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廣達的轉型升級

這篇報導說廣達出貨量可擠進全球前三大廠(http://technews.tw/2015/07/02/quanta-server/),但要注意到報導中所說的『低價搶市佔奏效』,並不是與其他系統廠低價搶市,而是與HP和DELL這類品牌廠搶市,所以讀者不要搞錯了。廣達之所以能夠與品牌廠搶市,是因為有技術能力作為後盾。但技術能力從何而來?

我們兩年多前在研擬與業界共同探討big data系統設計的時候,跟廣達的伺服器研發部門有接觸過,很明顯知道他們只知道幫DELL這類的品牌廠代工,對於伺服器上跑的軟體的特性和終端客戶的需求並沒有深入的了解。不過當時覺得廣達算是比較開放些(open-minded),其他的系統廠就更不用提了,來談的主管幾乎完全不懂軟體研發。

後來我看到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與廣達搞Open Compute Project,我想還是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就讓Facebook好好來啟發(enlighten)廣達吧。這兩年來,從側面得知,廣達有些開竅了。例如Mellanox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也花了不少時間去傳道(evangelize),讓廣達知道把高於10Gbps的高速網路整合在伺服器時,要跑的好,不只是硬體的功夫,最重要的還是在系統軟體上對於應用情境的效能優化 -- 也就是報導中說的「擁有可因應顧客需求進行設計變更的技術能力」-- 才是增加價值的關鍵。不過呢,這類研發工作是我十多年前在SUN早就熟知、做過的事。

直接面對像Facebook這樣的大宗採購的使用者端客戶,一則可以提升軟硬體統合設計的技術能力,一方面可以擺脫DELL這樣的盤商以及整合商的抽成,才會有轉型和獲利的空間。當然,DELL的報復是必然的,但一直令人宰割的話,等於是坐以待斃,不如及時把握機會轉型升級。以現在台灣的工程師的素質和薪資,應該是有競爭力和機會的。

好了,既然「擁有可因應顧客需求進行設計變更的技術能力」,那下一步呢?自然就是讓這樣的技術能力更快、更強,擴大技術門檻,否則別人也會如法炮製。這時要靠的就是「系統設計工具」的研發了,而且最好是有個能夠迅速依照各類客戶的應用情境(例如各類big data應用和中介軟體)做硬體客製化和軟體優化的效能工程部門,來提昇競爭力,做得好的話,可以進一步吃掉HP這類公司的硬體訂單和服務合約。

這種「系統設計工具」是什麼呢?它其實是一個工具的集合,包括了蒐集系統事件、分析效能瓶頸、尋求優化方案、評估或預測優化結果等等所需的各類效能工具(tools)和方法(methodologies)。我十年多前回國教書的時候,原本以為國內很快會需要這樣的效能工程和軟硬體統合設計技術,沒想到等了十年還乏人問津...

像這類能夠幫助硬體產業加值的系統軟體研發項目多得很呢!找不到方向和賺不到錢的時候,主事者該找些懂的人來主掌研發和行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