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把渾沌轉變為台灣的強項?

有一篇三年前寫的網誌,當時想等寫完整之後再發,後來一直沒時間補完... 剛剛不小心看到,想說乾脆就把它發出去,當成是一項個人歷史的紀錄。(這個網誌比較像抒情文,沒有引經據典的論述,請專業學者多包涵)。

那篇網誌談的是: 社會和人民所需要的改變
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1/09/blog-post.html

以下算是三年後的現在補上的序文吧...

當時,2010年九月,很多事情在我周邊發生。我因為早先拒絕配合寫SCI論文,被上級檢討;因此,我除了積極生產點數之外,花了不少時間嘗試看清楚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嘗試發掘現象背後的原因。

對我來說,科技,是一項興趣;哲學,是研究事物的態度;人文,則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藉由這些書寫,藉由人我的互動交流,能把個人的思維更透澈地整合,這是我的希望。

兩年多來,看看周邊,微小的改變不斷發生,有人美其名為【微革命】,我想文化的變遷很多時候是這樣來的,沒辦法一下子改朝換代,除非是破壞性的大革命。以台灣的現況,我想崩壞和大革命是還不至於發生的,只是說要如何止跌回升,還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和付出代價。

然而,有些事情前進兩步退一步,也不是辦法。政府拿不出令人民滿意的房地產政策,在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時候瞻前顧後,在這些例子裡,改革只做了半套,實在也不大好。我們似乎處於一個很渾沌的時代,要釐清所謂的民意不容易,要脫離既有利益者的掌控更不容易。但我寧可相信,如果我們把渾沌和物理或資訊上的【熵】連在一起看的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隱藏著高度能量和智慧的社會組成,而這可以轉變為台灣的強項

要如何轉變? 在個人層次上,社會亂象正是個人修煉、轉識為智的好機會放大到國家的層次,台灣的社會和人民所需要先改變一些固有的想法和做法,尤其是一些教條式的思想,那其實是當時我寫這篇東西想去挑戰的東西。我還是覺得它只能讓人表面上奉公守法,但每個人內心世界裡都在思想,很多時候想著如何做些檯面下的事。

教條,在古代是穩定社會秩序極重要的工具,只要大多數人(村夫村婦)按著教條去做,除非鬧飢荒,否則大家不會出來鬧革命。對古代想做官的知識分子來說,只要能用教條作文通過考試後能當官就行了。我們自小讀了一些四書五經的句子,也都是拿來考試用的,根本不懂其中的微言大義,中年之後有機會再回顧,才看懂古人的智慧。如同范國光先生在Facebook上所回應我的,【大家在各自的領域就都已經要耗費很多心力,除非是某種機緣才得以開啟另一扇門】。對於那些古人的至理名言,對很多人來說,一輩子還是教條。

但是到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算知識分子吧? 這時候,教條不但沒辦法阻止那些所謂的(半調子)知識分子思考如何繞過教條去貪贓枉法,還在教育體系中,搭配著考試制度,箝制著青少年思想和創意的發展,我覺得是很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對教條在現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有很大質疑的。

我們在教書的時候發現,硬塞給學生的東西,成效不彰,陽奉陰違的情況很多。今天跟年輕人講四書五經,他們往往覺得無趣,是被硬塞的過程嚇到了。要了解古文之美,例如我沒事喜歡翻閱莊子和佛經,讀起來覺得比時下小說有趣多了,恐怕是真的要有機緣。我們不能怪年輕人草莓不懂事,要怪就怪我們的教育體制,仍舊築基於舊時代(八股、封建)的文化,我想部分原因是為了政治上的教化,部分是被一些舊思維所限制住了,而部分則是因為教育者跟不上時代、無法融會古今

至於如何融合各家思想、貫通中西文化? 我跟很多人一樣,還在摸索... 不過,我應該把【學習方法的改變】補列入文中,正好下學期要開一門數位學習與工程教育 (e-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ineering),可以有系統的來探索學習方法。現在的社會面相有很多值得觀察和學習,而透過網路與討論可以看到一些書本所碰觸不到的知識的世界。當然,數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還是很重要的,很多的經典古籍,都是知識的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