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動手做是最好的學習之一


之前的學生皓翔在fb上說:「想不到世隔多年後我還有打開資安課本的一天阿 ...書到用時方恨少 @@...」 (既然公開在fb上講,我應該可以公開引用吧?)

先不管字有沒有寫錯,我不教國文 :-) 我們實驗室有做資安的題目,但皓翔 的碩論不是做資安,所以不算砸掉實驗室招牌 ^_^  (我們實驗室叫做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其實,我為皓翔感到高興,在職場上,有機會學新的東西,是福氣。

我個人的經驗是,書是要用,才會記得,之後才會起作用。上過資安的課,不記得AES和public key是什麼,很平常阿;但做過一次project,就搞清楚了。

自己寫過的東西,做過的計畫,記憶最深刻。

我當年(1988)修李琳山教授的通訊課時,在圖書館待上幾天,對密碼學的現況做探討,作為期末專題報告,內容包括public key (RSA) systems, computation on encrypted data等等,都是多年後在工作時用到的。誰知道我會在我的第一個工作,在Sun Micro的第一個project,就是去分析密碼加速器(crypto accelerator)的效能呢?因為我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解決問題,馬上就成為公司裡面在這方面受重視的專家,這是很有趣的經驗。

記得大學時還修過六學期專題課,還有幾們要做期末專題的課,總共修了178學分,只因為我喜歡學東西,也喜歡動手做。想一想,我在高中和大學裡做過跟電腦相關的「類學術」活動主要有:

  • 高一勤跑光華商場搞Apple II,放學到重慶南路讀電腦書,學各種語言,想辦法玩得更有趣
  • 大一在計算機中心想辦法駭主機VAX-11/782,讀了一堆VAX的手冊,後來對資安和大型電腦有興趣
  • 大一養成PC DIY的習慣,到現在還是很關心PC的資訊
  • 大一做一堆音響擴大機,動手焊電路板,用示波器偵錯,此後對電路能夠不懼怕
  • 大二專題跟一群朋友用6502做了一個能加掛各種感測器的掌上型電腦,日後對行動裝置愛不釋手
  • 大三專題幫同步輻射中心做一個真空幫浦的控制器,對嵌入式系統有所認識
  • 大四專題做語音辨認,剛好去年指導學生做雲端的語音辨認系統
  • 大四專題之二做通訊的加碼(encoding)的經驗 ,這幾年當口試委員有用到

當然,我所碰過的東西,在學術這汪洋大海上,如九牛之一毛,沒什麼足以驕傲的,只是當作是個人興趣和工作所需。回學校任職,其中有一項原因,就是因為喜歡學習和動手 -- 活到老,學到老,動手玩到老。

奉勸各位小朋友,除了念書之外,把握各種機會,多動手做,去活用你學到的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