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學期找了六位業界人士來跟學生演講,就是希望讓學生知道業界在想甚麼、做甚麼。很多學生對於外界的動態不聞不問,在學校時只顧著做「興趣人」,有一點「將來的事、將來再說」的味道。尤其是台大的學生,不諱言,的確有那種不需要想太多的心態,這點和我們以前差不多,但是他們似乎覺得有很大的「無力感」,彷彿現在學什麼、做什麼,對未來都不見得有用。
找業師來,是有助於了解業界「如何」辛苦,但我想「業界辛苦」這四個字,已經是票房毒藥。有人想,反正將來都要那麼辛苦,我不如把握時間趁著在學校的時間,多做些跟興趣有關的事情,及時行樂,不是嗎?如果是我,也做如此想。因此,找業師來,如果沒辦法改變學生的「無力感」,那麼也很難改變目前的氛圍。
造成今天這種氛圍,還是社會的問題。我雖然贊成吳念真導演在這篇「大學應聘請資深業師 傳承經驗」的意見,但是我覺得社會除了警告學生「業界辛苦」、社會需要吃苦耐勞的人之外,社會還有責任「指點學生明路」,告訴他們要如何「成功」。
現在所謂的成功,似乎就得像吳導所講的:「進入社會後如果想出頭,必須贏過多少人、付出多少心力與耐心。」這雖然是社會現實,但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社會還停留在封建科舉的思維,只有踩在他人頭上,才算成功,這並不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我們常說,「行行出狀元」,不是嗎?這才是一個進步社會所需要的好思維,我們真正該落實的,就是這個。我們這個社會該思考的,是提供學生們「明路」可走,而不是讓學生為了想贏過別人而吃苦耐勞,把環境搞惡劣到學生想出國遠走,或是想考公職、捧鐵飯碗。社會和學校能不能讓學生知道,甚麼是學得很精就會有用的東西?如果企業自己都不知道未來要甚麼,不願意禮遇專業人士,學校教的東西又太過抽象,一般學生如何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
在美國,微軟、Google以及很多高科技公司,因為缺乏軟體人才,趕緊到中小學贊助程式設計的教育,到大學宣傳。台灣的公司呢?除了喊缺人、數落年輕人不好用、批評學校沒教好用的東西之外,自己跳出來做了什麼好事?我在台大八年,只看到少數幾家公司出來贊助教育。
吳導說: 「缺乏工匠技術方面的訓練,建議大學可以多聘一些具備實務經驗的老師到課堂,給學生貼近現實環境的不同刺激。」我必須說,吳導真的很不了解狀況,現在不是聘不聘的問題,而是來不來,以及留不留得下來的問題。我們有很多具備實務經驗的老師到了學校,包括在下,都適應不良,紛紛出走。沒有人出來解決這個很實際的問題,以至於問題越演越烈,我早已預見這件事。
學校和老師本身該尊重各專業的狀元,而不是比賽論文數量、將教授的級數越分越多。如果學校本身都不尊重專業了,找業師來,設立所謂的專業碩士(professional master)、學位也不過是應付現況所需,骨子裡還是學術至上,學生耳濡目染,多數不懂得欣賞工匠技術的價值,重文輕武、重理論輕實務的作法,依然會持續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