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變革與變革者

我想,不畏懼改變,是獨立自主的開始,因此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叛逆和特立獨行,即便從長輩的角度看似愚蠢,但或許有其必要性。尤其以一個社會群體的高度來看,一成不變的教育文化產業,即便一時蓬勃發展,也有可能因為同質性過高而導致日後的衰亡。

要做自己的教育部長,得從不畏懼改變開始。但台灣現有的教育文化似乎一直在拒絕改變,教育當局、老師、家長、學生,多方在教改的過程中或顯或隱地不斷拉扯,又是一個類似雞蛋問題的悖論,似乎得靠個體的突變來慢慢突破僵局,西方的現代化不是一天造成的。

不畏懼改變,有嘗試過改變,才有可能真切懂得變的道理。這是「勇」的表現,是為什麼「勇」列在三達德裡面。我們的教育中,有哪一項是積極地去訓練「勇」?我不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只注重智育,要小孩乖乖念書。小孩想獨立自主,得先把成績弄好再說。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各方面受到打壓;成績好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智育之外,究竟受到了什麼的薰陶?

我在建中和台大看過幾個怪胎。其實也不是真的怪,只是行事作風較為任行,後來在一些領域上都有所成就。反倒是在官場和學術界,還是走正規路線的人比較受到賞識,做事中規中矩,但說要有所突破,恐怕也有些困難。

我們看看政府的長官,很多是台大畢業的,也惹了很多民怨。馬總統上台時,民眾高度支持,有很大的機會做改變,但這些年沒有多大建樹。或許不是他個人問題,而是整個領導階層的排拒改變。

談論誰對不起誰(政府對不起年輕人、四年級站住位置不做事、年輕人沒好好努力等等),都不是終極目標,只是促成改變的開始。有識之士早該過了那個層次,除了闡釋問題之外,更需多去思考如何改變。

至於民眾,要促使領導階層改變,必須有所作為,這是早晚的問題。如何讓人民的意見形成共識,需要意見領袖,以及好的意見溝通平台。運氣好的話,台灣可以早點備齊這些東西,遂行平和改變之路。運氣不好的話,將來會如何也很難講,但遲早會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