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這是遲來的正義嗎? 國科會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我反對SCI指標,拒寫期刊論文多年,迫不得已這兩年在長官要求之下,生產出一堆SCI論文,現在國科會終於說要改了: (全文轉貼在下面)

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我想,這段話講的很含糊、很含蓄。

甚麼叫做【階段性意義】? 這是幫前任主事者和共謀的學者開脫,但是你有沒有幫被科研指標打壓的學者平反冤屈? 我看到一些懷抱理想從國外業界返國教書的朋友們,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學界,我看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朋友們被SSCI壓得喘不過氣,我看到堅守立場的學者首長官的責難,我聽聞許多拚SCI指標拚到過勞死、躁鬱症、婚姻破裂的教授。究竟為了這所謂階段性的意義,折損了多少學界菁英,產生了多少學閥? 其意義何在?

甚麼叫做【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 這是幫目前的學界臉上貼金、摸摸頭說你們很聽話做了不少事,但是到底有多進步? 實質上台灣的學術距離真正尖端還差多少? 如果不以科研指標去評比,台灣的大學在世界舞台上有多優秀? 為什麼最近一些高中生情願出國念書呢?

甚麼叫做【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就是要改遊戲規則,從單一指標變成多元化指標,但是找誰來評審? 還是學界原有的這些人,遊戲規則改得掉嗎? 還是像教改一樣,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資深的教授,每年幫國科會審查多少案子? 每件案子花多少時間? 你真的能找到專家客觀公正來審案子嗎? 

所以,這一段話中,包含多少歷史的共業、當下的窘境、未來的挑戰? 明眼人看得出,這段輕描淡寫要「轉進」的宣示如同台灣的許多問題,現行制度已到達真的是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才會有轉機。我希望台灣其他很多的問題,也能有所改變。


無論如何,至少國科會願意改變,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如何執行這樣的改變,才是主委所面對的真正考驗。

如我所一再強調的,上梁不正下梁歪。錯誤的高教政策,等同於扼殺教改的成效。單一科研指標不僅將中小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多元化能力束諸高閣,更是嚴重影響中小學教育者與學子的學習態度。現在高教如果真的有所改革,似乎讓我看到中小學教改的一線曙光。

至於我自己,在SCI指標的壓力下,我這兩年學到如何大量產出SCI論文,並沒有荒廢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也算是一項收穫。台灣的學術風氣是不是真的能提升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國科會加油!


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2012-06-25 中國時報 【朱敬一、賀陳弘、牟中原、孫以瀚】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2500384.html

     最近若干年,國內學術界各種個人獎項或大學排名的評比,幾乎都與若干科研「指標」脫不了干係。這些指標有粗有細;粗者只是將期刊分類,例如發表期刊「有被SCI收錄是一類、未被SCI收錄是另一類」,而細者則進一步再將期刊以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予以加權、甚至以公式對所有發表算出加權平均值,冠之以RPI(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的名稱。

     各種科研指標在台灣科研社群使用已十分普遍,但學界也產生許多反彈聲。有人說,真正一流大學如哈佛、史丹福者,從來就沒聽說去計算教授論文的IF加總值或RPI的。也有人說,各種科研指標會錯誤誘使學研社群去拚指標而非追求學術卓越。此外,由於國科會的評鑑判準經常受各大學延用於其校內之升等或評獎,故我們的任何指標評鑑設計,都得考慮到種種後遺症。

     在此,我們要對科研指標提出以下看法;這些看法不見得全然正確,但相信對許多科研社群朋友而言,有它的參考價值:

     一、所有的指標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學術研究的目的,不外乎發掘真理、突破創新、批判呈現。某人研究做得好,其著作就自然會出現引用次數多、RPI數字大、IF指標高等現象。但是,在學術研究上,應該是研究卓越為因、指標亮眼是果;我們不能倒果為因,把追逐科研指標當成學術研究的目的。尤有甚者,盲目追求科研指標,有時反而會使科研單位或個人「為拉高指標而做研究或投稿」,喪失追求學術卓越的動力與熱誠

     二、科研指標究竟有什麼功能呢?指標固非學研目的,但並不表示指標全無作用。例如,資淺研究者往往還沒有能力判定自己研究的好壞;這時候較資深的學者當然會鼓勵他們多投稿「好期刊」,除了能多在IF頂尖的刊物上與評審互動,同時研究成果也較能廣為全球學界所見。因此,學研指標本身雖然不是目的,但它確實彙集了某些與學術卓越高度相關的資訊。我們切忌將這些資訊做扭曲的、目的性的詮釋,但也不必因噎廢食,全然否認這些資訊本身的價值。

     三、許多當年鼓吹學研指標的台灣學界朋友,都強調這些指標具有「分辨魚目與珠」的功能。例如,有些研究者只能在三流期刊發表些三流文章,卻經常在外指鹿為馬,硬說他發表在三流期刊的文章與IF很高的期刊文章一樣好。學術社群就逐漸產生「以各種客觀科研指標予以反制」的聲浪。據我們的了解,台灣有些領域引進使用科研指標,都有這種以評比指標驅逐論文平頭假平等的背景。

     四、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五、也許學界朋友會擔心,若是不強制呈現科研指標,會不會使評審者對申請案無所評價?對此,我們有以下的補充說明。(一)國科會一定會繼續尋找夠資格的評審。對夠格的評審而言,即使不告知期刊的IF,他們也絕對不會無法分辨期刊的好壞或文章的好壞。(二)從今以後,大凡國科會重要獎項的評審,我們都會要求學術處長提附一封cover letter,向評審說明他們所期待的評審準則。(三)各學術處爾後會強化複審會議的功能,用比較細膩的討論過程,來取代以往用呆板指標簡化學術判斷的流弊。(四)在少數特殊情況下,學術處長如果認為某個領域的某個學研指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還是可以向評審提出來,但那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某種錯置手段與目標的學界慣性。

     六、以上所談,都是著重於理工、生物等科學領域。人文社會研究有相當的地域性,其發表形式也不限於期刊論文。科研指標在人文社會的應用與侷限,有相當不一樣的邏輯。國科會當然尊重這樣的邏輯與差異性。

     總之,僵硬的指標判準,容易使學界的某些領域產生一元化、規格化的流弊,反而不利於創新突破。自今年七月起,我們希望國科會的評鑑能超越指標的束縛,邁向一個真正能提升學術卓越的境界。這封信,揭示我們的信念,也開啟一個追求學術卓越的希望。

     (朱敬一為國科會主委、另三人為副主委)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談加強產學合作的實務面

國內的做硬體的公司,在過去這幾年不斷在摸索方向,很辛苦。要從硬體設計、代工轉型成有能力制定高階系統規格、軟硬體統合設計的公司,更是困難重重。除了欠缺具備核心競爭技術能力的工程師之外,管理階層過去所懷抱的代工、做老二的心態還是滿濃厚,缺乏遠見。就算是找學校談合作,很多都是帶著撿現成便宜的想法、丟一點小錢想在一年內得到一堆實質的收穫。這些事碰過一些之後,我也就懶得和廠商玩這種短線操作的遊戲。

拜託,業界的長官,您以為一年一百萬的研究經費很多嗎?我們研究生的智慧財產就那麼不值錢嗎?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情可能連半個有能力做研究工程師都雇不到。當然,這個行情有其歷史背景,如果業界的長官說學界做的東西不大能用,給這些錢已經是佛心來著,那我能理解,因為那是不少人的經驗談。然而,在今天這種不搞創新、不提昇研究能量就可能被淘汰的競爭壓力下,業界必須重視與加強產學合作,否則你很可能殺不出一條活路

要加強產學合作,廠商絕對要主動積極,不能光是貼一則CFP (Call for Participation),或者來學校辦個說明會就算了。老實說,我的東西如果很有價值,在大部分廠商所提供經費額度都不高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寫proposal,還要跟一堆人一起去爭取這一點點錢呢?誰知道你心中的尺度,或者你有沒有內定人選?更何況,我做你的計畫能產出論文嗎?做出的東西通通歸你的要保密不給發表,我還要寫論文升等呢!

有些廠商覺得公開徵詢太麻煩,就透過學界大老去找人,或者直接捐一筆錢給學校說要做某某研究,這樣其實也不大有效率。這種分包式的作法,很多大老本身是不做事的,要看大老找到什麼人來做事。這些研究經費,經過一層一層的轉包,實際做事的人拿到多少資源?有些大老身經百戰,很會做表面工夫,實際到底給你多少東西?

以上這些實務問題,是台灣產學合作的障礙。

最近有位在某電機系任教的老同學,他對我抱怨說系上大老掌控產學資源,產業界搞合作要的是學生的廉價勞力,或者是爭取好學生未來到公司工作,因此大老就像是人力仲介,只要招牌響亮,廠商和學生趨之若騖。他即便是在系上將近十年,也分不到一杯羹。他舉了一些例子,說他設計的東西明明比較好,可是廠商就是愛用大老的東西。他也很好奇,我的一些產學合作案,是怎麼辦到的?

我說,我可能只是運氣好,我從高中開始(30年前)接觸個人電腦和嵌入式系統實務,博士研究(20年前)恭逢平行電腦的鼎盛時期,在好幾台超級電腦上做的東西也還算務實,十年前到一個在業界頗富盛名的SUN做高階實務技術研發的團隊增廣不少見聞,而且回國之後,我的專長和系上其他老師重疊的不多,而且嵌入式系統、多核心系統、雲端系統正好是熱門題目(附帶一提,很多人都說他們在做這些熱門題目,真正會做的有多少人?),所以我們可以互相合作,把餅做大,我也很感謝這些長官的提拔。因此我雖然沒有遊走於廠商之間,但是我的學生做出一些好東西,或是參加比賽得獎,或者學生就業之後給廠商好印象,慢慢的我們團隊的能見度變高,廠商也比較會主動來找。

以上的例子,是略述在台灣學界做產學合作的辛苦。當然,做任何工作都有其辛苦之處,我只是指出,在時效上面,如果沿襲傳統的分包方式,在給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以產學合作提昇產業的競爭力,很可能是緩不濟急的,難道要看運氣和長官的態度?

今天業界大談創新,但看來看去,做些表面工夫(UI, Apps)居多,在扎根的基本功夫做不深。我不是說做些表面工夫不能夠賺錢,而是說能賺到幾時?記得當初個人電腦剛出來的時候,一大堆軟體公司,後來剩不到幾家。現在,我們一般人在PC上會用到多少Apps,有幾個UI?這不是叫你不要學最新的UI和Apps,事實上我一天到晚找新鮮的產品來把玩和研究,所以我覺得這些要懂。我是很擔憂一群人投入到這些時下熱門的項目,學了一些花拳繡腿,竟以為很滿足了,反而忽視了現在這個做系統整合研發的大好機會。我有幾位學生,很有創意,想做一些手機和雲端應用,我說好啊,把你們的想法端出來。創意是有的,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建出一個完整、有效、容錯、安全的系統,因此而得獎,我想學生很明白,光是有創意,沒有技術門檻的話,是很難為產品創造高價值。

最近剛好也在一件談教育的問題,為什麼有錢人念學費比較便宜的公立大學,沒錢人念比較貴的私立大學? 我的看法是,光是改制度是不夠的,要靠有識有為的人士和民間團體,去關懷弱勢族群,從小開始提攜窮人家的小孩。如上所述,產學合作也面對類似問題,根本解決之道也差不多。

在制度面上,學校的評鑑制度對於做產學合作的教授並不友善,如果升等的主要考量是論文的數量,那麼資淺教授能有多少時間花費在產學合作上?等到升完等之後再來做產學合作嗎?不重視產學,那學生在研究所做的研究有多少與產學有關?不累積產學實力,產學合作能夠作多深?等到升等之後再做產學,屆時很可能已成為分包體制的一環,而不是實際做事的人。所以,業界願意捐款蓋新大樓,買新設備,甚至願意提供特聘教授的薪資,為什麼沒有一個願景,是去支持資淺的教授全力做產學合作研究所需的資源?在要求教育部、國科會、學校檢討目前的評鑑制度的同時,業界除了繳稅之外,能不能多投入經費去影響整個產學的生態

因此,我呼籲產業界的有識之士,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只是想著個人撿現成便宜。過去那個單打獨鬥的美好年代,不一定會延續下去。現在的台灣是需要以技術的整合度和深度為基礎,以優質的前瞻研究人才作為手段,以創新和創意作為導向的品牌價值和產品設計。這些都需要積極的投入資源,否則光是靠學界的自覺和政府的資源,是很難提供業界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深度

現在有好幾家公司開始朝這方向走,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應該還可以做更好。趨勢和台達電捐款給台大設置雲端學程,聯發科和宏達電等公司主動找教授做產學合作,這些我覺得滿好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更多公司來做更多更大的改進不然,你們業界一天到晚說沒人才沒技術,我只能說,問題都寫在這裡,你要等誰來解決?有些事情,韓國做得到,我們為什麼不能?

不支持微軟的絕地大反攻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用在商業領域是對的。如果沒有Apple和Android,微軟大概還是老神在在地不斷更新作業系統版本,隨意加入一些有的沒有的功能讓Windows越變越大。最近看到微軟和PC廠商絕地大反攻,倒是推出不少佳作,讓人刮目相看。(1, 2, 3


不過,我實在很不想支持這個靠著獨佔壟斷,長期霸占舞台,在過去十多年乏善可陳的公司。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用Windows XP, Office 97? 其實這些十多年前出來的東西對我來說就很夠用了,而微軟在這十多年來所做的,很多是利用所謂的新功能,去製造和新版與舊版的不相容性,強迫大家「升級」到新版,而升級的過程,又逼迫大家去購買最新的電腦。


相對而言,Apple面對被邊緣化的壓力不斷創新尋求出路,軟硬體又盡可能做到相容,讓舊版的硬體可以免費或廉價升級到新版的作業系統,這點是消費者覺得很窩心的地方。我對於微軟很不滿的是,Mac版本的Office,比Windows版本推出的慢,穩定性又非常糟糕。而iPad版和Android版的Office又遲遲不出,造成我非得使用Windows電腦的窘境。


對於這麼一個讓我覺得難受的公司,我卻不得不長期使用它的產品以及支付使用費,是什麼道理?這個道理似乎和政府處處向我們抽稅,卻提供不怎麼樣的服務一樣。


對於微軟,我想說:現在靠你家大業大以及掌握獨佔軟體的優勢,去維持你壟斷市場的優勢,過去這麼久,你收了這麼多錢,到底做了什麼好事?


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沒必要的話,不要把文件存成最新版的Office格式,少用一些Windows的獨家軟體(Outlook, Note);作為開發者的朋友們,多多使用行動裝置和雲端開發新的應用。現在應該是讓微軟這個Evil Empire臣服於消費者的時候,最好不要去買它相關的產品。HTC這次沒有隨波逐流,我覺得很好。PC產業會繼續委縮,而新一代的人機介面,真的不必是Windows。


題外話,相較於微軟,雖然Intel也得到所謂Wintel生態系的好處,但是我覺得Intel算是一個非常有長進的公司,因為一直有個AMD在那邊追著他,現在還有個ARM來搶生意,在硬體的戰場上必須拿出真功夫才行。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窮人家的孩子上不了好大學?

合勤科技董事長朱順一昨天到交大頒發獎學金時,發現僅有二名清寒生後表示,過去窮人翻身靠教育,近年來名校生幾乎用不到清寒獎學金,「不是大家變有錢,而是窮人小孩根本進不了名校。」全文網址: 合勤董座:窮人小孩 進不了名校 | 清寒生難翻身? )

低社經家庭不僅自身生活過得不是很好,他們往往還遭受社會各方面不公平」的對待。這裡我所謂的不公平,並不是法律上的公平,而是道義上的不公平。除了教育之外,在居住環境上,窮人能住不到好學區;在經濟上,被層層剝削,欠賭債、欠卡債、有餘力教養子女嗎?這些東西,根本都不是教育部所能解決的。

有人說以前如何窮人家子女還可以念大學出國,看到現在教改之後,窮人家子女進不了好學校,所以這是教改的問題。根本上,這種邏輯有問題!以同樣的邏輯,你不也可以說是馬英九的問題?我想,窮人家的孩子上不了好大學,社會結構M型化還有其他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比較大。我想,假使沒有教改,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叫做「蘋果橘子經濟學」,裡面有談到以經濟學的角度去觀看教育的問題。我建議關心教育的朋友參考一下其中的研究方法和邏輯思維。書中第五章談到「父母『是』什麼vs.父母『做』什麼」。


這個研究發現,有8項因素與學童考試成績有關:
父母教育程度高
父母社經地位高
母親生第一胎時30歲以上
小孩出生時體重偏低
父母在家中說英語
小孩為領養
父母參與學校家長會
家裏有很多書


另有8項因素不相關:
家庭關係親密
最近搬到較好的社區
母親在小孩出生後到上幼稚園前沒有上班
小孩參加過學前輔導
父母會定期帶小孩上博物館
小孩常挨打
小孩常看電視
父母幾乎天天唸書給小孩聽


作者分析:「許多要緊的事項早已決定了──你是誰、何誰結婚、過怎樣的生活。如果你聰明、工作認真、教育程度高、待遇好,同時結婚的對象和你一樣幸運,那麼你們的子女成功的機會也較高……重要的不是身為父母的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是誰。


注意到這裡談的是機會,這裡的重點並不是去說低社經家庭就該認命,而是說要提昇小孩的成績,應該要從提昇家庭的狀況著手


台灣社會現在最需要的是【社會正義】: 如何在各方面給弱勢族群多一些機會,如何讓有錢人不要藉優勢去壟斷社會資源的議題。例如,有一堆人吵地皮賺大錢,很多人在台北市買不起房子。光是批教改,或是研議制度去提供【保障名額】,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且以今天政府的政策規劃能力,我擔心會衍生更多問題。

例如說要求教育部,開放公立大學名額,讓程度遠低於該學校標準的學生進去之後,如何在不影響教學品質的前提之下把這些學生教好,實在是個大問題。搞不好,就搞砸一堆大學。

我想,社會人士能做的,是早點給
獎學金。與其捐一千萬元給一流大學錦上添花,不如用這一千萬栽培十個清寒學生,找到可栽培的清寒學生,從中小學開始把他一路栽培到大學。這或許是現階段比較實際的作法之一。然而社會結構的失衡,是遲早要解決的問題,但責任不在教育部頭上,應該從社會福利、弱勢關懷的角度出發去尋求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