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電腦課加值?

【文組就業難 台大開電腦課加值】(http://udn.com/news/story/6928/631874)新聞中提到台大想推的新作法。雖然要找誰來開什麼課,還是個要喬的問題,但長官們終於開始正視電腦的重要性,不過我還是有些話想講。

首先,用電腦技能加值,是國外早就在做的事(見備註),不只是文組,而是各類組都有此需求的,不是等到「文組就業難」才來談這個,所以標題有誤導之嫌。坦白說,如果是因為本業學不好才就業難,因此跑來修電腦課,那恐怕也不是個解決之道。

由於電腦的普及,用電腦不是難事,所以很多人照著既定的模式(用人家寫好的程式、看操作手冊)來使用電腦,已經是常態,根本不需要到資訊系修課也成。

所謂的「電腦課加值」這個想法,應該指的是培養「computational thinking」這樣的想法才比較有價值。在本身不錯的專業能力之上,擁有computational thinking能力的人,有機會改進或發明新的工作模式、商業模式。他們本身不見得要很會寫程式,但是觀念要清晰,才有辦法和資訊專業的人密切合作。

話說,我們一群朋友正在推廣青少年學電腦,就是和國外看齊,希望某些有才能的青少年及早建立良好的computational thinking,將來能在各行各業突破創新、大放異彩,而不是一天到晚跟同儕比考試分數。

事實上,因為重點在於computational thinking,所以學電腦不見得一定要上正規的電腦課,如果一個人時常進入電腦和網路的內部世界,多思考了解其運作的原理,悟出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道理,其實不難。

我在高中一年級就看原文書、無師自通,建立了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但如果學的人只是當成技術在學,照本宣科,沒有仔細思考,那麼就算修一堆電腦課,也難以將computational thinking內化。

嗯,內化到它成為你行住坐臥的一部分,有好也有壞 ;)

備註:(來源:台大資工系趙坤茂主任寫給系上同仁的信)

Stanford CS+X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academic-planning/majors-minors/joint-majors-csx

* 與雙主修或輔系不同,是一種CS與X的joint major。以CS+English為例,學位為B.A.S. in English and Computer Science。
* CS與X雙方降低必修時數要求,因此總必修時數比雙主修少,以提供整合學習的空間。
* 整合CS與X的ePortfolio及capstone project,這是Stanford CS+X很大的特色。

UIUC CS+X
https://cs.illinois.edu/prospective-students/undergraduates/cs-degrees-offered/cs-x

* 與雙主修或輔系不同,是一種CS與X的joint major。以CS+Linguistics為例,學位為B.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 必修時數共66:CS必修時數30、數學必修時數12、X必修時數24。
* CS必修時數為基本課程,X必修時數包含X的基本必修及與CS相關的課程,如CS+Linguistics有12個必修時數來自speech processing及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