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卡三爽』?


裝了20個應用程式之後,Samsung i9000『卡』到不能忍受,用z4root取得root權限之後,裝OCLF(所謂的『卡三爽』的一種...好一個俗又有力的名字),修改/etc/gps.conf,比較順了,再來多裝20個應用程式試看看...

另外,本來很順的Samsung Galaxy Tab在裝了50個應用程式之後已經開始卡了,看來卡不卡還是跟使用者的需求有關,CPU快一點,RAM大一點,只是讓卡機現象延後發生。

為什麼會卡呢?主要是因為RAM不夠用,只有512MB的RAM,扣掉Linux kernel和Android常駐程式佔據的空間之後,大概頂多剩下200MB,原本應該還好,但是現在很多的應用程式都提供了背景服務(services),越來越佔空間,而且還自動會復活,殺都殺不完。這是Android的大問題,在允許應用程式提供多工服務的同時,這問題就存在。

Apple在開發iOS的多工服務的時候,比Google要小心翼翼多了,雖然給某些開發者太過於控制的觀感,但是的確讓Apple較能夠掌控iPhone的效能,因此,比較少有用戶抱怨,除了iPhone3G在升級到iOS3的時候效能變得非常差之外,大部分都還過得去,裝上百的應用程式都不成問題。

所以,裝Android程式要謹慎,但是一般使用者懂那麼多嗎?我看遲早Android陣營必須學Apple Store那樣提供Genius諮詢服務,解決一般手機用戶的疑難雜症。現在Android的行銷策略遲早會有問題,靠手機行和電信業者來解決電腦問題應該是不夠的,除非找到一個更好的管理機制,減少這種事情發生的機會。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高科技工程師與教授:一天的對比


前天看到這篇文章,覺得作者Dr. Welsh真是有趣,繼上回記述他離開哈佛加入Google的心路歷程之後,來這一篇呼應前文的詼諧之作,哪天有機會遇到他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他聊聊。

在台大教書已經將近六年了,我時常還是會想起當初在美國SUN公司的工作經驗。相較之下,最大差別是,我在SUN的時候,我不需要管人,也不需要管計畫,我只要想辦法解決公司裡面自己和別人所遇到的問題就行了。更重要的事,我有機會玩到最新的機器,也會遇到一些懂得自己在說什麼的真正高手,日子跟Dr. Welsh描述的差不多。身為一個博士,在公司裡並不算什麼,長官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跨組織的影響力,也因此我後來常常被派去執行跨組織的計畫。但是因為SUN當時處於相當艱難的時刻,有些我想做的事,由於重要任務在身,長官不見得會支持我去做這些短期之內看不到收穫的研究。

在台大,日子也像是Dr. Welsh描述的翻版,在忙碌之餘,我不得不利用Engadget, Mobile01, Macrumors, Facebook等網站來打發時間和調劑身心。平常得抽空撰寫一篇一篇看起來很偉大卻又能夠用合理的經費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研究計劃書,以及向校方和相關單位以幾近乎自我吹噓的方式把一些研究成果以世界一流的角度呈現在報告和paper中。參與一個一個和教學和研究相關的會議時,往往得在分心二用抽空完成上述事項的同時,還必須以不衝撞與會權威人士的方式提供符合自己微薄角色的參考意見。在上課前才趕著做好的教學投影片,發現一堆沒有預習、缺乏實作經驗、毫無求知慾、不敢在上課問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學生們,似懂非懂地聽著我三小時60張投影片的演講。在跟一群研究生的研討會裡擔綱唱獨角戲,擔任主持人並且負責幫聽不懂的人問問題,以及幫回答不出來的演講者回答問題。說要來談產學合作的小公司,一半是想來得到免費諮詢服務的,另一半則是希望能獲得廉價勞工。花時間所指導的研究生,原本應該是舉一反三的,很多時候是舉三反一,而且反出來的東西還是錯的。一個月之後要送出去的paper,老神在在的學生就是要撐到最後的幾天才寫好稿交上來,為了提昇業績,不得不趕工自己動手全部直接重寫。三更半夜爬起來寫了三十多張立可貼的研究心得,隔天很興奮地告訴研究生說這個趕緊去看看能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東西,結果三個月後連一個像樣的survey都沒看到。學生畢業後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給學弟學妹一些很難交接的成果。我買了一堆書,收集了一堆papers要看,無奈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又說不出時間確切花到哪裡去,懷疑是自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每年重複一樣的過程來教導和訓練學生,每年都想大刀闊斧地改進教學材料,但每年都留下一堆遺憾和挫折感。

這一切,我只能說,人各有命,殊途同歸。在學術界走系統實作的路線,就是辛苦的,在台灣又格外艱辛。礙於情勢,我只好培養我在這個學術圈裡發展所需的技能和智慧,利用有限的時間有效地去學習新的知識,在幾個月內成為Android和雲端運算的專家(這個圈子現在很多人都是雲端的專家),在幾個月內發表四篇標題有cloud的文章,並且拿到M公司贊助兩年雲端研究的經費,以及另一個M公司一年的Android研發合作案。也因此在忙到快要過勞死,面對這個學術圈裡的種種不完美時,除了為了某些高於個人的理由而努力忍受著之外,想到這些能讓我常常有機會學習和貢獻時的愉快,還有理直氣壯但是孩子氣地購買並且把玩最新Android/iPhone手機、Macbook Air、十二核心的Mac Pro、甚至於container-based cloud的時候,我想:在台大教書的日子也還不錯。(註:當我沒有庸人自擾的時候。)

附上在台大的近照一張:)
年底到了,一口氣買了五隻Android手機回家研究。自左而右:Motorola Defy, HTC Desire HD, Samsung i9000, HTC Desire, HTC Desire Z。後面的是Samsung Galaxy Tab.

以下謹摘錄Dr. Welsh的文章,給大家欣賞,標以粗體字的是共同的經驗,令人莞爾,有段提到台灣人的文字,卻讓令人汗顏...


Day in the Life of a Googler
Matt Welsh

I was thinking recently about how different my workdays are now that I'm at Google, compared to the faculty job at Harvard.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that I spent nearly 90% (or more) of my time writing code, compared to Harvard where I was lucky if I got half an hour a week to do any programming. I also spend a lot less time at Google procrastinating and reading a zillion stupid websites -- mostly because I'm enjoying the work a lot more.

Here's a short rundown of my typical day at Google:
  • 6:30am - Wake up, get son up, shower, breakfast, take dog to the park.
  • 8:30am - Leave for work (I take the subway most days).
  • 9:00am - Arrive at work. Type passwords into half a dozen different windows to get my work environment back to a sane state. Check email. Check on status of my several jobs running in various datacenters. Page in work from day before.
  • 9:30am-10:15am - Work on code to add requested feature to the system I'm working on. Debug it until it's working, write a unit test or two. Fire off code changelist for review. Grab third free Diet Coke of the day.
  • 10:15-11:00 - Switch git branches to another project. Take a look at code review comments from a colleague. Go through the code and address the comments. Build new version, re-run tests, re-run lint on the code to make sure it's working and looks pretty. Submit revised changelist and responses to comments.
  • 11:00-11:30 - Switch git branches again. Rebuild code to be safe, then fire off a three-hour MapReduce job to crunch log data to analyze network latencies.
  • 11:30 - 12:00 - Quick videoconference meeting with team members in Mountain View.
  • 12:00-12:35 - Lunch of free yummy food in cafeteria. Regale coworkers with stories of Apple IIgs hacking when I was in middle school.
  • 12:35-2:00 - Back at desk. Check email. Check status of MapReduce job - about halfway done. Respond to last set of comments from code review done in the morning and submit the code. Merge and clean up the git branch. Take a look at task list to decide what to work on next.
  • 2:00-3:00 - Project meeting with teams in Cambridge, Mountain View, and elsewhere by videoconference. This is my only hour-long meeting of the whole week. It is mildly amusing and I mostly spend the time doing some light hacking on my laptop and hitting reload on the MapReduce status page to see if it's done yet. Check Buzz and post a snarky comment or two.
  • 3:00-4:00 - Red Bull infusion to keep energy going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MapReduce is finally done. Generate graphs of the resulting data and stare at them for a while. Think about why the results are different than expected and write next version of code to generate another set of statistics. Try to get the code to the point where I can fire off another MapReduce before leaving for the day.
  • 4:00-5:00 - Whiskey Thursday! Round up a group of colleagues to drink scotch and play Guitar Hero. (I have a nice collection of scotch under my desk. Somehow I have been designated as the guardian of the alcohol supply, which suits me fine.)
  • 5:00 - Pack up laptop and head home.
  • 5:30-8:00 - Dinner and family time until son goes to bed.
  • 8:00 until bedtime - More hacking, if there's stuff I want to get done tonight, or make a few nice cocktails if not.
Contrast this to my typical work day at Harvard:
  • 6:30am - Wake up, get son up, shower, breakfast, take dog to the park
  • 8:30am - Leave for work (a 20-minute walk from home to the office, and I bring the dog with me).
  • 9:00am - Arrive at office. Check email. Groan at the amount of work I have to do before the onslaught of meetings in the afternoon.
  • 9:15am - Start working on outline for a grant proposal. About three minutes later, decide I don't know what I want to write about so spend next 45 minutes reading Engadget, Hacker News, and Facebook instead.
  • 10:00am - Try to snap out of the Web-induced stupor and try to make headway on a pile of recommendation letters that I have to write. Fortunately these are easy and many of them are cut-and-paste jobs from other recommendation letters I have written for other people before.
  • 11:00am - Check calendar, realize I have only an hour left to get any real work done. Respond to some emails that have been sitting in my inbox for weeks. Email my assistant to set up three more meetings for the following week.
  • 11:30am - Try to make some token headway on the grant proposal by drafting up a budget and sending off the three emails to various support staff to get the paperwork going.Make up a title and a total budget for the proposal that sound reasonable. Still undecided on what the project should be about.
  • 12:00pm - Take dog out for a 20-minute walk around campus. Sometimes spend longer if we run into other dogs to play with.
  • 12:30pm - Run over to Law School cafeteria to grab overpriced and not-very-appetizing lunch, which I eat sullen and alone in my office, while reading Engadget and Hacker News.
  • 1:00pm - First meeting of the day with random person visiting from a random company in Taiwan who will never give me any money but wants me to spend half an hour explaining my research projects to them in extraordinary detail.
  • 1:30pm - Second meeting of the day with second-semester senior who has suddenly decided after four aimless years in college that he wants to do a PhD at Berkeley or MIT. Explain that this will not be possible given zero research track record, but somehow end up promising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anyway. Mentally note which other recommendation letters I will cut and paste from later.
  • 2:00pm - Realize that I have to give lecture in half an hour. Pull up lecture notes from last year. Change "2009" to "2010" on the title slide. Skim over them and remember that this lecture was a total disaster but that I don't have time to fix it now. 
  • 2:30pm - 4:00pm - Give lecture on cache algorithms to 70 or so somewhat perplexed and bored undergrads. Try to make the lecture more exciting using extensive PowerPoint animations and wild gesticulations with the laser pointer. Answer a bunch of questions that remind me why the lecture was a disaster last year and vow to fix it before delivering again next year.
  • 4:00-4:10pm - Hide in office with door closed trying to calm down after adrenaline rush of lecturing. Gulp large amounts of Diet Coke to re-energize and re-hydrate.
  • 4:10-4:20pm - Check email. Check Engadget. Check Facebook.
  • 4:30-5:00pm - Last meeting of the day with two grad students working on a paper due in less than a week. They have no outline and no results yet but are very optimistic that they will make it in time. Spend half an hour sketching ideas and possible graphs on the whiteboard while they scribble furiously in their notebooks. Make vague promises about reviewing a draft if I see one later in the week.
  • 5:00pm - Walk home with my dog. This is the best part of my day.
  • 5:30pm - Get home, immediately sit down to check enormous pile of email that accumulated while I was in lecture and meetings. Forward five new meeting requests to my assistant for scheduling next week.
  • 5:45pm - 8:00pm - Family time, dinner.
  • 8:00pm - Pretend to "work" by reading email and tinkering with PowerPoint slides for a talk I have to give the next week. Too exhausted to do anything useful, make a drink and read Engadget again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瓶子裡的一堆軟蟲


閱讀費曼,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段費曼寫給妻子的信裡的話,真是經典,真正做研究的人該引以為戒!

這次會議我沒有收穫,什麼也沒學到。因為這個領域沒什麼高人,結果是集合了一群笨蛋在此,對我的血壓不利:會議上盡說些廢話,我只好再會場外與人爭辯。只要有人開口問我問題,或告訴我他在做什麼「研究」,那「研究」總是:(一)全然不可解;(二)含混不清;(三)不證自明的事,卻大費周章地予以分析討論;(四)多年來再三證明的事實,此人卻出於愚昧指陳錯誤(更糟的是,怎麼說他也不信);(五)企圖做不可能且無用的事;(六)根本就錯了。這領域最近活動頻繁,但不過是為了顯示之前的錯誤和無用等等。這情形就像是瓶子裡的一堆軟蟲,各個都想踩在別人頭上爬出去,並不是研究主題有多難,只是此中無高手。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台灣的博士


看到這篇報告,稍微看了一下:

近三年大專院校新進教師研究—以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庫(NPHRST)博士人力為例
國家實驗研究院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內容跟我所感覺的差不了多少,有些數據或許以後用得到。

簡單地說,出國的人太少了,名校畢業願意回國的人並不多,所以本土博士比率越來越高。領域熱門的程度有很大差別,工程和商管加起來超過一半,唸自然科科學的博士能進學校教書的人數少的可憐,不知道有多少人後悔為什麼要填物理系當第一志願?

台大之所以還能夠有國外名校畢業的新進教師,只能說是還有一些因為家庭和個人興趣的人種,願意放棄高薪回來教書。但是這種人越來越少,可遇不可求,有時候繫上是寧缺勿濫,讓位置空著等明年。

其他的學校或許沒有像台大學生那麼幸運,要嘛是找不到國外名校畢業的,要嘛是來了又走了。我認識一位朋友,回到花蓮家鄉的東華大學教書,一年不到就因為理念不合而另謀高就。反倒是國內畢業的博士,有人脈、熟悉國內狀況、對國內的學術文化較能接受,問題還比較少。

這篇報告,除了整理資料之外,幾乎沒有做出什麼真正有見解(insightful)的分析和論述。我猜是礙於情勢,不敢講什麼犯禁忌的話。首先,把所有學 校一概而論,可以論出些什麼?他們也不是不懂,而是把學校分類的這種事情,大概就會樹立許多敵人了。其次,類似上述的論述,有哪個國家研究機構敢在正式的 報告中直接了當的提出?馬上教育部高教司的長官就打電話來罵了。

另外,再過幾年,又會是怎樣的狀況?這個更牽扯到國家長遠的政策,在高層還沒有決定怎麼做之前,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員怎麼知道該朝哪的方向寫?怎敢胡亂揣測?

關於國內博士和國外博士的程度分別,這問題有點複雜,我手邊沒有數據分析,不便公開評論,只能私底下講。當然,個案有差別,也不能一概而論。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導生會的二三事 (2010.12.13)


昨晚,藉著台大傳統每學期一次的導生會,跟沒有太多利害關係、彼此也不大熟悉的大學部學生吃飯聊天。

昨天有事,晚到了十分鐘,發現先到的學生已經各就各位,把最邊邊的座位留給我,大概是方便我進出。我對面的座位,就保留給晚到的學生,或許是給遲到同學的懲罰?反正是吃到飽的餐廳,大家自己動手,不必招呼。我也沒想要說什麼,大家先埋頭苦幹,填飽肚子再說。

這種事情之前就聽過同事講過,不過不是導生會,是謝師宴。研究生坐滿一大桌,特意安排老師全家坐隔壁一小桌,老師到場傻眼,用溫和的語氣詢問學生這樣的座位安排要不要調整一下,不過學生渾渾噩噩,沒有一個人會意,搞到這位老師憤而離席,拖著一連疑惑的兒子女兒,一語不發衝出餐廳。

這樣是教育失敗嗎?

我不想以偏概全,想太多。什麼樣的制度,都不是完美的。

我想,我會以此為例教育我的小孩和學生,多多注意一些跟人相處之道。有天份但念書念不好,算是浪費了自己的天份和長輩的栽培。只顧到自己,完全不懂和人相處,會對自己和周遭的人造成不便,甚至是傷害。

但是,在導生會中,對眼前的大學生講些什麼大道理?省省吧。我們彼此不熟,我也沒有什麼樣的光環,犯不著在那邊老生常談。

看著大家狼吞虎嚥,我想,我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或許出門在外的學生,省吃儉用,難得吃一頓比較好的。(我們在中山北路的欣葉日式料理。)就讓大家愉快地、無拘束過一晚吧。

吃的差不多了,我建議同學每個人講一個校園趣事。起初大家靦靦腆腆的,都不想講,等了一會,終於有人開始講了,還講了兩個關於教授在課堂上的糗事,接下來就有人接著講故事,場面熱絡多了。

在一連串的故事中,我插話問了一句:『你們在修課的時候,有關心過為什麼要修這們課嗎?為什麼特別喜歡某門課?』大部分學生回答說,這門課有什麼用,他們也不見得知道和關心,喜歡某門課,大都是覺得學起來很有趣,或是自己很擅長。

後來,我插了一段話,稍稍地刺激一下學生。我說:『你們很多人,到了大學畢業,自以為學了很多,但還是對於真正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方法,一竅不通。以為說,老師把東西教給你之後,為了測驗你懂了沒有的那些問題,你解的很好很快,就算懂得解決問題。真正的解決問題,是一系列的程序,包括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定義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法、驗證和評估解法等等,我從修我的專題課的大四學生中,發現大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只好從頭教起。』

我想,自然的經驗交流和個人意見分享,也就是這個導生會中,我所能做的了。我的意見不見得適合所有學生,只提供參考而已。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復旦來的訪客 2010.12.06


與上海復旦大學來訪的陳海波、張為華教授,在台大總圖前留影。大陸人才濟濟,青年學者接踵走上國際舞台,優秀學生從大二開始進入實驗室作研究,能夠精通系統實務與國際合作,發表於一流會議。鎖國閉門搞黨爭的台灣,養尊處優的學子,該力爭上游了。

這兩位都是在復旦畢業的本土博士,畢業沒多久,做的研究已經能夠和國際接軌,今天的中國高校,已非吳下阿蒙。台灣長久以來以留學的方式,靠國外幫我們訓練出高級人才,本土博士中當然不乏出眾之輩,但是我看到的是(資工領域)本土博士的水準在數年前開始有推甄直升的那幾年達到顛峰,隨後開始迅速下滑。而出國留學的人數銳減,國家只會灑錢,鼓勵一些短線浮面的學術秀,沒辦法提出真正有效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策略。要提高學術排名,靠累積論文數量,當然達得到,只要威逼利誘,讓每個教授和學生都變成SCI期刊論文生產機器就行了。學術要扎根,研究要有意義,豈能如此?

復旦有獨立的資訊(計算機)學院,不需接受電機人士的干預。坦白說,出身電機系的我,原本對於電機系沒有什麼偏見,但是在種種場合,電機系的某些大老,以本身舊觀念壓迫資訊系的同僚,這種事情復旦原本也有,在獨立之後就免了,真好。在全國性組織推動之下,復旦的資訊學院重視頂尖學術會議甚過於SCI期刊,相對於剛剛通過把SCI和記點制度加入評鑑和升等項目中的我們,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有朋友對台灣學術界比較陌生,或是關心台大EE和CS的關係,在此簡單敘述一下。

NTUEE某些研究所的博士班,採記點制度,行之有年,有明文規定何種刊物的點數為多少,以SCI期刊為主,甚至還規定按作者人數和排序計點。這些舊思維,其實不只台大電機才有,不少『開發中』學校,也是如此,有它的時代背景,我的理解和感想如下:

(1) 很多浮濫的國際會議和期刊,正如同所謂的野雞大學,明文規定刊物的點數,有助於防堵大家為了提高論文數量,到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發表。

或許以前教授水準參差不齊,無法以學術倫理和道德勸說,只好硬性訂定標準。現在,偶爾會看到國內少數教授的論文列表中,還是會出現那種眾人皆知的爛期刊,令人啼笑皆非,但是普遍來說,注重學術聲譽台大學者,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然而由於計算點數的關係,與其追求卓越,『內行人』會去找『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地方發表文章,又容易上,又有不錯點數的期刊最受歡迎,或者是想辦法把自己領域的某些容易上的期刊的點數訂高一點。居上位的大老,也是既得利益階層和精通這套系統的內行人,自然是這套制度的捍衛者和推廣者。

就其根源,就是長期以來,大家只注重論文的數量,不大重視質量。而且不同領域中,文人相輕,在資源有限(只靠國科會補助)的情況下,你爭我奪,不去開拓資源,反而把遊戲規則訂死,限制大家。

(2) 以前台灣很窮的時候,沒有太多經費出國參加國際會議,靠著國科會的補助,一年頂多參加兩項會議。而投稿期刊,則幾乎是免費的,當然大家主要是投稿期刊。

現在,除了國科會之外,我們有教育部、經濟部、還有業界產學計畫,如果做的研究領域受到重視,計畫接不完的,何必跟人家搶資源?出國開會,和一流學者面對面接觸,才能真正了解學術的脈動,而不是閉門造車,鑽研比較容易發表的冷門題目。

我個人在念博士的時候,沒有發表任何一篇期刊論文。事實上,不只是我,我們實驗室大多數的博士生,在畢業前沒有一篇期刊論文是正常的。因為期刊論文審查速度緩慢,投稿到出版最快也要一年以上,以資訊產業的發展迅速,兩年前的東西已經落伍了,無法以此跟人家學術交流。

(3) 在網路時代以前,期刊的流傳和普及勝過會議論文許多。

網路時代之後,會議論文廣泛流傳,已經改變整個學術出版模式。以前,在台大當學生時,我訂了幾種的IEEE雜誌和期刊,是我吸收新知的來源。1992年赴美留學,經常到圖書館查資料。Web出來之後,慢慢轉到網路上查資料。很明顯的,在我們這個領域,從大家對論文的引用來源,可以看出來期刊已不受重視。

SCI的興起,是我在2005年回台灣之後才聽說的。從我的觀點,這個東西,是校方在沒有能力評判論文優劣和學者成就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美其名為追求公平,所選擇的工具。如同科舉考試和聯考一般,是所謂的『國粹』吧?這個已經荼毒人心幾千年的文化,以各種形式轉轉流傳下去,根深蒂固。

SCI也是一種商業操作和人云亦云。期刊要找出路,必須有銷售管道,搜尋引擎即是最重要的通路。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一個基於商業模式的搜尋引擎,一手遮天,只列入期刊,而且是自行決定何種期刊可列入,不計會議論文,有高度公信力嗎?某些所謂學校評鑑,跟大家常常在一些雜誌所看到的升學指南一樣,也是商業行為為主。上海交大的評鑑報告,公信力有多高?它有什麼能力去仔細評鑑每個學校?它選擇以SCI當成其中一項評鑑指標,而台灣自教育部以降,竟然以此當成是學校評鑑的重點項目。SCI之後,還要搞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進一步染污社會科學。

教育部迷信學校評鑑排名,學校奉命拼績效,學院負責教師評鑑,管你領域學門,績效交上來,才準教師升等。系所負責規範學生畢業制度,學院就壓迫系所訂定計點制度,以提高績效。真是一條鞭的作法!

八十台大,前進百大。附庸媚俗,莫此為甚。

(4) 許多領域的知名國際會議,是學者交換意見和聯絡感情的場合,有時候只要丟一頁abstract,就可獲邀出席報告,所以不少這些領域的學者,以偏概全,不承認所有國際會議的論文。

系所的大老們,會對看清楚以上不合理、沒有學術風骨的作法的同仁,曉以大義:『就算我們系所認同你,到了院級單位跟別人比就沒辦法了,到了校級會很難說服其他學院,送外審的時候,更沒辦法讓其他學校的學者接受。』這就是說,要大家『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上頭要做業績,大家就共體時艱,多多配合吧。一個以台灣龍頭老大自居的最高學府,心態如此,不願意帶頭改變這許多不合裡的事情,甚至會說:『你想改變這個制度,要先進入它,擁抱它,超越它,然後才能改變它』,這種說法,哄騙和折磨掉多少人物?諸多熬成婆的先賢,成為既得利益階層,有多少已融入這個制度,停留在『擁抱它』的層次?

(5) 以往的會議論文,發表之後,可以直接轉投期刊。

現在資訊領域的會議論文,必須多加至少30%的新內容才能轉投期刊。有了30%的新內容,我也可以投國際會議,為什麼要投沒人看的期刊?

我在念書時,想拿些小題目來發表論文,我的老師淡淡地說了一句:Paper is cheap. 這句話影響我很深。在我的領域裡,一篇好的會議論文,要有十頁左右充足的內容。好的會議,收到的論文,經過嚴格的審查,通過的比率普遍低於30%。(請參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

曾經有EE的學生,找我問幾個問題,解決之後很快就寫成3頁的會議論文發表了,然後篇幅增加到五頁就投稿期刊了。無怪乎EE的人會認為會議論文不值錢,出期刊論文也沒什麼難的。我聽到的謬論是:『如果你厲害的話,為什麼不出期刊論文』?這好比說,我很喜歡排球,你很會打籃球,但是沒打過排球,我非得用排球來評鑑你,甚至把你的體育當掉,再說你不會運動。

我有幾位朋友,回國教書一年不到,就不幹了。願意到這種屋簷下低頭的人,很多嗎?在象牙塔的人們,不去思索如何招募一流人才,自以為是,要來的人要低頭,不然就走路。不願低頭的人,把他們打成黑五類,以粉飾太平。相對於對岸遠於改革的決心,心態上是差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