150000個computing job openings(請參考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6610.html),工作機會從哪裡來的?美國這些年來從硬體設備製造轉型到軟體研發和服務,轉得很成功。IBM是一個很好的典範,Apple是一個超越典範的特例。Apple 沒有早期在Newton的研發,也不容易把iPod的成功延續到iPhone。這些東西,不只是累積工程師的技術,而且是培育管理階層的經驗和眼光。台灣的產業大多還一直是硬體廠訂單至上的思維,用在軟體研發,並非很恰當。

台灣有好的工程師,但是老闆和主管們的心態上,往往不能有效支持員工做高階的研發。這個跟做me too的生意取向有關...因為過去做me too有不錯的機會賺錢,只要賺到了錢,工程師爆肝或是做低階的研發也甘願,不是嗎?所以一路走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形成先前的局面,其實並不能怪誰。

然而,現在繼續這樣幹,產業還能夠賺夠錢嗎?學校只教學生做純理論,出去找工作碰壁,要怪老師沒教?還是怪學生沒長眼?我的博士班學生今年畢業,大家搶著要,為什麼有一堆博士找不到工作?我講這些,不是要去指責誰,而是說現在情勢變了,大家也要跟著變,而不是(企業)只想讓國家來支持你,(畢業生)只想讓大環境來配合你。

我想,以台灣目前的師資和學生素質,再加上在國內外一流產業的工程師,只要能夠群策群力,「好好地」把資源投注在幾個「重點」領域,當然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些世界一流的研發成果。問題是,上句話中加上引號的部份,都是扯不清楚的關鍵議題,尤其是從每個人的本位出發,很難找到把事情做好的共識。

要怎麼才能夠讓老闆、主管有遠見?我想這是目前台灣業界的當務之急。累積深厚的研究基礎和人才,則是台灣的產官學要共同努力的事。大家都知道,過去這些年產官學做得並不是很好,原因很多,在此我無法詳述,請參考我部落格的其他文章。

再次聲明,我對事不對人,我也不是罵人,只是希望台灣能做得更好,我自己也一本從業界回國教書的初衷,盡量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引介給大家,也希望可以幫朋友們解決問題。



28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工程師水準好不好與公司是不是做me too與代工沒多少關係,一個是個人能力一個是公司政策。公司想賺怎樣的錢,不是工程師能決定的。

      刪除
    2. 台灣有好的工程師,但是老闆和主管們的心態上,往往不能有效支持員工做高階的研發。這個跟做me too的生意取向有關...因為過去做me too有不錯的機會賺錢,只要賺到了錢,工程師爆肝或是做低階的研發也甘願,不是嗎?所以一路走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形成先前的局面,其實並不能怪誰。

      然而,現在繼續這樣幹,產業還能夠賺夠錢嗎?學校只教學生做純理論,出去找工作碰壁,要怪老師沒教?還是怪學生沒長眼?我的博士班學生今年畢業,大家搶著要,為什麼有一堆博士找不到工作?我講這些,不是要去指責誰,而是說現在情勢變了,大家也要跟著變,而不是(企業)只想讓國家來支持你,(畢業生)只想讓大環境來配合你。

      我想,以台灣目前的師資和學生素質,再加上在國內外一流產業的工程師,只要能夠群策群力,「好好地」把資源投注在幾個「重點」領域,當然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些世界一流的研發成果。問題是,上句話中加上引號的部份,都是扯不清楚的關鍵議題,尤其是從每個人的本位出發,很難找到把事情做好的共識。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4.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7002.html#more

    這篇文章給您參考 就可以知道台灣廠商為什麼屌小

    移民社會 直接挖人比較快 為什麼要培養好人才給人家挖

    很感概 當年海英俊區舊台達電的故事 真的變童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彭教授的看法,值得參考,但未必能照單全收。

      刪除
  5. 同意您的看法.
    我呆過台灣前十大的電子公司.這公司從工研院技轉來了, 接下來只想靠著這技術快速獲利. 但這技術接下來要怎麼走怎麼往前進就不管了, 那是政府學界的責任, 或是只想靠客戶來教 know-how, 於是沒幾年這片產業就變成紅海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台灣業界整體來說,還沒有學會怎麼支持前瞻研究。老闆覺得有繳稅,政府和學校該發展技術和培養人才,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問題是,以目前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學校爭排名的研發思維,能夠培養出業界想要用的人才嗎?不如直接捐款給特定單位,專款專用,這就是幾個趨勢和台達電願意捐款給台大成立雲端學程的用心,值得嘉許。我認為應該有更多大企業集體和主動捐款給學校做研發和人才培育,才是能夠提昇產業研究的好手段。只靠政府的經費和力量是不夠的。

      話說回來,我這篇講的,主要是感嘆hTC雖有心想突破,卻還是受到大環境的限制。我對事不對人,hTC的主管們,或許有他們的考量,但我看到的是,即使有心想做前瞻研究,也是一邊做,一邊在算計能不能從研究中獲利。以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要這樣算計,當然是合情合理,但是我原本對於hTC有較高的期待,並沒有出現。

      刪除
  6. 沒有基礎工程,確想從巨人肩上找答案‧‧‧
    這能找出好結果的機率,應該會比買到樂透頭彩低吧!!

    回覆刪除
  7. 產官學合一的體系本不易培養,若企業因環境限制而只能走馬看花方式來尋求解套,那只能說是臺灣中小企業現今最佳寫照,誠如板主所說看不見主管的遠見卻只能在小地方去啄磨如何去獲得利益,不如說實在是沒有新技術可突破的情況下,只能在現有資源找出一個不一樣的東西,因為大家都在等阿婆出新玩意呢(煙~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有很多新技術可突破,尤其是在電腦軟體方面,台灣的產業大多還一直是硬體廠的思維,才會抱Apple大腿... 有一天去光華商場,聽到一個顯然是在業界的客人跟店員大罵Apple把一堆規格改了,讓他們活不下去... 店員為了賺客人的錢,足足聽了十分鐘左右的牢騷 :)

      在美國,一年有150000個資訊科技的job openings,(請參考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6610.html)

      為什麼?他們看到很多新的東西,是我們看不到的。要怎麼才看得到?累積深厚的研究基礎和人才。

      刪除
  8.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指教。關於第一點,我沒有去批評您提到的這些領域的意思,只是用一句話去形容這家公司想要的東西,就如同政府說:「要讓民眾有感」,端出來的一大多「有感雲」,在我看來也是一種花拳繡腿。

      關於第二點,我對hTC有較高的期望。看看hTC的競爭對手是如何做前瞻研究的呢?絕對不只兩年。如果要跟這些對手比,也不是看短線的。

      第三點,講hTC在基礎服務的上薄弱,是基於用戶的立場,我們看到hTC在雲端服務上落後許多,這其實也是台灣現有的問題,雲端服務能不能扎實的做出來,整合到行動端。

      第四點,關於產學,我們做了很多,包括跟hTC談。我從五月到七月跟hTC的工程部門人員長談多次,研究計劃書都快簽了,卻在hTC股票大跌時計畫被取消,說是研究計畫將由研究部門負責。然而,就我所看到的,hTC的研究部門和工程部門似乎是脫節的。口中當然講的是一套,但是當研究部門主管說出他們要的不是能夠降低20%能耗之類的技術,而且對談中發覺主管對於工程部門的問題不大感興趣的時候,我想這裡面有的是他們內部管理的問題。

      至於包容的部份,我想,我們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我也是很歡迎hTC再來找我談研究的。

      刪除
  9. 您好,我是ETtoday新聞雲的社群編輯黃郁棋(KK),看見您這篇滿多人轉傳的,且是少數由學界角度看HTC的文章,不曉得能不能跟您邀稿呢?(就這則)

    期待您的回音。

    ETtoday新聞雲 社群編輯 黃郁棋敬上

    回覆刪除
  10. 學術面及現實面是有差別的.

    如果能夠穩建的走, 沒有人喜歡用跑的. 但如果世界上產業都在跑, 你不能怪HTC會走一些旁門走道, 因為我們國家小.

    世界各國都投資大量資源在挖科技人材, 比起GOOGLE? HTC沒有強大的政府在支持. 比起三星? HTC更沒有整體韓國國力的推動, 以及大量撒錢挖人材的力量.

    我們在要求什麼? 以台灣小小的土地及人口, 能出一個在手機市場上占一點點地位的產業, 我們該支持它. 況且HTC從很早就投身在智慧手機市場研發工作上面, 世界上第一支GOOGLE ANDROID手機HTC Dream就是HTC發表的.

    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HTC_Dream

    台灣人! 我們何時才能擁有自信?
    台灣人!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在世界上眾多的人口中, 找到自我的方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提到的東西,我很能夠理解。我並不是要求,而是對於hTC有較高的期待,也願意去支持一個有高願景的公司。

      刪除
  11. 支持?手機市場目前只有低階像MTK inside及高階像三星蘋果...台灣的內需無法支撐大企業,企業需靠自己在遊戲中勝出,high tech, low tech...get money is tech......其它的就是政府的決策,如何能期望現有企業長久支持什麼呢?不同產業也有不同思考,,,即使企業不想如此,投資市場也逼得他們下一些決策,難啊,手機應用軟體確實是可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更是存亡快速變化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跟hTC和MTK都談過,也希望他們想辦法整合一些研發的方案。台灣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政府也不能只給錢,要妥善規劃出一些具體方案。

      刪除
  12. 如果每季、每月都被追著看銷售狀況,又怎麼可能有心思去想一個需時三、五年,又不容易看出效果的計劃?

    台灣電子業的特色就是"彈性和效率",其實講穿了,就是不斷追逐市場和短期效果,
    在電子業的觀念裡,"年"的概念大約只有在領年終時才會用上,比較常用的是"季"和"週",

    至於所謂的基礎建設、長遠研究? 電子業會說:"政府在幹嘛?"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上有回覆一些讀者,所以在此不重複太多。基本上,政府也不能只給錢,也不能只訓令學校要培養人才,業界也不能只等待,要妥善規劃出一些具體方案。軟體業的榮景和挑戰還很長,hTC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只是一個起點。希望大家的觀念能有所轉變,找到好的對策。

      刪除
  13. 您好~
    我還滿開心有人share產學合作的經驗,也對HTC這樣有點傷心。

    我覺得產學合作一直都是個問題。
    我個人在國外唸過phd,我個人覺得(1)(2)(3)其實也是國外大部分的狀況。我知道某些大公司會有(4),而這些project也都很競爭,通常公司要有某種賺錢plan(ex:每發出去10個funding,能成功多少,成功了能回收多少)。這個我暫時不多著墨。

    我覺得本篇給我看到也有個學界跟業界整合的問題。
    我在美國覺得,雖然學界很多人在亂搞,不過大家大概知道業界要作什麼,怎樣可以拿到錢,所以做的方向大部分不會跟主流太遠。業界基本上也大概知道學界現在在做哪些東西,哪些會work,哪些是亂搞。
    我會覺得國外可以作到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學業界聯繫比較緊閉。我個人來講以前的PI,co-PI就有些在業界的人。這些是我在台灣的時候比較少看到的。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表達出學界的意見~
    不過我個人會想要給台灣更多positive power啦!我覺得現在都大家罵來罵去聽不進去的話,好像也不會改進~

    回覆刪除
    回覆
    1. 坦白說,這篇只是反應我個人對hTC此次CFP的期待,期待越高,自然有所失落,但並非說hTC如何如何,請大家不要過分解讀。台灣資訊產業在做前瞻研發的經驗還很淺,需要多加強,我只是提問題,也不是在罵人 :)

      刪除
  14. 我想大部份人是支持老師看法的,期望事情是一點一點變化中

    回覆刪除
  15. Maybe that's just because they don't care about craftsmanship.
    "There's a tremendous amount of craftsmanship between a having a great idea and having a great product." by Steve Jobs

    回覆刪除
  16. 對於這點,我三年前就說了。但是學生還是去了HTC。我們事實上沒有大氣魄的老闆,也缺少architec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人及多數的都很短視,程度也不夠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