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03寫到現在,我只是想寫 -- 把我對社會、人文、科技、產業、教育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每次寫出當下所思所想,似乎腦袋可以清淨一點、心靈可以輕爽些。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的教育扼殺了我對於社會學科的興趣
以下轉載的一篇文章「教育下造成的差異」,是我從FB上讀到的,談台灣教育的問題。(我查不到原作者的姓名,卻發現一堆人把文章放在自己的網站上讓人以為是自己寫的。)
我的感想是:
台灣的教育,完全扼殺了我對於社會學科的興趣。高一時,我拒絕背誦的結果,就是國文歷史地理三科被當,反正選擇不用考史地的理工類組,所以沒有被殘害到底。如果我是現在的高中生就慘了,要拼甄試的話,就得認命的背,要命!
昨天在父母家看了一段「百萬小學堂」,還真是慘不忍睹。節目中出現一堆背誦才會的題目,父母還說裡面的小孩真聰明,我說還好小學裡的分數不重要,我可以不要求孩子,但是到了中學還是要受這種弱智化的考試的殘害,我也只能想辦法把傷害降到最低。
講到這裡,聯想到一大堆XX的教育措施,在不解之餘,我不禁有點火大。多少小孩就這樣被糟蹋了?不止是社會科的人如此,數一數二的理工科系學生,每次遇到我出沒有標準答案,或是沒看過題型的題目就叫苦連天...
話說回來,對於出題者來說,要想出新的題型,可是很傷腦筋的;要是出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改考卷的時候又可能有學生(甚至家長)來爭論,都是給自己找麻煩 -- 所以,如果看到勇於求新求變的老師,大家是否願意多給點掌聲呢? 還是會因為自己(或小孩)沒答好,就會說老師搞怪呢?
轉載
教育下造成的差異
我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
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第二個答案兒子答不出來,
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
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不夠強大,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
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A!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
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出了這樣一道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
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
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
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
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
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
穿過馬 六甲 海峽,上中國南海,
跨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
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經過,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
馬上就會出兵那就打!按照判斷,公元2015 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
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時間判斷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
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
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什麼時候 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萬銀兩,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
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
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培養的是能力,而我們灌輸的是知識。
天啊!不能完全責怪孩子,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有趣的是,我對台灣的基礎理工教育也有同樣的看法。
回覆刪除稍微修改一下您的文章,我可以說:
"台灣的教育,完全扼殺了我對於理工學科的興趣。高一時,我拒絕計算的結果,就是物理化學數學三科被當,反正選擇不用考計算的文法商類組,所以沒有被殘害到底。如果我是現在的高中生就慘了,要拼甄試的話,就得認命的計算,要命"
其實說穿了,就是文理偏向大量記憶,理工則偏向大量計算。兩者的目的都是透過大量的機械性練習,追求機械性的效能(記憶力/ 計算力)提升,本質上兩者的教育方針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兩者都對理性的啓蒙跟個性的解放沒有什麼正面的幫助。
然而,有相當長的一對時間,念文科的學生相對來說要承擔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一個學生最好的出路是學醫,退而求其次理工也行,但就是不要讀文科。過去在台灣念文科的出路不是貧窮潦倒就是成為貪官污吏。當然更可怕的是去碰觸那個禁忌的世界而可能引來的殺身之禍,甚至殃及族人" - 青春之歌/鄭鴻生
我大學是台大經濟(民國85年入學),在校修習課程除本科系外,其他還是主要基於個人興趣是以人文科系課程為主。不過我畢業後則是在網路業發展。這幾年適逢網路的興起,透過基於興趣的自學與逐年工作經驗的累積,我能夠先後在矽谷Yahoo, Google, Facebook從事軟體研發的工作。
雖說我的大學主修是社會學科,但我的工作則偏向理工,不過發展這兩方面的能力對我個人來多並沒有什麼衝突或不協調的地方,我也發現周遭很多人其實都是如此。
台灣教育的好處我只能說就是相對許多其他國家來說,台灣教育算是便宜與公平的,不過好處大概也就僅止於此。至於其他種種的壞處,就不在此討論了。
您說的沒錯,所以我緊接著同一天發一篇反思理工教學的文章「教材少一點比較好?」,談的就是您提到「數量」的問題 -- "文理偏向大量記憶,理工則偏向大量計算。兩者的目的都是透過大量的機械性練習,追求機械性的效能(記憶力/ 計算力)提升",謝謝指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