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 Huang是難得的一位為了理想,願意放棄業界高薪到大學任教,教學生如何充實自我、提升實務能力,我常為他的熱情所感動。
台灣有不少老師是如此犧牲奉獻地為國家培育人才,但即便有滿腔熱情、不在乎薪水,很多時候還是難敵社會現實。他說:(註)
再過兩週就開學,收到好幾則和課程有關的私人訊息,喜憂參半。喜的是,學生願意和我討論,憂的是,大部份學生還是像「成年的高中生」,以「對不對」和「是不是」來看待眼前的選擇。
我認為,一流大學的學生不用學富五車,更不用拿一堆獎項,只要畢業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會因為看到其他名校畢業生就自卑,甚至默默接受自己的「宿命」就好。
三年前我剛回學校,在雲平大樓逛著,不經意看到資訊所的實驗室大門旁貼著「賀!___ 錄取中華電信研究所」時,實在非常納悶,這有什麼好恭喜的呢?成大資訊所畢業生應該都有資格去吧?
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畢業生能夠很有自信地投入職場,就要為學生感到高興了,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呀。
回覆訊息很累,能找助教專門處理嗎? ><
我跟他很熟,也留言打趣:
找助教處理?別鬧了,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做我們正在做的事。
很多強者不「會」願意來教書,你算是異類,被蘇教授騙進來的;不懂實務的學者們不「會」知道業界狀況,不像你這種沒事到業界教人寫扣的,知道怎麼做出有價值的東西;至於業者呢,不「會」用也請不起你這樣的厲害人物,也沒時間評量人才,只好用考試取人。
所以學生考上了中華電信被祝賀,不足為奇。很多台大的學生也如此,讓我覺得自己德行不足,但聽到你說連你都開示不了,讓我心裡覺得好過些 :)
如果資訊科技產業真的注重軟體創新研發的話,請多多主動關懷教育。實質上可以幫忙的方法很多,想幫忙但是不懂如何做的話,可以問。
(註)https://www.facebook.com/microjserv/posts/10153555536407389?fref=nf
從2010.03寫到現在,我只是想寫 -- 把我對社會、人文、科技、產業、教育的觀察和感想寫出來。每次寫出當下所思所想,似乎腦袋可以清淨一點、心靈可以輕爽些。文章大多先在臉書上與臉友分享,隨後再轉到這裡。臉書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自以為是、排斥異己、道德審判
華人傳統的「大一統」思想,所謂「漢賊不兩立」的情操,以及各種道德教條,對於我們這些在戒嚴時期的台灣成長的人們的影響深遠。直到今日,很多人還是食古不化,所以媒體上充斥著各種自以為是、排斥異己、道德審判的言論。
如果只是「自以為是」的話就還好,做自己想做的事,發表自己的想法,只要無礙於他人。何謂無礙於他人?我看他不順眼,嫌你擋路礙事,如果都靠自由心證,那我們要「法治」做什麼?
所謂的法治,就是以法律為依歸,他沒有犯法,只是做了一些我不喜歡看見的事,那我頂多就是以個人立場去表達個人的好惡,沒有資格把自己無限上綱到能夠代表天地良心去譴責自己所不喜歡的人。
而今天我所看到的許多尖銳偏鋒的聲音,發聲者往往無視於現實世界的多元性,只是在自己所熟知的小世界裡思考,透過潛望鏡觀看這世界。
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釐清個人的想法、擴大自己的視野、透過交流取得更多的資訊、看清楚更多的東西,那麼即便尖銳偏鋒,只要無礙於人,或許遲早會因為有正向的交流而促進其對世界的了解。
但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情緒的宣洩、利益的爭奪,言論中只提出有利於己的片面資訊,過程中動不動就搬出道德教條來否定對方,那麼發聲者個人恐怕會持續成為井底之蛙,過著以管窺天的日子。
在「大一統」的教條下,「獨立思考」是不容易的。一方面因為獨立思考往往被視為思想上的「離經叛道」或是對於群體的「反叛行為」,而先被貼上「不合群」的道德標籤。另一方面,獨立思考需要足夠的修養和視野,否則可能成為上述的井蛙之流而不自知。
所以獨立思考者通常必須面對孤獨,尊重多元者通常必須了無私心。無懼、無私,才有機會走出井底。
如果只是「自以為是」的話就還好,做自己想做的事,發表自己的想法,只要無礙於他人。何謂無礙於他人?我看他不順眼,嫌你擋路礙事,如果都靠自由心證,那我們要「法治」做什麼?
所謂的法治,就是以法律為依歸,他沒有犯法,只是做了一些我不喜歡看見的事,那我頂多就是以個人立場去表達個人的好惡,沒有資格把自己無限上綱到能夠代表天地良心去譴責自己所不喜歡的人。
而今天我所看到的許多尖銳偏鋒的聲音,發聲者往往無視於現實世界的多元性,只是在自己所熟知的小世界裡思考,透過潛望鏡觀看這世界。
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釐清個人的想法、擴大自己的視野、透過交流取得更多的資訊、看清楚更多的東西,那麼即便尖銳偏鋒,只要無礙於人,或許遲早會因為有正向的交流而促進其對世界的了解。
但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情緒的宣洩、利益的爭奪,言論中只提出有利於己的片面資訊,過程中動不動就搬出道德教條來否定對方,那麼發聲者個人恐怕會持續成為井底之蛙,過著以管窺天的日子。
在「大一統」的教條下,「獨立思考」是不容易的。一方面因為獨立思考往往被視為思想上的「離經叛道」或是對於群體的「反叛行為」,而先被貼上「不合群」的道德標籤。另一方面,獨立思考需要足夠的修養和視野,否則可能成為上述的井蛙之流而不自知。
所以獨立思考者通常必須面對孤獨,尊重多元者通常必須了無私心。無懼、無私,才有機會走出井底。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不會從理論連到實務嗎?該學計算思維來活用知識了!
昨天應梁國淦教授的邀請,去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演講,題目是Accelerating Big Data Applications from System Perspectives,跟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們聊聊異質計算的應用。
首先,我一點都不意外,不少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早就在用GPU做科學計算,因為我當年在超級電腦上做研究,跟這個族群很熟,因為他們是最會嫌電腦不夠快的使用者。
會後閒聊時,我很籠統地問:「大家中學時讀的那些科學理論,有多少是實際上有用的?有多少科學的問題是可以用公式推導出來的?」
顯然,之所以會來做「應用科學」,應該就不是只做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之所以會來用GPU來做研究,應該就是希望借助計算模型,來探索實際的科學應用問題。所以大家笑笑的說,小時候學的理論,要連到應用,距離還頗大的。
小時候常見的考題:「如果只考慮地心引力,請問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從同一高度落下,何者先落地?」標準答案是「同時落地」,因為把問題簡化到只有地心引力的存在。但真實世界要考慮的因素遠遠不只這個,要考慮多的因素時,根本不可能有公式解,也不可能每個參數都去做實驗,只好想辦法建立精準的計算模型去預測物理行為。
在國外,計算方法早已與理論方法、實驗方法並列,成為科學性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國內,大部分教的還是理論和實驗,而根據這些朋友,以物理系為例,課程內容大致上還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思維。當然,基礎理論和實驗的訓練,還是有其意義,我只是想強調,如何把這些訓練延伸,用以解決實務問題。
我在讀博士班的時候,研究過好幾個科學工程計算的應用,包括需要用到應用力學和材料科學的「汽車碰撞模擬」、需要用到電磁學的「陣列天線模擬」,現在的研究計畫需要微觀的物理模型來模擬光子和質子打進人體之後的行為。
我想對我來說,小時候的科學訓練是有幫助的,但如果沒有電腦和計算方法,這些簡化過的科學知識,只不過是知識,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在現實世界上,能夠用公式解答的問題實在太少。
有趣的是,就在寫這篇心得時,收到台大物理系高英哲教授的來信,計算科學是他們量子與科學工程中心(CQSE)很重要的一部分,希望我去給演講,談談我的研究。
我當然說好,我也樂見台大、中研院多多借重計算科學來從事科學研究。不光是物理系,其實很多學門都可以採用計算方法來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但這個需要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大家慢慢會體會到,我們提倡中小學生應該要學學程式寫作(coding),不是為了要繁榮資訊系和資訊產業的私心,而是希望培養各行各業所需要的人才。
使用電腦發揮出特定專業領域的價值,是各個產業要進步的重要途徑,但這並不簡單,需要有能夠從理論連結到實務的人才。需要從小培養計算思維,再從大學進行跨領域的研究,才能培養這樣的人才。
喔,還有一件事(one more thing),除了計算、理論、實驗三種方法之外,「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也已經成為新興的第四類科學研究方法。借助強大的運算能力和機器學習,能夠做到以上三者無法達到的成就,要進行巨量的數據分析,當然就更需要計算思維了。
然而,我們要訓練學生的,當然不只是計算思維。何況,如果只是把程式設計課程加進中小學,但學生從小到大仍舊要面臨一連串的考試,那麼恐怕有了計算思維,也只能像機器人一般做些符合邏輯的工作,還是欠缺未來社會需要的活用知識的能力。
不會活用知識的事情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我知道會寫程式還不夠。我想不會活用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遠因是「小時候死背解答應付考試」的後遺症,近因則是「長大後缺乏活用知識的經驗」。
先談談遠因吧。我的記憶不好,所以無法善用「死背解答應付考試」這招,但小時候怕考不好挨打,只好加強推理能力。我很羨慕那些記憶力超強的朋友,例如昨天在中研院遇到大學社團的社友,竟然還記得20多年前我們某位共同朋友的歷任女友的名字!
但雖說死背解答有助於範圍明確、考古題眾多的考試,我發現慣於如此做的學生,不但在創意和創新上較弱,更是無法融會貫通一個大領域。只要遇到新的問題,或是複雜的問題,就立馬要找人幫忙,或是萌生挫折感。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過於死板,拼命塞東西給學生,樣樣都可能考,那他們很多人為了考好成績,從小就什麼都得要用背的。就算覺得很多知識都很重要,學了以後會有用,但實際上長大後真的會記得這些知識嗎?到時候會活用嗎?如果不會的話,這就是錯誤的教育思維。
我個人不喜歡以前念書時候的數學競試和現在的資訊奧林匹亞競賽這種東西,因為想贏得競賽的話,基本上得做一大堆練習、記憶一大堆考古題的解答。沒錯,這些知識很可能可以幫你在就業的面試上獲得高分,也可以證明你是個人才,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可能削弱了創新和活用知識的可能性。
多年前我就思索這個問題,幾年前在看到Sir Ken Robinson的「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GKAIS7Q4g)的演講後,更是開始對這個問題坐更進一步的思索(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6510.html),不過我看到台灣大多數朋友還是無法抗拒大環境的主流思潮,即便知道獨立思考很重要,但是一遇到自己的小孩要考高中、考大學、考研究所,就還是得回歸到如何考高分上好學校的傳統思維。
這幾天我跟幾位朋友說,今年對於台灣的產業來說是分水嶺,你們會看到舊的經營模式的沒落,以及累積研發經驗和追求創新的企圖心的崛起。我想,可能要等到這樣的氛圍成氣候時,才會讓更多人勇於擺脫主流思潮的束縛。
關於我所謂的近因「長大後缺乏活用知識的經驗」,想知道我的想法的,可以去看我今天早上寫的「怎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會活用?」(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posts/995420787167076)
因為重要,不妨再說一次:計算思維是促進「兼通理論實務」和「活用知識」的利器,產官學界應多加培養和重用這類的人才來創新和轉型。
首先,我一點都不意外,不少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早就在用GPU做科學計算,因為我當年在超級電腦上做研究,跟這個族群很熟,因為他們是最會嫌電腦不夠快的使用者。
會後閒聊時,我很籠統地問:「大家中學時讀的那些科學理論,有多少是實際上有用的?有多少科學的問題是可以用公式推導出來的?」
顯然,之所以會來做「應用科學」,應該就不是只做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之所以會來用GPU來做研究,應該就是希望借助計算模型,來探索實際的科學應用問題。所以大家笑笑的說,小時候學的理論,要連到應用,距離還頗大的。
小時候常見的考題:「如果只考慮地心引力,請問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從同一高度落下,何者先落地?」標準答案是「同時落地」,因為把問題簡化到只有地心引力的存在。但真實世界要考慮的因素遠遠不只這個,要考慮多的因素時,根本不可能有公式解,也不可能每個參數都去做實驗,只好想辦法建立精準的計算模型去預測物理行為。
在國外,計算方法早已與理論方法、實驗方法並列,成為科學性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國內,大部分教的還是理論和實驗,而根據這些朋友,以物理系為例,課程內容大致上還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思維。當然,基礎理論和實驗的訓練,還是有其意義,我只是想強調,如何把這些訓練延伸,用以解決實務問題。
我在讀博士班的時候,研究過好幾個科學工程計算的應用,包括需要用到應用力學和材料科學的「汽車碰撞模擬」、需要用到電磁學的「陣列天線模擬」,現在的研究計畫需要微觀的物理模型來模擬光子和質子打進人體之後的行為。
我想對我來說,小時候的科學訓練是有幫助的,但如果沒有電腦和計算方法,這些簡化過的科學知識,只不過是知識,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在現實世界上,能夠用公式解答的問題實在太少。
有趣的是,就在寫這篇心得時,收到台大物理系高英哲教授的來信,計算科學是他們量子與科學工程中心(CQSE)很重要的一部分,希望我去給演講,談談我的研究。
我當然說好,我也樂見台大、中研院多多借重計算科學來從事科學研究。不光是物理系,其實很多學門都可以採用計算方法來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但這個需要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大家慢慢會體會到,我們提倡中小學生應該要學學程式寫作(coding),不是為了要繁榮資訊系和資訊產業的私心,而是希望培養各行各業所需要的人才。
使用電腦發揮出特定專業領域的價值,是各個產業要進步的重要途徑,但這並不簡單,需要有能夠從理論連結到實務的人才。需要從小培養計算思維,再從大學進行跨領域的研究,才能培養這樣的人才。
喔,還有一件事(one more thing),除了計算、理論、實驗三種方法之外,「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也已經成為新興的第四類科學研究方法。借助強大的運算能力和機器學習,能夠做到以上三者無法達到的成就,要進行巨量的數據分析,當然就更需要計算思維了。
然而,我們要訓練學生的,當然不只是計算思維。何況,如果只是把程式設計課程加進中小學,但學生從小到大仍舊要面臨一連串的考試,那麼恐怕有了計算思維,也只能像機器人一般做些符合邏輯的工作,還是欠缺未來社會需要的活用知識的能力。
不會活用知識的事情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我知道會寫程式還不夠。我想不會活用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遠因是「小時候死背解答應付考試」的後遺症,近因則是「長大後缺乏活用知識的經驗」。
先談談遠因吧。我的記憶不好,所以無法善用「死背解答應付考試」這招,但小時候怕考不好挨打,只好加強推理能力。我很羨慕那些記憶力超強的朋友,例如昨天在中研院遇到大學社團的社友,竟然還記得20多年前我們某位共同朋友的歷任女友的名字!
但雖說死背解答有助於範圍明確、考古題眾多的考試,我發現慣於如此做的學生,不但在創意和創新上較弱,更是無法融會貫通一個大領域。只要遇到新的問題,或是複雜的問題,就立馬要找人幫忙,或是萌生挫折感。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過於死板,拼命塞東西給學生,樣樣都可能考,那他們很多人為了考好成績,從小就什麼都得要用背的。就算覺得很多知識都很重要,學了以後會有用,但實際上長大後真的會記得這些知識嗎?到時候會活用嗎?如果不會的話,這就是錯誤的教育思維。
我個人不喜歡以前念書時候的數學競試和現在的資訊奧林匹亞競賽這種東西,因為想贏得競賽的話,基本上得做一大堆練習、記憶一大堆考古題的解答。沒錯,這些知識很可能可以幫你在就業的面試上獲得高分,也可以證明你是個人才,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可能削弱了創新和活用知識的可能性。
多年前我就思索這個問題,幾年前在看到Sir Ken Robinson的「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GKAIS7Q4g)的演講後,更是開始對這個問題坐更進一步的思索(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6510.html),不過我看到台灣大多數朋友還是無法抗拒大環境的主流思潮,即便知道獨立思考很重要,但是一遇到自己的小孩要考高中、考大學、考研究所,就還是得回歸到如何考高分上好學校的傳統思維。
這幾天我跟幾位朋友說,今年對於台灣的產業來說是分水嶺,你們會看到舊的經營模式的沒落,以及累積研發經驗和追求創新的企圖心的崛起。我想,可能要等到這樣的氛圍成氣候時,才會讓更多人勇於擺脫主流思潮的束縛。
關於我所謂的近因「長大後缺乏活用知識的經驗」,想知道我的想法的,可以去看我今天早上寫的「怎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會活用?」(https://www.facebook.com/shihhaohung/posts/995420787167076)
因為重要,不妨再說一次:計算思維是促進「兼通理論實務」和「活用知識」的利器,產官學界應多加培養和重用這類的人才來創新和轉型。
怎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會活用?
在往下看之前,建議讀者先看看陳維超教授的短文(https://www.facebook.com/weichao.chen.tw/posts/10153241768458152)。
陳教授在與業界人士聊天時,發現有個他覺得trivial(簡單基本到不行) 的觀念,對方竟然沒有想到要用來解決問題。
這種事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在我與業界的交流中,也時常出現。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是個粗淺到小學生都懂的概念,但是真的有一大堆人不會活用。
以資訊科技來說,台灣的業界比較重視實務,但往往過於短視;學界比較重視創新,但往往過於理論,以致於產學界難有真正的交集,而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有頗大的學用落差。
缺乏交集,自然缺乏活用知識和理論的機會和經驗。
以陳教授所舉的例子,「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的道理很簡單,對於懂得效能分析實務的人來說,的確是很基本的,但對於不曾主動做分析和創新設計,只是利用或抄襲現成技術的人來說,很可能從來沒碰過。
所以雖然陳教授輕描淡寫地說這個很trivial,但要把簡單的道理用於複雜的問題上,是最難的事,但如果做到了,卻是最美的事,這就是所謂的simple is beautiful。
想到我當年在SUN工作的第一個任務,是分析與解決密碼加速器的效能瓶頸。我發現問題的根源是,設計密碼加速器的產品開發部門竟然認為「有了密碼加速器,所有大大小小的加解密工作都給它做就是了」,但是在實際運作上,資料量小的工作,根本不值得花時間送給它做。
這麼簡單的問題,產品開發部門幾位有經驗的工程師,折騰了好幾個月還搞不清楚,我這個菜鳥則是憑著一些常識,很快地幫助他們釐清和解決問題,結果成為SUN在密碼加速器研發上的重要人物,而這些工作,雖然用不到我的博士研究的專業,但用上了我在求學過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活用知識的訓練。
早年計算能力相對低的年代,常常有用查表法代替計算,有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來增進效能。知道這個的人應該不少,我在高中時就寫過這樣的程式碼,那個時候個人電腦的CPU可以在一個時脈週期中讀取一筆資料,但是要做乘法計算則需要幾十個時脈週期,所以用查表的比較快。除法和超越函數更是如此,而現在還有一些低階的處理器,還在用這些技巧。
後來當CPU時脈提高,但記憶體存取相對變慢的時候,我們必須反過來減少記憶體存取的次數,所以高階處理器 cache越來越大,做data prefetch來提早取得資料、使用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來容忍資料遲到的狀況、使用壓縮的方式傳送資料,甚至還會用speculation的方式來猜測資料是在哪裡和是什麼。這些在計算機結構都有講,但是沒有實際用過的話,可能聽過就忘了。
在多處理機和多核心電腦上,存取資料的問題更嚴重,除了時間延遲和頻寬之外,還要考慮到尖峰時刻塞車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簡單的工作,就可能就不分工了,要不就由一個CPU代表去做,做完把結果給大家,要不就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前者多半在有共享記憶體的多核心處理器上看到,後者多半在分散式的系統看到。
到了異質計算的年代,CPU和GPU的分工,更需要好好地做效能分析。因為傳統GPU和CPU不共享記憶體,透過較慢的PCIe Bus交換資料,所以有些工作CPU自己做比較快。另一方面,當GPU有超過2000個核心的時候,用重複的計算(redundant computation)取代資料交換,也是常見的事。
更進一步談巨量資料,為了節省資料的取得時間,我們往往費盡心思。我們花時間將資料和計算擺在同一個地方,做所謂的data computation co-location,將重複出現的資料利用data deduplication技術節省儲存空間和取得時間,用一堆目錄(indexing)讓資料可以快速被找到。
當計算機結構有所不同時,優化的策略可能會隨之而變,不能食古不化。但原理雖然簡單,系統和實作技巧卻越來越複雜,而軟硬體優化的機會越來越多,可惜能夠真正連通理論和實務的人則越來越少。
以上這些技術,講起來很容易,但在實作上,必須先搞清楚運算和資料的相對位置、距離、時間先後、相依性、數量等等,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很多人根本不會用效能分析工具,就在那邊瞎子摸象,隨便亂講,這時候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瞎貓遇到死耗子的運氣。
所以這些看似trivial的道理,很多人即便知道,沒有經驗,也難以活用,就會一直卡在那裡。
有些公司主管不知道是天真還是邪惡,說是找我們去談計畫,實際上把這類問題丟出來考驗我們,我們花了時間了解問題,把類似的結果告訴他們,卻被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變成了免費的諮商。
很多公司也不懂學生所受訓練的價值,因而學生自己也不懂。我們紮紮實實訓練學生做系統研究,就是在遇到複雜系統的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快速有效的對症下藥,不然你要摸索到幾時?
這個跟找名醫看病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身體好的時候,不愛聽醫生的話,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到處打聽名醫,如果名醫兩三下就醫好了,有些「奧客」可能還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所以之前科技代工業很旺的時候,就像身體好卻習慣差的人,根本不希罕我們做的東西,部分學生也覺得辛苦學這些到業界沒有用。現在退潮中,就可以看看誰沒有穿褲子,有沒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公司和個人,外界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 拿出真本事,驗證真功夫的時候到了。
陳教授在與業界人士聊天時,發現有個他覺得trivial(簡單基本到不行) 的觀念,對方竟然沒有想到要用來解決問題。
這種事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在我與業界的交流中,也時常出現。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是個粗淺到小學生都懂的概念,但是真的有一大堆人不會活用。
以資訊科技來說,台灣的業界比較重視實務,但往往過於短視;學界比較重視創新,但往往過於理論,以致於產學界難有真正的交集,而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有頗大的學用落差。
缺乏交集,自然缺乏活用知識和理論的機會和經驗。
以陳教授所舉的例子,「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的道理很簡單,對於懂得效能分析實務的人來說,的確是很基本的,但對於不曾主動做分析和創新設計,只是利用或抄襲現成技術的人來說,很可能從來沒碰過。
所以雖然陳教授輕描淡寫地說這個很trivial,但要把簡單的道理用於複雜的問題上,是最難的事,但如果做到了,卻是最美的事,這就是所謂的simple is beautiful。
想到我當年在SUN工作的第一個任務,是分析與解決密碼加速器的效能瓶頸。我發現問題的根源是,設計密碼加速器的產品開發部門竟然認為「有了密碼加速器,所有大大小小的加解密工作都給它做就是了」,但是在實際運作上,資料量小的工作,根本不值得花時間送給它做。
這麼簡單的問題,產品開發部門幾位有經驗的工程師,折騰了好幾個月還搞不清楚,我這個菜鳥則是憑著一些常識,很快地幫助他們釐清和解決問題,結果成為SUN在密碼加速器研發上的重要人物,而這些工作,雖然用不到我的博士研究的專業,但用上了我在求學過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活用知識的訓練。
早年計算能力相對低的年代,常常有用查表法代替計算,有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來增進效能。知道這個的人應該不少,我在高中時就寫過這樣的程式碼,那個時候個人電腦的CPU可以在一個時脈週期中讀取一筆資料,但是要做乘法計算則需要幾十個時脈週期,所以用查表的比較快。除法和超越函數更是如此,而現在還有一些低階的處理器,還在用這些技巧。
後來當CPU時脈提高,但記憶體存取相對變慢的時候,我們必須反過來減少記憶體存取的次數,所以高階處理器 cache越來越大,做data prefetch來提早取得資料、使用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來容忍資料遲到的狀況、使用壓縮的方式傳送資料,甚至還會用speculation的方式來猜測資料是在哪裡和是什麼。這些在計算機結構都有講,但是沒有實際用過的話,可能聽過就忘了。
在多處理機和多核心電腦上,存取資料的問題更嚴重,除了時間延遲和頻寬之外,還要考慮到尖峰時刻塞車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簡單的工作,就可能就不分工了,要不就由一個CPU代表去做,做完把結果給大家,要不就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前者多半在有共享記憶體的多核心處理器上看到,後者多半在分散式的系統看到。
到了異質計算的年代,CPU和GPU的分工,更需要好好地做效能分析。因為傳統GPU和CPU不共享記憶體,透過較慢的PCIe Bus交換資料,所以有些工作CPU自己做比較快。另一方面,當GPU有超過2000個核心的時候,用重複的計算(redundant computation)取代資料交換,也是常見的事。
更進一步談巨量資料,為了節省資料的取得時間,我們往往費盡心思。我們花時間將資料和計算擺在同一個地方,做所謂的data computation co-location,將重複出現的資料利用data deduplication技術節省儲存空間和取得時間,用一堆目錄(indexing)讓資料可以快速被找到。
當計算機結構有所不同時,優化的策略可能會隨之而變,不能食古不化。但原理雖然簡單,系統和實作技巧卻越來越複雜,而軟硬體優化的機會越來越多,可惜能夠真正連通理論和實務的人則越來越少。
以上這些技術,講起來很容易,但在實作上,必須先搞清楚運算和資料的相對位置、距離、時間先後、相依性、數量等等,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很多人根本不會用效能分析工具,就在那邊瞎子摸象,隨便亂講,這時候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瞎貓遇到死耗子的運氣。
所以這些看似trivial的道理,很多人即便知道,沒有經驗,也難以活用,就會一直卡在那裡。
有些公司主管不知道是天真還是邪惡,說是找我們去談計畫,實際上把這類問題丟出來考驗我們,我們花了時間了解問題,把類似的結果告訴他們,卻被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變成了免費的諮商。
很多公司也不懂學生所受訓練的價值,因而學生自己也不懂。我們紮紮實實訓練學生做系統研究,就是在遇到複雜系統的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快速有效的對症下藥,不然你要摸索到幾時?
這個跟找名醫看病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身體好的時候,不愛聽醫生的話,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到處打聽名醫,如果名醫兩三下就醫好了,有些「奧客」可能還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所以之前科技代工業很旺的時候,就像身體好卻習慣差的人,根本不希罕我們做的東西,部分學生也覺得辛苦學這些到業界沒有用。現在退潮中,就可以看看誰沒有穿褲子,有沒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公司和個人,外界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 拿出真本事,驗證真功夫的時候到了。
計算的原理與實務
原本是回應陳維超教授談到的技術問題,不小心寫多了,乾脆趁此機會用實際案例來引申出來談談「電腦工程」中如何融合道理與實務的這個議題。
在往下看之前,建議讀者先看看陳教授的短文(https://www.facebook.com/weichao.chen.tw/posts/10153241768458152)。
陳教授在與業界人士聊天時,發現有個他覺得trivial(簡單基本到不行) 的觀念,對方竟然沒有想到要用來解決問題。
這種事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在我與業界的交流中,也時常出現。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是個粗淺到小學生都懂的概念,但是真的有一大堆人不會活用。
以資訊科技來說,台灣的業界比較重視實務,但往往過於短視;學界比較重視創新,但往往過於理論,以致於產學界難有真正的交集,而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有頗大的學用落差。
缺乏交集,自然缺乏活用知識和理論的機會和經驗。
以陳教授所舉的例子,「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的道理很簡單,對於懂得效能分析實務的人來說,的確是很基本的,但對於不曾主動做分析和創新設計,只是利用或抄襲現成技術的人來說,很可能從來沒碰過。
所以雖然陳教授輕描淡寫地說這個很trivial,但要把簡單的道理用於複雜的問題上,是最難的事,但如果做到了,卻是最美的事,這就是所謂的simple is beautiful。
想到我當年在SUN工作的第一個任務,是分析與解決密碼加速器的效能瓶頸。我發現問題的根源是,設計密碼加速器的產品開發部門竟然認為「有了密碼加速器,所有大大小小的加解密工作都給它做就是了」,但是在實際運作上,資料量小的工作,根本不值得花時間送給它做。
這麼簡單的問題,產品開發部門幾位有經驗的工程師,折騰了好幾個月還搞不清楚,我這個菜鳥則是憑著一些常識,很快地幫助他們釐清和解決問題,結果成為SUN在密碼加速器研發上的重要人物,而這些工作,雖然用不到我的博士研究的專業,但用上了我在求學過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活用知識的訓練。
早年計算能力相對低的年代,常常有用查表法代替計算,有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來增進效能。知道這個的人應該不少,我在高中時就寫過這樣的程式碼,那個時候個人電腦的CPU可以在一個時脈週期中讀取一筆資料,但是要做乘法計算則需要幾十個時脈週期,所以用查表的比較快。除法和超越函數更是如此,而現在還有一些低階的處理器,還在用這些技巧。
後來當CPU時脈提高,但記憶體存取相對變慢的時候,我們必須反過來減少記憶體存取的次數,所以高階處理器 cache越來越大,做data prefetch來提早取得資料、使用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來容忍資料遲到的狀況、使用壓縮的方式傳送資料,甚至還會用speculation的方式來猜測資料是在哪裡和是什麼。這些在計算機結構都有講,但是沒有實際用過的話,可能聽過就忘了。
在多處理機和多核心電腦上,存取資料的問題更嚴重,除了時間延遲和頻寬之外,還要考慮到尖峰時刻塞車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簡單的工作,就可能就不分工了,要不就由一個CPU代表去做,做完把結果給大家,要不就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前者多半在有共享記憶體的多核心處理器上看到,後者多半在分散式的系統看到。
到了異質計算的年代,CPU和GPU的分工,更需要好好地做效能分析。因為傳統GPU和CPU不共享記憶體,透過較慢的PCIe Bus交換資料,所以有些工作CPU自己做比較快。另一方面,當GPU有超過2000個核心的時候,用重複的計算(redundant computation)取代資料交換,也是常見的事。
更進一步談巨量資料,為了節省資料的取得時間,我們往往費盡心思。我們花時間將資料和計算擺在同一個地方,做所謂的data computation co-location,將重複出現的資料利用data deduplication技術節省儲存空間和取得時間,用一堆目錄(indexing)讓資料可以快速被找到。
當計算機結構有所不同時,優化的策略可能會隨之而變,不能食古不化。但原理雖然簡單,系統和實作技巧卻越來越複雜,軟硬體優化的機會越來越多,可惜能夠真正連通理論和實務的人則越來越少。
以上這些技術,講起來很容易,但在實作上,必須先搞清楚運算和資料的相對位置、距離、時間先後、相依性、數量等等,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很多人根本不會用效能分析工具,就在那邊瞎子摸象,隨便亂講,這時候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瞎貓遇到死耗子的運氣。
所以這些看似trivial的道理,很多人即便知道,沒有經驗,也難以活用,就會一直卡在那裡。
有些公司主管不知道是天真還是邪惡,說是找我們去談計畫,實際上把這類問題丟出來考驗我們,我們花了時間了解問題,把類似的結果告訴他們,卻被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變成了免費的諮商。
很多公司也不懂學生所受訓練的價值,因而學生自己也不懂。我們紮紮實實訓練學生做系統研究,就是在遇到複雜系統的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快速有效的對症下藥,不然你要摸索到幾時?
這個跟找名醫看病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身體好的時候,不愛聽醫生的話,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到處打聽名醫,如果名醫兩三下就醫好了,有些「奧客」可能還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所以之前科技代工業很旺的時候,就像身體好卻習慣差的人,根本不希罕我們做的東西,部分學生也覺得辛苦學這些到業界沒有用。現在退潮中,就可以看看誰沒有穿褲子,有沒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公司和個人,外界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 拿出真本事,驗證真功夫的時候到了。
在往下看之前,建議讀者先看看陳教授的短文(https://www.facebook.com/weichao.chen.tw/posts/10153241768458152)。
陳教授在與業界人士聊天時,發現有個他覺得trivial(簡單基本到不行) 的觀念,對方竟然沒有想到要用來解決問題。
這種事在我們實驗室裡,每天都在發生,在我與業界的交流中,也時常出現。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是個粗淺到小學生都懂的概念,但是真的有一大堆人不會活用。
以資訊科技來說,台灣的業界比較重視實務,但往往過於短視;學界比較重視創新,但往往過於理論,以致於產學界難有真正的交集,而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有頗大的學用落差。
缺乏交集,自然缺乏活用知識和理論的機會和經驗。
以陳教授所舉的例子,「要花很多時間取得資料,不如重新算過一次」的道理很簡單,對於懂得效能分析實務的人來說,的確是很基本的,但對於不曾主動做分析和創新設計,只是利用或抄襲現成技術的人來說,很可能從來沒碰過。
所以雖然陳教授輕描淡寫地說這個很trivial,但要把簡單的道理用於複雜的問題上,是最難的事,但如果做到了,卻是最美的事,這就是所謂的simple is beautiful。
想到我當年在SUN工作的第一個任務,是分析與解決密碼加速器的效能瓶頸。我發現問題的根源是,設計密碼加速器的產品開發部門竟然認為「有了密碼加速器,所有大大小小的加解密工作都給它做就是了」,但是在實際運作上,資料量小的工作,根本不值得花時間送給它做。
這麼簡單的問題,產品開發部門幾位有經驗的工程師,折騰了好幾個月還搞不清楚,我這個菜鳥則是憑著一些常識,很快地幫助他們釐清和解決問題,結果成為SUN在密碼加速器研發上的重要人物,而這些工作,雖然用不到我的博士研究的專業,但用上了我在求學過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活用知識的訓練。
早年計算能力相對低的年代,常常有用查表法代替計算,有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來增進效能。知道這個的人應該不少,我在高中時就寫過這樣的程式碼,那個時候個人電腦的CPU可以在一個時脈週期中讀取一筆資料,但是要做乘法計算則需要幾十個時脈週期,所以用查表的比較快。除法和超越函數更是如此,而現在還有一些低階的處理器,還在用這些技巧。
後來當CPU時脈提高,但記憶體存取相對變慢的時候,我們必須反過來減少記憶體存取的次數,所以高階處理器 cache越來越大,做data prefetch來提早取得資料、使用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來容忍資料遲到的狀況、使用壓縮的方式傳送資料,甚至還會用speculation的方式來猜測資料是在哪裡和是什麼。這些在計算機結構都有講,但是沒有實際用過的話,可能聽過就忘了。
在多處理機和多核心電腦上,存取資料的問題更嚴重,除了時間延遲和頻寬之外,還要考慮到尖峰時刻塞車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簡單的工作,就可能就不分工了,要不就由一個CPU代表去做,做完把結果給大家,要不就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前者多半在有共享記憶體的多核心處理器上看到,後者多半在分散式的系統看到。
到了異質計算的年代,CPU和GPU的分工,更需要好好地做效能分析。因為傳統GPU和CPU不共享記憶體,透過較慢的PCIe Bus交換資料,所以有些工作CPU自己做比較快。另一方面,當GPU有超過2000個核心的時候,用重複的計算(redundant computation)取代資料交換,也是常見的事。
更進一步談巨量資料,為了節省資料的取得時間,我們往往費盡心思。我們花時間將資料和計算擺在同一個地方,做所謂的data computation co-location,將重複出現的資料利用data deduplication技術節省儲存空間和取得時間,用一堆目錄(indexing)讓資料可以快速被找到。
當計算機結構有所不同時,優化的策略可能會隨之而變,不能食古不化。但原理雖然簡單,系統和實作技巧卻越來越複雜,軟硬體優化的機會越來越多,可惜能夠真正連通理論和實務的人則越來越少。
以上這些技術,講起來很容易,但在實作上,必須先搞清楚運算和資料的相對位置、距離、時間先後、相依性、數量等等,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很多人根本不會用效能分析工具,就在那邊瞎子摸象,隨便亂講,這時候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瞎貓遇到死耗子的運氣。
所以這些看似trivial的道理,很多人即便知道,沒有經驗,也難以活用,就會一直卡在那裡。
有些公司主管不知道是天真還是邪惡,說是找我們去談計畫,實際上把這類問題丟出來考驗我們,我們花了時間了解問題,把類似的結果告訴他們,卻被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變成了免費的諮商。
很多公司也不懂學生所受訓練的價值,因而學生自己也不懂。我們紮紮實實訓練學生做系統研究,就是在遇到複雜系統的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快速有效的對症下藥,不然你要摸索到幾時?
這個跟找名醫看病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身體好的時候,不愛聽醫生的話,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到處打聽名醫,如果名醫兩三下就醫好了,有些「奧客」可能還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所以之前科技代工業很旺的時候,就像身體好卻習慣差的人,根本不希罕我們做的東西,部分學生也覺得辛苦學這些到業界沒有用。現在退潮中,就可以看看誰沒有穿褲子,有沒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公司和個人,外界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 拿出真本事,驗證真功夫的時候到了。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把黑客松當競賽辦?
台大辦了一場盛大的2015 HackNTU,有好評也有負評,我個人不大喜歡錦上添花,比較喜歡解決問題,例如PTT上有人吐槽(註)。
原本要辦一場黑客松並不難,只要提供場地和有意義的題目,由幾位夠資格的人登高一呼,就可以吸引一群基於興趣的朋友前來交流和合作。
然而也因此,先天上黑客松要辦大並不容易,因為專業性和人脈的必須有相當的水準,或是純粹基於高度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且原始黑客松強調的就是針對即時的議題,當場腦力激盪、快速實作出有效率的解決方案的原型,因此不易辦大。
所以當然有人想到要拿獎金來鼓勵參加,但這時候很容易吸引一些「專業參賽人士」「獎金獵人」,針對預期的或是事先公布的題目,拿出自家研發以久的技術或是商業模式,這樣當然會讓某些參加者不愉快。
因此我覺得獎額不宜過高,獎項只是助興,不應是目標,才不會偏移黑客松原來的宗旨。
(註)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40340964.A.9F4.html,引言如下:
我是參賽者之一
我們團隊打從一開始就是圍繞著智慧城市主題去發想
對著官網提供的引文咬文嚼字 苦思idea
但是看到 top 10 時真的是非常失望
先來談談10個隊伍裡面有4個隊伍是創業團隊
(論文歸檔Chrome Extension、MovieMatch、17D、bentogo)
這不是擺明了搬出自家的現成產品
間接變成了產品行銷大會了嗎?
哪裡落實Hackathon在短時間內拼出Prototype的精神了?
有個團隊甚至大言不殘地說自己使用了一年來收集的User Data
聽完真的是只能在心中翻白眼
接下來談談評審QA
10隊裡面大概有9隊都被問到商業模式、如何營利
這到底是Hackathon競賽還是創業團隊對創投的Pitch大賽?
最後最讓人不服的還是idea是否切題
創業團隊就甭提了 都是先上車後補票
八成是先主打自家產品
再來思考怎麼自圓其說才能連結到"智慧城市"
其他隊伍像是uwho(有誤植的話請見諒,小弟坐在最後一排可能看走眼)
做拍賣相關的 好像無法和智慧城市搭起連線
加拿大團的四軸感覺也是來搞笑的
拿來協助救難雖然idea很棒 但哪邊Hack into the city啊?
最後一組的智慧郵筒是我覺得最切題的idea
不過卻被評審當作創業團隊來鞭 幾乎被釘到牆壁上...
原本要辦一場黑客松並不難,只要提供場地和有意義的題目,由幾位夠資格的人登高一呼,就可以吸引一群基於興趣的朋友前來交流和合作。
然而也因此,先天上黑客松要辦大並不容易,因為專業性和人脈的必須有相當的水準,或是純粹基於高度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且原始黑客松強調的就是針對即時的議題,當場腦力激盪、快速實作出有效率的解決方案的原型,因此不易辦大。
所以當然有人想到要拿獎金來鼓勵參加,但這時候很容易吸引一些「專業參賽人士」「獎金獵人」,針對預期的或是事先公布的題目,拿出自家研發以久的技術或是商業模式,這樣當然會讓某些參加者不愉快。
因此我覺得獎額不宜過高,獎項只是助興,不應是目標,才不會偏移黑客松原來的宗旨。
(註)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40340964.A.9F4.html,引言如下:
我是參賽者之一
我們團隊打從一開始就是圍繞著智慧城市主題去發想
對著官網提供的引文咬文嚼字 苦思idea
但是看到 top 10 時真的是非常失望
先來談談10個隊伍裡面有4個隊伍是創業團隊
(論文歸檔Chrome Extension、MovieMatch、17D、bentogo)
這不是擺明了搬出自家的現成產品
間接變成了產品行銷大會了嗎?
哪裡落實Hackathon在短時間內拼出Prototype的精神了?
有個團隊甚至大言不殘地說自己使用了一年來收集的User Data
聽完真的是只能在心中翻白眼
接下來談談評審QA
10隊裡面大概有9隊都被問到商業模式、如何營利
這到底是Hackathon競賽還是創業團隊對創投的Pitch大賽?
最後最讓人不服的還是idea是否切題
創業團隊就甭提了 都是先上車後補票
八成是先主打自家產品
再來思考怎麼自圓其說才能連結到"智慧城市"
其他隊伍像是uwho(有誤植的話請見諒,小弟坐在最後一排可能看走眼)
做拍賣相關的 好像無法和智慧城市搭起連線
加拿大團的四軸感覺也是來搞笑的
拿來協助救難雖然idea很棒 但哪邊Hack into the city啊?
最後一組的智慧郵筒是我覺得最切題的idea
不過卻被評審當作創業團隊來鞭 幾乎被釘到牆壁上...
回國立大學生命科系大二讀者問留學
一位國立大學生命科系大二讀者來信:
年底我將要轉學到美國大學就讀Computer Engineering!
因為我的人生閱歷不多,希望可以找前輩為我指點迷津!
我的人生轉捩點在於去年我有幸到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參加青年創業年會,並且和夕谷各大的新創公司的CEO見面!在那一次的年會經驗中,我發現美國IT的車庫創業文化是十分的興盛!
自此我開始盟生了到美國念大學的想法!我開始對於IT產業十分有興趣!
我聽說IT產業的領域十分廣,對於新手從未接觸IT領域的我,希望目前可以目前買書來或免費的網路資源自修!不曉得您能不能給我一些意見?
我的回應:(歡迎各界留言提供建議)
如您所說,IT產業的領域十分廣,所以很難全部涵蓋,但泛泛的概論,恐怕讀了之後也沒什麼用,所以可能建議您很快速瀏覽一下,挑幾個比較有興趣的議題下手。
看起來您對創業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建議您看看UDACITY的線上課程,上面按照程度分類,您可以從"New To Tech"這個層級的課程開始看起。
https://www.udacity.com/courses/all
年底我將要轉學到美國大學就讀Computer Engineering!
因為我的人生閱歷不多,希望可以找前輩為我指點迷津!
我的人生轉捩點在於去年我有幸到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參加青年創業年會,並且和夕谷各大的新創公司的CEO見面!在那一次的年會經驗中,我發現美國IT的車庫創業文化是十分的興盛!
自此我開始盟生了到美國念大學的想法!我開始對於IT產業十分有興趣!
我聽說IT產業的領域十分廣,對於新手從未接觸IT領域的我,希望目前可以目前買書來或免費的網路資源自修!不曉得您能不能給我一些意見?
我的回應:(歡迎各界留言提供建議)
如您所說,IT產業的領域十分廣,所以很難全部涵蓋,但泛泛的概論,恐怕讀了之後也沒什麼用,所以可能建議您很快速瀏覽一下,挑幾個比較有興趣的議題下手。
看起來您對創業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建議您看看UDACITY的線上課程,上面按照程度分類,您可以從"New To Tech"這個層級的課程開始看起。
https://www.udacity.com/courses/all
到國家圖書館聽孫震校長演講
昨天(8/23週日)抽空到國家圖書館聽孫震校長演講,想見見當年老校長的風采,聽聽時代人物對於新時代問題的看法。
孫震校長在台灣的十大建設時期擔任經建會副主委,在我唸台大時擔任校長,經歷解嚴和學運,後來還擔任過國防部長。1991年,倡議廢除『刑法第100條』的人士在台大校地靜坐抗議,被軍警驅離,孫校長強調要站在最前線與師生一起捍衛校園,面對當時擔任行政院長、支持軍警的郝柏村,遞辭呈表達抗議,後來郝柏村在輿論韃伐下道歉與慰留。
我常覺得,要論政治人物的情操、評學術人物的風骨,要看長遠,不能只看一時,也不能只憑著道聽塗說的資料。對事情還可以用考據的,看人的話,如果只是看資料,跟隔靴搔癢差不多。
在20多年後,我從演講內容和問答中,眼看老校長嚴謹的學者風範,謙遜的對人態度,以及退而不休的服務精神,這絕對不是時下那些靠著些許世俗成就,就開始自以為是,喜歡倚老賣老的名人能夠比擬的,但媒體老愛追逐那些具話題性的人物,這就叫做捨本逐末嗎?
孫校長演講的題目是「全球化、物價、工資與所得分配」,以他八十歲的年紀,談起這些議題仍是有條不紊,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掌握著重點與趨勢。想了解演講內容的朋友,可以去台大的開放式課程網站看看: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0S229
基本上,孫校長的看法與我個人這些年來的觀察頗為接近。資訊科技造就今日的全球化,顛覆了傳統經濟學理論,而未來會如何,很難從過去的經驗中預測。從技術的觀點,我覺得雖然可以設法以資訊科技建立更精確的模型和預測技術,但不斷進步中的資訊科技同時也造成模型難以建立。
全球化固然有其好處,但資財(股票和不動產)的成長,遠超過物價上漲的幅度,也導致許多弊端,不斷掩蓋弊端的循環,造成泡沫越吹越大。有趣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破沫,但沒有人知道泡沫何時破裂,卻有許多人不斷跟進,除了打掉重練之外,這似乎是個無解的課題。
孫校長和我父親年紀相仿,氣度也類似,他們作為愛國的知識份子和公務員,為國家奉獻付出,見證台灣經濟起飛後而功成身退,但是到了今天,卻得目睹政府的失能和經濟的衰退,多少有點感慨。
台灣的轉型出了問題,直接與民眾相關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核心的問題是政治議題,這也是個難解的問題。但孫校長也認為台灣有許多的人才,應該能夠更有所作為,教育則是關鍵。但政府應該鬆綁和開放,尊重專業,這場兩個小時的演講,公定的演講費是每小時1600元,如果不是佛心來著,區區3200元請得到什麼樣的講者?國家圖書館對面的兩廳院,一張好位置的入場卷就不只這個價錢了。
不過,作為免費演講的聽眾,這場倒是超級划算的,但我們就一直用省錢、佛心和找好康的模式來面對全球化和國際競爭嗎?
孫震校長在台灣的十大建設時期擔任經建會副主委,在我唸台大時擔任校長,經歷解嚴和學運,後來還擔任過國防部長。1991年,倡議廢除『刑法第100條』的人士在台大校地靜坐抗議,被軍警驅離,孫校長強調要站在最前線與師生一起捍衛校園,面對當時擔任行政院長、支持軍警的郝柏村,遞辭呈表達抗議,後來郝柏村在輿論韃伐下道歉與慰留。
我常覺得,要論政治人物的情操、評學術人物的風骨,要看長遠,不能只看一時,也不能只憑著道聽塗說的資料。對事情還可以用考據的,看人的話,如果只是看資料,跟隔靴搔癢差不多。
在20多年後,我從演講內容和問答中,眼看老校長嚴謹的學者風範,謙遜的對人態度,以及退而不休的服務精神,這絕對不是時下那些靠著些許世俗成就,就開始自以為是,喜歡倚老賣老的名人能夠比擬的,但媒體老愛追逐那些具話題性的人物,這就叫做捨本逐末嗎?
孫校長演講的題目是「全球化、物價、工資與所得分配」,以他八十歲的年紀,談起這些議題仍是有條不紊,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掌握著重點與趨勢。想了解演講內容的朋友,可以去台大的開放式課程網站看看: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0S229
基本上,孫校長的看法與我個人這些年來的觀察頗為接近。資訊科技造就今日的全球化,顛覆了傳統經濟學理論,而未來會如何,很難從過去的經驗中預測。從技術的觀點,我覺得雖然可以設法以資訊科技建立更精確的模型和預測技術,但不斷進步中的資訊科技同時也造成模型難以建立。
全球化固然有其好處,但資財(股票和不動產)的成長,遠超過物價上漲的幅度,也導致許多弊端,不斷掩蓋弊端的循環,造成泡沫越吹越大。有趣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破沫,但沒有人知道泡沫何時破裂,卻有許多人不斷跟進,除了打掉重練之外,這似乎是個無解的課題。
孫校長和我父親年紀相仿,氣度也類似,他們作為愛國的知識份子和公務員,為國家奉獻付出,見證台灣經濟起飛後而功成身退,但是到了今天,卻得目睹政府的失能和經濟的衰退,多少有點感慨。
台灣的轉型出了問題,直接與民眾相關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核心的問題是政治議題,這也是個難解的問題。但孫校長也認為台灣有許多的人才,應該能夠更有所作為,教育則是關鍵。但政府應該鬆綁和開放,尊重專業,這場兩個小時的演講,公定的演講費是每小時1600元,如果不是佛心來著,區區3200元請得到什麼樣的講者?國家圖書館對面的兩廳院,一張好位置的入場卷就不只這個價錢了。
不過,作為免費演講的聽眾,這場倒是超級划算的,但我們就一直用省錢、佛心和找好康的模式來面對全球化和國際競爭嗎?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台大資工-世界第24名?!
我很驚訝地在這篇報導(註)中看到這句話:『學科方面,計算機(即電腦相關科系)台大以第24名傲視兩岸三地。』
所以明天我去香港參加學術會議的時候,可以抬頭挺胸傲視兩岸三地其他學校的教授?
所以台大資工畢業的同學頂著世界第24名的光環,可以做更有意思的工作、拿到傲人的薪水嗎?
這種排名看過就算了,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努力,真正世界一流的人,是不會在乎這類排名的。
(註)https://tw.news.yahoo.com/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兩岸無緣百強-215005832--finance.html
人才何去何從
又到了要真正送走畢業研究生的季節,七月通常是我一年之中最忙的一個月,但也是最豐收的一個月。看到學生研究有成、苦盡甘來所獲得的喜悅,有些許的寬慰,然而看到某些同學對就業的選擇,又不禁為他們前途捏一把冷汗。
大部份研究生,即使拿到碩士、博士,在我的眼中,也還只是一群未經世事的大孩子 -- 請不要搞錯我的意思了,我沒有貶低學生的意思,只是表達我的關心之意,我也沒有想說教或是主動提供意見,因為人都長這麼大了,總得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去哪家公司?
如果有人來問我去A公司還是B公司比較好,我會請他/她先去搞清楚A公司和B公司的狀況,包括職缺的內容、任職單位的任務、長官的特性,才好仔細分析,否則我們只能泛泛閒聊A公司的過去、B公司的前景,大概無濟於事,而我也不會斬釘截鐵說哪個選擇比較好,一來這是學生的功課,我不應介入而為此負責,二來話如果傳出去,變成我說某公司壞話,倒是很容易被誤會。
有趣的是,這些年來,我很少看到學生對於未來工作環境有足夠的了解,倒是很多連起碼的認識都沒有,就跟人家簽了約。問他為什麼去,有人說想去大公司閱歷一下,但是他也不知道去了之後可以閱歷些什麼;有人的長輩說大公司比較穩定,最好是去公家單位,為此寧可坐視自己的青春和才華浪費在無用武之地。
這些年很多資訊系的學生畢業後喜歡去大公司,尤其是賺錢的大公司。與其對業界做廣泛的了解、對想去的公司做深入的研究,很多學生似乎比較愛聽學長的話,願意在PTT上道聽途說,甚至聽從家長的意願,反正一路都這樣跟著大家走來,不是嗎?但有沒有想過,這些大都是根據過去幾年的狀況,或是傳統「大就是穩」的想法,或許就像買房子一定會賺一樣,是一種基於有限經驗卻值得信賴的概念。
轉行念資訊?
現在很多人想轉資訊(又稱電腦科學,CS),但CS其實可以跟很多的技術搭配,來深入解決各個領域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想轉CS的人,倒是不必放棄原有的專長。
例如念網路的,不妨看看「軟體定義網路」(SDN),做系統的也可以來研究一下「網路功能虛擬化」(NFV)的概念。從雲端開始談物聯網、資料中心,用了很多網路的技術,但不是僅僅知道網路就行的。
舉實例來說,我有學生在電子業做過硬體工程師,在我實驗室正好來做OpneCL+FPGA的研究,要跨過軟硬體的介面會比較吃力一點,但跨過後就可以利用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把這個技術連結到醫療的應用,由線變成面,發展的機會就更多了。
類似以上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很多,但是學生如果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我寫再多也沒有用。然而,憑著單一領域幾個獨立的專長可以混一輩子的時代大概快結束了,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以後就知道日子難過了。
出國工作?
近幾年選擇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但知道國外狀況的卻蓼蓼無幾。想離開這個被許多年輕人稱為鬼島的地方,到國外去工作,是我從這個世代越來越常聽見的心聲。家境略好的,花錢出國去念個碩士,然後留在國外工作,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留學風氣。
其實有能力的話,不用花錢出國留學也能直接出國工作。如果對國外的需求沒有概念的話,不妨去看看一些國外業界在做的東西,或是一些職缺的說明,看看有哪些是感興趣的,再從這些業界的領域連結回到學術的專長。很多東西可以自學,而且若是自學有成,人家會更欣賞你。
我一直主張「人才無國界」,出國工作與留在國內,沒有哪一個是絕對比較好的選擇。但與其留在國內有志難伸,或是鬱鬱寡歡,不如就出國去吧。不過,留在國內也有留在國內的好處,話說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黯淡的,或許我們有機會目睹曙光,那也是難得的經驗。
在高科技業生存發展
很多人喜歡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不知世界在變革,台灣在震盪,如果不能掌握趨勢,待在大公司也未必有保障。最近HTC裁員15%,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呢?過去的成功經驗和功臣,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公司再大也沒有用。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都裁員過,汰舊換新是很正常的事,要想在高科技業過安穩的日子,反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要想在高科技業生存發展,必須要有兩把刷子。一方面是領導階層夠厲害,能夠帶領員工做創新和研發;一方面是有能幹的基層技術人才,能夠把最新的東西迅速做出來。所以前瞻研發、設計、代工,是高科技業要蓬勃發展的重要工作,缺一不可。但由於早年因緣際會引進美國、日本的技術,加上政府的扶持,台灣順利發展出高科技代工產業的模式。即便一開始沒有前瞻研發設計的能力,也藉由代工培養出很多基層的技術人才,逐漸升格掌握設計的的能力,但前瞻研發始終只是聊備一格。
國內資訊科技界的生態
台灣產業以代工設計而自滿,以身為快老二為榮。我們約莫十年前訪問過幫大公司代工做Windows手機的HTC,那時候HTC主要是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手機的硬體,軟體部門長官說,唯一能夠更動的,是與周邊硬體相關的驅動程式而已。HTC因緣際會接收了Google的軟體,成為Android手機的先驅者,但根本上並沒有跳脫出代工設計者的框架。
我幾年前曾用「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樓塌了」來形容我對HTC的感覺。我沒有想詛咒這家公司,我有不少學生在HTC工作,我只是老實說出我對高科技業界的觀察。平心而論,這也不是誰的錯,想要一隻慣於在棲息地與其他同類爭食的鷗鳥,一下子學會如何像老鷹般振翅高飛、俯衝飛行,怎麼可能呢? 近日一堆評論者的馬後炮,也不過是落井下石、打落水狗的後見之明而已。
放眼四周,還有那些大公司能去的? 我不是說大公司不能去,而是說「非大公司不去」的思維,應該要適可而止。尤其是過去靠著三樣法寶賺錢的高科技神話,應該要被重新檢驗。哪三樣法寶? (1)靠政府補貼壯大經濟規模 (2)靠低薪資結構和社會的支持來降低營運成本 (3)靠分紅獎金吸引高素質人才來超時工作。在政府財政困難、薪資失衡、國外挖角人才的情況下,這三寶還能靈驗到幾時?
發現曙光
然而,對於眼光好、有準備的人來說,世界的變革和社會的震盪不是災難,而是寶貴的機會。要比人家先發現曙光,起碼的條件是要起得早、整理好裝備,如果爬得比別人高,就有較高的機會看到第一到曙光。不過,如果烏雲敝日的話,那也不是末日,隔天再來就是了。
沒有大動盪,幾乎是不可能撼動乃至於改變大環境的。從代工(OEM)到代設計(ODM),基本上還是被動地受人委託辦事,所以只要提升技術就行,轉型相對容易。但是從代設計到自主創新,就得擺脫那種舊文化的束縛。很多人只願意從事馬上就能有賺錢的行業,只想做自己已經會做的工作,不會做的事情都得要靠人教,都不能算是創新時代所需的人才,更不用提那些有人想教還不努力學,學不好還牽拖師長的人了。
不同類型的人才
為了討論方便,承上段的論述,我在這裡要對所謂的「人才」略加分類,台灣目前很大部分資訊產業的從業人員,即便做得還不錯,也只能算是「按表操課的人才」,而轉型到新時代所欠缺的真正能夠做「自主創新的人才」,原本就不多,但就算被學校訓練出來,很多也被業界的保守生態消磨殆盡。看過「分歧者」(Divergent)這部小說或電影嗎? 不安分守己的人,會被社會所排擠和消滅的。
東方的文化,過於強調社會的安定性,因此國家喜歡「按表操課的人才」的程度遠大於「自主創新的人才」。誰說一定要訂課綱? 誰說人才一定要有高等學歷? 誰說人才一定要念台清交成? 社會上許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古代的科舉制度,不斷的考試,只是為了將人民做篩選和分類: 網羅一小部分資質較為出眾的,收為朝廷所用,免得出來造反;更重要的是,讓大多數被刷下來的人成為認證過的魯蛇,安分守己做份內的事。
現今有些大公司也是如此,網羅所有的人才,是為了讓競爭對手沒有人才可用。有時候寧可把人才閒置,也不要讓他投奔敵營。這在台灣的高科技界屢見不鮮,因為台灣似乎就只有「這麼多」人才,給幾家大公司瓜分下去就沒剩幾個。但,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人才並不少
首先,從資方的角度看,想做穩賺不賠生意的慣老闆覺得價廉有料的人才不夠,想做新創卻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找不到人,而賺錢的知名大公司吸納了大量的人才卻還覺得不夠,所以幾乎遇到每位做資訊科技的朋友,都大喊人才不夠,要學界多培育一些人才。
但是,國內大部分要的幾乎都是「按表操課的人才」。當我對業界說要注重研發的時候,他們說沒辦法,公司資源不足,有賺錢的壓力,只能先想辦法完成長官交代的短期任務。所以,學生就算在學校研究出一些國外產業需要的技術,或是國內產業三年後需要的技術,進了台灣的業界似乎也無用武之地。
學界研究無用?
業界用不到研究成果也就算了,但有些業界人士還不分青紅皂白高唱學界研究無用論,把我們辛苦經營的「前瞻實務型研究」跟業界真正用不到的學術研究放在一起韃伐;而部分學院派人士,不知道是基於自身利益還是見識淺薄,把「前瞻實務型研究」跟「產業實務型研究」看成一類去批判,說學術論文數量不足,讓我們在經營研究計畫時看到不知所云的評審結果。
所以,在過去以及現階段的台灣,要持續以「自主創新的人才」自許並不容易。若是到業界,不知道熬多少年才有自主創新的空間;若是去學術界,則多半越走越學術化,很少有人敢在菜鳥時期選擇做產學合作,要嘛就是熬到著作等身之後才以大師的身分事半功倍地做產學計畫,至於做得如何,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這些我們早就知道的問題,在高科技代工產業鼎盛的時期,根本不重要,也都沒關係。所以大家現在批評廣設大學的政策,很多是後知後覺。如果以當年的框架來論,不就是多開一些方便法門來造就一些貌似人才的大學畢業生,讓高科技代工產業獲得更多「按表操課的人才」來運用嗎?可惜時不我予,中國開放太早、進步太快,否則台灣現在可能還是錢淹腳目,大概也沒人在乎人才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個人的課題
其次,從個人的角度看,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發現近年有件有趣的事情,不少人在網路上喜歡以魯蛇自居,但發表出令人驚艷的文章和看法。世界在變,在資訊發達的今天,誰說個人不能自我學習,把自己教育成為人才呢? 在重視按表操課的教育場域,誰說那些一路受到優質正統教育培植長大的學生,就是能夠適應未來環境的人才呢?
昨天看到翟本喬學長的臉書上幫自己的公司徵人,他提供一個秘訣:
| 公司職缺上所列 "資格" 一欄,都有一個隱藏算式在裡面:
| ((學歷+經歷+...) OR "高手")
| 如果你可以證明你不需要學歷,你就不需要學歷!
成大資工黃敬群教授(jserv)就是一個例子。他一個大學沒畢業、沒出國留學的人,去過好幾家大公司,在專業上受人敬重,乃至於被成大延攬去教書,關鍵就在於「高手」二字。
成為高手、肯定自己
我時常鼓勵資工系的學生,把「成為高手」作為在學與職涯的目標。我說,如果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加上對於特定領域的「熱情」,要成為高手並不難,但包括台大學生在內的一般人通常覺得很難,為什麼呢? 因為從小到大的考試,只有在標準跑道上搶那一個第一名,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一輩子不可能才華出眾。
我看到不少心理、心態不大正常的中老年人,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長期處於壓抑之中,「凡事都要比」是他們從小被訓練成的反射習性,在學比名次,出社會比名位財富,成家後比子女成就,一輩子都在比,在乎他人的眼光,活得不大愉快。所以坊間宗教團體和心靈療癒的書籍一大堆,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遺憾地,過去和現階段的業界文化,似乎在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在壓榨個人的勞力,讓個人無所適從,只得接受擺布。我想所謂的「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原則上是沒錯,但未必一定要一窩蜂地到人多的地方想辦法出人頭地,或是當墊腳石。所以我上面提到「獨立思考」和「熱情」,其實不只對成為高手很重要,根本上是維持健全的人格所需要的。
小確幸與自我實現
當然,您可以忽略我講的這些,尤其是台大資工的學生,光是憑學歷就有一堆公司來找,但幾年後會如何? 當然,大公司需要各種人才,只要專業才能出眾,公司升遷管道暢通,未必不是一個好選項。但是在這個高科技轉型迅速的年代,如果您不把格局和視野放大,不把握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而只是看到短期的機會和利益,那麼難保將來能順利跨越逆境。
其實有很多專業的小公司,或是新創公司,幾個有共同信念的合夥人,靠著累積經驗、研發技術來提昇公司和個人的價值。只要有料、目標正確,即使公司還沒開始賺錢,公司和個人的價值都有機會與日俱增。
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成為特定領域的人才,但這必須經過某些過程。在這個嘴上講要「人盡其才」的大環境裡,人才被壓抑甚至摧毀的現象,超過我們常識所能理解的,所以個人自己必須有所警覺。
谷底反彈
我前面提到,對於眼光好、有準備的人來說,世界的變革和社會的震盪不是災難,而是寶貴的機會。事實上,非得要跌到谷底,才有反彈躍升的可能,似乎就是目前的寫照。
國家開始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正在尋找對策。雖然目前掌權的還是會講話、會作秀的人多過於真的懂、會做事的人,但民眾逐漸在覺醒,促進改革的力量正在增長,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至少讓想做事的人多了一些機會。
業界開始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正在尋找對策。雖然目前檯面上還是那些功績彪炳的大老,但資本家正在找出路,尋求新創的道路,新生代也逐漸在覺醒,知道人才無國界,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至少讓有才能的人多了一些機會。
尊重人才
至於與人才培育息息相關的學校,則不應繼續當成「人才加工廠」,訂定各種制度來謀取方便和效率,或是遵奉上級指示灌輸特定意識形態;也不應過度重視比較和競爭來做為「人才封裝測試廠」,僅僅是授以學位將人才標示和分流,只會造成學位的貶值和人才的耗損;更不應該忽視其社會責任,將自己封閉在學術的象牙塔中。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學校裡看到各種人才被尊重,多元化人才的培育管道,以及讓人才在產業和社會上有充分發展的舞台。以下這篇我五年前在部落格上紀錄下的願景,希望有實現的一天。
以人才為中心的未來 (2010年4月21日)
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1.html
最近在閱讀『超現未來的十大趨勢』(James Canton),提到以人才為中心的未來,簡言之,強調人才罕有,企業無不積極尋求人才,以人才為核心的導向,是企業成功的要件。反之,儘管經理人才十分能幹,漠視員工,只重視數字和績效來討好投資者的策略取向,終究導致人才流失。未來,最好的人才可以獨力作業,不必待在特定的工作場所,人才爭奪戰決定國家和機構的未來。
試問,我們的國家機器有注重人才的培育嗎?大學是培養高級人才的場所嗎?機構有重視和善待人才嗎?學生族群有以成為人才自許而自動自發的學習嗎?懂得念書和吸收知識就算的上是人才嗎?如何成為真正與眾不同的人才呢?
台灣的大學不善待教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在各國爭取人才的年代,台灣還是老神在在,一昧要求數字,什麼世界大學排名,以期刊發表篇數評比教授成就,由政客乃至大學校長院長,已經把教授視為『政治績效』的生產工具。對此,我深深不以為然,我到學校來教書,就是要造就人才以及提昇研究層次,原來就沒想到有那麼多的阻力,感嘆之餘,只有勉強應付了。
沒關係,還有時間!是人才的終有一日有出頭天,以各種方式和管道充實自己還是最重要的,迎接人才時代的降臨吧!
(歡迎分享,註明出處即可)
大部份研究生,即使拿到碩士、博士,在我的眼中,也還只是一群未經世事的大孩子 -- 請不要搞錯我的意思了,我沒有貶低學生的意思,只是表達我的關心之意,我也沒有想說教或是主動提供意見,因為人都長這麼大了,總得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去哪家公司?
如果有人來問我去A公司還是B公司比較好,我會請他/她先去搞清楚A公司和B公司的狀況,包括職缺的內容、任職單位的任務、長官的特性,才好仔細分析,否則我們只能泛泛閒聊A公司的過去、B公司的前景,大概無濟於事,而我也不會斬釘截鐵說哪個選擇比較好,一來這是學生的功課,我不應介入而為此負責,二來話如果傳出去,變成我說某公司壞話,倒是很容易被誤會。
有趣的是,這些年來,我很少看到學生對於未來工作環境有足夠的了解,倒是很多連起碼的認識都沒有,就跟人家簽了約。問他為什麼去,有人說想去大公司閱歷一下,但是他也不知道去了之後可以閱歷些什麼;有人的長輩說大公司比較穩定,最好是去公家單位,為此寧可坐視自己的青春和才華浪費在無用武之地。
這些年很多資訊系的學生畢業後喜歡去大公司,尤其是賺錢的大公司。與其對業界做廣泛的了解、對想去的公司做深入的研究,很多學生似乎比較愛聽學長的話,願意在PTT上道聽途說,甚至聽從家長的意願,反正一路都這樣跟著大家走來,不是嗎?但有沒有想過,這些大都是根據過去幾年的狀況,或是傳統「大就是穩」的想法,或許就像買房子一定會賺一樣,是一種基於有限經驗卻值得信賴的概念。
轉行念資訊?
現在很多人想轉資訊(又稱電腦科學,CS),但CS其實可以跟很多的技術搭配,來深入解決各個領域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想轉CS的人,倒是不必放棄原有的專長。
例如念網路的,不妨看看「軟體定義網路」(SDN),做系統的也可以來研究一下「網路功能虛擬化」(NFV)的概念。從雲端開始談物聯網、資料中心,用了很多網路的技術,但不是僅僅知道網路就行的。
舉實例來說,我有學生在電子業做過硬體工程師,在我實驗室正好來做OpneCL+FPGA的研究,要跨過軟硬體的介面會比較吃力一點,但跨過後就可以利用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把這個技術連結到醫療的應用,由線變成面,發展的機會就更多了。
類似以上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很多,但是學生如果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我寫再多也沒有用。然而,憑著單一領域幾個獨立的專長可以混一輩子的時代大概快結束了,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以後就知道日子難過了。
出國工作?
近幾年選擇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但知道國外狀況的卻蓼蓼無幾。想離開這個被許多年輕人稱為鬼島的地方,到國外去工作,是我從這個世代越來越常聽見的心聲。家境略好的,花錢出國去念個碩士,然後留在國外工作,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留學風氣。
其實有能力的話,不用花錢出國留學也能直接出國工作。如果對國外的需求沒有概念的話,不妨去看看一些國外業界在做的東西,或是一些職缺的說明,看看有哪些是感興趣的,再從這些業界的領域連結回到學術的專長。很多東西可以自學,而且若是自學有成,人家會更欣賞你。
我一直主張「人才無國界」,出國工作與留在國內,沒有哪一個是絕對比較好的選擇。但與其留在國內有志難伸,或是鬱鬱寡歡,不如就出國去吧。不過,留在國內也有留在國內的好處,話說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黯淡的,或許我們有機會目睹曙光,那也是難得的經驗。
在高科技業生存發展
很多人喜歡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不知世界在變革,台灣在震盪,如果不能掌握趨勢,待在大公司也未必有保障。最近HTC裁員15%,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呢?過去的成功經驗和功臣,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公司再大也沒有用。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都裁員過,汰舊換新是很正常的事,要想在高科技業過安穩的日子,反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要想在高科技業生存發展,必須要有兩把刷子。一方面是領導階層夠厲害,能夠帶領員工做創新和研發;一方面是有能幹的基層技術人才,能夠把最新的東西迅速做出來。所以前瞻研發、設計、代工,是高科技業要蓬勃發展的重要工作,缺一不可。但由於早年因緣際會引進美國、日本的技術,加上政府的扶持,台灣順利發展出高科技代工產業的模式。即便一開始沒有前瞻研發設計的能力,也藉由代工培養出很多基層的技術人才,逐漸升格掌握設計的的能力,但前瞻研發始終只是聊備一格。
國內資訊科技界的生態
台灣產業以代工設計而自滿,以身為快老二為榮。我們約莫十年前訪問過幫大公司代工做Windows手機的HTC,那時候HTC主要是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手機的硬體,軟體部門長官說,唯一能夠更動的,是與周邊硬體相關的驅動程式而已。HTC因緣際會接收了Google的軟體,成為Android手機的先驅者,但根本上並沒有跳脫出代工設計者的框架。
我幾年前曾用「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樓塌了」來形容我對HTC的感覺。我沒有想詛咒這家公司,我有不少學生在HTC工作,我只是老實說出我對高科技業界的觀察。平心而論,這也不是誰的錯,想要一隻慣於在棲息地與其他同類爭食的鷗鳥,一下子學會如何像老鷹般振翅高飛、俯衝飛行,怎麼可能呢? 近日一堆評論者的馬後炮,也不過是落井下石、打落水狗的後見之明而已。
放眼四周,還有那些大公司能去的? 我不是說大公司不能去,而是說「非大公司不去」的思維,應該要適可而止。尤其是過去靠著三樣法寶賺錢的高科技神話,應該要被重新檢驗。哪三樣法寶? (1)靠政府補貼壯大經濟規模 (2)靠低薪資結構和社會的支持來降低營運成本 (3)靠分紅獎金吸引高素質人才來超時工作。在政府財政困難、薪資失衡、國外挖角人才的情況下,這三寶還能靈驗到幾時?
發現曙光
然而,對於眼光好、有準備的人來說,世界的變革和社會的震盪不是災難,而是寶貴的機會。要比人家先發現曙光,起碼的條件是要起得早、整理好裝備,如果爬得比別人高,就有較高的機會看到第一到曙光。不過,如果烏雲敝日的話,那也不是末日,隔天再來就是了。
沒有大動盪,幾乎是不可能撼動乃至於改變大環境的。從代工(OEM)到代設計(ODM),基本上還是被動地受人委託辦事,所以只要提升技術就行,轉型相對容易。但是從代設計到自主創新,就得擺脫那種舊文化的束縛。很多人只願意從事馬上就能有賺錢的行業,只想做自己已經會做的工作,不會做的事情都得要靠人教,都不能算是創新時代所需的人才,更不用提那些有人想教還不努力學,學不好還牽拖師長的人了。
不同類型的人才
為了討論方便,承上段的論述,我在這裡要對所謂的「人才」略加分類,台灣目前很大部分資訊產業的從業人員,即便做得還不錯,也只能算是「按表操課的人才」,而轉型到新時代所欠缺的真正能夠做「自主創新的人才」,原本就不多,但就算被學校訓練出來,很多也被業界的保守生態消磨殆盡。看過「分歧者」(Divergent)這部小說或電影嗎? 不安分守己的人,會被社會所排擠和消滅的。
東方的文化,過於強調社會的安定性,因此國家喜歡「按表操課的人才」的程度遠大於「自主創新的人才」。誰說一定要訂課綱? 誰說人才一定要有高等學歷? 誰說人才一定要念台清交成? 社會上許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古代的科舉制度,不斷的考試,只是為了將人民做篩選和分類: 網羅一小部分資質較為出眾的,收為朝廷所用,免得出來造反;更重要的是,讓大多數被刷下來的人成為認證過的魯蛇,安分守己做份內的事。
現今有些大公司也是如此,網羅所有的人才,是為了讓競爭對手沒有人才可用。有時候寧可把人才閒置,也不要讓他投奔敵營。這在台灣的高科技界屢見不鮮,因為台灣似乎就只有「這麼多」人才,給幾家大公司瓜分下去就沒剩幾個。但,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人才並不少
首先,從資方的角度看,想做穩賺不賠生意的慣老闆覺得價廉有料的人才不夠,想做新創卻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找不到人,而賺錢的知名大公司吸納了大量的人才卻還覺得不夠,所以幾乎遇到每位做資訊科技的朋友,都大喊人才不夠,要學界多培育一些人才。
但是,國內大部分要的幾乎都是「按表操課的人才」。當我對業界說要注重研發的時候,他們說沒辦法,公司資源不足,有賺錢的壓力,只能先想辦法完成長官交代的短期任務。所以,學生就算在學校研究出一些國外產業需要的技術,或是國內產業三年後需要的技術,進了台灣的業界似乎也無用武之地。
學界研究無用?
業界用不到研究成果也就算了,但有些業界人士還不分青紅皂白高唱學界研究無用論,把我們辛苦經營的「前瞻實務型研究」跟業界真正用不到的學術研究放在一起韃伐;而部分學院派人士,不知道是基於自身利益還是見識淺薄,把「前瞻實務型研究」跟「產業實務型研究」看成一類去批判,說學術論文數量不足,讓我們在經營研究計畫時看到不知所云的評審結果。
所以,在過去以及現階段的台灣,要持續以「自主創新的人才」自許並不容易。若是到業界,不知道熬多少年才有自主創新的空間;若是去學術界,則多半越走越學術化,很少有人敢在菜鳥時期選擇做產學合作,要嘛就是熬到著作等身之後才以大師的身分事半功倍地做產學計畫,至於做得如何,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這些我們早就知道的問題,在高科技代工產業鼎盛的時期,根本不重要,也都沒關係。所以大家現在批評廣設大學的政策,很多是後知後覺。如果以當年的框架來論,不就是多開一些方便法門來造就一些貌似人才的大學畢業生,讓高科技代工產業獲得更多「按表操課的人才」來運用嗎?可惜時不我予,中國開放太早、進步太快,否則台灣現在可能還是錢淹腳目,大概也沒人在乎人才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個人的課題
其次,從個人的角度看,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發現近年有件有趣的事情,不少人在網路上喜歡以魯蛇自居,但發表出令人驚艷的文章和看法。世界在變,在資訊發達的今天,誰說個人不能自我學習,把自己教育成為人才呢? 在重視按表操課的教育場域,誰說那些一路受到優質正統教育培植長大的學生,就是能夠適應未來環境的人才呢?
昨天看到翟本喬學長的臉書上幫自己的公司徵人,他提供一個秘訣:
| 公司職缺上所列 "資格" 一欄,都有一個隱藏算式在裡面:
| ((學歷+經歷+...) OR "高手")
| 如果你可以證明你不需要學歷,你就不需要學歷!
成大資工黃敬群教授(jserv)就是一個例子。他一個大學沒畢業、沒出國留學的人,去過好幾家大公司,在專業上受人敬重,乃至於被成大延攬去教書,關鍵就在於「高手」二字。
成為高手、肯定自己
我時常鼓勵資工系的學生,把「成為高手」作為在學與職涯的目標。我說,如果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加上對於特定領域的「熱情」,要成為高手並不難,但包括台大學生在內的一般人通常覺得很難,為什麼呢? 因為從小到大的考試,只有在標準跑道上搶那一個第一名,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一輩子不可能才華出眾。
我看到不少心理、心態不大正常的中老年人,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長期處於壓抑之中,「凡事都要比」是他們從小被訓練成的反射習性,在學比名次,出社會比名位財富,成家後比子女成就,一輩子都在比,在乎他人的眼光,活得不大愉快。所以坊間宗教團體和心靈療癒的書籍一大堆,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遺憾地,過去和現階段的業界文化,似乎在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在壓榨個人的勞力,讓個人無所適從,只得接受擺布。我想所謂的「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原則上是沒錯,但未必一定要一窩蜂地到人多的地方想辦法出人頭地,或是當墊腳石。所以我上面提到「獨立思考」和「熱情」,其實不只對成為高手很重要,根本上是維持健全的人格所需要的。
小確幸與自我實現
當然,您可以忽略我講的這些,尤其是台大資工的學生,光是憑學歷就有一堆公司來找,但幾年後會如何? 當然,大公司需要各種人才,只要專業才能出眾,公司升遷管道暢通,未必不是一個好選項。但是在這個高科技轉型迅速的年代,如果您不把格局和視野放大,不把握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而只是看到短期的機會和利益,那麼難保將來能順利跨越逆境。
其實有很多專業的小公司,或是新創公司,幾個有共同信念的合夥人,靠著累積經驗、研發技術來提昇公司和個人的價值。只要有料、目標正確,即使公司還沒開始賺錢,公司和個人的價值都有機會與日俱增。
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成為特定領域的人才,但這必須經過某些過程。在這個嘴上講要「人盡其才」的大環境裡,人才被壓抑甚至摧毀的現象,超過我們常識所能理解的,所以個人自己必須有所警覺。
谷底反彈
我前面提到,對於眼光好、有準備的人來說,世界的變革和社會的震盪不是災難,而是寶貴的機會。事實上,非得要跌到谷底,才有反彈躍升的可能,似乎就是目前的寫照。
國家開始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正在尋找對策。雖然目前掌權的還是會講話、會作秀的人多過於真的懂、會做事的人,但民眾逐漸在覺醒,促進改革的力量正在增長,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至少讓想做事的人多了一些機會。
業界開始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正在尋找對策。雖然目前檯面上還是那些功績彪炳的大老,但資本家正在找出路,尋求新創的道路,新生代也逐漸在覺醒,知道人才無國界,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至少讓有才能的人多了一些機會。
尊重人才
至於與人才培育息息相關的學校,則不應繼續當成「人才加工廠」,訂定各種制度來謀取方便和效率,或是遵奉上級指示灌輸特定意識形態;也不應過度重視比較和競爭來做為「人才封裝測試廠」,僅僅是授以學位將人才標示和分流,只會造成學位的貶值和人才的耗損;更不應該忽視其社會責任,將自己封閉在學術的象牙塔中。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學校裡看到各種人才被尊重,多元化人才的培育管道,以及讓人才在產業和社會上有充分發展的舞台。以下這篇我五年前在部落格上紀錄下的願景,希望有實現的一天。
以人才為中心的未來 (2010年4月21日)
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1.html
最近在閱讀『超現未來的十大趨勢』(James Canton),提到以人才為中心的未來,簡言之,強調人才罕有,企業無不積極尋求人才,以人才為核心的導向,是企業成功的要件。反之,儘管經理人才十分能幹,漠視員工,只重視數字和績效來討好投資者的策略取向,終究導致人才流失。未來,最好的人才可以獨力作業,不必待在特定的工作場所,人才爭奪戰決定國家和機構的未來。
試問,我們的國家機器有注重人才的培育嗎?大學是培養高級人才的場所嗎?機構有重視和善待人才嗎?學生族群有以成為人才自許而自動自發的學習嗎?懂得念書和吸收知識就算的上是人才嗎?如何成為真正與眾不同的人才呢?
台灣的大學不善待教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在各國爭取人才的年代,台灣還是老神在在,一昧要求數字,什麼世界大學排名,以期刊發表篇數評比教授成就,由政客乃至大學校長院長,已經把教授視為『政治績效』的生產工具。對此,我深深不以為然,我到學校來教書,就是要造就人才以及提昇研究層次,原來就沒想到有那麼多的阻力,感嘆之餘,只有勉強應付了。
沒關係,還有時間!是人才的終有一日有出頭天,以各種方式和管道充實自己還是最重要的,迎接人才時代的降臨吧!
(歡迎分享,註明出處即可)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台大電信所學生問工作和出國留學
收到以下的來信,敘述的是這個世代學生中常見的問題,想說公開分享我的回答,以及其他的想法,讓其他學生可以參考看看,也歡迎諸位大德們提供寶貴意見。
===學生的來信===
我是台大電信所r01畢業生,卻是透過閱讀網路上許多好文章而認識老師的,心理一些困惑想請教老師。
大學開始持續耳聞學長姐在台灣業界的工作情形,對未來覺得徬徨,腦中一直有微弱出國闖闖的想法,又加上興趣關係,利用了一些時間在大學和研究所修了資工大學部的課程,研究所則是接觸較多network qos和protocol方面,幸運地能用感興趣的手機應用程式和所學結合作為論文。
目前在服替代役的我,思考許久,決定申請美國cs master,進而在當地工作。我利用晚間閒暇一味地準備英文,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沒有個明確的cs目標領域*,因為所做的研究一直和網路相關,之後想嘗試不同領域,也因此有這個困惑,導致在系所ece和cs的選擇,及sop撰寫出現很大問題。
還請教授能否給予一些建議,謝謝。也感謝耐心閱讀。
===我的回信===
我想,CS的領域很廣,必須多了解您想嘗試的領域,或是擅長的科目,才有辦法給您建議。您是否有比較想攻讀的領域?
如果沒有概念的話,不妨去看看一些美國業界在做的東西,或是一些職缺的說明,看看有哪些是感興趣的,再從這些業界的領域連結回到學術的專長。
其實我最近看到一些SDN+NFV的東西,也是CS可以去看的,物聯網和資料中心,用了很多網路的技術,不妨參考一下。
===沒在回信中的一般性建議===
現在很多人想轉CS,但CS其實可以跟很多的技術搭配,來深入解決各個領域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想轉CS的人,倒是不必放棄原有的專長。
舉例來說,我有學生在電子業做過硬體工程師,在我實驗室正好來做OpneCL+FPGA的研究,要跨過軟硬體的介面會比較吃力一點,但跨過後就可以利用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把這個技術連結到醫療的應用,讓三個點形成一個面,發展的機會就更多了。
類似以上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很多,但是學生如果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我寫再多也沒有用。然而,憑著單一領域幾個獨立的專長可以混一輩子的時代大概快結束了,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以後就知道日子難過了。
===其他感想===
想離開台灣,到國外發展,是我從這個世代越來越常聽見的心聲。家境略好的,花錢出國去念個碩士,然後留在國外工作,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留學風氣。
我想,離鄉背井是個重大選擇,相對於留在國內,沒有一定比較好的。但與其留在國內有志難伸,或是鬱鬱寡歡,不如就出國去吧。不過,留在國內也有留在國內的好處,話說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黯淡的,或許我們有機會目睹曙光,那也是難得的經驗。
===學生的來信===
我是台大電信所r01畢業生,卻是透過閱讀網路上許多好文章而認識老師的,心理一些困惑想請教老師。
大學開始持續耳聞學長姐在台灣業界的工作情形,對未來覺得徬徨,腦中一直有微弱出國闖闖的想法,又加上興趣關係,利用了一些時間在大學和研究所修了資工大學部的課程,研究所則是接觸較多network qos和protocol方面,幸運地能用感興趣的手機應用程式和所學結合作為論文。
目前在服替代役的我,思考許久,決定申請美國cs master,進而在當地工作。我利用晚間閒暇一味地準備英文,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沒有個明確的cs目標領域*,因為所做的研究一直和網路相關,之後想嘗試不同領域,也因此有這個困惑,導致在系所ece和cs的選擇,及sop撰寫出現很大問題。
還請教授能否給予一些建議,謝謝。也感謝耐心閱讀。
===我的回信===
我想,CS的領域很廣,必須多了解您想嘗試的領域,或是擅長的科目,才有辦法給您建議。您是否有比較想攻讀的領域?
如果沒有概念的話,不妨去看看一些美國業界在做的東西,或是一些職缺的說明,看看有哪些是感興趣的,再從這些業界的領域連結回到學術的專長。
其實我最近看到一些SDN+NFV的東西,也是CS可以去看的,物聯網和資料中心,用了很多網路的技術,不妨參考一下。
===沒在回信中的一般性建議===
現在很多人想轉CS,但CS其實可以跟很多的技術搭配,來深入解決各個領域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想轉CS的人,倒是不必放棄原有的專長。
舉例來說,我有學生在電子業做過硬體工程師,在我實驗室正好來做OpneCL+FPGA的研究,要跨過軟硬體的介面會比較吃力一點,但跨過後就可以利用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把這個技術連結到醫療的應用,讓三個點形成一個面,發展的機會就更多了。
類似以上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很多,但是學生如果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我寫再多也沒有用。然而,憑著單一領域幾個獨立的專長可以混一輩子的時代大概快結束了,不信這套,不想花時間學的話,以後就知道日子難過了。
===其他感想===
想離開台灣,到國外發展,是我從這個世代越來越常聽見的心聲。家境略好的,花錢出國去念個碩士,然後留在國外工作,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留學風氣。
我想,離鄉背井是個重大選擇,相對於留在國內,沒有一定比較好的。但與其留在國內有志難伸,或是鬱鬱寡歡,不如就出國去吧。不過,留在國內也有留在國內的好處,話說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黯淡的,或許我們有機會目睹曙光,那也是難得的經驗。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異質計算系統國際研習+黑客松活動
2015.09.06~10 惠蓀林場
我們(註一)從國外邀請到對於異質計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實務與研究頗富盛名的專家學者(註二)來講授三天的課程,接著帶領學員進行實際操作以及挑戰24小時的黑客松「異質計算的極限運動」。這個活動剛剛開放報名,活動的網址在(註三)
我們提供八十個名額,優先提供給全國大學校院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學員免費的住宿與餐點,每位全程參與課程的學員只需要繳800元的報名費。參加黑客松的學員,還有機會獲得獎金,這樣「有吃又有拿」,有意者請儘速報名。
為什麼要跑大老遠到「惠蓀林場」辦活動呢?我們希望學員們在山林之間專心學習、發揮思考和創意。除了參與課程之外,也能夠藉此機會互相交流、建立關係無論是在學界或業界,不管是合作還是創業,我們希望讓台灣這群對於異質計算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在前三天的課程中,與國外的專家學者一同探索最先進的異質計算技術,包括OpenCL和HSA,然後在後兩天的黑客松裡,腦力激盪,迸出火花。
為國家培育產學界的前瞻人才,是這個活動的宗旨。在異質計算架構與應用日漸重要的年代,我們認為這是值得台灣的學術界與產業界投入資源的領域,而人才的培育,是一切學術與產業發展的源頭,我們希望有更多願意長期在這個領域耕耘的企業能夠與我們一起來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
我們希望認同我們理念的業界朋友們用各種形式一起來共襄盛舉。我們感謝已經答應捐款贊助的廠商與機構(註四),不過我們昨天實際勘查場地,發現我們想租用的較好的場地將超出原本的預算,所以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捐款。對於贊助的廠商,我們也會提供若干參與課程的名額,做為回饋。
(註一)主辦單位有:教育部高階應用處理器聯盟中心、教育部資通訊系統軟體跨校資源中心、交通大學、台灣大學、中正大學。
(註二)AMD的Paul Blinzer以及UT Austin的Prof. Vijay Janapa Reddi
(註三)http://www.cs.ccu.edu.tw/~cinfon/WorkshopSoCDesign/index.html
(註四)AMD、QNAP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在颱風天測試Windows 10
身為計中作業組的組長,當然要在學校大多數師生還沒安裝Windows 10之前,親自來大致搞清楚安裝或升級之後會發生哪些事情。電腦上有太多東西是必須自己做過一兩次之後才會進入狀況。
剛好颱風天哪裡也不想去,就在三台機器上安裝。一些朋友說絕對不要當白老鼠,我開玩笑說我就來客串神農氏,嘗嘗Windows 10來試毒。還好我機器多,資料有多個備份,搞砸了不會有嚴重後果,但建議各位看官安裝任何東西之前都要先有充分準備。
我這三台的安裝過程分別如下:
1. Microsoft Surface Pro 3
原本就有隨機安裝的Windows 8.1,這次安裝的是從微軟公開的網站下載下來的64-bi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由於想要【乾淨安裝】,所以在裝的過程中出了一些問題。乾淨安裝需要開機碟,我首先將ISO檔燒進USB隨身碟,但嘗試了手邊三個USB隨身碟都無法順利開機,所以改燒到DVD上開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這台光碟機很久沒用,安裝到一半讀不到驅動程式,所以最後改用升級的方式安裝USB隨身碟上的安奘檔,過程非常順利,結果正常。由於微軟這次給舊版使用者免費升級,所以不必新的序號。
2. Macbook Pro 15-inch 虛擬機
這台四核心、有16GB記憶體的機器,很適合用虛擬機跑各種作業系統。我先把Parallels Desktop 10 (PD10)更新到最新版本,再使用微軟提供給學校的ISO檔安裝教育版的Windows 10。第一次安裝時,我把PD10提供的選項設定為【使用新安裝的作業系統玩遊戲】,結果安裝過程異常緩換,我猜是與繪圖顯示卡有些相容性的問題,所以我砍掉重練,將選項設為【使用新安裝的作業系統作為生產力工具(Words, Excel, PowerPoint)】,結果就順利安裝成功。
然而,由於這個是全新安裝,必須提供金鑰序號,但Windows 10的啟動程序有問題,輸入序號的輸入視窗由於卡在【使用者帳戶控制】的訊息,一直跳不到前景(我猜是PD10的bug),我只好用把DOS Command Prompt叫出來,手動以slmgr /ipk的方式輸入序號,才得以順利啟動。
3. Macbook Pro 13-inch BootCamp
這台有1TB SSD儲存空間的機器,很適合切一塊儲存空間用BootCamp來跑Windows。我切出240GB的空間,用BootCamp安裝微軟提供給學校的Windows 10教育版ISO檔。安裝沒有遇到甚麼之前沒碰過的問題。這也是全新安裝,必須提供金鑰序號,但Windows 10的啟動程序沒問題。
然而,還是有些應用程式有顯示上的問題,造成一些使用上的困擾。例如 Thunderbird的一些按鈕變得很奇怪,但是在我上述的Surface Pro 3上並沒有這個問題,所以我猜是Mac上特有的問題。對Apple來說,對於Windows的支援,似乎總是和為Microsoft對於Mac OS的支援一樣,不是非常關心。
迄今的感想如下:
- Windows 10比Windows 8.1 好用、好看太多了。我一定會把我手邊的Windows 8機器全部升級到Windows 10。至於已經在用的Windows 7的機器,沒有問題就繼續用下去,沒必要升級。我目前大致確定一些常用的生產力工具、多媒體播放工具能夠安裝和開始使用,至於軟體相容性的問題當然有,所以如果是遊戲玩家或是有特殊設備,可能必須先確認清楚。我安裝成功的軟體目前有:
Microsoft Office 2013, Thunderbird, Chrome Browser, Dropbox, Skype, iTunes, Evernote, Pot Player...(持續增加中)
- 這次微軟的代理商一直到八月才把教育版光碟給我們,而且迄今還沒有提供大量授權的認證的機制,所以各位安裝教育版的師生員工,暫時還是處於試用狀態,要等到大量授權認證機制出來後,才能正式啟動。超過試用期限後不啟動會如何? 我猜應該是跟之前的Windows差不多吧? 會一直出現提醒和警告的訊息...
- 在很晚才拿到的情況下,有些計中和學校其他單位的服務還不知道能不能和Windows 10相容,需要時間來測試。一般來說,網頁版的服務主要與瀏覽器的版本有關,Windows 10內含的IE11和 Edge兩種瀏覽器,新出現的Edge比較會遇到相容性的問題,所以IE還是備而無患。問題目前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待確認應用清單如下:
a.台大的公文系統+自然人憑證
b.台大的SSL VPN
c.台大的NTU Space
如果有些服務對你很重要,先確認之,不要貿然升級。
- 用BootCamp跑的好處是順。用虛擬機跑時,即使CPU再快,也不見得順,因為使用者經驗上的順,往往被一些互動式操作的順暢度所影響。而這些操作,與I/O、作業系統和虛擬化環境的關係比與CPU的關係來得大。話說Mac上的Office在處理中文時常常當機,是我不得不用Windows的主要原因,平常用虛擬機跑就行了,如果我要連續幾天用Microsoft Office來編輯長篇中文計畫書 的話,我可能會選擇開BootCamp來跑。
- 有些應用程式必須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安裝,否則會失敗。這個跟使用者帳戶控制 (UAC)有關。雖然微軟說UAC是為了保護使用者而存在,但很多人不大喜歡UAC,也可以關掉它。
- Microsoft Edge這個新瀏覽器,用起來頗洗鍊,有當初開始用Chrome Browser的感覺,但是相容性是個問題。例如我用Edge無法上傳圖片到部落格上,瀏覽器就一直卡住,只好改用Chrome。
- 我猜很多人跟我類似,挑選作業系統的主要考量是跑【生產力工具】。在跨平台工具日益普遍的年代,很多生產力工具都有多種平台的支援,甚至網路版的也行,所以Windows逐漸鎖定不了使用者。微軟這次免費提供升級,應該也是很清楚這點 -- 與其說升級,不如說是把使用者非常嫌惡的Windows 8裡面做爛掉的東西收起來 -- 只要不要逼迫使用者改用Mac OS,又給予免費的升級,那使用者就比較願意留住。
- 目前Windows 10唯一確定比Mac OS好的地方,是對於觸控螢幕的支援。但是,有觸控螢幕要做甚麼呢? 應該要讓Android和iOS的應用能夠在上面跑才對。我想,當手機都已經如此成熟,廠商應該是來看看Mobile Cloud的時候了。
剛好颱風天哪裡也不想去,就在三台機器上安裝。一些朋友說絕對不要當白老鼠,我開玩笑說我就來客串神農氏,嘗嘗Windows 10來試毒。還好我機器多,資料有多個備份,搞砸了不會有嚴重後果,但建議各位看官安裝任何東西之前都要先有充分準備。
我這三台的安裝過程分別如下:
1. Microsoft Surface Pro 3
原本就有隨機安裝的Windows 8.1,這次安裝的是從微軟公開的網站下載下來的64-bi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由於想要【乾淨安裝】,所以在裝的過程中出了一些問題。乾淨安裝需要開機碟,我首先將ISO檔燒進USB隨身碟,但嘗試了手邊三個USB隨身碟都無法順利開機,所以改燒到DVD上開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這台光碟機很久沒用,安裝到一半讀不到驅動程式,所以最後改用升級的方式安裝USB隨身碟上的安奘檔,過程非常順利,結果正常。由於微軟這次給舊版使用者免費升級,所以不必新的序號。
2. Macbook Pro 15-inch 虛擬機
這台四核心、有16GB記憶體的機器,很適合用虛擬機跑各種作業系統。我先把Parallels Desktop 10 (PD10)更新到最新版本,再使用微軟提供給學校的ISO檔安裝教育版的Windows 10。第一次安裝時,我把PD10提供的選項設定為【使用新安裝的作業系統玩遊戲】,結果安裝過程異常緩換,我猜是與繪圖顯示卡有些相容性的問題,所以我砍掉重練,將選項設為【使用新安裝的作業系統作為生產力工具(Words, Excel, PowerPoint)】,結果就順利安裝成功。
然而,由於這個是全新安裝,必須提供金鑰序號,但Windows 10的啟動程序有問題,輸入序號的輸入視窗由於卡在【使用者帳戶控制】的訊息,一直跳不到前景(我猜是PD10的bug),我只好用把DOS Command Prompt叫出來,手動以slmgr /ipk的方式輸入序號,才得以順利啟動。
3. Macbook Pro 13-inch BootCamp
這台有1TB SSD儲存空間的機器,很適合切一塊儲存空間用BootCamp來跑Windows。我切出240GB的空間,用BootCamp安裝微軟提供給學校的Windows 10教育版ISO檔。安裝沒有遇到甚麼之前沒碰過的問題。這也是全新安裝,必須提供金鑰序號,但Windows 10的啟動程序沒問題。
然而,還是有些應用程式有顯示上的問題,造成一些使用上的困擾。例如 Thunderbird的一些按鈕變得很奇怪,但是在我上述的Surface Pro 3上並沒有這個問題,所以我猜是Mac上特有的問題。對Apple來說,對於Windows的支援,似乎總是和為Microsoft對於Mac OS的支援一樣,不是非常關心。
迄今的感想如下:
- Windows 10比Windows 8.1 好用、好看太多了。我一定會把我手邊的Windows 8機器全部升級到Windows 10。至於已經在用的Windows 7的機器,沒有問題就繼續用下去,沒必要升級。我目前大致確定一些常用的生產力工具、多媒體播放工具能夠安裝和開始使用,至於軟體相容性的問題當然有,所以如果是遊戲玩家或是有特殊設備,可能必須先確認清楚。我安裝成功的軟體目前有:
Microsoft Office 2013, Thunderbird, Chrome Browser, Dropbox, Skype, iTunes, Evernote, Pot Player...(持續增加中)
- 這次微軟的代理商一直到八月才把教育版光碟給我們,而且迄今還沒有提供大量授權的認證的機制,所以各位安裝教育版的師生員工,暫時還是處於試用狀態,要等到大量授權認證機制出來後,才能正式啟動。超過試用期限後不啟動會如何? 我猜應該是跟之前的Windows差不多吧? 會一直出現提醒和警告的訊息...
- 在很晚才拿到的情況下,有些計中和學校其他單位的服務還不知道能不能和Windows 10相容,需要時間來測試。一般來說,網頁版的服務主要與瀏覽器的版本有關,Windows 10內含的IE11和 Edge兩種瀏覽器,新出現的Edge比較會遇到相容性的問題,所以IE還是備而無患。問題目前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待確認應用清單如下:
a.台大的公文系統+自然人憑證
b.台大的SSL VPN
c.台大的NTU Space
如果有些服務對你很重要,先確認之,不要貿然升級。
- 用BootCamp跑的好處是順。用虛擬機跑時,即使CPU再快,也不見得順,因為使用者經驗上的順,往往被一些互動式操作的順暢度所影響。而這些操作,與I/O、作業系統和虛擬化環境的關係比與CPU的關係來得大。話說Mac上的Office在處理中文時常常當機,是我不得不用Windows的主要原因,平常用虛擬機跑就行了,如果我要連續幾天用Microsoft Office來編輯長篇中文計畫書 的話,我可能會選擇開BootCamp來跑。
- 有些應用程式必須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安裝,否則會失敗。這個跟使用者帳戶控制 (UAC)有關。雖然微軟說UAC是為了保護使用者而存在,但很多人不大喜歡UAC,也可以關掉它。
- Microsoft Edge這個新瀏覽器,用起來頗洗鍊,有當初開始用Chrome Browser的感覺,但是相容性是個問題。例如我用Edge無法上傳圖片到部落格上,瀏覽器就一直卡住,只好改用Chrome。
- 我猜很多人跟我類似,挑選作業系統的主要考量是跑【生產力工具】。在跨平台工具日益普遍的年代,很多生產力工具都有多種平台的支援,甚至網路版的也行,所以Windows逐漸鎖定不了使用者。微軟這次免費提供升級,應該也是很清楚這點 -- 與其說升級,不如說是把使用者非常嫌惡的Windows 8裡面做爛掉的東西收起來 -- 只要不要逼迫使用者改用Mac OS,又給予免費的升級,那使用者就比較願意留住。
- 目前Windows 10唯一確定比Mac OS好的地方,是對於觸控螢幕的支援。但是,有觸控螢幕要做甚麼呢? 應該要讓Android和iOS的應用能夠在上面跑才對。我想,當手機都已經如此成熟,廠商應該是來看看Mobile Cloud的時候了。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突破框架
翟神的故事很多朋友都聽很多了,最近的這篇(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85748/)講到「突破框架」這個重點,我覺得可以多聊一下。
在台灣有一類典型人,是師長眼中的模範生。從小聽話背好書考好試一路上去的,對於上級長官交辦的任務,只要是他學過的,或是鉅細靡遺告訴他細節,他都可以做得四平八穩,這是傳統上公務體系和業界最愛用的人才。
另一類人,從小喜歡不按牌理出牌,不愛背書,愛提不同的意見,往往成為師長眼中的壞學生、搗蛋鬼,由於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即便很厲害,還是不敢用他、不想提拔他。偶爾,我們會看到這類人,被稱之為怪才、鬼才。
看到這裡,您以為我要說第二種人比較好,鼓勵學生當第二種人嗎?不,如果有這樣非黑即白的想法的話,就落入第一種人「一元化」的迷思。事實上,二元化也不見得好,健全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想法和各類人才,才能永續地生存和發展。
有人喜歡且適合當聽話的秘書,沒什麼不好的,我不會鼓勵他去創新改革。反過來說,找秘書型的去創新改革,帶來的恐怕是場災難。同樣地,找怪才、鬼才來當乖乖聽話辦事的秘書,恐怕老闆時常會跳腳罵人。然而,真正厲害的領導人,應該是有能力吸納各類人才來做適才適任的工作來達成目標,而一個團隊要成功的打下江山,需要各類人的合作。
這樣的合作,英文叫做chemistry,是團隊成員互動產生化學反應而變化成長,並非各司其職即可,更不是我們常見的龍蛇混雜、各自為政、明爭暗鬥的環境。很奇怪,台灣這樣一個受到中國、日本、美國多元文化影響的地方,表面上很多元,但骨子裡卻極度缺乏多元的素養,為什麼呢?
台灣表面的多元文化,其實都可以稱之為「次文化」,不受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的重視。學界把持的主流文化常常是把次文化視為不入流,或是當成洪水猛獸;業界把持的主流價值還是在傳統社會的功名利祿,頂多把次文化當成工具和搖錢樹,根本不在乎次文化本身的價值。
一元化的思想和二元化的鬥爭,往往是衰敗的開始。歷史上那些盛極一時的王朝、不可一世的領袖,留給信奉者的,是不斷嘗試複製成功經驗而反覆撞牆所帶來的挫折和自卑。因為信奉者所看到的成功典範,只是最後的結論,不假思索地嘗試複製,是東施效顰,但世人時常不知道自己天天在做這類蠢事。
如我一開始所講的,我沒說每個人都要打破框架。沒能力獨立思考的人,說要打破框架,等於是東施效顰。問題在於台灣注重考試成績的教育,箝制住很多原本有創造力的人的發展潛力,而塑造出太多沒能力獨立思考的人。這不是說哪種人好不好,而是說這種「不平衡」的狀況已經讓台灣的學術、思想、文化、政治、社會、產業停滯不前很久了。我在2012年寫過一篇,探討台灣科技業所需要的將才都去了哪裡?(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13.html)
始作俑者的教育,從小開始的考試和升學,是為了主流文化和價值而服務,而非全體人民。有人說升學要公平,要回歸聯考,要顧及階級流動,都跳脫不出傳統想法的範疇,都沒有跳出框架去思考。如今社會上許多所謂主流的聲浪,在在顯示出主事者受教育的過程中所受到的種種束縛,這不是單指某些個人,而是整個領導階層。而受限於此,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能?
因此,每當我鼓勵政府和業界打破框架的時候,我並不期待成功的創新會立馬發生、改革會馬上見效,除非我們的社會學習到尊重多元和鼓勵創新。我們可能要花上一個世代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足夠的開創性人才,需要幾個世代的努力,才能打破思想文化上的框架。但,這件事應該要有個起點,而且是堅穩實在的起點,這必須靠教育文化的改造,而這樣長期的改造工程,你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在台灣有一類典型人,是師長眼中的模範生。從小聽話背好書考好試一路上去的,對於上級長官交辦的任務,只要是他學過的,或是鉅細靡遺告訴他細節,他都可以做得四平八穩,這是傳統上公務體系和業界最愛用的人才。
另一類人,從小喜歡不按牌理出牌,不愛背書,愛提不同的意見,往往成為師長眼中的壞學生、搗蛋鬼,由於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即便很厲害,還是不敢用他、不想提拔他。偶爾,我們會看到這類人,被稱之為怪才、鬼才。
看到這裡,您以為我要說第二種人比較好,鼓勵學生當第二種人嗎?不,如果有這樣非黑即白的想法的話,就落入第一種人「一元化」的迷思。事實上,二元化也不見得好,健全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想法和各類人才,才能永續地生存和發展。
有人喜歡且適合當聽話的秘書,沒什麼不好的,我不會鼓勵他去創新改革。反過來說,找秘書型的去創新改革,帶來的恐怕是場災難。同樣地,找怪才、鬼才來當乖乖聽話辦事的秘書,恐怕老闆時常會跳腳罵人。然而,真正厲害的領導人,應該是有能力吸納各類人才來做適才適任的工作來達成目標,而一個團隊要成功的打下江山,需要各類人的合作。
這樣的合作,英文叫做chemistry,是團隊成員互動產生化學反應而變化成長,並非各司其職即可,更不是我們常見的龍蛇混雜、各自為政、明爭暗鬥的環境。很奇怪,台灣這樣一個受到中國、日本、美國多元文化影響的地方,表面上很多元,但骨子裡卻極度缺乏多元的素養,為什麼呢?
台灣表面的多元文化,其實都可以稱之為「次文化」,不受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的重視。學界把持的主流文化常常是把次文化視為不入流,或是當成洪水猛獸;業界把持的主流價值還是在傳統社會的功名利祿,頂多把次文化當成工具和搖錢樹,根本不在乎次文化本身的價值。
一元化的思想和二元化的鬥爭,往往是衰敗的開始。歷史上那些盛極一時的王朝、不可一世的領袖,留給信奉者的,是不斷嘗試複製成功經驗而反覆撞牆所帶來的挫折和自卑。因為信奉者所看到的成功典範,只是最後的結論,不假思索地嘗試複製,是東施效顰,但世人時常不知道自己天天在做這類蠢事。
如我一開始所講的,我沒說每個人都要打破框架。沒能力獨立思考的人,說要打破框架,等於是東施效顰。問題在於台灣注重考試成績的教育,箝制住很多原本有創造力的人的發展潛力,而塑造出太多沒能力獨立思考的人。這不是說哪種人好不好,而是說這種「不平衡」的狀況已經讓台灣的學術、思想、文化、政治、社會、產業停滯不前很久了。我在2012年寫過一篇,探討台灣科技業所需要的將才都去了哪裡?(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13.html)
始作俑者的教育,從小開始的考試和升學,是為了主流文化和價值而服務,而非全體人民。有人說升學要公平,要回歸聯考,要顧及階級流動,都跳脫不出傳統想法的範疇,都沒有跳出框架去思考。如今社會上許多所謂主流的聲浪,在在顯示出主事者受教育的過程中所受到的種種束縛,這不是單指某些個人,而是整個領導階層。而受限於此,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能?
因此,每當我鼓勵政府和業界打破框架的時候,我並不期待成功的創新會立馬發生、改革會馬上見效,除非我們的社會學習到尊重多元和鼓勵創新。我們可能要花上一個世代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足夠的開創性人才,需要幾個世代的努力,才能打破思想文化上的框架。但,這件事應該要有個起點,而且是堅穩實在的起點,這必須靠教育文化的改造,而這樣長期的改造工程,你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台大資工系重回理工組第二志願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416.40 (錄取名額 44)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409.20 (錄取名額 12)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405.20 (錄取名額 25)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甲組 402.60 (錄取名額 4)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甲組 399.90 (錄取名額 4)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399.50 (錄取名額 20)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399.40 (錄取名額 23)
以上是第二類組無加權計分錄取分數的排序,台大資訊工程系的排名今年升到第三。假使今天台大資工系和材料系一樣只錄取12名,很可能會升到第二志願。順便一提,假使今年排第四、五的系收20名的話,我猜大概會排到五名之外,所以這樣幕後有蹊蹺的排名的意義性其實不大。
我不鼓勵高中同學人云亦云式地填志願序,你如果不喜歡寫程式碼,那麼最好不要來念資工系,否則會念得很辛苦。我今天幫一位大二的學生簽「退學申請書」,因為他念了之後發現自己很不喜歡資訊系所學的東西,所以他重考了,今年要去念中央警官學校,我和系主任都祝福他。
因此當有人問我他的小孩要念電機還是資訊的時候,我說,先請你的小孩搞清楚電機和資訊是什麼再說吧,排名不重要,喜歡念什麼比較重要。我倒是可以分享我對於資訊科技前景的看法,但那只是個人看法。
我之前告訴就朋友們,資工會越來越紅,幾年後熱門的程度超越電機都有可能。事實上,這件事在美國早就發生了,只是資工在台灣電子業榮景的陰影下,一直沒有好好發展起來,但是這幾年會是台灣資訊產業的機會和轉捩點。如果還發展不起來,那我只好說國外還有很多好機會了。
補充:
進到台大其他科系但是想念資工的學生,可以選雙主修,或是到資工系修課。所以就技術上來說,也不見得全部都是迷信台大,不過實際上辛苦準備考試的高中生們不見得知道那麼多就是了。
我每年都有幾個非資工系的研究生,我觀察他們的狀況,覺得只要有興趣,願意努力,應該做得到的。
現在很多系所都要用到資工的技能。以數學和物理系系為例,他們用了很多GPU來做高效能計算,在做這些研究時也都學習到一些如何寫好程式的技能。
現在有些新興領域新創公司有資訊人才的需求,但是懂得跨領域的學生難找,要撿現成的不容易,所以學校想推跨領域CS+X的作法,但實際上要從高層推動和執行是個大問題,不如我們有興趣的老師們自己組跨領域團隊來做比較快。
最後再補幾段,希望可以減少誤入歧途的學生。
資工的屬性是「快速創新」- 因為電腦擅長於快速解決重複性的問題,而且軟體工程的重點之一就是重複使用(reuse)已經開發好的軟體,所以一個新開創的領域裡,低處可被撿拾的果實(low-hanging fruits)很快就會沒了,後來的人就必須設法跳高、爬高,或是與人合作,往更高處找果實。
- 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提供了非常愉悅而且有終身意義的奮鬥和行動,可以樂此不疲,志不在於賺錢,卻因為不斷的提升自己而自然在這個領域優遊自在。在台灣這種人應該是少數,不知有資訊領域裡面有沒有超過5%是這種人。
- 對於能力強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是成為少數頂尖專業人士而展現才能的機會。我的台大電機系的系友們,大多數屬於這類人。無論是電機還是資訊,不管有沒有興趣,他們都能成為特定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也不用特別奮鬥,就能學得比人快,跳得比夠別人高,甚至賺得比別人多,但他們對於所屬的領域並沒有投入太多的感情。這類人只要能把自己和家人搞定,念任何科系都行。
- 對於想賺錢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提供了許多創新,甚至是破壞性創新的機會。不過過去在台灣念資工的人,很少搞破壞性創新。不少人只想靠著電子業的榮景趁年輕時拼個十年拿到買房的本錢,接下來就想辦法留在中階主管的層次混吃待退。現在,電子業衰退,正是檢查潮水退後誰在裸泳的時候,而資訊科技仍然不斷在發展,真的想靠創新賺錢的人,還是很有機會的。
- 對於想謀個穩定工作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代表著不斷有工作的需求出現,在各行各業逐漸被電腦所取代的狀況下,源頭的資訊科技,在可見的未來,工作的產生還是比流失來得多,因此似乎比較有安穩。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沒有興趣,那麼為了工作時常要學新東西,能力不足有可能被新人取代的壓力,是划算的代價嗎?
所以我很贊同那位離開資工去學做警大的學生。假使對資工沒有興趣,以大學或研究所學位作為工作保障的想法,根本不切實際。偏偏在輿論大肆報導特例的情況下,連台大的一堆學生也擔心工作的問題,讓我覺得啼笑皆非。能夠上得了台大,怎麼還對自己的能力那麼沒有信心?如果對能力沒有信心又不喜歡念資工的話,還是考慮早點轉行比較好。如果有能力又喜歡資工的話,恭喜你,也建議你不要過度擔心,這個領域有很多適合你發展的空間。
由於補充再補充,我可能重新整理過再發一篇。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409.20 (錄取名額 12)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405.20 (錄取名額 25)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甲組 402.60 (錄取名額 4)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甲組 399.90 (錄取名額 4)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399.50 (錄取名額 20)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399.40 (錄取名額 23)
以上是第二類組無加權計分錄取分數的排序,台大資訊工程系的排名今年升到第三。假使今天台大資工系和材料系一樣只錄取12名,很可能會升到第二志願。順便一提,假使今年排第四、五的系收20名的話,我猜大概會排到五名之外,所以這樣幕後有蹊蹺的排名的意義性其實不大。
我不鼓勵高中同學人云亦云式地填志願序,你如果不喜歡寫程式碼,那麼最好不要來念資工系,否則會念得很辛苦。我今天幫一位大二的學生簽「退學申請書」,因為他念了之後發現自己很不喜歡資訊系所學的東西,所以他重考了,今年要去念中央警官學校,我和系主任都祝福他。
因此當有人問我他的小孩要念電機還是資訊的時候,我說,先請你的小孩搞清楚電機和資訊是什麼再說吧,排名不重要,喜歡念什麼比較重要。我倒是可以分享我對於資訊科技前景的看法,但那只是個人看法。
我之前告訴就朋友們,資工會越來越紅,幾年後熱門的程度超越電機都有可能。事實上,這件事在美國早就發生了,只是資工在台灣電子業榮景的陰影下,一直沒有好好發展起來,但是這幾年會是台灣資訊產業的機會和轉捩點。如果還發展不起來,那我只好說國外還有很多好機會了。
補充:
進到台大其他科系但是想念資工的學生,可以選雙主修,或是到資工系修課。所以就技術上來說,也不見得全部都是迷信台大,不過實際上辛苦準備考試的高中生們不見得知道那麼多就是了。
我每年都有幾個非資工系的研究生,我觀察他們的狀況,覺得只要有興趣,願意努力,應該做得到的。
現在很多系所都要用到資工的技能。以數學和物理系系為例,他們用了很多GPU來做高效能計算,在做這些研究時也都學習到一些如何寫好程式的技能。
現在有些新興領域新創公司有資訊人才的需求,但是懂得跨領域的學生難找,要撿現成的不容易,所以學校想推跨領域CS+X的作法,但實際上要從高層推動和執行是個大問題,不如我們有興趣的老師們自己組跨領域團隊來做比較快。
最後再補幾段,希望可以減少誤入歧途的學生。
資工的屬性是「快速創新」- 因為電腦擅長於快速解決重複性的問題,而且軟體工程的重點之一就是重複使用(reuse)已經開發好的軟體,所以一個新開創的領域裡,低處可被撿拾的果實(low-hanging fruits)很快就會沒了,後來的人就必須設法跳高、爬高,或是與人合作,往更高處找果實。
- 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提供了非常愉悅而且有終身意義的奮鬥和行動,可以樂此不疲,志不在於賺錢,卻因為不斷的提升自己而自然在這個領域優遊自在。在台灣這種人應該是少數,不知有資訊領域裡面有沒有超過5%是這種人。
- 對於能力強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是成為少數頂尖專業人士而展現才能的機會。我的台大電機系的系友們,大多數屬於這類人。無論是電機還是資訊,不管有沒有興趣,他們都能成為特定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也不用特別奮鬥,就能學得比人快,跳得比夠別人高,甚至賺得比別人多,但他們對於所屬的領域並沒有投入太多的感情。這類人只要能把自己和家人搞定,念任何科系都行。
- 對於想賺錢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提供了許多創新,甚至是破壞性創新的機會。不過過去在台灣念資工的人,很少搞破壞性創新。不少人只想靠著電子業的榮景趁年輕時拼個十年拿到買房的本錢,接下來就想辦法留在中階主管的層次混吃待退。現在,電子業衰退,正是檢查潮水退後誰在裸泳的時候,而資訊科技仍然不斷在發展,真的想靠創新賺錢的人,還是很有機會的。
- 對於想謀個穩定工作的人來說,資工的屬性,代表著不斷有工作的需求出現,在各行各業逐漸被電腦所取代的狀況下,源頭的資訊科技,在可見的未來,工作的產生還是比流失來得多,因此似乎比較有安穩。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沒有興趣,那麼為了工作時常要學新東西,能力不足有可能被新人取代的壓力,是划算的代價嗎?
所以我很贊同那位離開資工去學做警大的學生。假使對資工沒有興趣,以大學或研究所學位作為工作保障的想法,根本不切實際。偏偏在輿論大肆報導特例的情況下,連台大的一堆學生也擔心工作的問題,讓我覺得啼笑皆非。能夠上得了台大,怎麼還對自己的能力那麼沒有信心?如果對能力沒有信心又不喜歡念資工的話,還是考慮早點轉行比較好。如果有能力又喜歡資工的話,恭喜你,也建議你不要過度擔心,這個領域有很多適合你發展的空間。
由於補充再補充,我可能重新整理過再發一篇。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寫給即將進入高中的孩子
你即將是高中生,跟念國中不同,這次你有選擇,而且你做了與眾不同的選擇,親手挑選了自己想去的高中就讀。
「自由選擇」這件事,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人類的社會,經過不斷的演進,逐漸擺脫為了基本生存條件所帶來的限制,能夠給個人多一些自由選擇的機會。但,也不過是多一些而已。要想隨心所欲做自己,還得有點本事。
什麼樣的本事?成績好,可以選擇去想去的學校,能力強,可以選擇想做的工作,財富多,可以選擇想要的生活環境,人長得帥,容易交到想結交的朋友。這些是物質世界外顯的遊戲規則,乍看之下似乎就是「優勝劣敗」的世界觀,但這真的你要的嗎?這能夠滿足你嗎?
你從小喜歡玩電腦遊戲,應該知道電腦世界的遊戲規則,不是遊戲者能夠決定的,玩輸了,生氣摔搖桿也沒用,跟父母要錢去買寶物更是沒志氣的事,要玩得好就得靠自己練習。但是,玩得再好,還是得遵守遊戲開發者所設定的遊戲規則,不管是贏了或輸了,大抵上也不過就是在遊戲裡,除非你能從中找到某種遊戲之外的意義。
找到遊戲顯義之外的寓義,就是一種「超越」。
人與遊戲的互動,可能將意義帶到遊戲之外。不入戲的人,感受不到遊戲的愉悅感,覺得玩遊戲是在浪費時間,毫無意義。而入戲的人,是否真的能超越呢?想法和喜好可能會不知不覺地被遊戲所影響和制約,搞不清楚究竟是人玩遊戲呢,還是遊戲在玩人?
「超越」二字,看似簡單,說起來容易,其實很不容易。
電腦遊戲只是一個例子。人世間有各種遊戲,為的是滿足各種人的情愫與慾望,將來你不妨試著多從這些遊戲上去體會所謂的人生百態。你會看到入戲的人和不入戲的人的行為舉止,你可能會發現,最想去認識的,卻也是最難看透的,是那個跟你距離最近的自己。
很多人搞了大半輩子,只愛玩那幾種他們會玩的、喜歡玩的、玩得好的遊戲。為了玩得好,有些人費盡心機搞清楚遊戲規則,甚至找到捷徑,不斷過關斬將,朝破關之路邁進,卻因為太過入戲而忘了真正的自己,無力超越遊戲,看不清人生的意義,只能藉著在人群前面炫耀自己的成就,或是霸凌別人,來填補空白。
但另一方面,相對於上述那些積極進取的人,現在很多人喜歡自稱為魯蛇。其中有些人的確是因為遊戲玩輸了而自暴自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那就是真正的魯蛇了。但是有一部分的魯蛇不是因為真的沒能力,而是因為看不起那些遊戲玩得好的玩家的惡形惡狀,不屑與之為伍。古代有很多的隱士,就是屬於這樣的魯蛇,不屑做官,不愛財富,其中有些還很會玩,把遊戲玩到破關,然後消逝無蹤,這就是超越。
你常聽我講多元化、尊重多元,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涵大概就是上面提到的這類形而上的東西,這些東西學校是不教的,卻是對你的人生及其重要的學問。尤其是當你所面臨的世界越來越複雜,五彩繽紛的資訊、各類思潮蜂擁而至的時候,你要如何抉擇自己的道路?
如果你有機會及早學習如何思考,超越單一遊戲的範疇、跨越不同遊戲而提高自我的層次和格局。隨著境界的提昇,你將來應該會更能夠體會這個以意志與表象所構成的世界,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與意義。
我不喜歡碎碎念,所以用寫的方式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高中是開始學習獨立思考的時候,建議你好好利用時間多思考和學習。也許你早就懂我講的東西,不懂的話或許可以多看幾遍,或者跟別人討論,或者找書看,或者丟在一邊。不要把我說的話看成父親的訓示,我講得也不見得對,因為我也還在學習,只是比你早幾十年開始而已。
「自由選擇」這件事,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人類的社會,經過不斷的演進,逐漸擺脫為了基本生存條件所帶來的限制,能夠給個人多一些自由選擇的機會。但,也不過是多一些而已。要想隨心所欲做自己,還得有點本事。
什麼樣的本事?成績好,可以選擇去想去的學校,能力強,可以選擇想做的工作,財富多,可以選擇想要的生活環境,人長得帥,容易交到想結交的朋友。這些是物質世界外顯的遊戲規則,乍看之下似乎就是「優勝劣敗」的世界觀,但這真的你要的嗎?這能夠滿足你嗎?
你從小喜歡玩電腦遊戲,應該知道電腦世界的遊戲規則,不是遊戲者能夠決定的,玩輸了,生氣摔搖桿也沒用,跟父母要錢去買寶物更是沒志氣的事,要玩得好就得靠自己練習。但是,玩得再好,還是得遵守遊戲開發者所設定的遊戲規則,不管是贏了或輸了,大抵上也不過就是在遊戲裡,除非你能從中找到某種遊戲之外的意義。
找到遊戲顯義之外的寓義,就是一種「超越」。
人與遊戲的互動,可能將意義帶到遊戲之外。不入戲的人,感受不到遊戲的愉悅感,覺得玩遊戲是在浪費時間,毫無意義。而入戲的人,是否真的能超越呢?想法和喜好可能會不知不覺地被遊戲所影響和制約,搞不清楚究竟是人玩遊戲呢,還是遊戲在玩人?
「超越」二字,看似簡單,說起來容易,其實很不容易。
電腦遊戲只是一個例子。人世間有各種遊戲,為的是滿足各種人的情愫與慾望,將來你不妨試著多從這些遊戲上去體會所謂的人生百態。你會看到入戲的人和不入戲的人的行為舉止,你可能會發現,最想去認識的,卻也是最難看透的,是那個跟你距離最近的自己。
很多人搞了大半輩子,只愛玩那幾種他們會玩的、喜歡玩的、玩得好的遊戲。為了玩得好,有些人費盡心機搞清楚遊戲規則,甚至找到捷徑,不斷過關斬將,朝破關之路邁進,卻因為太過入戲而忘了真正的自己,無力超越遊戲,看不清人生的意義,只能藉著在人群前面炫耀自己的成就,或是霸凌別人,來填補空白。
但另一方面,相對於上述那些積極進取的人,現在很多人喜歡自稱為魯蛇。其中有些人的確是因為遊戲玩輸了而自暴自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那就是真正的魯蛇了。但是有一部分的魯蛇不是因為真的沒能力,而是因為看不起那些遊戲玩得好的玩家的惡形惡狀,不屑與之為伍。古代有很多的隱士,就是屬於這樣的魯蛇,不屑做官,不愛財富,其中有些還很會玩,把遊戲玩到破關,然後消逝無蹤,這就是超越。
你常聽我講多元化、尊重多元,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涵大概就是上面提到的這類形而上的東西,這些東西學校是不教的,卻是對你的人生及其重要的學問。尤其是當你所面臨的世界越來越複雜,五彩繽紛的資訊、各類思潮蜂擁而至的時候,你要如何抉擇自己的道路?
如果你有機會及早學習如何思考,超越單一遊戲的範疇、跨越不同遊戲而提高自我的層次和格局。隨著境界的提昇,你將來應該會更能夠體會這個以意志與表象所構成的世界,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與意義。
我不喜歡碎碎念,所以用寫的方式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高中是開始學習獨立思考的時候,建議你好好利用時間多思考和學習。也許你早就懂我講的東西,不懂的話或許可以多看幾遍,或者跟別人討論,或者找書看,或者丟在一邊。不要把我說的話看成父親的訓示,我講得也不見得對,因為我也還在學習,只是比你早幾十年開始而已。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雙左移位的虛擬原型化平台
莊育棋兄分享這兩張從今天的報紙上拍下來的照片,看到報導的文字時,讓我啼笑皆非。搞晶片設計的朋友,可以先試著讀看看,看看你是否讀得懂。報導所根據的原文,在這裡(http://semiengineering.com/shift-left-software-or-hardware/)可以看到。
啼笑皆非的部分,底下會提到。先來談談標題中的虛擬原型製作。
虛擬原型製作(virtual prototyping)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實驗室已經做很多年研究的虛擬平台(virtual platform)。例如我們做給異質系統軟硬體統合設計的虛擬平台,發表在2012年的 CODES+ISSS(註一),後來又與清大團隊一起做HSAemu,發表在2014年的 CODES+ISSS(註二)。
這樣的虛擬平台,一般人看不懂他的價值,所以我們也很難跟廠商講清楚。就像原文第一段中講到software team’s stance on virtual prototyping has changed from “we don’t want it” to “we will tolerate it” to “we want more”,就是我們的經驗,所以這幾年開始陸續有公司找我們幫忙,而且我認為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搞笑的地方,是看不懂 "shift left",就隨便去搜尋一段關於 "shift left operation" 的說明放進去報導裡,所以牛頭不對馬嘴。這可不是普通的報紙,這是電子時報。媒體如果不顧專業的話,就繼續壓低工資好了。
其實文中的 "shift left",指的是把軟體或硬體設計和驗證的時間盡可能壓縮,所以在時程表上計畫完成的時間會往左移動。如果硬體以及軟體都可以藉由virtual prototyping的方式往左移動的話,盡可能讓軟體設計和硬體設計同時進行,就可以進一步縮減時間,所以稱之為double shift left (雙左移)。
擁有這樣的工具,是軟硬統合設計的關鍵,沒有好用的工具,要跟人家競爭,等於是土法煉鋼,累死工程師也做不出頂尖的設計。所以我們才要先研究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惜長官們都想很快看到好的結果,不大在意工具的研發。
聯發科的朋友們,不要再問我這樣的工具有多準確,對晶片的設計和驗證有多好用,我告訴你們很多次了,關鍵在於軟硬統合設計,如果你們不往這方向看的話,我們做出再好的工具,對你們也是沒有用的。但對你們沒有用,我們還是要做下去,因為這是有價值的東西。
(註一)Shih-Hao Hung, Chi-Sheng Shih, Tei-Wei Kuo, Chia-Heng Tu, and Che-Wei Chang, A Real-Time, Energy-Efficient System Software Suite for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Platform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and System Synthesis (CODES+ISSS 2012), Tampere, Finland, October 7-12, 2012.
(註二)Jiun-Hung Ding, Wei-Chung Hsu, Bai-Cheng Jeng, Shih-Hao Hung and Yeh-Ching Chung. HSAemu – A Full System Emulator for HSA Platform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and System Synthesis (CODES+ISSS 2014), New Delhi, India, October 12-17, 2014.
啼笑皆非的部分,底下會提到。先來談談標題中的虛擬原型製作。
虛擬原型製作(virtual prototyping)這個概念,就是我們實驗室已經做很多年研究的虛擬平台(virtual platform)。例如我們做給異質系統軟硬體統合設計的虛擬平台,發表在2012年的 CODES+ISSS(註一),後來又與清大團隊一起做HSAemu,發表在2014年的 CODES+ISSS(註二)。
這樣的虛擬平台,一般人看不懂他的價值,所以我們也很難跟廠商講清楚。就像原文第一段中講到software team’s stance on virtual prototyping has changed from “we don’t want it” to “we will tolerate it” to “we want more”,就是我們的經驗,所以這幾年開始陸續有公司找我們幫忙,而且我認為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搞笑的地方,是看不懂 "shift left",就隨便去搜尋一段關於 "shift left operation" 的說明放進去報導裡,所以牛頭不對馬嘴。這可不是普通的報紙,這是電子時報。媒體如果不顧專業的話,就繼續壓低工資好了。
其實文中的 "shift left",指的是把軟體或硬體設計和驗證的時間盡可能壓縮,所以在時程表上計畫完成的時間會往左移動。如果硬體以及軟體都可以藉由virtual prototyping的方式往左移動的話,盡可能讓軟體設計和硬體設計同時進行,就可以進一步縮減時間,所以稱之為double shift left (雙左移)。
擁有這樣的工具,是軟硬統合設計的關鍵,沒有好用的工具,要跟人家競爭,等於是土法煉鋼,累死工程師也做不出頂尖的設計。所以我們才要先研究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惜長官們都想很快看到好的結果,不大在意工具的研發。
聯發科的朋友們,不要再問我這樣的工具有多準確,對晶片的設計和驗證有多好用,我告訴你們很多次了,關鍵在於軟硬統合設計,如果你們不往這方向看的話,我們做出再好的工具,對你們也是沒有用的。但對你們沒有用,我們還是要做下去,因為這是有價值的東西。
(註一)Shih-Hao Hung, Chi-Sheng Shih, Tei-Wei Kuo, Chia-Heng Tu, and Che-Wei Chang, A Real-Time, Energy-Efficient System Software Suite for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Platform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and System Synthesis (CODES+ISSS 2012), Tampere, Finland, October 7-12, 2012.
(註二)Jiun-Hung Ding, Wei-Chung Hsu, Bai-Cheng Jeng, Shih-Hao Hung and Yeh-Ching Chung. HSAemu – A Full System Emulator for HSA Platform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and System Synthesis (CODES+ISSS 2014), New Delhi, India, October 12-17, 2014.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Sony公告:暫時不要升級 Windows 10
這篇提到的筆電廠是Sony,對於這家已經不做筆電的公來說,筆電事業部門是爛攤子,該做的準備都沒做,反正不賣筆電了,當然可以厚著臉皮說「強烈建議您等到驅動程式就緒後,再升級您的電腦」。
我前年開始拒買Sony的筆電,不久後他就結束掉筆電事業部門。驅動程式一直是Sony的痛腳,要升級或降級Windows,或是裝Linux,都很麻煩。
反而是華碩的網站上(http://www.asus.com/tw/News/esiyZe9dDE357ctN)寫著:「搶先體驗最新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華碩也支援百款以上機種可免費升級,馬上來看看!」
每隔幾年的Windows大改版,也是這二十多年來PC產業賺錢之道。幕後最辛苦的,大概就是寫驅動程式的工程師了。
我對Windows 8的反感已經很久了,下午會把手上的Microsoft Surface Pro 3升級。官方機,應該沒什麼問題才對...
我前年開始拒買Sony的筆電,不久後他就結束掉筆電事業部門。驅動程式一直是Sony的痛腳,要升級或降級Windows,或是裝Linux,都很麻煩。
反而是華碩的網站上(http://www.asus.com/tw/News/esiyZe9dDE357ctN)寫著:「搶先體驗最新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華碩也支援百款以上機種可免費升級,馬上來看看!」
每隔幾年的Windows大改版,也是這二十多年來PC產業賺錢之道。幕後最辛苦的,大概就是寫驅動程式的工程師了。
我對Windows 8的反感已經很久了,下午會把手上的Microsoft Surface Pro 3升級。官方機,應該沒什麼問題才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