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談「關於建中」

這篇建中校友寫的文章「關於建中--為何我們對教改不合理之處會有聲音?」(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1/42891.htm)講出一些建中以外的人不易理解的話,也勾起我當年的回憶。

首先我必須說的是,我關心的是建中人,而非建中。因緣際會,台灣在過去數十年有這樣特殊的作法,每年把台灣北區最會考試的一千位左右的高中男生,聚集在一所高中,這樣的作法究竟對於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我從來不擔心建中學生或是台大學生的未來。我覺得,談論明星高中、頂尖大學產出多少的傑出校友,其實不具備多大的意義。因為經過篩選而進到這些地方的學子,理當成為社會的佼佼者,問題是這些人對社會造成了多大的正面影響?

把最會考試的學生聚集在一起,不只沒有辦法讓這些學生多去獨立思考,反而讓那些不在這個群體,被標記為非菁英的學生們,多了些挫敗感。這個社會有沒有好好思考,這樣的標記和挫敗感,對於社會造成了多大的負面影響?

在不只一次場合,聽到台大陳良基副校長對在座的教授們喊話,希望大家做些對於國家社會有影響力的事情。這些日子以來,我也聽到很多的教授朋友們在說,與其寫些沒人看的論文,不如想辦法產生一些有impact的研究成果。一直在詬病學術界不夠務實的我,自然樂觀其成,然而大家做得到嗎?

對於習於在給定的遊戲規則中過關斬將的人來說,什麼是有影響力的事情?他們可能希望上頭長官先提示一下影響力的計算方式,以便他們根據公式去決定該努力作什麼事。這些年台灣高教政策首重學校的世界排名,於是聰明的長官想出以提高學術貢獻作為快速提升排名的手段,甚至制定出各類期刊會議論文的點數,讓各級玩家們有所適從。如今要談對於國家社會有影響力,那大家第一個會問,關鍵效能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ex, KPI)是什麼?

我覺得很遺憾和諷刺,當許多在大學裡的教授,以及社會各界的菁英,還得在許多方面去迎合上級的領導風格,爭奪排名和資源,同時還擔憂下一代無法適應自己所打造的社會環境時,無論如何檢討,都不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彷彿扮演好一個服從長官、努力作事的中產階級,社會上的一切問題,都是其他人等的責任?

這社會有個病態,特別喜歡討論如何成功,為成功而成功,以及檢討有人可成功而不成功。這個病態,導致更多的病徵:不擇手段盲目追求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成功,理解不了甚至看不到世上許多與成功之路無關的人事物,整個社會逐漸成為問道於盲、盲人帶領盲人向海市蜃樓前進的旅鼠集團。

我們是否希望每位建中人,乃至於每位高中生,甚至每位年輕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能夠對於自己所處的世界多做一些思考和探尋,讓他們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對社會有所影響的方式,而不是教導他們要循規蹈矩,惟分數和排名是從?

有很多問題,是在談論教改政策之前,必須先思辨清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