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排球與體育改革

前天幾位熱愛排球的年輕人找上我,希望我出來參選排球協會的理事,談了兩小時,我被他們的熱情說動了,或許這就是所謂「義不容辭」吧?

我這輩子很少跟人家爭,在現實生活上對權力遊戲沒什麼興趣,比較想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臉書和部落格,只是抒發個人的想法,沒想當什麼意見領袖。因此,當他們希望我參選的時候,我心裡面頗為排拒,非常想推掉。

可是,排球正好是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聽到這些年輕朋友對我述說許多排球界的陋習,以及他們正在積極從事的改革工作,我狠不下心腸置身事外。如果我的棉薄之力,可以幫助改善台灣的排球環境,看到更多排球場上的笑容,實在沒有理由不站出來。

對於台灣的排球界來說,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業餘的愛好者。我讀台大電機系的那四年,是每天傍晚到排球場報到的「球棍」,全年無休,遇到假日更是要提早到場。我沒有打校隊,沒有教練教我逼我練球,但是興趣使然,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如何打好排球。

有多少傻子,會在床角上鋪上棉被和枕頭,在房間裡反覆練習扣球的動作,希望能打出漂亮的弧線? 有幾個怪咖,會在晚上十點到公園去練彈跳? 在美國念博士的幾年,誰有那個美國時間一個人在體育館架起排球網練習扣球?

我想世界上就是有一群如此熱愛排球的傻子、怪咖、無聊人士,不是因為參加了校隊,不是因為打國家隊,也不是因為靠排球營生,只是單純的興趣使然。這樣的人種,在乎的是如何增進自己的球技,在球場上盡力拚搏、以球會友,到處欣賞排球美技。

我在美國這個排球的發源地待了13年,除了到體育館打排球之外,也打隨處可見沙灘排球,甚至打過草地排球。偶爾和友人組隊參加業餘季賽,認識了各國的朋友,從高中生到70歲的大學教授,都樂在其中,見識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全民運動精神。

至今還保留在我研究室,當年在美國買的、用過多年的百年排球紀念球 (註: 排球是1895年發明的)

12年前我回台大教書,其中有個不足為人道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像早年一樣,天天到球場打球。可惜在台大教書的日子不如當學生輕鬆,沒辦法重溫舊夢。前幾年還跟著系隊去比賽,拿到台大盃冠軍,後來工作忙到不可開交,只能周末抽空跟一些老球友打打球。

說起來,國內的排球場地實在不怎麼樣。對我們這群業餘愛好者來說,有個架著網的水泥場地可打,就得偷笑了,想要租到木頭地板而且屋頂高度符合標準的場地,除非有關係,否則要好好燒香拜拜,才能抽到好籤。在硬地板上打球,容易受傷,一堆老球友紛紛因傷退場,至為可惜。

各單項體育協會的黑暗面,大家可能略有耳聞,但我並非親眼所見,所以不在此多談。我如果有幸擔任理事,會和這群熱愛排球的朋友們一起努力去改善台灣的排球環境,盡力讓黑暗面消逝。

如果朋友們有興趣關切這次台灣排球史上第一次全民參與的改選,請參考以下這個網頁:

http://votionary.com/jumptotw/

自動化解決大問題的AI

阿基米德曾說只要給他一個支點,他就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我想,類似的比喻可以來形容AI:只要給我一個無限大的計算能力,我就可以做出能自動化解決一個大問題的AI。

然而,因為我們沒有無限大的計算能力,我們必須重視平行計算的效率,這也是我研究AI的切入點。不過呢,比起人類,電腦佔了一個優勢,那就是用多台電腦進行平行處理的時候,電腦與電腦之間的通訊速度遠超過人類在物理世界的語言文字溝通方式,所以説,利用平行計算創造集體智慧是強AI的關鍵之一。

有人形容「用大量計算能量搞深度學習」,是一種鍊金術,因為缺乏嚴謹的理論基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作為一位工程學者,我個人倒是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有太多工程問題是無法用理論去得到解答的,而且深度學習已經成為實用的工程技術,並非中古世紀那種騙吃騙喝的鍊金術。

晶片也是一種有用的現代鍊金術,持續進步,造福人類數十年。台灣當年有幸學到一些晶片鍊金術,受惠了數十年。深度學習這套現代鍊金術究竟能將人類文明的智慧帶到何種境界呢?我們要用什麼角度切入參與呢?這是值得多思考的問題。

[1] http://bangqu.com/oES489.html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用AI設計AI?

日前Google Brain研究團隊公開了一篇論文[1],說明他們如何自動化機器學習模型的架構設計。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automate this engineering process by learning the model architectures directly on the dataset of interest".

我說過優秀的軟體工程師是最擅長「日新又新」「革自己的命」的族群。這幾年,機器學習專家爭相發表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尤其是影像辨認的應用。如今,這件工作,透過自動化,可以找到比「人類設計」更好的設計。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如截圖所示,紅線的NASNet系列,是「機器設計」、自動化程序產生的,黑線則是目前「人類設計」中表現最佳的機器學習模型。所謂的表現佳,就是花費相同的運算能量(橫軸),可達到較高的準確度(縱軸)。

顯而易見的,紅線高於黑線。從另一個角度看,機器設計的NASnet-6,只要56%的計算量,就能達到與SENet相當的準確度。

問題來了:

Q1.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Q2. 這個技術是否會開源?

Q3. 是否一大堆從事機器學習模型設計的學者、工程師都要失業了?

Q4. 這是不是意味著AI在各方面都有可能取代人類?

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深思,在此簡單地自問自答:

A1. 部分答案在論文中, 但要進行這樣的自動化工程,必須要有強大的計算能量。論文說道:

"In our experiments, the pool of workers in the workqueue consisted of 500 GPUs".

沒有像樣的計算能量,跑不出實驗結果,最好不要碰這樣的研究。然而,因為運算量太大,不能用暴力算法去做這件事。

"As this approach is expensive when the dataset is large, we propose to search for an architectural building block on a small dataset and then transfer the block to a larger dataset".

以上這句話就是文章標題所點到的Transferability的概念,請讀論文。

A2. 按照Google過去的作法,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不會開源的,但為了避免被指責,或是被以「反托拉斯」處理,Google應該會容許其他公司或社群發展(模仿)類似技術,或是使用其技術和專利,只要不威脅到Google的利益即可。

Google發展這類技術,主要是用以提升自家的服務。他不大可能把核心技術拿出去賣。我相信其他公司或開源社群應該會發展出一個或多個類似的東西。

A3. 這些Google Brain的人不會失業,他們會去做更有挑戰性的題目。天底下可以做的題目很多,除了影像辨認之外,還有很多應用。即便在影像辨認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多挑戰,例如醫學影像,與一般的影像辨認有很大的差異。

做機器學習的人,應該比別人更清楚「革自己的命」這件事。如果誤入此行,以為可以靠幾年中學到的東西做一輩子,這時再來抱怨工作沒了,應該是一種無知。

A4. 這篇論文再次提醒我們,只要是有規則可循的工作,就有可能被自動化。

往好處看,具有高度好奇心、熱愛挑戰的人類,可以善用自動化技術去提升他們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與效率。

工業革命之後,人們曾經擔心工作不保,但工業革命造成教育和生產力的提升,讓更多的人們能夠致力於發展文明,而非擔憂填不飽肚子的問題。

然而,社會的「低端人口」該如何自處,社會該如何看待他們呢? 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工業化的國家,已面對這類的問題多年,甚至因為爭權奪利而引發兩次世界大戰,乃至有社會主義思想的濫觴。

制式教育只是為了生產業界所需的勞工,將人的勞動力提升,但是心智並沒有太多的長進。如今面對AI,我認為是危機也是轉機,希望人類的智慧藉此機會提升,但中間會有渾沌的現象,也是難以避免的。

[1] https://arxiv.org/pdf/1707.07012.pdf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近來各大家系統災情頻傳?

今天iPhone災情慘重,一早就有長官打電話來問我,但眾說紛紜,而且我所有裝有最新版的iDevices都沒出問題,所以不知道發生何事,直到搜索這篇報導[1],才知道問題所在。(註: Apple已經提供新的iOS 11.2,更新後應該可解此問題,但我不負任何責任。)



各位可以好好酸Apple,挫挫他的銳氣也好,或許iPhone會因此降價。不過我不想當酸民,所以想從技術面來談談與此相關的事。

據推測[1],這次災情的原因可能如下:

"The problem seems to be tied to local notifications received from apps that offer daily or repeat reminders. For example, meditation app Headspace, one of the affected apps, sends daily reminders to users to encourage them to take some time to meditate. Any app using local (as in not pushed from a remote server) notifications that repeat will cause a crash".

出問題的使用者,大概跑了某個會在系統的告示板上重複提醒使用者的應用。不過,會因此而當機,作業系統難辭其咎。

為了效率,Apple對iOS做了很多優化。我們知道,如果把一些功能放在作業系統內部空間(kernel space),可以節省不少負擔(system call, context switch, memory copy),然而一旦有點小差錯,可能導致系統當機。

請不要小看這類站在時代尖端的系統軟體工程,這需要極度專業的軟體工程訓練,這不是修過基礎的作業系統原理就能勝任的,複雜度遠遠超過寫微控制器的程式,或是寫裝置驅動程式。

系統驗證的難度與日俱增。當系統越來越複雜的時候,越難以保證系統絕不犯錯。軟體驗證工具,如果使用得宜,可能降低出問題的機率。

由此可知系統軟體工程人才的重要性,但台灣這些年說要發展軟體,極力強調創新之餘,是否知道台灣業界極度缺乏專業、高階的系統軟體工程人才?

資安的問題也是如此。很多所謂的資安人才,學會如何運用現成的攻擊與防禦工具,但系統軟體內部的資安議題,則較缺乏關注,例如說,怎麼寫出沒有安全漏洞的軟體呢? 如何設計不會被駭客用硬體手法破解的系統?

上個月Intel的處理機被爆料出事了,幾乎所有2015年之後生產的處理機都中鏢[2]。主要是因為Intel在x86處理機內加裝一顆管理用的小處理機(Management Engine)有安全漏洞,影響Windows和Linux的使用者,但不影響Mac。

但Mac的使用者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OS X有個更離譜的資安漏洞也在幾天前被揭露出來[3]。使用者如果沒有設定root帳號的密碼,那麼駭客就可能可以輕鬆用root帳號登入,不需要任何密碼。

各位可以酸Intel和Apple,但大家每天在使用的Windows,三不五時就有security update,隨時都在補資安漏洞。

要發展複雜的應用與系統,勢必要有硬底子的系統軟體工程人才和系統資安人才,否則產品很容易出事。

話說,使用深度學習打造出來的現代AI系統是否穩定和安全? 這也是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

[1] Date Bug in iOS 11.1.2 Causing Crash Loop on iPhones as December 2 Hits
https://www.macrumors.com/2017/12/02/ios-11-1-2-date-bug-crash-loop/

[2] 英特爾修補影響數百萬台PC與伺服器的CPU韌體漏洞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18487

[3] Mac作業系統重大資安漏洞 蘋果忙補破網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1295007-1.aspx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台灣學界的哥倫布、愛因斯坦

科技部正在推的「哥倫布」「愛因斯坦」計畫[1],注重培育年輕學者固然是件好事,但有點頭痛醫頭、操之過急、規劃不周延。

這讓我想起一些往事。

即使時光倒回至我2005年回台灣教書的12年前,這些「哥倫布」「愛因斯坦」計畫都與我無緣,因為我取得博士學位後在美國工作7年,民國55年次的我,到台大任教時已經快40歲了。

當時台灣各界普遍缺乏危機意識,恣意揮霍著先前多年所謂台灣經濟奇蹟所累積的資產,就算有人呼籲也是紋風不動,學界務虛浮華,產業層次停滯不前,政治社會更是不遑多讓,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不斷湧現。

我剛回到台大時,是個nobody(現在也還是)。大學念電機系的我,在資訊系沒有人脈;看到學界務虛的現象嚴重,大老們似乎只知道用數期刊論文點數來掌控教授升等的方式,打造出所謂的卓越大學。身為助理教授,只有認真寫論文拼升等的本份,菜鳥的呼籲如同狗吠火車,過去的業界經驗不受大老重視,產學合作被長官認為是搞外務。

這些年來,好幾位同事離職了,一方面是因為有更好的去處,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台大不僅有志難伸,還必須面對諸多的不合理。

有些人可能可以用平常心看待這些不合理,反正一路讀書考試的成功經驗告訴他們,不要管他合不合理,只要根據遊戲規則力爭上游即可。等到媳婦熬成婆,才能和長官大老平起平坐,分享權力和利益;在熬成婆之前,與遊戲規則無關的事情,不需太在意。

這些人是非常務實看待自己的利益,但對於社會而言,往往就不是那麼務實了。當然,我還是要幫這些教授朋友們說些話,不這樣做,又能如何呢?除了離開教職之外,還有什麼選項呢?

比起某些上市公司的主管,為了個人利益,刻意掏空公司,乃至於政客掏空國庫,許多的教授朋友做了遠超過所得薪水的教學服務工作,還要被逼著熬夜寫論文,學界務虛的問題,不能怪他們。

像我這種拒絕寫期刊論文而評鑑不過,在2010年被通知「留校察看,兩年後檢討是否續聘,評鑑通過前不晉升薪級」的個案,在台大電機資訊學院中如果不是唯一,大概也是極少數的「敗類」。

我想,大多數正常人應該不會選擇走我這種「偏激」的路線來面對制度和文化上的不合理。或許這就是所謂「平庸的邪惡」,不然優秀的日耳曼人民,當年怎會跟隨著希特勒做出自私自利卻傷天害理的事?

但是話說回來,哥倫布、愛因斯坦,哪個是正常人?我們的社會中,有多少奇才異士,被打壓是怪胎異端,受規訓而平凡化?

還好,寫論文並非難事,我在留校察看期間迅速發表先前累積下來的研究成果,在2012升等副教授,接著在四年後的2016年升等正教授,至少證明這樣異端的路線是行得通的,產學可兼顧,與產業相關的研究是可以發表,只是需要與眾不同的經營方式和理念。

相對於哥倫布、愛因斯坦,我選擇走的路和研究成果渺小之極,但也算是走過那麼一遭,這些年做我認為應做的事,說我該說的話,似乎沒有什麼大遺憾。

[1] 【申請人數沒過半】科技部砸50億重金攬才 年齡門檻太高卡死一堆學者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9890%3F

表揚核心系統達人培育計畫

教育部姚立德次長在成果分享記者會上站台推崇我們這幾年努力在做的「核心系統達人培育計畫」,希望各界參考、擴大推廣辦理。

嚴重的空氣汙染

今天出大太陽,但是從室內看出去像是陰天,特別到陽台上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錄。話說這張iPhone X拍出來的照片比我肉眼感受到的好太多,但平常能清晰看到的101大樓,應該出現在照片的最左邊,幾乎完全消失。



根據環保署的即時觀測資料,台北市目前的空氣品質算是黃色的「普通」,比起桃竹苗和中南部很多橘色和紅色的地區,台北人還算幸運。依照觀測資料,想要呼吸好空氣,可能要往東走了...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直接面對問題,不要說幹話

昨天在學校的餐會時,大家聊到「這年頭做官、當台大校長很難,不管怎麼說話,民眾和學生都會開罵」。有長官就問我,你在社群網路上經驗豐富,有什麼好招?

我說,我所發表的意見,也有很多人不同意的,這年頭請不要再有戒嚴時代那種可以由上而下左右民意的思想,但也不要妄想要討好每個人。最好的作法很簡單,就是「說實話」和「務實做事」。至少我是本著這個原則,所以十年前講話和做事的態度和現在是一致的。

直接面對問題,不要說幹話。例如最近賴院長的功德說,會被大多數網民認為是幹話而罵聲不絕,因為這種話沒有針對問題本身的焦點,也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被罵之後可能連他的盟友都不想跳出來為他辯護,除非是有廣大信眾的seafood。

大多數長官和政治人物幹話說多了,習慣成自然,甚至在說幹話時時常有下屬拍手喝采配合演出,以為自己真的說得很好。殊不知,有些聽眾心裡面不知道罵了多少回。

直接面對問題,但不要亂開支票,妄想快速卻不切實際的解決問題。政黨和政府,在過去幾十年慣用這個手法來唬弄民眾,早就被明眼人看穿手腳,只是許多政商大老還昧於現實,或是希望抓住「青春的尾巴」,再繼續多撈一點,抑或是這麼多年搞下來,周遭盡是會說不會做的人?

君不見,那些描繪美麗願景但缺乏務實規劃的政策,時至今日,很快就被拆穿是畫大餅充飢。

如果直接承認「政府財政不佳,只能付出這點薪水,我們真心抱歉,如果經濟好轉,我們提高待遇」,有人還是會開罵,但至少較接近現實,有人會跳出來幫他辯護,或是就現實狀況去深入討論「真的是財政問題,還是存心壓榨,怎麼計算才合理」這些議題。

有些大老覺得要面對一大堆酸民的意見很討厭,大大降低政府做事的效率,懷念台灣舊時代政府的效率、人民的勤奮。

是的,「掌控民意」這件事,中國可以,台灣不行,那些比台灣還早民主化、工業化的先進國家國家更沒有辦法。所以中國政府辦事不只比台灣有效率,可能比世界上所有國家更有效率,北韓除外。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在二者難以兼顧的時候,更需要務實討論,尋求中庸之道。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30天上班336小時?

根據報導[1],理論上在合於新勞基法草案規定下,可以讓勞工30天之中上班336小時,如下圖所示。


我相信這社會上有很多不會強迫員工加班的好老闆,也有不少自信身體強健耐操或是自願賣肝賺加班費的員工,他們可能覺得30天336小時不算什麼,或者偶一為之並無不可,只要勞資雙方你情我願就好。

但立法主要是為了保障弱勢,避免最糟糕的情況成為常態。如果資方可以合法要求勞工如此排班,而這樣的排班可能會造成過勞,那顯然這個法在對勞工的保障上有個漏洞。政府不應該假設所有老闆都不會鑽漏洞、所有勞工都自願配合。

我訥悶,在法規設計上,能否訂定一個「軟上限」(soft limit)和一個「硬上限」(hard limit)呢? 如果某行業或是某公司經過充分的勞資協商,可向主管機關申請,經核可後可將工時提高超過軟上限,但是無論如何絕對不可超過硬上限,這樣的立法方式是否較有彈性,也有控管機制,避免現在這種一體適用於所有行業、大小公司的作法?

補充:

1. 不能靠立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不應該立一個有漏洞的法。

2. 超過軟上限應該要有核可期間,也應該考量每家公司的勞資互動紀錄來決定是否核准,另外還可以考慮徵收額外的加班費和稅金。

[1]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71125/1248010/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停止製造無動力世代

看到丙成兄呼籲各界停止製造無動力世代[1],我也想來談談我的看法。

學生無動力的原因很多,檢討教育體制是重要的,但這麼多年教改,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不斷在檢討對方,翻來覆去,難有共識;前進三步退兩步,難有大作為。

我認為根源在於經濟。無論教育如何改,如果經濟不振,能安居樂業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此時對於大多數學生和家長而言,為了卡位生存,似乎只有奮力擠進一般人認為的人生勝利組保證班(頂尖大學),進不了保證班的學生,必須加倍努力證明自己的才能,不然可能被貼上魯蛇的標籤。

那麼,一個政治經濟發展良好的社會,能夠提供許多能讓一般民眾安居樂業的工作機會,要憑藉什麼呢?當然不能靠那些虛耗社會資源的政治口水和幹話,必須靠健全且優質的產業。

一個健全的產業,需要社會各種行業的支持。經商的、辦教育的、搞文史哲學的、研究科學的,對於產業的發展,都能有其貢獻,但如果某行業的作為與產業脫節,就造成虛耗人力、腐蝕人心的現象。

台灣的教育內容和學術研究,與產業脫節的狀況很嚴重。這個跟傳統的文憑主義有很大的關係,早年我們說大學(University )的英語諧音是「由你玩四年」,而且我們真的很多同學時常翹課、混社團,並沒有比現在的學生用功,但當年台灣的產業發展得不錯,成績不佳的同學成為科技新貴、當老闆的比比皆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年台灣產業所需的技術能力遠遠低於先進國家。不需要念大學、研究所,也能夠幫人家修電腦、裝軟體、開工廠。絕大多數的技術來自於國外,只要學會如何應用即可,不必深究其原理,也不一定要搞創新。

也就是說,當年台灣的教育內容和升學體制並沒有比現在好,大學生也沒有學到什麼實用的東西,台灣的經濟奇蹟並非歸功於高等教育,政府和產業沒有真的把人才培育寄託於大學,大學教授樂於做自己感興趣卻和產業脫節的教學研究,大學生開心玩四年,家長也不很擔心,反正到處都有工作機會。

但是在這二十多年來快速全球化的趨勢下,台灣社會的成長速度太慢。既有的產業不願冒風險砸重本嘗試轉型升級,很多教育機構跟過去一樣教的還是那些與產業脫節的內容,學生還是跟我們當年一樣忙於為考試而讀書,倒是多出許多讓人心惶惶的政治鬥爭和媒體亂象。

我想講的是,如果大家願意在各自的崗位上嘗試與產業鏈接,多幾分努力設法提升產業、創造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的話,台灣的經濟才會健全發展。光是在國內爭權奪利,彼此酸來嗆去,就算政黨再多輪替幾次,教改翻來覆去,還是無濟於事。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政治上應設法停止務虛、創造價值,產業應設法精進技術、提升全球競爭力,教育應重視多元且務實的人才培育和專業發展,社會應善用開創性人才、同時照顧弱勢。

能朝這些方向做點事情,即是功德。這是我所理解的法華經名句「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蘊藏的深意。

[1]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830016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賴清德院長的功德說

剛剛看到我的臉書被賴清德院長的功德說[1]洗版,我想,很多人習慣性用某種看法來合理化一個苦痛堪忍的現象,賦予某種意義。尤其是當上長官之後,可能因為無力改善現象,只好也如此。

除了批判政府長官,看看我們一般老百姓又是如何呢? 剛好看到PTT昨天貼出一篇找人開鎖的文章[2],頗寫實的道出台灣普羅大眾習慣找便宜好康,不是很注重專業的狀況。

這樣的習慣,從庶民百姓到企業領袖,極為普遍,如果不改,大概很難提升專業的價值。這社會不只有慣老闆,也有很多的慣民。

最後附上一篇中研院專業研究者的文章[3],看法與我類似。文中說:「所以要改善目前經濟狀況,問題的關鍵可能不在於 GDP 如何分配,而是在於如何把 GDP 的餅做大,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產業,以擺脫低價競爭的循環。」

財富分配的問題當然存在,但台灣真正的問題是沒有去把餅做大,一大堆人卡到了位置之後就盡可能的撈,不在專業上求突破,當然在全球化的經濟情勢中日益衰退。

建立起專業高度,或許是條辛苦的道路,但這是社會成長的必經之路,沒有捷徑。

[1]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1171

[2] https://www.ptt.cc/bbs/StupidClown/M.1511441096.A.F57.html

[3] http://research.sinica.edu.tw/taiwan-economic-salary-yang-tzu-ting/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大學的獎助學金與學費

今天上午花了三小時作為電資學院代表在行政大樓審查「希望助學金」。

台大每年從收到的學雜費中提出上千萬元經費,提供三百多份希望獎學金給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其實,除了助學金之外,學生還可獲得學雜費和住宿費的減免。



基本上,這幾年申請希望獎助學金的人數都低於400人的上限,今年申請的人數較去年為低,所以校方盡可能從優認定補助等級,也希望符合資格的學生都來申請。

從這個助學金申請的狀況,或許可以看出,能進到台大的弱勢學生並不多,而且人數逐年減少中,似乎印證了弱勢家庭難以將學生送進台大的困境。

如果說「弱勢家庭難以將學生送進台大」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的根源為何?是大學的入學制度,還是弱勢學生所接受的中小學教育?是弱勢家庭付不起補習班學費,還是說弱勢家庭不大重視教育,希望子女早點去工作?

我覺得以上的原因都有其影響,問題其實很複雜的。大學端和入學制度皆是其中一環,如果只著眼於這幾環,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作為一個研究型大學,台大的目標原本是很單純的,希望收到一流的學生,培育出一流的人才。至於學生的家庭背景,通常不是台大收學生時所關切的因素,因為台大目前在經營上並不靠收學費或是學生家長的捐款,只要是優秀且用功的學生,台大很樂意提供獎助學金和減免學雜費等優惠。

如果專為弱勢生開一道門,降低錄取標準,看起來對於台大追求卓越的目標是不利的,但是我覺得值得嘗試。當年我唸台大時,有很多僑生,進來時程度不佳,但後來表現不錯,所以我認為可以適度放寬,多收一些弱勢學生。

另一方面,如果台大提高學雜費,影響最大的並不是上述的弱勢學生,而是家境勉強還過得去、不符合弱勢資格的學生。不過,除了弱勢獎學金之外,學生還有其他的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的管道。

我傾向於相信所謂的「天助自助者」,重點在於提供弱勢者某種的機會和協助,但弱勢者本身也要把握機會、善用協助。

我們當年很多同學出國留學,很少人拿得到獎學金,必須負擔高額的學雜費和生活費,因此大家努力拼獎學金,或者超修學分趕快拿到學位。當年在一學分一千美元的情況下,算出一小時課約折合2000台幣,才知道高等教育如此昂貴。幸好在努力一學期之後拿到獎學金和減免學雜費,大大減輕了父母的負擔。

獎助學金應該是很重要的議題,但國內並不大重視,一般的學生不珍惜教學資源,缺錢的學生去打工的現象層出不窮,在私立大學特別嚴重,也嚴重影響了教學品質。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做科技界的新民

在「軟體吃掉全世界」的表象下,這陣子重軟體輕硬體、重創意輕技術的思維與論述在台灣極為普遍。

十年前政府大推系統晶片的時候,我強調軟體研發的重要性;這幾年風向翻轉,軟體人覺得終於有引領潮流的機會,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忽略軟硬整合的重要性。

的確,矽谷這幾年很缺資料科學家、人工智慧專家,但是大家要知道,矽谷已經擁有很多高階的軟硬體人才和技術,能夠和這些資料科學家、人工智慧專家一起合作,把創意打造成一流的應用、服務、系統。

十年前科技大廠紅利滾滾的時候,我希望大家把眼光放遠,不要只為人代工作嫁,應思考如何轉型創新;這幾年風向翻轉,新創蔚為風潮,但我想提醒大家,還是要紮穩技術根基。

由於這陣子實在看到太多缺乏技術含量的新創案,我說句難聽的話,請不要再把「庶民百姓沒看過的東西」當作是「創新」或是「新創」了好嗎?一時的創意,很可能只是自己之前沒聽過、沒想到的點子;要成為創新,必須進一步確認所謂的創意並沒有被別人提出和嘗試過;要做新創事業的話,最好是能夠有獨到的技術,否則我認為成功的機會頗渺小的。(用喬的或是用騙的就不提了)

十年前學界長官要我拼命寫期刊論文升等的時候,我堅持研究實務上有用的技術;這幾年風向翻轉,上頭要求研究計畫要有產業效益,但我想提醒大家,轉型不是一蹴可幾的,要懂得學習和研究的方法,不能土法煉鋼、坐井觀天。

要真的把一流的東西做出來,真的很不容易。光是把目前最強的技術搞清楚並且整合實作在一起,就可能要研究許久,更何況要做出別人沒做到的,談何容易?最好是自己要在某方面夠專業,或是具備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但這往往需要多年的學習和努力去累積技術能力。

高等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做學問、為人,乃至於為政,需要不斷努力創新找出路。自古皆然,如今尤是。

說到自古皆然,很多人讀過這段話:『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禮記。大學》

古文中「日新」「新民」「維新」的意思很清楚了,強調日積月累為創新努力,而「無所不用其極」則可理解為做研究追求極致的哲學、科學、工程。可惜,當理念成為教條和考題的時候,竟成為後來讀書人的束縛和框架。

多少讀書人把「無所不用其極」的精神用在考試和謀取功名利祿上,卻不務實解決問題。考試時背得出「湯之盤銘」和「康誥」的典故,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實踐「作新民」?

說到如今尤是,因為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科技在破壞性創新的威力,尤其是資訊科技和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有可能造成更多的革新。但革新不應是政治口水,也不是辦家家酒,更不能是半吊子,要有一整套方法。

我想,台灣若要向上提升,最需要的是教育文化的革新:革去諸多的陋習,給學子和人民多一些空間和時間去作新民。這時候,有些人可能會發現,作新民需要有知識和方法,需要好好學習鑽研,不是時常加班或是天天看新聞就行的。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Qualcomm推出48核心的ARM處理機晶片,想攻占伺服器市場

這篇文章講到Qualcomm推出48核心的ARM處理機晶片,想攻占伺服器市場[1]。

在ARM處理機日益普及的智慧手機年代,加上跨平台作業系統與編譯技術的成熟,沒有早年WINTEL壟斷PC生態系的保護,INTEL在行動裝置市場上節節敗退,PC市場利潤萎縮,唯有在中高階SERVER市場上還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但遲早得面對ARM陣營的搶攻。

想起2000年前後,SUN所佔據的高利潤SERVER市場,不斷被INTEL/AMD蠶食,境遇相仿。前一陣子APPLE發表A11處理機的時候宣稱可以跑得比13吋MACBOOK PRO上的INTEL雙核心處理器還快,許多人揣測日後MACBOOK有可能改用APPLE自家設計的ARM處理機。

其實這件事已經講了五六年了,至今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基本原因之一是,如果QUALCOMM這類公司的手機晶片賺翻了,何必辛苦來搶INTEL的SERVER市場呢?現在要來搶,當然就是嫌手機晶片賺不夠了。來搶的結果,可能就是打破(DISRUPT)這個中高階伺服器市場的利潤。

另一方面,INTEL在時下極受重視的深度學習市場上,目前採取多頭馬車的策略,面對NVIDIA用GPU拉抬起的高人氣,以及專用加速器的蓬勃發展,可謂上下夾擊、腹背受敵。

我相信這些處理機各有擅場,針對應用需求,選擇或設計合適的處理機來打造系統,是這世道運作的道理。至於如何做到這件事情,不需動腦的作法,是跟著潮流走,但若要真的自己來從應用貫穿到處理機,軟硬體技術的複雜度頗高的。

[1]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ealtavilla/2017/11/08/qualcomm-launches-disruptive-48-core-centriq-server-processors-targeting-intels-bread-and-butter/#71d4e9ef4e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