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很有趣,現在很多(台大的)學生,當問起生涯規劃的時候,還是跟我們那個時候(二十年前)差不多,反正就先把書念好,找個好工作,拼幾年賺足夠的錢,然後如果有餘裕,再來想看看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
我見過不少這樣想的人,不是「四十而不惑」,而是步入中年時大惑特惑。雖然現在的資訊這麼多,能夠趁早做好生涯規劃的年輕人似乎還是不多。
我今天才跟學生聊起「如何在中年之後,能夠忙得不亦樂乎」這個題目。我舉了好幾個朋友的故事,說並不是有錢了就會快樂。我說,中年以後會快樂的,通常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且能夠在生活或是工作中時常去做這些事情,因此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不方便在這裡重複朋友的故事,怕朋友看到會不高興。剛好看到這一篇文章:「那個我認識的營運長」(http://yclou.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23.html),就拿這篇寫的東西作為例子好了。
像文中這類營運長的角色,我很容易了解,身邊的例子也很多。十多年前的我,並沒有很快樂,在工作上,會為了沒做好的事而耿耿於懷,因為怕失了面子;隨時警惕自己要力爭上游,因為超越同儕很重要。
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後,工作只是過程和選項之一;別人的眼光和評論,只是參考的資訊;很多世俗的觀念和現實的束縛,只是鏡花水月的幻象;人生可以既平凡卻具獨特性,而且可以忙得不亦樂乎。
幾天前在小說裡看到一段話:世界上有兩種人,都很努力,也都有所成就。一種人是為了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努力;另一種人,是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努力。他們最大的差別是,第一種人在遇到人生的難題時,考慮的是別人的眼光,所以往往臨事不能果決,而第二種人則是很快就可以做出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如同文中營運長的例子多不勝數,花了太多的能量去調教規訓年輕人的思想行為,沒有什麼時間讓他們公然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也沒有教他們為自己負責任,教養出來的絕大多數是第一種人。
做第一種人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能樂在其中就好。問題是,做得到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