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科技人處在一個變化和進步最快的領域:積極研發和吸收新理論和新技術,持續累積和改善軟硬體智財庫和開發工具,快速推陳出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屢屢大幅改變人類生活的形態,比較自私的一點是,有很多的工作機會和有很大的機率能得到高額的收入。
看過很多文章,這些佼佼者,可以說自己是藝術家(artists)、科學家(scientists)、工程師(engineers)、甚至前瞻者(visionaries)。的確,他們這樣說有他們的道理,畢竟,電腦科技一直在各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篇文章的作者解釋應用開發者為什麼是藝術家,之前我的部落格文章解釋過computer architect這個名詞,是一種像建築師般能綜合兼具藝術家和工程師的專長,而Steve Jobs被許多人認為是一個不世出的visionary。
我好奇地想,如果「達文西」生在今天這個時代,他會如何?他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在他的年代,他在每個角色上,都能夠受周遭人等景仰,如果在今天這種專業分工的時代,他能否依然如此呢?
然而無論會如何,這一切都只是表象!達文西可能一點都不在乎那些頭銜,身為一個有著「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極其活躍的創造性想像力」的人,他只不過是在各個領域運用和展現他的才能而已,他真正想追求的東西,雖然在歷史上仍然是個謎,我猜他或許是希望藉著各種方式的研究,能夠更接近「神」一點。
電腦科技的發展,有沒有讓人更接近「神」「天」或是「道」?這是個好問題。前天Raymond Lai學長來演講特別強調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重點應該是coding to learn, not learning to code的概念,我覺得也可以運用在成熟的科技人身上。簡單地說,科技人的文化素養,是有可能在科技研發的過程中,透過思考、廣博涉獵和觸類旁通去營造出來的 -- Let's R&D to learn (other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