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轉貼與選舉相關的政治文章,這篇「連陣營再發稿:捐十萬的 非連勝文本人」的報導(http://newtalk.tw/news/2014/08/01/49904.html),覺得某競選團隊近來謬誤之處甚多,同時看到我博班學生轉貼該文之後,被人指責說不該在當前救災第一的時候談這些,讓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思想邏輯教育題材,不妨在此討論一番。
一個公眾人物以及競選團隊遇到事情,如何面對和解決,是人民關切的重點。對於自己所關切的事情表達意見,有什麼該不該的問題呢?有人趕著以競選團隊的名義捐款,當然是一項政治動作,既然是政治動作,自然無法逃避公眾的評論。如果今天整個台灣放下救災動作去談論這件事情,當然是很不道德的事情,但狀況並非如此,理性評論,並沒有道德的問題。
況且追根究柢,這次災害的根源是人禍,也就是政府和企業的運作,並沒有妥善受到監督(漏氣的通報和管線的管理)。這當然不是只把矛頭指向現在的當政者和廠商,下台或賠款就算了,而是要檢討政治的運作,並且理性觀察與評論政治人物與其團隊的處理方式,才有可能讓未來的運作更符合我們的期許。如果這時候看到問題不表達意見,那該何時表達意見呢?對於個人合理的意見的表達,即便是人家的師長,也不必隨便扣人大帽子要人噤聲。
以上是就事論事。不過,對學生個人在分享時講的話,我也略微建議他:「表達意見時如果可以審正思考後再表達,同時多考量一下措詞和語氣,或許會減少讓人一些誤解的機會吧?」這是我以指導老師的身份給研究生在思想邏輯訓練上的一點意見。
念博士班要真正學到東西,最好是多在起心動念時力求精準、縝密考量。如果不經大腦就隨意批評,那批評者本身不也往往落入這個被批評的團隊的境界,成為說話不精確、辦事不牢靠的半調子?話說有些老師要求學生做報告、寫論文時精益求精,也是在訓練思考和做事的能力,不要辜負願意認真指導的老師。
這篇的報導底下有一則洪浩雲醫師的留言,頗為犀利,留言中突顯出這個競選團隊的思考和辦事上有嚴重邏輯上的問題。如果把這篇報導作為閱讀測驗,讀者是否有辦法「找碴」點出這幾類問題?
1. 現在還不到選罷法規定的競選期間, 哪來的競選經費可以用呢?
2. 「捐款的是陳炯松,並不是連勝文本人」所以這10萬塊是陳炯松的?不是連勝文競選團隊的嗎?
3. 「連營說,會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先去關心警消傷亡的情形,捐贈金額等相關統計由市黨部回報後,再來處理。」.....捐個款有需要這麼曠日費時這麼複雜嗎?
4. 原來連勝文競選辦公室可以指揮國民黨高雄市黨部!?
雖然這些問題像是「找碴」,但是與我們研讀學術論文一樣,研讀報導時能用心思考,提出像樣的問題,就等於是在做學問,也減少將來說話做事時設想不周的狀況。等到隨手翻閱時下媒體報導,都看得到問題百出,處處可做學問的時候,大概就入門了,這就是所謂的「世事洞明皆學問」。
我想多鼓勵年輕人做一些思慮周密的意見表達 -- 學習說該說的話,不在沒身分、位置小的時候學,到了身居要職之時再學,恐怕已晚。台灣當前最需要解決和該關切的議題很多,需要更多思慮周全的人去關心。我們常說媒體是亂源,但利用媒體或是跟著媒體亂起舞的人,才是作亂的人,還同時造成許多不思辨、不相信的民眾。若不正本清源,從思想文化上去改進,恐怕再多的關心也只能用在善後,甚至被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