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談我對於研究生到業界實習的一些看法

我想我們談實習的話,必須先想辦法在同一個層次上談,其次再談薪水。我比較關心的是,好的公司(制度好、技術好、能讓實習生和員工學得到東西) 以及好的學生(有基礎、有目標、想學東西)這樣的層次組合。這兩個要能搭配的好,實際上並不容易,需要大家花時間來做。至於那些魚目混珠的公司或是態度不正確的學生的各種組合,大概不在我想討論的範圍。

理想上,是應該要有「詳盡的實習計劃」,但在高科技界,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即便有實習計劃,等到實習生到了,要人的單位可能都不見了。這幾年下來,從我的角度看過去,我比較在意的是研究生到業界研發單位的實習機會,但是去過幾間大公司實習的學生,沒學到什麼好東西,只是去打打雜。帶實習生不算業績,工程師都很忙,誰有空教小朋友學東西呢?除非公司真正重視實習制度,要求部門主管把實習生真正當成一回事來培育,甚至當做是社會責任的一環;而且如果是研發單位的話,最好是跟學校老師談合作,藉由實習,引進學生在學校方面的研究專長,和業界互補,不然在實際運作上做起來是很難的

公司願意信任實習生,主動教他東西;還是把實習生當打雜的工讀生來用,那是公司方面的態度問題... 如果沒有計畫,要學生像學徒般去在打雜中學東西,那麼以現在學生的思維,是很難接受的。這是目前很實際的問題,除非你的公司的口碑好到不得了,或者是付合理薪資,你才有那個資格說要學生在打雜中學東西的這種話... 至少對我們現在的學生來說是如此。要如何做好規劃,是公司方面要多想想的事情,如果說不知道學生能力如何,可以多和學校老師合作,一起來規劃。

從老師的觀點,大學教育絕對不止於職業訓練和確保工作機會。在談實習的時候,老師和業界都必須對學生有相當的尊重,因為【尊重】也是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一件重要的事,他們要得到尊重,才會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舊時代的人,往往以長者自居,對學徒頤指氣使,認為學生應該這樣才會學到所謂正確的態度,那在今天,是一種倒行逆施。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我可以嚴格要求學生認真主動學習和做該做的事,這跟那種不主動教,卻要求學徒自己在職場張大眼睛看、偷學招數的學徒文化,是有很大差別的。

舉個實例,我有位第二年博士生,他不會OpenCL,但有心想學東西,去年暑假我推薦他去美國德州IBM Austin Research Center做三個月intern。對方事先由我得知學生狀況,給他很多學習機會,每月給他五千美金,我在過程中越洋Skype幫他一點忙,最後他做出了IBM要的OpenCL程式,還共同發了一篇論文。後來,學生一直說有機會還想去,就算不領薪水也行人家在IBM領高薪的工程師願意花時間帶,在國內的工程師卻沒時間理實習生,這不是業界的問題,是甚麼?

當然了,台灣這些年各界都有很多事情沒做好,我在幾年前開始用fb寫網誌時就開始反省和批判,有些同事甚至會覺得我把一些家醜都講出去了,不大好。但是我說,不早點做些改變的話,將來大家都會變成過街老鼠,讓人家隨便罵

果然,近來國人的罵聲連連,罵台大教授更是蔚為風氣,庶民百姓乃至於專業人士,人人皆可對教授指指點點,下指導棋;所以我坐計程車時絕對不說我在教書,尤其避免在討論版上戰網友,反正這年頭做教授的好像都有問題,每個教授都似乎拿很多計畫賺錢、對學生頤指氣使、和產業脫節、教課隨便教、做些沒實用價值只能發學術論文的研究,甚至在網上發言還被虧說有時間上網玩fb... 被指責是常有的事,要出來做點事,除了有心,臉皮也要夠厚

是的,學校的確要多檢討,我看到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教授們都在想辦法改變一些舊的校園文化,但是做得很辛苦。年輕教授們本身就是被壓迫的一族,但是有多少人幫他們講話?每個年輕教授都累個半死,賺得比美國、新加坡、香港少太多了,還要被酸說沒做好。但是憑良心講,事情沒做好的企業把矛頭指向學校,才是更沒有道理的事情。我和翟本喬學長去參加教育部的人才培育計畫時,就當面告訴那些長官,產業要為今天的狀況付最大責任,找不到人才,不要把責任推到學校

今天業界已經把學生的心,搞到這麼浮動,有些同學對自己的未來徬徨失措。我們當老師的看在眼裡,除了幫助和勉勵他們加緊學習之外,幫他們找好的業界實習機會,灌輸他們創新創業的重要性,難道要我們把他們推下海去?今天的創業環境有很好嗎? 業界有帶頭搞創業嗎? 拿誰的搞創投? 有錢的老闆會很爽快投資嗎? 當然,我們正在提倡創新和創業,例如最近有個臺大創意創業學程,但是這創新和創業是種文化,不是學校教、業界等著採收就行的

我原本不想批業界的,因為在談實習制度時,我真的希望業界、學校、學生能夠達成三贏,而不是互相算計和互相指責。在不清楚國內環境的情況下,拿差很多的國外經驗來批判國內,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本來就沒有人要求公司一定得要提供實習的機會啊? 這是供需的問題不是嗎? 你想要真正好的人才來幫你工作,你願意花時間安排一個好的實習機會,吸引好學生上門,那是你公司的決定。我們固然希望學校在這些方面能幫得上忙,但是不要搞錯主客關係了。業界這個主人,端不出好菜,客人不想上門,罵客人挑嘴,罵客人的老師沒教好? 奇也怪哉

延伸閱讀: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