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台灣有些負面的批評,說台灣政治很亂,社會脫序,人民貪婪,教育不彰等等。我覺得這些批評都還好,因為五年前我剛回國時,也是對很多事情看不順眼,但是現在對這些表面的事情已經司空見慣。光是去指責人家,批評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也是多數媒體在做的事情,大多平庸膚淺,成為全民娛樂之一。 我想,像現在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反覆出現,是根本治不好的。
我們這代四十到五十歲的中年人,也就是所謂的五年級生,大部分都還在各階層權力的邊緣,雖有少部分已經進入權力的核心,但是台灣的現況,主要還是掌握在更早一代的人手上。 長期的觀察之下,我認為五年級是很特殊的世代,我很期待五年級全面接管權力的日子。 這個期待,並不是出自於對於五年級世代的信心,而是看到更早世代僵化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已經無法有效地適應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並且提供現在和未來國家社會和人民所需要的改變。
現在的執政者,能夠清廉就很不錯了,很難有什麼大作為去改革些什麼。這不是因為缺乏個人魄力,而是因為,當整個權力結構在傳統思維的籠罩之下,如何期待僅僅靠著那幾股清流,就能夠撥亂反正呢? 因此我想,當五年級全面接管權力的日子,才是台灣真正可能有所改變和作為的日子。如同美國人民選出了歐巴馬總統,作為希望改革的開始。歐巴馬的選戰口號很簡單,只有一個英文字,「Change!」。他面臨艱難的問題,但是有人民的支持,他可以大刀闊斧地去實行他的理想。
只是這個改變,對台灣而言,會來得早,還是晚?是向上躍升,還是向下沈淪?那就很難講了,全看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是否有準備好面對與釐清這個國家交給我們的許多課題。 所以,我說我們該好好反省一些傳統觀念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搞清楚哪些是值得保存的,哪些是該丟棄的。以前人很苦的,一輩子被很多傳統觀念所束縛,這個要,那個要,搞的自己和周遭的人不大快樂。更糟糕的是一些人搞到後來,把心力放在抄捷徑走後門上面,或是講一套做一套,自欺欺人,造成這個社會連溝通上都很不協調。
比如說,望子成龍的觀念,造成子女壓力和社會的問題。安土重遷的習性,造成房價飆漲。養兒防老,落得老來無依。在台灣,其實有不少讓現在的中年人很不自在的『東西』,都應該可以適度放掉。老一輩的世代,反正就擇善固執到底吧,不願意改變,也很難改變,他們自己如此就算了,偏偏有很多人把他們的『執念』(執著的意念),有形或無形地交付給下一代。我不大看台灣的傳統連續劇的,有時不小心看到一些當紅的劇,在誇張式地描繪所謂的社會人倫的同時,我看到種種的執念交錯衝突於其中,令人唏噓之餘,也感覺到我們五年級這個世代,身處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要夾在老一輩的執念和新新人類的脆弱之間,肩負承先啟後的責任,非常沉重的。
有人說,那就不要去想太多,每天只要想讓自己快樂就行了。的確,能夠不理會壓力,不需要負責任的話,想必大家都可以過得很愉快。我常常跟現在的年輕人學習,告訴自己很多事情不要看得那麼重。然而,長輩或是同儕們可不見得這麼想,執念到處都在,你不想理它,它還是會理到你身上。這是夾在中間的為難之處。就像夾在婆媳之間的男人,夾在婆婆和丈夫之間的女人,事業和家庭無法兼顧的現代人,比比皆是,難怪現在憂鬱症人口特別多,尋求心靈宗教寄託的人也很多。裝聾作啞,逃避問題,吃百憂解,心理諮商,還是歸依宗教,都可以是消除痛苦之道,大家各憑本事和資源處理或面對各自的問題。
只是說,有不少經常發生在大家周遭的,困擾了不少人的,令人忍不住想反駁的執念,最近發生頻率似乎越來越高。個人面對這些執念,思索問題之餘,也希望社會能有所改變,讓這些執念不要再反覆出現。個人式消極地解決,有其作用,但不如群體形成共識,更為有效地集體來解決這些問題。就像前面講的,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姑且不論是不是最有能力的一群,我們是夾在中間最難過的一群。如果大家各掃門前雪,也許將來滿路上都是凍死骨也無須訝異。
在此,我傾向以哲學思維的方式去解析一些常見的執念,也許能以建設性的方法,弄清楚壓力的來源,也讓周遭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時讓自己由內而發的使命感跟外來的壓力脫鉤,才是真正灑脫自在,不受束縛。以下隨便舉幾個常見的執念來談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算是個人扎記吧。
有土斯有財
首先是困擾我很久的『有土斯有財』的想法,認為如果是個有為的青年,無論如何一定要買房子,租房子就是幫人家買房子,不狠下心揹一大筆房貸買一棟房子下來,存錢速度永遠跟不上房價飆漲的速度。在我們年少的時候,據說要不吃不喝二十年,才能在台北買棟房子,所以一群朋友在一起,房子總是個熱門話題。從小,看到許多長輩為了付房貸而努力賺錢、標會、省吃儉用,到後來成了累積財富的習慣,有多了錢,有好的機會,就買不動產當成投資。節儉慣了,有幾棟房子卻不願意把自己住的地方整理漂亮舒服的,大有人在。
經歷過房地產大增值的時代,有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可是,房地產有漲有跌,現在又不是以前那種十年漲十倍的年代,怎麼還存有這種執念?老人家常常關切:什麼時候買房子啊?買了房子生活才安定。然而,台北房價這麼高,在大安區隨便一間30坪的房子要價2000萬,你叫我揹上2000萬的貸款,以利息2%來算,一年要付出40萬的利息,平均一個月3.3萬元。就算我付得起,同樣的房子,我用3萬元可以租到,為什麼一定要用買的?你保證一定會漲嗎?
房價是會漲也會跌的。我在2000年時,到矽谷工作,受了傳統觀念影響,毅然決然買了一棟價值約2000萬的房子。那個時候,房市整個瘋狂,是賣方市場。很多美國白人看到房市好的離譜,乾脆賣了房子搬到別的地方養老去了。有些賣房子的廣告是這樣寫的:「有意者,請於某日前投標,並且附上您的財力證明,順便敘述一下你為什麼想買。」大家的感覺是一樣的,『現在不買,以後會後會』。2001年911事件,以及電子商務(.com)泡沫化,不少人沒工作了,只好賤賣房子,房價一直跌,見不到底。2003年時,跌幅將近25%,所幸在2004年後回升,我才不會血本無歸。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美國後來的金融風暴,進一步捲進更多人,房市也一厥不振。
台北的房價是合理的嗎?很難想像,為什麼同樣價錢,可以在矽谷買到比台北大好幾倍的房子?矽谷的生活品質好,氣候佳,我的工作收入是我在台灣的好幾倍,所以在矽谷的房子對我來說應該比較有價值才對啊?基於此,我不認為台北的房市是健康的。
『有土斯有財』的想法,造成我們這代的許多『古意』人,無論房價合不合理,都必須辛苦咬牙地揹大筆房貸去買房子。M型化社會,讓許多口袋滿滿的人,有多餘的錢可以投資房市,反正有『古意』人在抬轎。台北房市已成為國內外大小資本家的投機工具,以政經力量迫使政府必須為之護航,這不是泡沫化的前兆嗎?前車之鑑,記憶猶新,戒之慎之。
也有不少長輩買房子的想法是『累積財富,造福子孫』,這個觀念更是值得商榷。古有明訓,富不過三代,就是針對這個通病在講,但是許多長輩還是堪不破,以致於豪門家族爭財的鬧劇不斷,更造就出新興的『啃老族』。這樣好嗎?這是另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家族傳統與光宗耀祖
在傳統的封建體制裡,往往把小孩看成是家族的資產,大人將他們認為是必須遵守的觀念教條化,努力訓練出能夠承繼家族傳統,甚至光宗耀祖的下一代。有此傳統,中國廣大土地上這麼多的人口,才能世世代代在封建制度下安身立命。那就是,很認命地接受上一代的安排,在既定的軌道中力爭上游。中國歷史,就這樣由自由奔放、百家爭鳴的時代,轉變成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運作了幾千年。搞到最後,大家只會在一個一個框框裡面比來比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式地尋求讓自我感覺良好的方式。自己達不到的或是比輸了,就寄託在小孩身上,要小孩更爭氣一點。
現在已經快要民國100年了,很多人的想法還停留在舊時代裡。父母殷殷的期盼,就是孩子即使不是天縱英明,也要不落人後。然而,很多父母所知道的,只是會用一些客觀指標要求孩子而已,根本不懂這些客觀指標的涵義。有些父母非常執著於這些數字,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擔心一大堆,只怕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到處打聽良方妙藥名師名校,然後按表操課,美其名為『為子女的前途著想』,希望子女乖乖聽話,考進好的學校,念個碩博士,到公家單位端鐵飯碗,或是接掌家族事業等等。
我們都是過來人,無論比贏比輸,成功還是失敗,大都是受害者,因為我們在台灣沒有接受到真正良好的教育。說這句話的同時,我感謝我的父母師長,因為他們的確為我付出很多心力,但是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我所受到的教育,只是知識的吸收以及解題的訓練。我希望能學到更多東西,但是所有與升學無關的東西,都不算什麼好東西,所以大家的童年都是被放置在固定的跑道上,一關一關的比賽篩選。過不了關的,就好像被貼上標籤,不管是『天資差』或是『不上進』,都把人給污名化。通過篩選的,就比較幸運嗎?不,受到幾千年來考試制度的毒害,這個社會已經醉心於比較了。大學比志願排名,研究所再比一次,整個人也被訓練成有個處處都得和人比較的慣性,要有好工作好房子好車子好家庭,然後再帶著這許多的比較心,去教育下一代!
下一代一定就聽你的嗎?現在時代不同了,不能打不能罵,怎麼辦?為了軟性地控制小孩,許多家長只能用討好的方式對待他們,可以多方投入資源,或是免除責任,只要小孩聽話、達到升學目標。因此,我們從十多年前,就開始看到草莓族的興起,不懂什麼是責任,也不管是非黑白,反正那些都很遙遠。(我兩週前聽到一位大學生公開地講,他不知道責任是什麼,因為這是他生活中不會出現的字。)可是,再怎麼投入資源,就像軍備競賽一樣,還是沒辦法讓孩子跳脫出考試和比較的陰影。很可悲地,教育改革到今天,就算教材和制度改來改去,只要一天改不了家長們比較心,小孩就必須承擔日益擴大的課業壓力。軍備競賽要花錢的,家長們即便勒緊褲帶,也得出錢幫小孩補習,所以劉毅補習班就越開越大。這是進步嗎?我慶幸我生得早一點,除了高三衝著『英文要劉毅,物理要鄭重』這句順口溜,跟同學去補了一陣子之外,還有一些時間搞搞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昨天有位大四的學生來找我修專題研究,說他沒辦法花太多時間在專題上,因為他正在準備考研究所,三四五的下午以及二三四五的晚上都要上課。補習的風氣到了這個地步,真是令人咋舌。還有很多大學生的例子,說明了我們的下一代跟上一代,思想文化的差異非常大。看到這些,說要堅持傳統,為小孩謀出路?請問,你對快速轉變得社會和未來了解多少?與其裝出一副過來人的樣子,還不如多去了解下一代的思維以及他們所要面對的環境,跟他們一起成長和適應時代潮流,從旁支持他們和給予適當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培養出自我發展能力,這是我對教育的看法。
事實上,有些東西是操之在我的。比如說,學校和課程的選擇,與其送孩子去所謂的明星學校,從小被迫全副武裝就去和人家競爭,何不讓孩子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擁有選擇興趣和課程的自由,也為自己的選擇付責任?我的小孩原本要送去所謂的森林小學就讀,小一時念過兩天,因為交通不便作罷,選擇唸就近的銘傳國小。但是多數台大的同事,將子女送到課業要求較嚴格的龍安國小,深怕在銘傳這種一派輕鬆的小學就讀,上了中學後會不適應,與其『先甘後苦』,不如『先苦後甘』。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我小時候家境小康,吃飯時桌上菜不多,大家總是盡量先吃白飯,後吃菜。逢年過節,人家送禮來,捨不得吃,放到快不行了才拿出來。所以,養成後來吃飯時會把最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吃的習慣,有時被朋友虧說是窮人家出身的。這讓我花了一番功夫,才改掉這種習慣。
我想,家族傳統、光宗耀祖、望子成龍、先苦後甘等等,都是深深烙印在上一代人心中的習性。有好的一面,但現在就我看來,壞的一面居多。重點是,不管你認為這些傳統好不好,下一代的人才不會甩你呢!何必辛苦半天,抱著舊觀念不放,和子女產生代溝? 所以,接著來談談養兒防老的問題。
養兒防老
許多父執輩的觀念裡,三代同堂、兒孫承歡膝下,一家和樂融融的氣氛,是所謂年老享福的主要場景,也是人生最大的福報。看到不少長輩,在他們中年時期拼命付出,在過去很艱難的歲月裡,努力照顧上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沒什麼餘力為自己打算,真的是鞠躬盡瘁。感動之餘,也有幾分感嘆。
在過去傳統思維中,照顧上一代和下一代,是孝順和仁愛的表現,是社會通俗的道德規範,是維繫封建體制的主要力量,也是適合農業經濟時代的制度。我百分之百贊成孝順和仁愛,但是我對過去和現在的政府,以忠孝仁愛為名的教化人心,並沒有太多實際的作為能夠幫助人民安居樂業和安享晚年,如今有很多質疑。彷彿政府的教育和宣傳是一套,告訴大家要孝順和仁愛完全是個人應做的美德;而人們實際上面對的是另一套:晚年沒有子女奉養,是最大的悲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再怎麼糟糕也要盡量讓他們滿意;子女孝順或是事業有成,趕快拿出去現寶;出了頑劣的小孩,不是家醜不外揚,就是斷絕關係,深怕面對社會輿論指點攻訐。
搞到今天,很多老人家有很多落空的期待,明明為孩子付出那麼多,怎麼孩子結婚之後就變成人家的?連逢年過節都不見得回家?整天感嘆『為誰辛苦,為誰忙』,還怕讓親朋好友知道了沒面子,很悶很哀怨地度過晚年。所謂的『獨居老人』,名詞背後,有著許多沉重的故事,然而,和家人一起過日子的老人家,就一定比較幸福嗎?非也。如果要按照傳統一家之長的氣派去和子女相處的話,大概會搞得一家雞犬不寧。
首當其衝的是自古就有的婆媳問題。現在,做人家婆婆的,如果媳婦肯一起住,就該暗自慶幸了,如果還抱著『我當初是怎樣委屈侍奉公婆,如今熬成婆,你也得照辦』這種心態,那就很難相處了。結果不是兒子媳婦搬出去住,就是兒子媳婦離婚。不然就是為了享受『三代同堂』的喜悅,勉強接與他們眼中的『孽子』和『惡媳婦』一起住,然後老是跟他們心目中兒孫承歡膝下的場景比較,覺得差太多,又不願意當獨居老人,只好忍氣吞聲。還有所謂的啃老族,讓辛勤一輩子的老人家把積蓄都掏出來,從買車子買房子,到煮菜燒飯帶孫子,不然就翻臉走人,遲早啃到老人家會沒錢沒體力,晚景蒼涼。
我不是在危言聳聽,也不是說社會上都是這樣的,更沒有鼓勵大家不要孝順和仁愛。我的重點是,時至今日,我們該釐清和長輩與子女的對待關係,而不要被傳統的刻板教條所制約。想想每一個教條,它為什麼如此?因何而來?是不是還適用於個人周遭的社會現況?
對於老人家,我覺得關鍵在於老人本身態度的轉變和國家資源的投入。老人的生活娛樂和照護,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倚靠各個家庭。不用等到將來我們年老時,對此就要心知肚明,現在就該建立一套能讓老人日子好過的系統。過去和現在我們的政府,除了發老人年金爭取選票之外,看不到什麼具體資源投入的成效,與先進國家相去甚多,形成很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去年我參加台大教師『生命教育』活動,在林口長庚醫院的『養生村』住了一夜,感覺很好,後來興沖沖地拿著DM跟我父母介紹這個地方的好處。言談中,母親的神色相當漠然,父親雖然比較開放,還是沒等我講完,就表示『這個恐怕不大適合中國人,去養老院就像是被子女遺棄,很多朋友即使付得起錢,也不會去』。言下之意,設備再好也沒有用,這也是目前老人照護的窘境。老人自身的執念若是不改變,做什麼是事倍功半,其次才是國家資源和政策,現在沒做好的事,在我們正式成為老人之前,可以想辦法多做些事情。
對於子女,教育當然是首要的事,你如果整天只是要他念書,升學無關的事都不讓他碰觸,那麼他會懂得孝順嗎?教育是個大議題,容後再談,但至少我們自己基本心態要先健全。想想,為什麼子女成年之後,還要聽我的話?就因為我是他老爸嗎?因為我養他?因為我比較聰明,經驗豐富?還是因為我現在有錢,將來有遺產給他?在過去的思維裡,你根本不用問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所謂的『人倫之常』。現在,當我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沒有標準答案,而且關鍵點是我的答案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我的孩子很可能對這問題有不同的見解,他要不要聽我的,操之在他不在我!因此,對我來說,明智的抉擇似乎就是:無願無悔地對子女付出我可以付出的,不要過分干涉子女的行為思考和抉擇,自己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不要把資源全部投在孩子身上,也不要倚賴或期待孩子的奉養。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拿捏得宜、適時的放開、自我健全,由內而外自發地愛己愛人,或許是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需要進一步地學習才能做得到的事。
傳宗接代
2010-09-20看到這篇文章: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72375
文章中的男主角何恩,是本系的博士生,所以我輾轉看到這篇文章。延續我之前的反思,現在人該改變的思維,或許該包括傳統對家族血脈的執著。有些年紀與我相仿的朋友,生不出小孩,壓力頗大。領養小孩之後,家庭生活過得很美滿。生兒育女,為了是養兒防老,還是傳宗接代,抑或是豐富自己的生命?今天既然都要揚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何必在乎小孩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傳宗接代是滿足長輩的期待,還是自我的延續?或許心胸可以開一點,從更高的境界來看待這件事,把養育下一代看成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以今天台灣的經濟社會來說,生小孩已經註定是一件賠錢的事,整個觀念不改的話,不只賠錢,連整個價值觀都會賠進去。所以現在政府再怎麼呼籲大家生育,台北市政府補貼比其他縣市多,也沒多大效果。台灣人,要能夠像文章中的美籍先生一樣看開,沒有文化的薰陶是很難的。君不見,有些女藝人在節目中哭訴她們為了要生小孩,到處想辦法,打針吃藥等等,彷彿是偉大的犧牲奉獻。連續肥皂劇中不斷上演親族之間的糾葛,連現實生活中也見到豪門世家爭遺產驗DNA的醜態,負面多於正面。
不以經濟面去看,教養小孩是對自己生命的投資。很多事情,沒經歷過,就不懂。那怕你讀過再多的故事,學過一大堆理論。但是,投資之前,不要被傳統的執念影響太深,也不要對未來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投資總有所謂的成功或失敗,但每段過程都是獨特的經歷,若能平常心對待之,或許能夠如這對夫妻一樣,過著充實愉快的生活。
男尊女卑
有些人不只想要生小孩來傳宗接代,還就是要生男的。前幾天新聞說台灣的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衡,男比女為110:100。(http://udn.com/NEWS/LIFE/LIF1/5816611.shtml)
這個深植人心的傳統思維,其來有自,原始社會注重生理功能、勞動力甚至戰鬥力。中國農業社會,需要勞動力,很早就有男尊女卑的觀念。而勞動力這件事情,自工業革命以來,逐漸縮小男女勞動力的差距;醫學和科技的進步,進一步解放女人,以致於女權運動在西方興起。但是在東方,男女的社會地位差距縮小的進度,遠遠落後。
雖然台灣已經很政治正確地將『兩性平衡』的課程加入國民教育之中,但是長輩們的想法可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一個家裡,明明女兒比較孝順,偏偏父母就是對被寵壞的兒子比較好,為他操心,為他打理一切,非得跟著他一起住不可。外孫很可愛,卻比不上自己兒子的兒子。我看到我們這一代的男性和女性,不少人在這些方面是很辛苦的,男性要擔負許多責任,女性要承受很多歧視,何苦來哉?明明社會已經和以前大大不同,大家還是為這些不適用的觀念所苦。
放掉光宗耀祖、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執念之後,有需要區別男女嗎?大概不用了。但是反過來說,這些傳統執念,一個牽著一個,我來發明一個新名詞:『眷屬執念』,形容這個現象。你靜靜在那裡,突然有人問你,小孩要男的要女的,五秒鐘內回答!我寫了這麼多,坦白說,有些觀念真的是深深烙印在心中,要連根去除還真難。偶而看到小孩因為偷懶功課沒做,還是會大發雷霆。過了之後,我捫心自問,這麼生氣是為什麼?心中浮現一堆名言:『養不教,父之過』『少小不努力,老大途傷悲』『天才是1分的天資加上99分的努力』等等,企圖說服自己做的是『對』的事情,然而這些『名言』就是真理嗎?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我說:「沒有經過檢視的名言和傳統,是不值得信的」。怎麼檢視?用理智去分析,用心去體會,用生命去驗證。
誰能夠預測未來男女的地位呢?在很多時候,我看到女性的抬頭、堅忍、獨立和自主,生存力比男人強的大有人在,女性要組家庭,也比男人方便,所以女人地位超過男人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這些都是算計,對於小孩未來的世界,我們何必在乎那麼多?把自身所處的現況搞清楚,應該就不錯了。
男主外、女主內
身為一個男人,我自小受的文化薰陶,告訴我男人應該要有男人的樣子。可是,現在男人的樣子應該是怎樣?現在的男性和女性的對待關係又是如何?家庭關係該如何維繫?
近年來參加婚禮時,雖然比較少了,但偶爾還是有些新人的長輩們,把致詞當成了訓話的場合,要新郎在外努力打拼,新娘要賢慧勤儉持家侍奉公婆。這時我心裡搖頭苦笑,暗暗期盼新人能自求多福,這些長輩少來扯後腿。
以我個人經驗來看,我所接受到的教育,與我所必須面對的環境,相差太大。幾年來,參加過一些工作坊,放眼看去,混亂和正常,都是這個年代的常態。有一本譯成中文叫做『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書,以社會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年代的男女關係,大意是說:「將個別的生命史經驗放在較廣泛的社會秩序中來理解,或許更可以領悟到:混亂與正常都屬於秩序的一部份,正常或穩定代表著理想的狀態,混亂或不穩定則是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就是這兩種矛盾的統一。學著忍受它吧!」
台灣社會中的男女關係,由於女性經濟地位提昇,女性自我意識的抬頭,尤其在都會區,很大的一部分在形式上已然西方化,但是觀念上卻和傳統文化有很大的拉扯衝突。西方文化所觀察到的現象,頗值得參考玩味。這本書的看法,從道家的觀點,或許可以更超然:『混亂』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有所謂『正常』的觀念;若是不存有對『正常』的執念,就無所謂對於『混亂』的厭惡。
我不是提倡自由放任,而是指出在目前這種混沌的過渡時期,必須檢視傳統觀念,接納多元化價值,避免驟下道德判斷。以前所不能接受的同性戀,現在都可以登堂入室了,其他如同居、未婚生子、離婚等等,亦屬稀鬆平常。至於家庭內部的分工,是男主外還是女主外,更是不必拘泥成規。就算是開明的長輩,要能夠三代同堂好好過日子,也是可遇不可求。往往長輩們希望子女奉養的執念大於一切,以威權、親情、金錢各種方式要子女同住,往往不能和諧。許多朋友遇此難題,在搬離原生家庭之後,反而跟父母能夠維繫更好的情感。這些很好的例子,起初往往被長輩認為是自私不肖,看到關係改善後,長輩才醒悟到自身的問題,這也連結到接下來我想談的『長幼有序』。
長幼有序
我該以何種樣貌出現在我的長輩、平輩、晚輩之前?我要以何種身教言教去培養我的小孩?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執念!人為什麼就要有個既定的樣貌?大人為什麼就會認為自己比小孩偉大?
大哉問,抑或是不須問?再次強調,你如果日子過的很幸福快樂,心中也沒什麼憂愁焦慮,或許你就不須問了。菩提本無樹,何必惹塵埃?只是我們一般人不是六祖慧能,也沒有神秀首座『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本事,像我這樣心頭上沾滿了塵埃,怎麼能不時時勤拂拭?師長和社會交給我們的許多規矩,哪些是陋習,哪些是美德,不好好想想,細細體會,還真的搞不清楚。
哥哥照顧弟弟,弟弟聽哥哥的話,如果發自內心,是美的。大人強加干預,叫哥哥一定要讓弟弟,弟弟一定要聽哥哥的,就不美了。以前的大家庭,家中人口多,但教育資源匱乏,沒辦法一個一個講道理,有事情,需要一條鞭式的管理機制,以維繫大家庭的運作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時代,長幼有序,有其必要性。
現代的小家庭裡,做父母的有時間和小孩相處時間多,作為家庭教育,大可好好地討論事情,不要動不動就把教條拿出來。我有時會『反射性』地想跟小孩說,我小的時候如何,長輩又是怎樣,所以你該如此這般。但是知道這些無濟於事,也就沒講了。事實上,這種『以老賣老』的說教,我們小時候聽了,不就像是耳邊風嗎?不覺得有代溝嗎?小孩不但不想聽,反而不願意跟你接近。
我活過四十多年的歲月,讀過了一些書,做了一些事,又比別人多懂了些什麼?憑什麼去指導別人?身為一個所謂的『教師』,我不敢說自己從事『教育事業』,因為我知道自己還不夠格。充其量,我不過比來上課的人多懂了一點東西,把這些東西講出來,一方面為了興趣,一方面糊口飯吃。所以,我認為每年的教師節,不需要放假也是應當的,因為現在的教師,能做到春風化雨的人已經很難很少了,把光環去掉,把能夠做的工作做好,反而比較貼切一點。
『好為人師』,是許多人的通病。近年來,媒體運作之下,一堆『大師』被拱出來,只要敢講臉皮厚,出書上電視都行,以致於琳琅滿目的新書,濫芋充數的居多。當然,如果大家不迷信,怎麼會有這麼多大師呢?能夠獨立思考,縱然真的大師甚至神佛在前,心中有敬意即可,也無需自認矮一截。這個充滿競爭的台灣社會,多年來也孕育出許多自大和自卑的情結,人們何時能夠做到『不迷信威權,不欺凌弱小』,亦即『不卑不伉』的氣度?唯有如此,才有真正的祥和社會。這不是威權時代基源於白色恐怖的社會秩序,也不是台灣錢滿腳目時由於金錢所帶來的富裕感,這個看似桃花源的理想,或許就是這兩年大家常貼在門前的春聯,聖嚴法師辭世前寫的『心安平安』,簡單幾個字表達出來的意境。
唯有讀書高
現在的社會,大家學歷越來越高,真的是覺得唸書有用嗎?我看不見得。以前,university這個字,代表的是努力考上大學之後,『由你玩四年』,玩夠了之後收心出社會工作。現在,不需要太認真也可以進大學,大學生玩了四年不夠還可以技術性留級研究所,研究所繼續玩兩到三年,整體來說,研究所碩士畢業的戰鬥力應該是比以前大學畢業生來得強,但是沒有以前的碩士強。高學位的人越來越多之後,低學位無用論就來了,大學越來越多以後,私校無用論也出現了。學位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更重要是,讀書有沒有用?要怎麼用?
這裡有篇文章,基於雜誌本身的立場,討好年輕人的口味,雖然失之偏頗,但很凸顯出六七年級的展望(或是無展望):
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blogid=100
我想,教育固然是立國之本,但是全然把責任放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上,政客和大多數民眾卻把心力投注在金錢遊戲或是耗損在政黨鬥爭上,教改要能做好才是奇蹟。容我再一次說,五年級在二十多年前,是親身體驗到社會改變的開始,在十年後的未來,也是能夠全面改變社會觀念的開始。三十年為一個世代(generation),非得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改變。
(持續反省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