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教材少一點比較好?

開學週,跟這學期修課的學生說:「今年不想把課程教得太硬,打算著重在觀念的闡揚和應用的發展,希望教學效果會比較好。」

每次教授們聚在一起,以大家自身國外的經驗來設計課程,以國內有限的資源想辦法提昇研究水準,面對的是所謂「有下滑的跡象」的學生程度,尤其是教系統的教授們,不少人覺得願意吃苦學東西的學生太少,教得好累!

仔細檢視我們所開的課程和所處環境,我感覺我們往往嘗試在一個學期內教太多的東西了,尤其是一些比較硬的系統課程。「計算機結構」就是一個例子,大學部「計算機結構」教的東西,比十多年前研究所「高等計算機結構」的東西還多... 有些同學一定覺得教那麼多幹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用!

前一陣子,我想到自己所受的填鴨式教育,寫了這篇感想『台灣的教育扼殺了我對於社會學科的興趣』(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3/02/fb-xx.html)。
可是換個角度來想,是否有很多人覺得台灣的教育扼殺了他們對於自然理工學科的興趣呢?

頗有這個可能。

他們或許不好意思大聲叫,因為可能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數學、理化不好,會被類化成「笨蛋」。但是,當每年都有不少高中生在世界數學競賽名列前茅的同時,這些培養出優等生的教材,對一般學生來說,是不是太多了?

面對一大堆教材,有多少學生能游刃有餘,思考老師所沒教的東西呢?

國外的教材,有些放進一大堆東西,但是會在前言裡會建議授課老師可以選擇性地教哪些章節。裡面附上的範例或是證明,是幫助學生了解課程重點用的,不是為了出題考試用的。但是,我們拿過來當課本,想保送研究所的學生要拼成績,將來要考研究所的學生,拿課本來準備本校和外校研究所考試,老師好像不仔細教完全本都不行?

研究所課程遇到的問題不同,第一是老師想教深的東西,第二是學生的程度和背景不同。我們的平行與分散式程式設計這們課,之前一個學期想要教完五種平行程式語言(PThreads, OpenMP, MPI, CUDA, MapReduce),有些學生應該是學得頗辛苦。

做我們長輩的,往往習慣於壓迫自己和小輩。我聽過好幾位長輩說,房子是苦出來的,文章是逼出來的。我們可能認為學生雖然學得辛苦,他們的收穫應該也大。但真的如此嗎?

我還沒有定論。

所以我今年要換的方式上課。或許,沒有學到完整的高段技術而後來還是能成為專家學者的人,並不會比較少,因為他們本來就有那個能力自學;同時,希望被繁重課程扼殺興趣的人會變少,而因為清楚了解特定技術的觀念和應用而對此產生興趣的人會變多。

我想,為了提高學生對於「電腦系統工程」課程的興趣,值得一試。課程內容教少點,引導學生多思考基本觀念和應用。

今天跟大學部專題同學討論時,我帶著一點平常心的態度說: 「去年有好幾位同學遇到一些生崖上的問題來找我聊,我自己也常常想要思考出一條好的途徑。例如打包票說,學好這個東西,保證你今後二十年都不用擔心工作的問題...

可是憑良心說,我也怕看不準阿!台灣的大環境在轉捩點,誰真的知道以後會怎樣呢?

所以呢,我想想,與其直接定義一個專題給你們,告訴你們每一個人要學什麼要做什麼,不如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些新東西,例如說big data有哪些好的新的應用,每想到一個,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能不能做、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做好之後有沒有impact。

希望這樣一來,以後你們在面對不斷大幅變動的環境時,有辦法深謀遠慮、謀定而後動。」

要談創意的話,當老師的,當學生的,或許都該多花時間想想,偶爾也許該探頭看看是否有「鴻鵠」將至 :) 在今天這種環境,沒有人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也很難說未來會如何。

台灣的教育扼殺了我對於社會學科的興趣


以下轉載的一篇文章「教育下造成的差異」,是我從FB上讀到的,談台灣教育的問題。(我查不到原作者的姓名,卻發現一堆人把文章放在自己的網站上讓人以為是自己寫的。)

我的感想是:

台灣的教育,完全扼殺了我對於社會學科的興趣。高一時,我拒絕背誦的結果,就是國文歷史地理三科被當,反正選擇不用考史地的理工類組,所以沒有被殘害到底。如果我是現在的高中生就慘了,要拼甄試的話,就得認命的背,要命!

昨天在父母家看了一段「百萬小學堂」,還真是慘不忍睹。節目中出現一堆背誦才會的題目,父母還說裡面的小孩真聰明,我說還好小學裡的分數不重要,我可以不要求孩子,但是到了中學還是要受這種弱智化的考試的殘害,我也只能想辦法把傷害降到最低。

講到這裡,聯想到一大堆XX的教育措施,在不解之餘,我不禁有點火大。多少小孩就這樣被糟蹋了?不止是社會科的人如此,數一數二的理工科系學生,每次遇到我出沒有標準答案,或是沒看過題型的題目就叫苦連天...

話說回來,對於出題者來說,要想出新的題型,可是很傷腦筋的;要是出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改考卷的時候又可能有學生(甚至家長)來爭論,都是給自己找麻煩 -- 所以,如果看到勇於求新求變的老師,大家是否願意多給點掌聲呢? 還是會因為自己(或小孩)沒答好,就會說老師搞怪呢?


轉載
教育下造成的差異

我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
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第二個答案兒子答不出來,

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
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不夠強大,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
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A!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

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出了這樣一道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
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
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
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
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

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
穿過馬 六甲 海峽,上中國南海,
跨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
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經過,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
馬上就會出兵那就打!按照判斷,公元2015 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
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時間判斷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
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

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什麼時候 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萬銀兩,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
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

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培養的是能力,而我們灌輸的是知識。

天啊!不能完全責怪孩子,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愛丁堡大學與資訊研究

愛丁堡大學設在蘇格蘭博物館對面的廣告看板,我認為做得很好,值得參考。


由右至左(括號內是我的解讀):
1. Imagination and Innovation (我這所大學的重點、強項是勇於創新 -- 這年頭大家都說要創新,我們就直接用這個當標題!)
2. First place in the Olympic medals table for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UK (值得蘇格蘭引以為傲奧運獎牌數,五育兼備,強過牛津劍橋的英國第一!)
3. Over 1000 undergraduate bursaries awarded in 2012 totalling more than £2.3M (我們給大學生獎學金很多,學校錢多設備師資當然好,不用多想了,優秀的同學來申請吧!)
4. 162 new companies formed in the last five years (我們五年內開創了162家公司,不是只會打嘴砲、寫論文而已,畢業生出路好得很呢!)
5. Home of the Higgs Boson - understanding how the universe works (我們做了很多尖端的科學研究,包括最近最熱門的Higgs Boson…)

在愛丁堡大學拿到博士的朋友Ck Lu在fb上留言說:
『我英國最愛Edinburgh-> cambridge-> Oxford ->London, 都長待過! 也差點都讀過ˉ,但真的愛丁堡最好!最好看看我們工程學院跟資訊學院! AI 全球前五強』

 Ck這位校友的話,當然不見得客觀 :-) 但是我前一陣子到了劍橋晃一天,至少就環境來看,劍橋是古趣盎然、學生帶著一些貴族氣息, 而愛丁堡是個古樸質實的地方,氣魄比較大些。以下用兩張照片突顯這個對比。
劍橋大學
愛丁堡大學
愛丁堡大學新的資訊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cs),頗為壯觀。他這裡所謂的Informatics,包含了三大領域:Cognitive Science、Computer Sci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個跨足Mathematics, Electronics, Biology, Linguistics, Psychology的學門,就這個vision而言,的確是掌握到科技發展的先機。
愛丁堡大學資訊學院
對於資訊科技的現況和未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愛丁堡大學資訊學院的網頁看看。這個網頁寫得很好,首先,他定義何謂informatics:Informa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the behaviour,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natural and engineered computational systems. 這裡的informatics,我們可以翻譯成『資訊學門』或『資訊科技』,但是這裡的定義比傳統資訊科學的範圍要廣泛。

要用三言兩語將這個跨領域的重點闡述出來,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看看他怎麼說:

Informatics: Understanding systems
資訊科技:對系統的瞭解

Computational systems, whether natural or engineered,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great complexity. Informatics seeks to understand and to construct (or reconstruct) such systems, using analytic, experimental and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無論是自然或工程所建構的計算系統,其獨特之處在於龐大的複雜度。資訊科技就是運用分析、實驗、工程的方法,去瞭解與建立(或重建)這些計算系統。

Informatics: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資訊科技:有哪些挑戰?

By studying computational systems, Informatics seek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透過研究計算系統,資訊科技希望能夠回應以下的挑戰:

- Determining how far, and in what circumstances,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rtificial devices can be applied to natural systems.
確定那些我們用於人造裝置中作為資訊處理的理論, 究竟在哪些狀況下有多大的程度能夠適用於自然系統。

- Determining how far principles derived from natural systems are applic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kinds of engineered systems.
確定那些我們從自然系統推導出來的理論, 究竟有多大的程度能夠適用於開發新型的工程系統。

- Exploring the many ways in which artificial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help to solve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living things.
探索各種能夠將人工資訊系統用於幫助人類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幫助改進眾生的生活品質的方法。

所以一些近年大大小小資訊相關的熱門議題,包括Cyber-Physical Systems、Big-Data Analytics、Bio-informatics等等,全部在裡面。要真正搞出些成果,必須要想辦法結合各種人才。

相對於此,台大有一陣子在體育館和公館某棟大樓側邊懸掛大大的標語,寫上『八十臺大,前進百大』的口號。也許我少了那根筋,我始終不大能理解這些口號的意涵。八十年有很偉大嗎?百大很威風嗎?學生對這些有什麼感覺?你說要追求卓越,用這種俗而有力卻是有礙觀瞻的紅布條,很進步嗎?學校本身做了多少良好的示範?同時,標語下面的道路上停滿了學生違規放置的單車,在視覺上讓我不忍卒睹。

台大體育館前的口號


羅斯福路上的廣告標語

羅斯福路標語下亂停的單車

我想,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台大該做的事情還很多呢!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除了廣設大學的錯誤,還有更多待檢討的!

很好,今天看到報導,中研院終於承認『廣設大學』是錯誤的,即使這個認錯來的非常晚,所謂知恥近乎勇,我還是想給個讚!比較起來,還有一堆錯很大的機構和領導者,尤其是實際作為決策和執行的機構與首長,包括政黨、行政院、教育部等單位,到現在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願意認錯…

文末提到因為廣設大學以及一些技術專科學校改制大學,所以造成學位貶值和技術人才短缺的現象,邏輯似乎怪怪的。就我的認知是,廣設大學的動機是不錯的,但同時應該有伴隨著廣設大學的作法。在過去十多年的普遍狀況是,產業不積極提昇,政策過度偏向財團所好,學校操短線衝排名罔顧實務,不只廣設大學,還導致研究所林立,以上等等問題造成產業失去競爭力,薪資無法提高,而且學生的能力和產業的需求不協調。這都是具體政策規劃和執行的問題,積弊已久,終於導致大眾對現況不滿;但現在許多人基於本位思考,從特定角度批評單一政策,以致於不同立場的人難有共識,無法全盤檢討和解決問題。

但中研院難辭其咎,因為中研院應該適時出來說話和檢討。學者的學術風骨在哪裡?因為是中研院,國家最高的學術單位,我們應該可以用高標準要求他吧?

大家都不說話的結果,這些bumbler世代施政的惡果,在這幾年一項一項浮現出來。我突然想起我在七年前,還是個菜鳥的時候,參加『矽導計畫』聘任人員座談時,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代表教育部前來訪視的長官以及數十位同事之前,給了一段幾分鐘的小演說,直陳目前教育部和學校對於新進教授的評鑑方式是錯誤的。試想,『矽導計畫』雇用的人要做的不是該與產業相關嗎?為什麼要規定要我們這些從產業界回來的人,照著一般規定,發學術期刊論文和拼升等呢?代表教育部來訪的學者,說他們很能夠理解,但是也做不了什麼,只說了會帶回去給教育部參考研究。

具觀來說,從決策制定者開始,交到執行者,一路到受影響的個人,我們所謂的民主政治,並非是能夠在問題出現的當時,迅速解決;而是必須等到問題演變到大條了,抗議的聲浪夠大,決策和執行者才會去修。然而,修改的方式,往往就像台北的馬路修修補補,不見得解決問題,在修補的過程中,有些人已經撈到了好處,結果只是應付一下而已。

我所謂的bumbler世代,是過去這二十年實際掌握國家資源、參與政府施政、領導產業運作的這些人。現在,藉由種種的事件,我們逐漸看到這些人的無知、無能、無德。究竟,頭腦清楚的人到哪裡去了?會做事的人到哪裡去了?有道德的從政人員有多少?在過去幾十年,很多厲害的人出國去了,很多頭腦好的人念理工或考公職當以當高階勞工為滿足,剩下來頭腦好的人,承繼著威權時代的權力,或是懷抱著受難者的悲情,這幾年整天忙著在鬥來鬥去。而人民或者隨之起舞,或者遠離政治,也在層層攪和中變得自私自利而不自覺。

上段所描述的,或許可稱之為台灣人的共業。如果你問我,什麼是『現在的台灣人』,我說:『凡是與這個共業緊緊糾纏在一起的人,就是台灣人!』

這些年來,我們清楚地看到政府缺乏人才的下場。現在人民的知識能力增加了,資訊工具進步且廣泛了,累積多年的問題開始浮現和放大了,政府才想要馬上讓人民有感,但是缺乏一個能夠規劃分析全局、詳盡擬定政策、落實政策執行的團隊,就算換總統、換院長、政黨輪替幾次,也無濟於事。要擺脫這個共業,談何容易!

要走出這個共業的黑暗面,我想必須先做到以下這幾點:

- 認錯檢討:有太多的事情要檢討,但這些年不管怎麼檢討,我們看到在檯面上的領導者還是那些人。遇到政策的錯誤,不是在那邊呼弄,就是派些人出來頂罪,不然就是被切割,然後那些老大都不用負責。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如果檢討的總是那些小事情,有辦法的人犯罪可以逍遙法外,要怎麼找有能力的人出來為國家做事?

- 建構團隊:如果政治圈都是一堆舊觀念的領導人和跳樑小丑卡在那裡,厲害的人進不來,想做事也沒辦法。要建構團隊當然不是容易的事,馬先生當年誇口說『準備好了』,實際上未免也差太多了,已經第二任了,還是一天到晚被罵,根本的原因就是沒人才。下次要選總統,先組一個厲害的團隊再說吧!

- 公民意識:你看到社會上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會怎麼做?人家臥軌,對你造成不便,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一個道德操守有問題的人,希望你支持他為鄉里打拼,你支持嗎?你要你的子女好好用功讀書考試打敗同學名列前茅就行了,有在乎他的公民教育嗎?

要有真正的改革,我們不是只會罵人吐槽和檢討別人。先要能體會到這是我們的共業,再來一起想辦法走出共業的黑暗面,在這新年的前夕,我期待這第一步的早日來臨。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給『站在人生重要的路口』的同學的一些話



有位同學『站在人生重要的路口』,寫信想問對於兩件事情的看法,第一件事情是對於台灣現今雲端產業的發展的看法;另外是對於去美國學習和工作的看法。這位同學,過去學的是硬體電路設計,現在主修電信,但他認為軟體比較有機會改變實際上社會遇到的議題。他自許能為B類人才但努力朝向A類前進。

我把回覆重點摘錄於此,給其他有志提昇境界的學子做參考,但我先說在前面,這不是就業寶典,也不是人生指南,只是個人淺見。任何『站在人生重要的路口』上的同學,應該多找一些師長當面討論一番。

也歡迎先進們在此留言,提供個人寶貴的意見供這位同學參考。

的確,軟體的發展比硬體要有彈性,也因此較有潛力。然而,潛力是潛力,要發揮出來,必須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否則光是有構想也是枉然。搞硬體的人,通常比較踏實,比較有既定目標,所以在台灣還是比較能吸引一些人,也不見得闖不出一片天。所以我雖然呼籲大家要多來看看軟體產業,並不是說台灣要放棄硬體產業,而是說台灣的產業經營者不要執著於硬體代工,以致於出路都被限制了。

台灣適合走硬體+軟體的完整系統統合設計的產業,在過去幾年,htc是一個好範例,他運用本身的硬體代工基礎,加上Google提供的作業系統架構,快速整合出自己風格的產品線,曾經是很成功的。我個人認為,那樣的成功,比起某某廠幫Apple代工賺取血汗的酬勞,對於工程研發人員的意義性以及經營者的格調而言,高得多了。

然而,高科技產業的成功,伴隨著而來的是如何延續成功的難題。htc前一陣子頗為慘淡,但是Apple也不見得有辦法延續他的成功。現在,每個人都在問,What is the next big thing?很多做研究的人天馬行空提出了一大堆想法,不是關鍵技術還未到位,就是市場需求還不夠,要不就是得不到支持,這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是否成熟。

您問我台灣雲端的發展前途該如何與國際競爭呢?我不是什麼權威專家,我姑罔說之,您就姑罔聽之好了  就目前看來,單就軟體或硬體技術而言,很難再有所謂的new disrupting technologies出現,大部分是所謂的new business model,亦即是說從解決人類問題的角度來看,如何想出新的方法,能夠更好、更快、或是更便宜地提供人們想要的產品。

台灣的科技業之所與遇到困難,是因為習於幫人家做代工,只要大客戶開規格單出來,想辦法做出符合規格的產品就是了,不大理會終端使用者真正要什麼。這種思維很適合很多台灣教育體系訓練長大的人,因為反正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的考試,讀書是為了考試,很多人沒有考試(規格)的話,就不知道該讀什麼了。所以,現在大老們高呼要創新,問題是台灣有多少人有能力好好回答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有多少人勇於挑戰現有的框架,提出新的想法?還有,有多少大老們能夠支持這些新的想法?

以科技業所需要的人才來說,您如果去問現在一些大公司的中間幹部的話,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缺乏一些會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才。基本上,他們還是以接案者的心態在工作,你問題解得好、解得快,你就比較有價值,公司或許願意付給你較高的薪水。但是,我很少聽到有中間幹部會說,讓我們想辦法創新,做出一些新東西讓長官刮目相看。誠然,無論國內國外,這個是公司的文化,但是大多數國外的高科技公司並不會汲汲於榨取員工的一分一秒,所以員工還有機會能夠自我學習新知識和技能 -- 例如我在SUN工作的時候,會做一些長官不正式支持的工作,等到時機成熟後,得到他的肯定和支持,在國內,光是應付一個工作就要累死人,如何學新的東西?如何創新?

我個人認為,國內高科技公司最缺乏的是一群能夠貫串全場的architects。好的architect,知道學界和業界最新的技術,熟悉市場最新的動態,全盤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善於與各類人士溝通,以致於能夠主動開出或是改進新產品的規格。為什麼國內缺乏這種人呢?因為過去很少有這種需求,表現良好的工程人員,很可能都被叫去做管理職,帶者底下的工程師一起埋頭苦幹。最近幾年,我看到開始有這樣的需求,有些中大型公司開始設立central technology office,我想以後會需要更多這種人才。

這種文化的東西,是很難速成的。所以我個人對於產業和教育在短期能否迅速脫胎換骨,並不抱持太樂觀的態度。有些時候,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要有破壞,才有建設,所以一堆公司倒掉了重新來過,或許比支持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好一些。台灣人,平均來說,比很多先進國家的人來得聰明又肯努力,只要找對方向,就有成功的機會。我看一些先進的國家,他們的教育體制的確能夠培育出尖端人才,而且靠著這些尖端人才,他們還是得以掌握科技的發展。關於這一點,台灣還在摸索,我相信有一天,我們也能夠掌握到一些領域。

我建議您對於未來這幾年的就業環境要有一些心理準備,選擇現在看起來還ok的公司,並不代表他五年之後還ok。選擇現在看起來很有潛力的公司,並不代表他五年之後會飛黃騰達。十多年前,我進入如日中天的SUN,五年之後股價只剩加入時的十分之一不到,這些現象在高科技業可以說是常態。

所以,選擇公司的時候,要找到金雞母是很難的,沒有穩賺不賠的公司;找一家給員工良好待遇和學習機會的公司,至少可以讓自己利於不敗之地。本著個人的經驗,我想給年輕朋友在工作上的一些建議:

1. 公司對個人的待遇:如果可能的話,找個制度良好的公司,人品優良的直屬長官,氣氛佳的工作團隊。這樣比較不會被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搞得心灰意冷,也比較會有工作熱誠和學習衝勁。

2. 學習機會:雖然現在有些公司會主動找人來教學演講,但是真正學習成長的機會,還是必須要自我把握。能力強的人,可以私底下多幫忙一些同事;念過研究所的同學,上網搜尋資料研究特定議題,也並非難事,不過要真正涉足研究特定領域,最快的方法還是跟學術界保持聯繫。

3. Open-minded:我發現有些在公司做久的人,會犯一個通病,那就是把自己公司在做的研發技術的重要性和技術層次看得太高了,覺得與工作無關的技術都無足輕重。既然如此,學來學去,還不都是專業的東西,跨足不到別的領域。過了幾年,想換公司的時候,才發現沒幾個地方可以去,這時要怪誰呢?

4. 千萬不要過勞:無論如何,不要被外在的環境影響到內在的健全,工作畢竟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而且,現在高科技業的工作,除非運氣很好,很難打拼十年就發了,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多長期呢?以一個25歲進入職場的人來說,要工作到65歲,整整四十年,要如何做好生涯規劃呢?很難說,但是不要因為工作辛勞爆肝,在三十多歲就搞到欲振乏力,是起碼的事情。想想如何能在高科技產業做40年呢?

至於同學問是否該出國看看,我想,您已經擁有碩士學位,如果單純只是出國念個碩士,不見得有太大的意義,除非是換個領域。您如果有志於軟體產業,出國找個好學校念CS也不錯,最好是畢業後找個公司得一些經驗。台灣這幾年勢必要轉型,觀察業界如何轉型,對我來說是件很有趣的事,但是對於身在其中的人來說,可能各種狀況都有,禍福難料,機會當然會有,而且應該不少。我想您如果有志作為第一流的研發人才的話,出國看看是件好事,至於是否在出國期間能否跟得上台灣的脈動,好像並不是麼重要。如果您真的是第一流,到處都會要您去。

我也很樂意跟您聊聊,但是我現在人在國外,只好隨手寫些直接浮現出來的想法,給您做一點參考。有些話,我順便也會放到我的部落格上給其他學子做參考,不過不會引用與您個人直接相關的資料,這點先跟您說一聲。

謝謝!祝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