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導提到的原則是正確的,但是看待目前的產學問題上還是不夠全面和深入,我就怕有人看了這個,馬上順水推舟、無限上綱地說:我們只要把基礎的課程教好就行了!
【錢致榕:基礎課程扎實 不怕產業汰換】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78
我之所以說不夠全面,指的是各所大學和各個系所的狀況不同,不能夠以偏概全。到底目前狀況如何?是否該對於各校的狀況去釐清和討論,而不是又要大規模的修改制度,讓所有學校遵照指示辦理,再加上某種 KPI來檢核。如同馬總統剛剛很有魄力地下的指示一樣:「每個城市給我盯好!(酒駕數)降百分之二十,降不到就公布姓名!」(http://www.nownews.com/2013/06/05/91-2947378.htm)
基本上,幾乎所有「我們不必太XXX」的句子,都是正確的,因為有個「太」字在裡面。所以原則上我同意「大學教育不必太強調與市場接軌」這句話,但我們很多地方的大學教育根本上距離「太強調與市場接軌」的狀況還很遠。因此,這句話的實質內涵是什麼?
我想,重點在於「與市場接軌」的能力有沒有?現況是,不少同學連市場的sense都沒有,要怎麼接軌?只會使用高深的理論解一些極端簡化的問題,看到複雜問題就怕,要怎麼培養解決問題和創新研發的高級人才?
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靠專題研究來啟發和培養,不是光靠聽課就行的。想提昇解題的能力與善用基礎課程所學的知識,就好好跟老師做研究吧。
每個領域的基礎課程都不一樣,在某些的領域裡,一直到研究所都修的還是所謂的基礎課程。對我來說,在一個領域裡,對很多工作都有用,而且可以用很久的,就是基礎課程。
我教的這幾門課,其實都算是打基礎的課程:計算機結構、平行處理、系統研究。靠著這些基礎,我可以做超級電腦、嵌入式系統、行動運算、雲端運算、海量資料應用... 打了這麼多年,真是好用的榔頭!
可能的話,搞清楚你真正想做的行業,打好基礎,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要忘了學會做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