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IBM要推OpenPOWER (http://goo.gl/a9xa4A),就來說說故事吧
有誰記得OpenSPARC? 我的前公司SUN在2005-2007年間也作過類似的事,把SPARC開放給大家用,不過我在台灣問了ㄧ些人,似乎沒甚麼人要(會)用。
免費的為甚麼不用? 當時OpenSPARC比最高階的ARM還強,又有多核心和64bit的支援,還有開放的Linux和Solaris軟體支援,我看大家不用,覺得好可惜。不用的原因之一,是不會用。在業界很有趣,當主管的,往往對外人說我們甚麼都會做,只是不想作;在內部,工程師多半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會做的,有時也推說不會做。(這是當過兵的遺毒?)
因此,國內業界選擇 1. 用更低階的處理機(OpenRISC)繼續做簡單系統 2. 買ARM/MIPS現成的解決方案 3. 自行設計處理機。我可以接受前兩項,至於為何選擇第三項而不接收免費的資源,我就覺得不大合乎商業考量。(同理,前幾年搞雲端軟體產業,國內好像一定要自己做Cloud OS不可,結果OpenStack出來就沒得玩了) 。
當然,當做人才訓練,也不是件壞事。國內缺乏計算機結構和軟體工程的實務人才,需要這些練兵機會。但是,可以一面練兵,一面接收國外的高科技武器,並行不悖。不這樣做,我想跟主事者好大喜功的心態有關 - 新聞裡面沒有【自創】【唯一】【第一】等字眼的話,對長官來說,就是缺乏【亮點】。殊不知,要搞懂和活用最先進的東西,也是追趕技術的重要工作,但在台灣鮮少人做。那些所謂【自創】【唯一】【第一】的東西,有些的確很厲害,但我看華而不實的居多。
回到主題,話說後來Oracle併購了SUN,覺得好東西為什麼要open? 就不再推OpenSPARC了。我的前同事們,繼續在SPARC系統上優化Oracle的資料庫和商務軟體,幫助Oracle做垂直整合、賣整套系統。我開玩笑對這一票台大電機的學長們說,你們回來幫台灣做,台灣這塊很弱,需要人才。他們說,以後再說吧。
IBM在六年前也派人來台灣推CELL多核處理機,我參加了,採購了一堆SONY PS3來教multicore programming。CELL在當時,是很有趣的處理機,可以拿來做高階的嵌入式系統。IBM急於拓展CELL的使用數量,才有辦法在市場上存活,價錢應該很好談。如果台灣能善用CELL來做些高檔電子產品,有IBM的拉抬,或許有成功機會。
可惜,沒看到有廠商願意合作。這麼先進的多核心處理機架構,要怎麼用? 要用來做甚麼產品? 只有工研院願意試試看,推了ㄧ年就推不下去了。其間我去講了幾次課,觀察到國內高階軟體人才和高階應用規劃人才的缺乏。
所以,即便免費給你好東西,沒有能力好好利用,可能就錯失了好機會。當然,你可以說還有別的機會。問題是,台灣在近年來在科技競爭和合作的中,做了哪些選擇,結果如何? 我看乏善可陳。
現在,這個OpenPower Consortium的目標跟當年大力推CELL時差不多: servers, networking, and storage devices。為什麼選現在推呢? 因為: 1. 不推的話POWER快要被Intel幹掉 2. 不推的話,等到ARM更上一層樓,就連合作夥伴都找不到了。
如果POWER能像ARM一樣,可以讓客戶用來客製化SoC,這樣能夠做到Intel x86達不到的高效率,或許是一條出路。然而,這條路是辛苦的,需要很多硬軟體的人才來做: 1. Application-system co-design and co-optimization at system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level, 2.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fo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and runtime optimization,當然還有其他,所以要一個Consortium來做, 這個OpenPower Consortium包括Google, Nvidia, Mellanox Technologies, Tyan Computer Corp,陣容頗具可看性。
我這裡不用傳統的【硬軟體統合設計】字眼,因為太多做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的人,看的是系統底層的一小部分,看不到完整的應用。實際上,學術界或業界單獨來做這個很難,必須合作。這幾年我們跟IBM Austin Research Lab (ARL)合作,ARL正好是POWER研發的大本營。觀察IBM思索和規劃POWER的前景,是一件有趣的事。接下來觀察OpenPower Consortium要怎麼佈局,應該更有趣了。
在x86-based PC和 ARM-based Android裝置價格不斷下滑的情況,台灣的系統產業,是否看到其他能獲利的機會? 除了Intel和ARM之外,是否能把握其他的選項呢? 不要一面原地踏步一面說沒機會,機會是給有能力和志氣的人發揮的空間。
我以上講的這些,比較適合那些找到專攻領域,懂得運用高階人才,懂得運用資源和工具的小新創公司。我不大期盼台灣的大公司或政府會來做這些,也不預期學術界會來搞這些,因為台灣的大環境還不到那裏 (除非有當年引進半導體產業的大氣魄)。
在現實面上,以台灣的現況,如果能集結一些有興趣做系統的人才,應該是可以在本文所提到的複數領域上創出一些事業。耕耘這些領域,不需要大資本,但是要負擔的起的高階人才成本。我這裡談的高階人才,不是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就算了,而是有資格進得去國外一流研發單位的人才。這些人才有沒有? 有一些。
有些事情以前做不到,因為時機不對。所謂【時機】者,時間點和機會都要齊備,過去當然值得參考,更重要的是分析和真正看懂歷史,以抓住現在和未來的機會。如果因為過去種種表面現象,認為歷史會重複,就說現在不可行,並不是具洞察力的看法。
我的朋友們,我不是呼籲大家都來做這個,我本身就做一堆f其他的東西。我看到這個領域的潛力,過許過分樂觀,但我說出我的觀點和觀察,供您參考。我知道別的領域也很重要,但各位如果可能的話,告訴我一些與本文相關、具有洞察力的見解,說出你對於Application-system co-design和heterogeneous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的認識和市場展望。
現在是分工合作的時代,(像聯發科那樣的公司,是很少見的,也是很難模仿的),這OpenPower Consortium的成員頗具可看性。各位可以想想,為何Google要在這裡? 因為他有應用需要優化。為何Nvidia要在這裡? 因為要進一步讓GPU、CPU、應用三者結合。其他幾家是做系統的,做的東西台灣公司也會做,所以他們要取得先機提高產品加值。做出來的產品當然要比Intel/ARM-based產品好用很多,才會有利基。
台灣廠要不要進去? 如果進去只是幫人家代工的話,那沒甚麼;如果能藉此偷學到點東西,那就有看頭。做Application-system co-design的計畫,自然會接觸應用面,一腳跨進門,剩下的就是想辦法偷學人家的技術,然後自立門戶。看一些大廠多年來一直甘於為人代工的心態,我不寄望在大廠身上。人才在哪裡? 或許從社群去找比較快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