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談了「教育事業的資本論」(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posts/1019635868078901),說足夠的資本是好好辦學的根本。其實現在很多大學出現的問題,都是沒有在資本上規劃好,或者是便宜行事的結果。以下有幾個近期的新聞報導,正好作為例子:
1. 『因為國內大學教授的薪資偏低,在這一兩年裡,已經有至少6位台大的教授被世界各國以5倍的高薪挖角... 今年,沙國又再度來台灣尋找人才,並且開出近千萬年薪的價格。』(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24069-台灣低薪無力擋?沙國千萬挖角台大教授)
這是因為全國的教授吃大鍋飯,某些領域的薪資與市場行情差太多,以致於失去競爭力,請不到、留不住一流教授。如果我們不想好好與國外競爭,不想徹底改革的話,就繼續漠視這樣的情況吧。
2. 『教育部和勞動部要求為兼任助理納保,讓學生失去工讀機會、教授沒有助理,考題只能出是非題不能出申論題。』(http://udn.com/news/story/9/1233825)
我想兼任助理納保是正確的方向,所以不大同意這篇報導中幾位教授的意見。但是這裡有兩個資本問題清楚擺在眼前,第一,因為學校的經費過低,要吸收納保所增加的成本自然很痛苦;第二,納保的保費算法對學校和學生很不利,但勞動部沒有配套措施。解決方法無他,就是提高經費或是增加學費,而不是走回頭路。
3. 『大學傳倒閉潮,大學教師恐有萬人失業,博士不吃香,全台博士生人數已連四年下滑到三萬人左右,連國內龍頭台大博士班也受衝擊,校方首次替優秀博士生「加薪」,每年提供六十個名額給直升博士班的學生,補貼月薪二萬四千元共三年、計八十六萬多元,盼逆勢吸引優秀人才讀博士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0894)
本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昇學生對社會貢獻的能力,但「社會貢獻」如何評鑑?無論個科系如何吹捧自己,最終還是要檢視「工作機會」 -- 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如何貢獻社會?所以應該在資本上有合理的歸劃,如果學界按照自己的想法培養出產業無法吸納的人才,當然會出現某些領域博士生出路不佳的問題。
至於博士生的薪資,也是以往長期被忽視的問題。博士生不像碩士生只要念兩年,而且博士生往往有經濟壓力,所以以往學校和外界只給微薄的獎助金,無法解決經濟壓力,博士生只好在外兼職,這樣跟國外大多數都是全職念博士的狀況相比,如何能有扎實的訓練?長期如此,博士生的平均水準自然會下滑。
總之,我認為大家要正視高等教育的資本問題,高等教育不是國民教育,本來就應該視為一種投資,不能唱高調,不能忽視供給需求的問題,也不能在薪資和學費上搞齊頭式平等,更不能廉價到品質不足,應該要務實才行。這個基調要正確,才能談對弱勢的補助等配套的問題,否則光是在乎公平性,想以低學費取悅民眾,結果就是扭曲了高等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