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務虛」的口號與教條

「先求有、再求好」是務實嗎?我想這個是可以爭論不休的。我今早一起來,回了fb朋友一段話:任何所謂的道理,只要被「口號化」,而使用者或聽話者缺乏智慧和自覺,就成為「務虛」的幫兇。

我很討厭口號,我認為「呼口號」在大部分時刻,是世界上最虛偽、最齷齪的東西,因為這樣的動作往往抹殺了人的獨立性和個體的價值。

戰後出生、在戒嚴中長大的台灣人,是受口號教育影響最大的族群。我這個年紀(55年次)的人,算是比較幸運的了,在大學時遇到解嚴、學運,至少在定型之前還有機會受到衝擊、與同儕間做些思辨。現在的年輕人,大概很難想像,早個幾年出生的人,例如49年次的,要到27歲才遇到76年的解嚴,在人生最有創造力、最能接受新觀念的求學歷程,整個接受的是單一價值的教條規訓。而這樣的教條文化,形塑台灣的主流思想和論述,隨著這個世代的崛起,至今仍有極大的影響力。

因此,我不認為台灣的政黨有多大的開放性。如果以「保守」和「自由」派來分的話,台灣的主流政黨,我認為都是保守派。因為絕大多數掌握資源的人是保守勢力,也因此主流媒體也是保守的,大多數民眾的意見也以保守居多。

什麼是保守?在大事上,最好是聽長官的話、跟著大多數人走、選擇穩定的工作、恪遵傳統教條。我們看到這樣保守的看法,充斥著整個社會,然而最可悲的是,這樣的保守文化,甚至不能夠說是基於道德或宗教,因為多數人所接受到的,頂多是膚淺的教條,無法領略其後的微言大義。

所以台灣要怎麼談多元化?經濟要怎麼轉型?教育要如何多元價值?乃至於各種涉及多元化的議題,普遍有兩極化的對立。保守勢力在今天仍舊是強大的,因為它掌控各方的資源,也因此目前看到許多假借革新、多元的口號,新瓶裝舊酒,作為持續維繫保守勢力的「假革新、假多元」的作法。

這樣的搞法,無論基於什麼美好的理論基礎,或是喊出什麼動聽的口號,自然只是「務虛」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