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這是遲來的正義嗎? 國科會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我反對SCI指標,拒寫期刊論文多年,迫不得已這兩年在長官要求之下,生產出一堆SCI論文,現在國科會終於說要改了: (全文轉貼在下面)

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我想,這段話講的很含糊、很含蓄。

甚麼叫做【階段性意義】? 這是幫前任主事者和共謀的學者開脫,但是你有沒有幫被科研指標打壓的學者平反冤屈? 我看到一些懷抱理想從國外業界返國教書的朋友們,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學界,我看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朋友們被SSCI壓得喘不過氣,我看到堅守立場的學者首長官的責難,我聽聞許多拚SCI指標拚到過勞死、躁鬱症、婚姻破裂的教授。究竟為了這所謂階段性的意義,折損了多少學界菁英,產生了多少學閥? 其意義何在?

甚麼叫做【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 這是幫目前的學界臉上貼金、摸摸頭說你們很聽話做了不少事,但是到底有多進步? 實質上台灣的學術距離真正尖端還差多少? 如果不以科研指標去評比,台灣的大學在世界舞台上有多優秀? 為什麼最近一些高中生情願出國念書呢?

甚麼叫做【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就是要改遊戲規則,從單一指標變成多元化指標,但是找誰來評審? 還是學界原有的這些人,遊戲規則改得掉嗎? 還是像教改一樣,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資深的教授,每年幫國科會審查多少案子? 每件案子花多少時間? 你真的能找到專家客觀公正來審案子嗎? 

所以,這一段話中,包含多少歷史的共業、當下的窘境、未來的挑戰? 明眼人看得出,這段輕描淡寫要「轉進」的宣示如同台灣的許多問題,現行制度已到達真的是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才會有轉機。我希望台灣其他很多的問題,也能有所改變。


無論如何,至少國科會願意改變,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如何執行這樣的改變,才是主委所面對的真正考驗。

如我所一再強調的,上梁不正下梁歪。錯誤的高教政策,等同於扼殺教改的成效。單一科研指標不僅將中小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多元化能力束諸高閣,更是嚴重影響中小學教育者與學子的學習態度。現在高教如果真的有所改革,似乎讓我看到中小學教改的一線曙光。

至於我自己,在SCI指標的壓力下,我這兩年學到如何大量產出SCI論文,並沒有荒廢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也算是一項收穫。台灣的學術風氣是不是真的能提升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國科會加油!


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2012-06-25 中國時報 【朱敬一、賀陳弘、牟中原、孫以瀚】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2500384.html

     最近若干年,國內學術界各種個人獎項或大學排名的評比,幾乎都與若干科研「指標」脫不了干係。這些指標有粗有細;粗者只是將期刊分類,例如發表期刊「有被SCI收錄是一類、未被SCI收錄是另一類」,而細者則進一步再將期刊以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予以加權、甚至以公式對所有發表算出加權平均值,冠之以RPI(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的名稱。

     各種科研指標在台灣科研社群使用已十分普遍,但學界也產生許多反彈聲。有人說,真正一流大學如哈佛、史丹福者,從來就沒聽說去計算教授論文的IF加總值或RPI的。也有人說,各種科研指標會錯誤誘使學研社群去拚指標而非追求學術卓越。此外,由於國科會的評鑑判準經常受各大學延用於其校內之升等或評獎,故我們的任何指標評鑑設計,都得考慮到種種後遺症。

     在此,我們要對科研指標提出以下看法;這些看法不見得全然正確,但相信對許多科研社群朋友而言,有它的參考價值:

     一、所有的指標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學術研究的目的,不外乎發掘真理、突破創新、批判呈現。某人研究做得好,其著作就自然會出現引用次數多、RPI數字大、IF指標高等現象。但是,在學術研究上,應該是研究卓越為因、指標亮眼是果;我們不能倒果為因,把追逐科研指標當成學術研究的目的。尤有甚者,盲目追求科研指標,有時反而會使科研單位或個人「為拉高指標而做研究或投稿」,喪失追求學術卓越的動力與熱誠

     二、科研指標究竟有什麼功能呢?指標固非學研目的,但並不表示指標全無作用。例如,資淺研究者往往還沒有能力判定自己研究的好壞;這時候較資深的學者當然會鼓勵他們多投稿「好期刊」,除了能多在IF頂尖的刊物上與評審互動,同時研究成果也較能廣為全球學界所見。因此,學研指標本身雖然不是目的,但它確實彙集了某些與學術卓越高度相關的資訊。我們切忌將這些資訊做扭曲的、目的性的詮釋,但也不必因噎廢食,全然否認這些資訊本身的價值。

     三、許多當年鼓吹學研指標的台灣學界朋友,都強調這些指標具有「分辨魚目與珠」的功能。例如,有些研究者只能在三流期刊發表些三流文章,卻經常在外指鹿為馬,硬說他發表在三流期刊的文章與IF很高的期刊文章一樣好。學術社群就逐漸產生「以各種客觀科研指標予以反制」的聲浪。據我們的了解,台灣有些領域引進使用科研指標,都有這種以評比指標驅逐論文平頭假平等的背景。

     四、我們可以理解前述科研指標「驅逐平頭平等」的功能,但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功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時候到了就該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已經進步到質量並重的境界;也因為如此,學界過度評比科研指標的趨勢,也應該予以稍遏。

     五、也許學界朋友會擔心,若是不強制呈現科研指標,會不會使評審者對申請案無所評價?對此,我們有以下的補充說明。(一)國科會一定會繼續尋找夠資格的評審。對夠格的評審而言,即使不告知期刊的IF,他們也絕對不會無法分辨期刊的好壞或文章的好壞。(二)從今以後,大凡國科會重要獎項的評審,我們都會要求學術處長提附一封cover letter,向評審說明他們所期待的評審準則。(三)各學術處爾後會強化複審會議的功能,用比較細膩的討論過程,來取代以往用呆板指標簡化學術判斷的流弊。(四)在少數特殊情況下,學術處長如果認為某個領域的某個學研指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還是可以向評審提出來,但那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某種錯置手段與目標的學界慣性。

     六、以上所談,都是著重於理工、生物等科學領域。人文社會研究有相當的地域性,其發表形式也不限於期刊論文。科研指標在人文社會的應用與侷限,有相當不一樣的邏輯。國科會當然尊重這樣的邏輯與差異性。

     總之,僵硬的指標判準,容易使學界的某些領域產生一元化、規格化的流弊,反而不利於創新突破。自今年七月起,我們希望國科會的評鑑能超越指標的束縛,邁向一個真正能提升學術卓越的境界。這封信,揭示我們的信念,也開啟一個追求學術卓越的希望。

     (朱敬一為國科會主委、另三人為副主委)

1 則留言:

  1. 這跟清大榮譽教授彭明輝的觀點互為呼應,讓漣漪逐漸擴散,匯集成一股力量,情勢將會反轉。請大家珍惜小小的轉變,因它將適時扮演樞紐的角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