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不少新進碩士班同學來找我聊天,除了聊聊我們的研究方向之外,我也喜歡談談我們實驗室的理念。大多數同學對如何做研究並沒有經驗,對於碩士班的生崖也不是很瞭解,對於未來更沒有清楚的畫面。
其實,研究所和大學部有很大的區別,修課考試成績好,表示你夠聰明,或者是夠努力,但不表示你一定懂得做獨立研究。給你一個沒有標準答案(open-ended)的問題,你能不能去理解問題的範疇,擬定研究方法,設計好實驗,完整分析數據,撰寫一篇好的報告?知道自己不能,沒有關係,所謂「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如果真的不行,還自認為很行,那才是真的很糟糕!
所以,有時候遇到以為自己很行的學生,做老師的會選擇給他一些教訓,這是為他的未來著想,有時候「名師出高徒」,有時候則是「嚴師出高徒」,是因為學生資質不同,必須因材施教。大家以為得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一大樂事,對!但教到自以為是的學生,那就是一大煩惱事!曾經有老師跟我說到他的秘訣是「不收爛學生,以免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然而我跟來談的同學說,我向來不挑學生的,我們是辦教育的,怕教到爛學生,未免太功利、太沒志氣!我想,學生只要肯努力,就應該有機會。
在我們實驗室,我真的很希望大家大家都是第一流的人才,能主動找題目研究、動手解決問題,才能學習到最多的東西。否則,兩年的碩班一下子就過去了,接下來你要靠什麼去經營你的未來?我想,這兩年最值得學習的,不是書本的
知識,而是學會如何清晰深層地思考,學會如何解決複雜且沒人解過的問題。
另外,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也很重要,不要因為書念得越多,越不懂人情世故。
實驗室的幾位博班同學,還有我的幾位朋友,三十多歲,甚至四十多歲了,才回學
校念博士班,並不是因為家長要求,也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學習,對研究有興
趣。包括我本人在內,如果不是樂於學習和研究,怎麼會回到學校?
今年有兩位業界的朋友,有意願找我念博士班,我和他們長談我的信念和看法,要他們也好好思索自己的理想和志業,這是所謂的soul searching,大家在各階段都得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人生有比專業和學位更重要的事,有比論文題目更難解決的問題,立身之後,如何待人處世則是一輩子的學問,研究所之前只是打基礎,研究所這兩年只是個開始!
有些同學的心裡面可能想,研究所的日子,不就是上上課,在實驗室混一混,順從指導老師,最好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順利把學位拿到,之後既海闊天空了。是嗎?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的話,那真的有點可惜,因為我們的實驗室,是台灣各大學中,
少數能夠從事系統研究方面尖端研究的團隊,到現在我們算是做出一點口碑,可以吸引一些國內外業界不錯的公司和我們合作,而大家也有因此有很好的資源,有機會接觸到最近的科技和解決最新的問題。
注意喔,我們做研究的不是
「賣勞力」,而是做這些公司有需要,卻尚未解決的研究問題。說實在話,各位能有機會做這類型的研究,應該要知道這些機會得來不易。如果你沒有實力,你想去當人家的學徒,人家還不願意呢。幾位曾在IBM工讀的同學,在那裡做的是所謂「打雜」的事,正式編制內的工程師有忙不完的事要做,誰有空教你做事?
為了剛加入我們實驗室的新生,我們正在編列參考資料,希望提供新生一些自修的
材料。不過自修常常會遇到瓶頸,一知半解,或者是沒有設備和動手做的經驗,看
書看再多也像是隔靴搔癢。因此,我們歡迎新生常來實驗室坐坐,和學長們聊聊,
看看學長正在做的研究,甚至幫學長解決部份的問題。
我周一和周二大部份都有空,可以和我約時間,或者敲門找我。
我們週四下午有三個研討會,在 CSIE324,歡迎踴躍參加:
1:30-2:30 新生專題討論,目前主題:WebCL/OpenCL
2:30-4:00 研討主題:虛擬平台、系統架構設計、效能分析
4:00-5:30 研討主題:虛擬手機、行動雲端、遠端執行、資訊安全
研究所的過程像是 exponential curve (例如 y = a * exp(b * x + c) + d),開始的時候緩慢,到了累積足夠能量之後,就開始爆發。不一定需要跟人家比,因為你的學習曲線裡的 a, b, c, d 和別人的不同。重要的是找到研究的方法,加速曲線的爆發。不把握時間學習,在碩士班 兩年期間沒辦法突破門檻的話,是你的損失,因為突破門檻之後,就像「阿甘」學會跑步的那一刻,跑得比以前快太多,要慢下來都難!念博士班,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如果碩士班把握時間學會做研究,不見得要念博士班了。然而,領悟到做研究的快感,可能你會想繼續做更多的研究,那就來念博士班吧 :-)
以上講了很多,都是所謂的自我成長的功課,希望大家把握機會,從研究中得到樂趣,在這兩年有最多收穫!
從2010.03寫到現在,我只是想寫 -- 把我對社會、人文、科技、產業、教育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每次寫出當下所思所想,似乎腦袋可以清淨一點、心靈可以輕爽些。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念博士與找尋個人志願
「念博士」相關議題,我寫過好幾次了,這次想從人生哲理的角度去看這問題,先起個頭。至於客觀環境的是是非非、汲汲營營,之前講的夠多了,之前幾篇的連結貼在後面給大家參考。
「念博士」是一種志向,本身無所謂大小,端看立志者此時彼時的心願而定。立志念博士,是為學術著迷,追求卓越?是受大師感召,樂與一時之選並駕齊驅?是嚮往教授生崖,教學相長?是取得一技之長,能不愁溫飽?是培養實力,有機會改變世界?還是取得博士頭銜,好作為晉身之階?
「念博士」也一種修行,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立志之前沒想清楚,將來出現的後果往往不是當初所想的。沒有社會經驗,得到的資訊不充份,如何在立志之前想清楚?老實說,很難。除了想辦法認識自己之外,如同修行人所講的,最重要的是要遇到「善知識」(明師、益友),這都很不容易。
「念博士」也是一個過程,平均五年的歲月,是不是有毅力和夠幸運能走完這段路?幾位來找我念博士的同學,狀況都不一樣。好幾位已經工作好些年之後,再回來念博士,雖然比較了解自己和社會了,但是能力和體力已不如年少時,又有家庭和經濟的負擔,要取得博士學位的難度更高。所以我口中不說,心理面對於這幾位同學能夠「立志」做這件事,還是很佩服的。
至少,這是件有趣的事,有趣的過程。至於結果是否有意義,不妨再多思索這句話:「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或許,從整個人生經驗來看,能夠看清楚自己,弄明白道理,也是很有意義的事。
該不該念博士?
台灣的博士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摘要與個人感想
感言 re: "Why I'm leaving Harvard" & "Why I'm staying at Harvard"
高科技工程師與教授:一天的對比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動手做是最好的學習之一
之前的學生皓翔在fb上說:「想不到世隔多年後我還有打開資安課本的一天阿 ...書到用時方恨少 @@...」 (既然公開在fb上講,我應該可以公開引用吧?)
先不管字有沒有寫錯,我不教國文 :-) 我們實驗室有做資安的題目,但皓翔 的碩論不是做資安,所以不算砸掉實驗室招牌 ^_^ (我們實驗室叫做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其實,我為皓翔感到高興,在職場上,有機會學新的東西,是福氣。
我個人的經驗是,書是要用,才會記得,之後才會起作用。上過資安的課,不記得AES和public key是什麼,很平常阿;但做過一次project,就搞清楚了。
自己寫過的東西,做過的計畫,記憶最深刻。
我當年(1988)修李琳山教授的通訊課時,在圖書館待上幾天,對密碼學的現況做探討,作為期末專題報告,內容包括public key (RSA) systems, computation on encrypted data等等,都是多年後在工作時用到的。誰知道我會在我的第一個工作,在Sun Micro的第一個project,就是去分析密碼加速器(crypto accelerator)的效能呢?因為我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解決問題,馬上就成為公司裡面在這方面受重視的專家,這是很有趣的經驗。
記得大學時還修過六學期專題課,還有幾們要做期末專題的課,總共修了178學分,只因為我喜歡學東西,也喜歡動手做。想一想,我在高中和大學裡做過跟電腦相關的「類學術」活動主要有:
- 高一勤跑光華商場搞Apple II,放學到重慶南路讀電腦書,學各種語言,想辦法玩得更有趣
- 大一在計算機中心想辦法駭主機VAX-11/782,讀了一堆VAX的手冊,後來對資安和大型電腦有興趣
- 大一養成PC DIY的習慣,到現在還是很關心PC的資訊
- 大一做一堆音響擴大機,動手焊電路板,用示波器偵錯,此後對電路能夠不懼怕
- 大二專題跟一群朋友用6502做了一個能加掛各種感測器的掌上型電腦,日後對行動裝置愛不釋手
- 大三專題幫同步輻射中心做一個真空幫浦的控制器,對嵌入式系統有所認識
- 大四專題做語音辨認,剛好去年指導學生做雲端的語音辨認系統
- 大四專題之二做通訊的加碼(encoding)的經驗 ,這幾年當口試委員有用到
當然,我所碰過的東西,在學術這汪洋大海上,如九牛之一毛,沒什麼足以驕傲的,只是當作是個人興趣和工作所需。回學校任職,其中有一項原因,就是因為喜歡學習和動手 -- 活到老,學到老,動手玩到老。
奉勸各位小朋友,除了念書之外,把握各種機會,多動手做,去活用你學到的知識。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談新iPad與平板產業
看到Apple公布新的iPad和Apple TV,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Apple很精準地做出會大賣的「新iPad」。很有趣,昨晚臨睡前在fb上發文時,靈光一閃,就猜到Apple會用「新iPad」這個字 -- 當時浮現的想法是:既然有Macbook Air、新Macbook Air、新新Macbook Air的前例,為什麼iPad不回歸Apple的慣例?
好吧,我想要一台新iPad和一台新Apple TV,可是和往常一樣,不知道是第幾波才會在台灣上市。哪位朋友可以幫我從國外帶回來?真的,請聯絡我,我不想被水貨商剝削。
「新iPad」一出,誰與爭鋒?前一陣子在MWC風光一時的廠家(Asus, Samsung),跟我當時的想法一樣,只是在「自High」,連Google前天推出的Google Play也一樣,趁著新iPad出來之前講講話,還有一點點新聞價值。
相較之下,光是Display就差太多了,重點不只在於硬體規格,而是軟體支援的問題。即便有高解析度,像是Asus不知何月何日才會出的Transformer Pad Infinity 700 (好長的名字, iPad只有四個字母,名字比較長就比較厲害嗎?)解析度有1920x1080,可是在十吋螢幕上,很多軟體的字和圖會太小。這是在PC上屢見不鮮的問題,Sony有幾台解析度超高的筆電,例如在13吋上放1920x1080,對眼睛很不友善。
Apple的重點在於能夠把原來設計給iPad 1024x768解析度的軟體,自動地放大到長寬各為兩倍的2048x1536螢幕上,讓我們在看螢幕時,看不到惱人的格點和線條,有像看書的感覺,這個我認為是導致iPhone 4/4S成功的關鍵技術,至今在Android上面看不到有效的回應對策,我相信再次會讓iPad成功,這也算是Steve Jobs的餘蔭。
談到Jobs,我想,缺少了他,Apple的產品發表會不再那麼有趣,產品也不再那麼新奇。不過產品的設計感和精緻度,還是會一直保留下去。在市場上,少了Jobs的堅持,Apple比較有可能會更做一些「市俗」的產品,擴張市佔率,我們等著看。
這波打到不只是Asus,連三星也打。尤其是三星,被Apple認定是主要敵人,在各方面下手不留情。台灣廠商的因應策略為何?我猜部分企業主會想放棄高階平板市場,因為太難做了,研發投資高,人才難尋,風險高,不如朝cost-down方向去發揮吧。我認為,在產品規劃策略上,必須考量現實面,但國家和大企業必須堅持和加碼投入在系統研發上。Apple當年的艱難和近年的成功,證明了系統優化和軟硬體整合是當今個人電腦產業致勝關鍵,也證明了,只要堅持研發,就有機會成功。
「留得人才在,不怕沒機會」。
好吧,我想要一台新iPad和一台新Apple TV,可是和往常一樣,不知道是第幾波才會在台灣上市。哪位朋友可以幫我從國外帶回來?真的,請聯絡我,我不想被水貨商剝削。
「新iPad」一出,誰與爭鋒?前一陣子在MWC風光一時的廠家(Asus, Samsung),跟我當時的想法一樣,只是在「自High」,連Google前天推出的Google Play也一樣,趁著新iPad出來之前講講話,還有一點點新聞價值。
相較之下,光是Display就差太多了,重點不只在於硬體規格,而是軟體支援的問題。即便有高解析度,像是Asus不知何月何日才會出的Transformer Pad Infinity 700 (好長的名字, iPad只有四個字母,名字比較長就比較厲害嗎?)解析度有1920x1080,可是在十吋螢幕上,很多軟體的字和圖會太小。這是在PC上屢見不鮮的問題,Sony有幾台解析度超高的筆電,例如在13吋上放1920x1080,對眼睛很不友善。
Apple的重點在於能夠把原來設計給iPad 1024x768解析度的軟體,自動地放大到長寬各為兩倍的2048x1536螢幕上,讓我們在看螢幕時,看不到惱人的格點和線條,有像看書的感覺,這個我認為是導致iPhone 4/4S成功的關鍵技術,至今在Android上面看不到有效的回應對策,我相信再次會讓iPad成功,這也算是Steve Jobs的餘蔭。
談到Jobs,我想,缺少了他,Apple的產品發表會不再那麼有趣,產品也不再那麼新奇。不過產品的設計感和精緻度,還是會一直保留下去。在市場上,少了Jobs的堅持,Apple比較有可能會更做一些「市俗」的產品,擴張市佔率,我們等著看。
這波打到不只是Asus,連三星也打。尤其是三星,被Apple認定是主要敵人,在各方面下手不留情。台灣廠商的因應策略為何?我猜部分企業主會想放棄高階平板市場,因為太難做了,研發投資高,人才難尋,風險高,不如朝cost-down方向去發揮吧。我認為,在產品規劃策略上,必須考量現實面,但國家和大企業必須堅持和加碼投入在系統研發上。Apple當年的艱難和近年的成功,證明了系統優化和軟硬體整合是當今個人電腦產業致勝關鍵,也證明了,只要堅持研發,就有機會成功。
「留得人才在,不怕沒機會」。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計算機與文學
詩云:
心如千重核 能算計 能論理 能轉物 幻化無窮生機
行似萬頭緒 亦集散 亦交錯 亦遠離 道出不凡禪意
橫批:
多核心嵌入式系統架構 vs 平行與分散式程式設計
題解:
原題寫的是禮讚劉邦鋒教授在「平行處理」出神入化的教學研究,橫批的是在下這幾年所教的課程名稱,希望有一天也能達到劉長官的境界...
釋義:
多核心處理機,已廣泛用於各種電腦系統,包括所謂的嵌入式系統在內,核心數目可達上千之多,核心數越多,系統的能力越強,除了大量計算之外,還可幫助許多科學理論之發現與驗證,甚至能改變我們的物質生活,然而使用之妙,存乎一心,有能力的系統設計者,方可發揮出多核心系統的潛力。平行運算的程式,同時有上萬條執行緒在運行,執行緒或者將集中共享資源,或者將資源分散在各處,執行緒之間有時必須藉由通訊機制交換資料與同步執行,還可以透過分散式運算,將工作在雲端遠處完成,其程式設計之哲理,與自然界和生活中許多事務相契合,設計者藉由程式表達之意境,饒富禪意。
疑惑、學者和修行人
學什麼都要有先有疑惑,或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疑惑。光有疑惑還不行,只是靠老師也不行,如果能自行從疑惑中走出來,才有機會真了悟。這個觀念,一直是我希望堅持去做的,剛好今天瀏覽到聖嚴法師這篇【小時候的疑惑】http://tw.myblog.yahoo.com/namofor/article?mid=386 的時候,很有同感,深覺得學者和修行人皆當如此。
這是禪門第一課,可是看到不少人學佛到後來,不假思索開口閉口「師父說...」,我也是很疑惑... 要不呢,你就當做是個人信仰,出世好好做自己相信的修行就算了;要入世與人相處,即便是「勸人為善」,也是一件難事,不是光是「師父說...」就行了。自 己有多少疑惑要解決,才能清明地為人解惑呢?難啊!「本想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還算是幸運的;更多「以盲導盲,誤人子弟」的事情,不斷在上演呢!
這是禪門第一課,可是看到不少人學佛到後來,不假思索開口閉口「師父說...」,我也是很疑惑... 要不呢,你就當做是個人信仰,出世好好做自己相信的修行就算了;要入世與人相處,即便是「勸人為善」,也是一件難事,不是光是「師父說...」就行了。自 己有多少疑惑要解決,才能清明地為人解惑呢?難啊!「本想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還算是幸運的;更多「以盲導盲,誤人子弟」的事情,不斷在上演呢!
對產業和產學合作的看法 2012.03.02
(這幾段是我今天早上因應某媒體需求所趕忙寫出來的文字,貼在這裡作 為紀錄,也給大家參考。)
問題:次世代系統/ 系統最佳化是Smarter Computing的三大關鍵之一,同時其軟硬體整合的特質,也讓台灣產業界與學界有 很好的發揮空間,請教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趨勢?
答:系統最佳化和軟硬體整合是相當務實的方向,卻也是目前 業界和學界所必須面對的難題。傳統上,業界的分工很細緻,一項產 品往往必須由許多專家、團隊,甚至多家公司共同研發。學界也往往 將研究領域分得很細,某領域的博士,不見得熟悉另外一門領域的基 本技術。因此,系統最佳化和軟硬體整合,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 非常困難的方向,必須對於系統各部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台灣 產業界與學界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大家學得很快,因此我認為台灣在這些方向上,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有些廠商已經體認到這些是台灣未來的重點方向,積極由原本從事部 分元件的代工設計,想辦法轉型來從事系統設計。不過,這個轉型過 程能度頗高,尤其是對於人才的需求與獲得,往往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我認為,台灣要能夠在未來的系統產業有所發揮,必須加強人才培 育、擴大與學界的合作。長久以來,台灣大學培養出很多一流的研究 人才,我們樂見這些人才在業界能充分發揮他們研究的專長,但是台 灣過去的產業環境,一方面在前瞻性研發上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並不 多,另一方面,多半注重硬體產品的研發,在系統最佳化和軟硬體整 合這些方面著墨不多,造成現今系統軟體人才的不足。因此,我們希 望國內業界和學界能夠在Smarter Computing的大方向上,,把握契機,多多尋找系統最佳化 和軟硬體整合的研究題材,在這些題材上加強產學合作,才能夠培植 國內產業在次世代系統的研發人才,以及提昇研發能量。
問題:台灣大學與IBM已經開始推動一系列對次世代系統的產學合 作,能否說明合作方向與願景,以及期望為台灣資訊產業帶來的貢獻 。
答:IBM Research研發中的FPGA加速器,編譯器以及中介軟體, 能夠提升電腦系統的效率與速度,使得某些傳統電腦系統無法及時完 成的應用變成可能。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改進這個研發中的軟硬體系 統架構及工具,並且用以加速一些很重要的應用,例如醫學影像的處 理,希望能即時而準確地幫助醫生判定疾病以及提高手術的精確度。 因此,我們認為這個合作案,在方向上,跳脫出台灣傳統資訊產業大 多重視消費性產品的領域,也把願景放在極具挑戰性、具備高度前瞻 性的研究,希望能把IBM最新、能在發展中的資訊科技引進國內, 一方面讓國內的學者,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將他們的專長和研發成果發 揮在既前瞻性有務實的資訊系統科技;另一方面,由於整個合作案內 容極為豐富,需要結合多項領域的專長,因此可以讓參與計畫的教授 與研究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有許多跨領域的學習和研究,這對於台灣 在提升產學合作和培育高級資訊科技人才上,應該有相當大的貢獻。
問題:此次OCR計畫,對於台灣資訊軟硬體發展有甚麼指標性意義 ?您對此次產學合作有甚麼樣的期待?
答:多年來,IBM Research在資訊科技界,是舉世矚目的研究機構。近年來, 台灣大學在研發質量的提升上,也有優秀的表現。此次OCR計畫, 我們認為,一方面代表IBMResearch對於台灣大學研發團 隊的信心,一方面代表台灣大學研發團隊,在資訊軟硬體發展上,有 能力對業界做出有相當的貢獻。當然,近年來我們看到台灣學界與國 外一流廠商在各個資訊科技領域有日益增加的產學合作,可見台灣在 資訊科技研發與人才的培育上,在世界舞台上的能見度逐漸提高。我 們樂見這類型研發計畫在台灣蓬勃發展,除了與國際接軌,引進技術 之外,我們希望國內業界在積極提昇研發規模的同時,也能加強與學 界的合作。台灣大學電資學院近年來,和多家國內外廠商進行產學合 作,逐漸提昇國內整體的研發能量與水準,以致於這次和IBM Re search簽訂合作計畫,顯示這個作法的正面循環的效果。在實 質上,我們台大的團隊希望在此次產學合作中,學習到業界最新的科 技,了解業界待突破的重要問題,發展關鍵的技術,以及訓練出能夠 研究與解決問題的尖端人才。
問題:面對全新的運算趨勢與未來發展,您對台灣的資訊硬體產業、 廠商、學界有甚麼樣的建言?
答:傳統上,台灣資訊產業長期為各大公司代工設計製造產品 和元件,大多重視個人電腦和消費性產品,對於包含複雜軟硬體整合 的電腦系統,或者是商用、專業的資訊應用並不是非常積極投入。以 最近產業在研發智慧型手機、平板,以及雲端科技的經驗來看,在許 多業者邁向整體系統解決方案(total system solution)研發的過程中,國內業界嚴重缺乏整體系統研發 的經驗與方法(know-how),同時大量需要有能力從事複雜 軟硬體整合的系統人才(talents)。例如,宏碁(Acer )在這幾年研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過程中,無法吸納足夠的系統軟 體人才,在PC產業的成功經驗,並不能確保他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 研發上的優勢,反而可能在轉型時成為一項包袱。以全球來看,IB M近年來在產品的定位和科技研發的轉型過程中,有令人刮目相看的 表現,因此得以在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競賽場上,能就屹立不搖。大 家都知道Apple設計的好產品,許多人除了讚揚Steve Jobs的領導之外,不見得看得到Apple在系統軟硬體整合上 長久的努力。我想,台灣的資訊硬體產業、廠商、還有我們學界,除 了努力學習之外,都有很多心態和想法要改,才能在未來跟上世界的 腳步。
我們希望,國內在產業發展上,不要畫地自限,可以更積極與學界合 作,找尋所謂的藍海。廠商在人力運用、人才培育以及研發方向上, 或許可以更前瞻更大膽(aggressive),給研發人員更大的發揮空間,消弭一些 為人所詬病「me too」「爆肝」等形象。在學界,我們希望能走出象牙塔,除了將各自的研究做 好之外,可以更積極尋求與業界共同從事高級研發的機會,訓練出更 多對社會對產業有貢獻的人才。
問題:次世代系統/
答:系統最佳化和軟硬體整合是相當務實的方向,卻也是目前
問題:台灣大學與IBM已經開始推動一系列對次世代系統的產學合
答:IBM Research研發中的FPGA加速器,編譯器以及中介軟體,
問題:此次OCR計畫,對於台灣資訊軟硬體發展有甚麼指標性意義
答:多年來,IBM Research在資訊科技界,是舉世矚目的研究機構。近年來,
問題:面對全新的運算趨勢與未來發展,您對台灣的資訊硬體產業、
答:傳統上,台灣資訊產業長期為各大公司代工設計製造產品
我們希望,國內在產業發展上,不要畫地自限,可以更積極與學界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